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安全培训记录表格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2981421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AA】安全培训记录表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AAA】安全培训记录表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AAA】安全培训记录表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AAA】安全培训记录表格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AAA】安全培训记录表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AA】安全培训记录表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一、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1.加强教师安全知识技能的培训对于保教人员而言,加强安全知识技能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一是培养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的工作责任心,时时处处做有心人,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不安全因素。二是要求教职工了解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随心所欲。三是要求教职工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规范,掌握发生意外事故时的现场处理办法,做到遇事不乱,应对有方。2经常平整场地,做到无坑、无砖、无松动、无积水、无突起物等,及时清除院落中影响幼儿活动的障碍物,随时检查大型玩具有无螺丝松动、铁皮外露、踏板裂缝、绳网断落等不安全因素。3经常检查幼儿有无

2、携带有碍安全的危险品,如尖锐利器、打火机、玻璃球等危险物,并经常对幼儿进行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幼儿自身的安全意识。4组织幼儿外出活动时,要制定详细周密的活动计划,遇到发生意外事故时要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5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前要仔细清点人数,并坚持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避免幼儿在活动时发生相互碰撞、推搡、争抢打闹等危险动作。行进中随时提醒幼儿注意脚下安全,不随便用脚踢踹砖块等。活动结束后及时清点人数,以防幼儿走失现象的发生。6药品要放在幼儿触摸不到的地方,药品袋上要标明幼儿姓名和服用方法,有详细的服药登记记录,以免发生误食误服药品的人身伤害事故。7严格幼儿接送卡制度,无卡者不得擅自将幼儿接

3、出园外,避免拐骗幼儿的事件发生。8各种物品的摆放位置要恰当、稳固,以不妨碍幼儿活动为前提。9妥善保管洗涤消毒类物品,设置专用放置地点,避免幼儿误食事件的发生。10不带幼儿去伙房、水房、洗衣房等地方,饭菜粥汤的温度要适中,避免烧烫伤事故的发生。11开水壶、汤桶等要放置在离幼儿较远的安全地带,窗台上不宜放置花盆、鱼缸等物品,避免幼儿不慎将其打翻发生砸伤事件。12提饭菜时要防止粥汤撒地滑倒幼儿。为幼儿分发饭菜时注意不要盛得太满,不能从幼儿头上传递饭菜,避免造成烫伤。13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常规,提醒其不在进餐时说话玩耍、嬉笑打闹,以免不小心让食物噎住或卡住气管。14体育课及游戏活动前,要检查活动场地有

4、无砖头瓦块、树枝绳索等妨碍幼儿活动的障碍物。检查幼儿的鞋帽衣着穿戴是否整齐,避免因鞋带散开发生绊倒、磕伤现象。要对幼儿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和游戏规则,幼儿要在教师的视线之内进行活动,便于教师观察指导。运动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幼儿有无出现异常表现,如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神情恍惚、过度紧张、呼吸困难、焦虑郁闷、精神不振等,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和调整活动量。15组织幼儿进入大型玩具场地活动时,要对幼儿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和规则,活动中教师加强巡视指导,及时制止幼儿相互推拉扯拽、奔跑打闹,阻止幼儿从高处往下蹦跳,避免发生摔碰伤事件。16为防止幼儿触电,所有的电源插座都应该安装在幼儿触摸不到的地方,并教育幼儿不

5、要将铅笔、小棍、橡皮等物放入插座孔内玩耍。17不要让幼儿随便玩弄小刀、剪刀等危险物品,如活动需要幼儿使用剪刀,要事前交代注意事项,活动结束后及时将剪刀收回并放置到幼儿触摸不到的地方。二、常见事故及处理1.碰伤。碰伤多数都是头部,幼儿由于身体发育特点,24岁幼儿头颅占整个身体比重的四分之一,跌倒后头先着地,平地上一般只擦破皮,淤血,如果没有破皮,可迅速采用冷敷的方法,防止皮下继续出血,以达到止血、消肿、止痛的目的。具体操作方法为:用毛巾包上冰块、冰棒,或蘸冷水冷敷510分钟,千万不要用手去揉肿块,否则会越揉越大。破皮先清创并检查伤口深度,一般浅表性破皮处理用生理盐水清创,然后敷创口净(CTZ),

6、这样,没有刺激感,幼儿不会因为跌倒后惊慌、疼痛再加上药物刺激而大哭不止。2.跌伤。注意幼儿创伤部位和幼儿跌倒损伤后的反应,如果发现幼儿跌倒后,有一段时间意识丧失,几秒十几秒后才有反应,应该注意观察,有无呕吐、嗜睡等。幼儿园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立刻将幼儿平抱着送医院检查处理,观察数小时,严重跌伤昏迷醒来后,观察护理时应每隔一小时叫醒幼儿一次或遵从医嘱。3.割伤:若创伤较小伤口内又无异物时,用创可贴即可;若有金属、玻璃等异物,则需将异物清理干净后对伤口做消毒处理。割伤严重流血过多要及时对伤口进行包扎,可在伤口靠近心脏的方向用绳带等物系紧,并立即将患儿送往医院治疗。若幼儿的手指被利器割断,要保护好断指,

