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上传人:bub****888 文档编号:92973119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9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9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学会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以及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理解小说中鲜明的人物形象。2.阅读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情节,感受名著中生动的人物形象。3.结合片段,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进行心理描写的仿写训练。4.学习古诗回乡偶书,感受诗人久别回乡的复杂情感。重点难点:1.交流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小说中鲜明的人物形象。2.体会小说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感知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性。3.理解古诗,体会诗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交流理解小说中人物

2、形象的方法。2.阅读名著中的经典情节,感受其中生动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和故事情节,感受生动的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回忆小说人物。过渡:同学们,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小说,里面有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请大家一起来把这些人物的名字回忆一下吧!(学生回忆,教师板书。)2.引导学生思考:这么多的人物,哪一个留给自己的印象最深刻呢?3.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和其他同学相机给予肯定和补充。4.小组合作探究:这个人物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出示小组讨论的要求:(1)各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2)小组成员要

3、紧扣一个人物,交流各自印象深刻的原因。(3)小组成员的回答要争取能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个人物也给其他成员留下深刻的印象。5.全班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并说说与之相关的精彩语段,教师做好记录。预设:生1: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桥中的老汉。他像一座山,坚不可摧,誓死保卫着村民的安全;他又那么大公无私,不准自己的儿子破坏规则。我觉得这段话写得很精彩: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这里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教师可板书:老汉神态、动作、语言描写。)生2:穷人中的桑娜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特别是她那种从犹豫、担忧到下定决心的心理过程,

4、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她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心灵。我觉得文中对她的心理活动描写得非常精彩,比如: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教师可板书:桑娜心理描写。)生3:我注意到的不是这几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却是一个非常生动的人物形象,那就是穷人里的西蒙。她在临死前仍细心地照料着自己的孩子,她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母亲,可是她却有着这么悲惨的命运,真是可怜极了。她的故事让我非常难过。文中直接描写西蒙的语句不多,但通过对她的孩子的描写可以感受她的人物形象。她虽然死得

5、那么凄惨,孩子们却睡得那么香甜:“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睡得正香甜。”(教师可板书:西蒙侧面描写、对比描写。)生4: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柏林一课中的老兵。这篇小说的篇幅很短,情节描写非常精彩,虽然对老兵的描写不多,但随着情节的展开,我体会到了老兵的痛苦、坚定。如两个小姑娘嘲笑老妇人的举动时,老兵没有说什么,此时的老兵是坚忍的;当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的时候,老兵平静地告诉了她们事实的真相。谜底揭开了,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了老兵一家在战争中遭受的无比深重的苦难。(教师

6、可板书:情节的展开;神态描写;语言描写。)6.教师根据交流情况,总结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提示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常见方法。(1)课件出示小资料。人物形象是小说三要素之一,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又叫细节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侧面描写(又叫侧面烘托)指以他人的言行或环境来反映人物的特点。(2)结合具体的例子总结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常见方法。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表现出来的。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主要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如桥穷人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小说里的人物都是

7、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我们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背景和环境,既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要善于从人物间的相互关系、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如穷人第1自然段中的环境描写。)小说中人物的性格也常用抑扬、虚实、对比、衬托等塑造人物的传统手法揭示出来。(如桥中村民的慌乱与老汉的镇定间的对比,穷人中西蒙的孩子睡得香甜与她死得凄惨的对比。)7.结合本单元习作,说说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展现其个性特点的。(1)小组学习,要求组员读读自己的习作,找出自己最满意的描写人物的语句,读给同学听,说说自己想要表现人物的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方法。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互提建议。

8、(2)指名朗读自己的习作片段,要求全班同学说说:他有没有表达出人物的特点来,是如何做到的?预设:之前的习作课因时间限制,选取的例文有限,此处将习作片段的读、评与小说中的人物描写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审视自己的作文,同时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有了更深的认识。二、词句段运用(1)1.学生朗读三国演义中“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片段,读出关公的神勇之气。(1)疏通难字和字音:酾(,斟酒) 斟()鸾() 云长() 华(hu)雄(2)简单了解文字的出处及相关情节。“温酒斩华雄”是四大名著之一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描述的是:董卓废黜少帝刘辩而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后,残暴不仁,擅权于朝堂。以

