灌肠并发症处理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2984769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5.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肠并发症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灌肠并发症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灌肠并发症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灌肠并发症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灌肠并发症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灌肠并发症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肠并发症处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灌肠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操作并发症,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操作并发症,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操作并发症预防措施,1.全面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有无禁忌症。 2.插管前向患者详细解释其目的、意义,使之接受并配合操作。 3.正确选用灌肠溶液,溶液的温度、浓度和量适宜。如肝性脑病禁用肥皂水灌肠,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禁用生理盐水灌肠。 4.选择粗细合适、质地软的肛管。 5.插管前充分润滑肛管前端,以减少插管时的摩擦力,进入要缓慢,忌强行插入,不要来回抽插及反复插管。 6.插入深度:成人约7-10cm,小儿约4-7cm。 7.灌注量:成人500-1000ml,小儿200-5000ml;溶液温度

2、39-41。 8.灌肠筒高度距肛门40-60cm,伤寒患者不高于30cm。,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操作并发症处理措施,1.肠道黏膜损伤:暂停灌肠,分散注意力,疼痛剧烈者,立即报告医生,予对症处理。 2.肠道出血:患者出现脉搏快、面色苍白、剧烈腹痛应立即停止灌肠,同时报告医生;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腹部情况;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给与止血药或局部治疗。 3.肠穿孔、肠破裂:立即停止灌肠并使患者平卧,同时报告医生进行抢救;建立静脉通道,尽早手术。 4.水中毒、电解质紊乱:立即停止灌肠并使患者平卧,同时报告医生进行抢救;建立静脉通道,低钾血症者输注林格液体及4%氯化钠注射液补充电解质,水中毒者给与甘露醇、

3、呋塞米减轻脑水肿,抽搐者给与镇静剂;腹胀者给与胃肠减压;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尿量、尿比重及生命体征变化;向患者解释及安慰家属,保持镇静。,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操作并发症处理措施,5.虚脱:立即停止灌肠并协助患者平卧、保暖;如与饥饿相关,给与口服糖水;如休息后未缓解,给与吸氧,必要时静脉注射葡萄糖。 6.肠道感染:根据便检结果和致病微生物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观察大便的量、颜色、性状等变化并记录。 7.大便失禁:帮助患者重建控制排便能力,床上铺橡胶单或一次性尿垫,每次便后用温水洗净肛周及臀部皮肤,必要时肛周涂软膏保护皮肤,避免破损。 8.肛周皮肤擦伤:便后保持皮肤清洁,使用便器是不可硬塞、硬拉

4、;皮肤破溃时可用TDP灯照射日2次,每次15-20分钟;以外科无菌换药法处理伤口。,保留灌肠法操作并发症,临床表现,大便次数增多,呕 吐,疲乏或恶心,肠痉挛,腹 痛,粪便不成形,临床表现,保留灌肠法操作并发症预防措施,1.全面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有无禁忌症。 2.保留灌肠前嘱患者排便,以减轻腹压及清洁肠道,便于灌肠液保留和吸收。 3.肛门、直肠、结肠手术的患者及大便失禁患者不宜保留灌肠。,保留灌肠法操作并发症处理措施,1.发生腹泻者,卧床休息,腹部予以保暖。不能自理患者及时给与便盆。 2.保持皮肤完整,每次便后用软纸轻擦肛门,温水清洗,肛周涂油膏保护。 3.腹泻严重者给与止泻剂或静脉输液。 4.严密观察病情,记录排便的性质、次数等。 5.向患者讲解有关腹泻的知识,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小量不保留灌肠,大量不保留灌肠,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