7、将断指放入容器中连同幼儿一起及时送往医院治疗。4.刺伤:用消毒水清洗伤口,然后用镊子顺着刺物刺入的方向将刺夹住拔出。若刺物太短或已全部刺入幼儿的肌肉中,可采取挤压挑拔法将刺清除,最后用酒精或碘酒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5.跌倒后,身体某部位着地,并且不能立刻爬起来,老师要了解着地部位及当时详情,不要牵拉或强行抱起幼儿,让他自己试着起来,并注意观察受伤部位,如腿部、脚等部位发生骨折,幼儿不能站立行走,这时教师应将其他幼儿迅速组织好,请保健医生或寻找硬板将孩子托起来送到医院救治,否则,孩子骨折移位将影响医生治疗。6.烫伤。冬季幼儿穿衣服较多,烫伤机会少一点,夏秋春三季就要注意防止烫伤。(1)开水提前灌

8、入保温桶内,夏季桶盖不要盖严,保持水温在35度40度左右即可。(2)夏季厨房烧的菜汤、稀饭、豆浆、牛奶应提前烧开晾一会,再分发给各班。(3)各班老师保持进餐前幼儿良好秩序,播放轻松音乐等待开饭,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老师感觉饭菜温度可以再发给幼儿,饭菜盛到碗内容量三分之二就可以,再请幼儿轻轻端在自己面前就餐。如果发生烫伤,不要惊慌,迅速将幼儿带到冷水龙头前用冷水冲患处几分钟,冷却处理,身上穿着的衣服、袜子要用剪刀剪开,慢慢揭脱,以免拉脱皮肤。并请保健医生根据情况再做出处理。7.口腔、鼻腔、耳道、阴道异物处理。(1)口腔异物。幼儿就餐时由于神经系统不尽完善,调解机制较差,如果没有好的进餐习惯和秩序

9、,吃饭讲话、打闹、不专心,容易将鱼刺、鸡骨等卡在咽部。发生这种情况后老师不要用让幼儿吃口饭,或喝口醋等强行咽下,这样会划伤食道,引起其他疾患。老师应细心了解情况,让幼儿张开嘴仔细察看,或带到保健室处理,用镊子将卡在咽部的刺取出。(2)气管异物。幼儿有时会将比较小的物品放在口腔里含着玩,一不留神或讲话时突然卡到气管里,这时,教师要迅速将幼儿倒提起来,双手提住幼儿小腿,拍打背部令其咳嗽、呕吐出来。这种情况非常危险,有时瞬间就会夺去幼儿生命。应当边救治边请保健医生,并及时送往医院。(3)幼儿有时也会模仿别人流鼻血塞棉球现象,将能够填入的纸球、黄豆等物品塞进鼻腔、耳朵。小女孩看到母亲上厕所换卫生巾,她

10、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大人越躲闪,她越好奇,也找块纸模仿叠成一个小块塞到阴道里。这样的例子很多,发现后一定要请医生及时处理,不可大意。8.鼻出血。鼻出血的常见原因是外伤,如跌交、暴力等,此外,还有内科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伤寒等。处理,发生鼻出血时,让幼儿取半卧位或座位,不要低头或采用后仰位。弄清楚是哪侧鼻出血,用消毒棉球塞进出血鼻腔,再用手捏紧两侧鼻翼,让幼儿用口呼吸,数分钟就可止血。再就是用冷水毛巾或毛巾内包冰块放在前额部,双脚浸人热水内,都有利止血。如经过处理仍不止血,应立即去医院进行检查处理。9.脱臼。多发生在2-3岁的幼儿,当肘部处在伸直的位置时突然被人向上用力牵拉而发生,常见大人牵

11、拉小儿上楼梯、过马路、脱衣服时。受伤后患肢不能上抬,不能拿东西,拒绝别人扭转他的肘部,遇到这种情况,必须送医阮作简单的复位治疗。10.食物中毒:轻微中毒要及时给幼儿喝些清水,然后催吐。让幼儿张开嘴,可用手指刺激幼儿咽喉部位或用小勺深入到幼儿嘴中并轻微用力压迫其舌根处,引起幼儿发生反射性呕吐,以减少毒素对身体的刺激。11.幼儿走失:幼儿情绪变化很大,有时因为到班上与老师小朋友交往中发生不愉快,或因父母早上来园时没有讲好条件,送到班上后趁老师不注意,也会返回去找爸爸妈妈。或者在一日活动中某一时刻在院中玩耍,出于好奇从大门口溜走。要教育幼儿懂得发生问题求助于老师解决,老师是幼儿最信赖的人:牢记父母姓

12、名、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孩子无论在教室,还是在院中游戏,应该始终在老师的视线之中。出去散步回教室,老师都应该及时清点人数,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特别要强调的是外出散步参观,要善于组织管理幼儿,俩人手拉手排成队,能力差的幼儿要和班亡能力发展好的孩子手拉手。出发前讲清楚纪律要求、教学目的要求。一般40个幼儿23名老师带队才能离开幼儿园。外出参观、散步前,教师要事先了解散步的环境,周围的建筑环境,设计好路线,然后才能组织幼儿外出,一个老师在最前面,一个老师殿后,步伐不能太快,压住排头的速度,并随时清点人数。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时要随时掌握幼儿的兴趣反应等。总之安排外出参观安全第一,不可掉以轻心。【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