9、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不可一世。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时,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名震诸侯。此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3)教师播放此片段名家朗读音频,学生认真倾听,留意重读、停顿及朗读的情感、气势。2.小组交流此片段是如何体现人物的形象特点的。(1)结合“交流平台”中掌握的知识,初步感知片段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展示人物形象,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分条列举式汇报。语言描写:“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其语言斩钉截铁,显出其自信满满。动作描写:“出帐提刀,飞身上马。”“提华雄之

10、头,掷于地上。”动作干净利落,显出其神勇无比。侧面描写:“众皆失惊。”通过写他人的反应衬托出关云长本领高强,超出众人意料之外。场面描写:“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场面之热烈,烘托出关云长单枪匹马冲入敌阵、勇擒贼首的英勇无敌。3.学生再读片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教师播放三国演义此片段视频,引导学生再次感受关公的神勇。4.拓展阅读,感知人物形象。(1)课件出示红楼梦片段,感知其中的人物形象。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11、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注:这其中描写的人物是王熙凤,她在贾府中极有地位和权利。(2)学生自读自学,再自由发言,结合文本中的语句说说其中人物形象的特点。预设:引导学生结合关键词来思考,参考“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赏读方法。示例:生1:我通过对黛玉的心理描写可以感知这个人的身份不一般。因为其他人都“敛声屏气,恭肃

12、严整”,而这人还没见人就闻其声,十分“放诞无礼”,可见她地位不一般。这里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语言描写是正面描写,黛玉的想法是侧面描写,暗示了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殊身份。生2:文段中对王熙凤的穿着打扮描写得非常详细,这是外貌描写,体现了她身份的尊贵,但在珠光宝气中也露出了一股俗气。生3:文中还对人物进行了神态描写,如“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我感觉到她虽然外表很美很亲切,却有厉害、威严的一面,而且给我一种“笑面虎”的感觉。三、课堂回顾1.教师适当总结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结:读完一篇小说,总有些人物令我们难忘,如果再想想难忘的具体是什么,大都是这些人物

13、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以及他们经历的种种事件。比如大家在这堂课上交流了本单元中印象深刻的人物,大家描述的也大都是上面提及的这些。但同学们一定不要忘记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人物形象,那就是要关注小说中人物所处的环境背景。今天的交流中,对这一点大家少有提及。我们还欣赏了四大名著中的两个经典片段,同学们读得很仔细,交流得也不错。大家一定感受到了关云长的神勇和王熙凤的身份之特殊。中国古典名著语言精练,能通过非常短小的篇幅塑造出非常生动的人物形象,大家课后可以多读一读这些类似的经典片段,感受我国传统名著的魅力。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再找一些描写人物形象的经典片段,读一读,互相交流。(2)在以后的

14、写作中要灵活运用描写人物的种种方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试着写一写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2.学习古诗回乡偶书,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掌握心理描写的特点和写法。2.体会古诗中蕴含的情感。教学过程:一、词句段运用(2)读一读,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1)指名学生读语段一,要求读得有感情,不读错。过渡:现在我要找几名同学读课本中的语段一,有哪些同学平时胆小,不爱举手发言呢?我来看看,今天呀,老师就要找几位这样的同学给大家读一读,看他们读得怎么样。这个语段我们在学习穷人一课时曾重点学习过,也读过好几遍了,应该不难。同学

15、在朗读时要读出桑娜的复杂情感,不要读错字。(教师扫视全班,指名读语段一。)(2)询问同学们的心理感受,引出学习的内容。提问:刚才,听到老师要点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朗读,大家的心情怎么样?是怎么想的?被点到的同学心理感受如何?没有被点到的同学心情又有什么变化?(学生谈心理感受。)过渡:刚才我点名几位同学朗读,重点不在朗读,而是想让大家体会心理的变化。胆小的同学听到老师要点名朗读,一定很紧张,如果没被点到,心情突然就放松下来了。被点到的同学呢,只有硬着头皮读,读时很紧张,读完后肯定也不轻松,担心自己读得不好,对吧?这些感受都是我们的思想活动,也就是心理活动。如果要大家把刚才的心情生动地写出来,那就是心理描写。(3)共学语段一,体会桑娜复杂的内心世界。思考:这段话除了描写心理活动,还描写了什么?(描写了神态,“脸色苍白,神情激动”。)说说桑娜复杂的内心活动。(这是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既担心丈夫不同意,又觉得自己给丈夫增加了生活的重负而自责。但对两个孤儿的怜惜又让她下定决心,宁愿自己挨打也要留下孩子。这种充满矛盾的心理抉择过程,既是桑娜内心真实的写照,又能表现出桑娜关心孤儿、真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