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德国古典哲学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2960545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PTX 页数:110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哲学史——德国古典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西方哲学史——德国古典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西方哲学史——德国古典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西方哲学史——德国古典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西方哲学史——德国古典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哲学史——德国古典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哲学史——德国古典哲学(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哲学史,德国古典哲学,概述,一、德国古典哲学产生的背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影响 “民主自由” 德国启蒙运动 “理性精神” 自然科学研究的突飞猛进 “三大发现” 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危机 “独断论与怀疑论”,法国大革命,发源于1789年7月14日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一种狂飙激进的姿态,在短短五年,通过不间断的血腥政变和恐怖统治,彻底摧毁了旧社会。 对于法国大革命的结束时间,学界有所争议,一般把“热月政变”,雅各宾派倒台作为法国大革命的结束。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以解除雅各宾派过激主义威胁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借口,发动兵变,控制了督政府。即“雾月政变”。 法国大革命为以后的各国革命提

2、供了经验和教训。,拿破仑战争,由法国大革命所引起的战争的延续,指1803年1815年爆发的各场战争。早期,拿破仑横扫欧洲,法国国势迅速崛起,雄霸欧洲;但在1812年侵俄惨败后,国势一落千丈。拿破仑建立的帝国最终战败,让波旁王朝得于1814年和1815年两度复辟。 滑铁卢战役后,各交战国于1815年11月20日签订巴黎条约,拿破仑战争结束。 拿破仑战争把法国革命思想和革命制度推行到德国,冲破了德国的封建秩序。民主与自由在德意志大地上开始蔓延。“施泰因哈登堡改革”,德国启蒙运动,沃尔夫把莱布尼茨的哲学改造成一种理性主义独断论,冲击了德国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虔敬主义神学或信仰主义独断论。于是,哲学走进

3、了德国各大学。 与慷慨激昂的法国启蒙运动不同,德国启蒙运动始终保持着一种理性的审慎态度,它对基督教的批判远远不如法国启蒙运动那样激烈,但是却比后者更加深刻。 另外,在德国启蒙运动中也涌现了一大批像莱辛、温克尔曼、鲍姆加通、赫尔德、歌德、席勒这样的启蒙思想家,催生了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18-19世纪自然科学的突破,道尔顿“化学原子论” 戴维“电解现象” 卡诺“卡诺循环” 居维叶“灾变论” 三大发现 施莱登、施旺“细胞学说” 迈尔、赫姆霍兹、焦耳“能量守恒定律”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独断论dogmatism,泛指主观武断、反科学的哲学理论。在真理问题上指僵化、凝固、崇尚绝对主义的理论。 是德国

4、古典哲学家康德对莱布尼茨、沃尔夫等人的哲学体系的称呼。康德批评这种哲学对人的理解能力不先加以批判的探讨或研究,武断地认为它是全能的、绝对可靠的。 另外,唯物主义在经过狄德罗、霍尔巴赫的发展,走向了“机械唯物主义的独断论”。,怀疑论skepticism,怀疑论,又称“怀疑主义”,是哲学上对客观世界是否存在、客观真理能否被人们认识表示怀疑的学说和体系。 源于古希腊的高尔吉亚、皮浪,经过笛卡尔、休谟等人发展至今。在这里所讲的是休谟的怀疑论。 休谟的怀疑论是以狭隘经验论为基础,断言人的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最后陷入不可知论的泥潭,经验论也随之走向了末路。,二、

5、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脉络,康德的批判哲学 “主体与客体在认识上的统一” 费希特的行动哲学 “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的统一” 谢林的同一哲学 “主体与客体的原始统一” 黑格尔哲学 “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康德哲学,伊曼努尔康德,“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17241804年” “批判哲学” “纯粹理性批判”,Immanuel Kant,“前批判时期的自然哲学”,继承和发展牛顿自然哲学的基本立场,对于地球的演化和地质运动、宇宙的起源和结构、运动和静止等提出自己的解释(星云假说),“前批判时期的形而上学”,坚持布尼茨沃尔夫派独断主义理性主义。对形而上学认识的特点和原则、上帝的存在、自然神学的原则和道德的原

6、则、自然和自由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提出自己的解释。,休谟的怀疑论惊醒了康德的“独断论的迷梦”,“批判哲学的形成”,休谟以怀疑论来对抗一切有关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断言,让整个科学大厦都摇摇欲坠,这惊醒了康德。在他看来,用近代以来的以独断论为特征的“健全知性”和通常的理性已经不能应付这一科学的危机,唯一的办法是深化理性本身的层次,即在认识之前首先对认识能力本身作一番批判的考察。,1.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经验知识,离开经验我们没有任何知识,2.但尽管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以经验开始的,它们却并不因此就都是从经验中发源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认为,正是经验中的先天成份,给我们的经验知识赋予了普遍必然的性质

7、。但这个认识对象只是“现象”而不是“自在之物”,而这种“现象”由于我们固定不变的先天认识结构也表现出了某种“客观性”。于是认识的过程就不是对象为我们立法,而是“人为自然立法”。,1.现象可知,也自有规律,足以用来进行认识,2.自在之物不可知,但应设立一个作为“界碑”,“未来形而上学的重建”,康德认为,在休谟的怀疑论的摧毁下,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一切本体论的预设和证明都站不住脚了,以往的一切形而上学也都已经垮台了。未来的形而上学有两种:,1.自然形而上学纯粹理性批判“知”,2.道德形而上学实践理性批判“意”,3.两者间的桥梁判断力批判 “情”,我们能够认识什么?,我们应当么什么?,我们可以希望什么?

8、,“批判哲学的认识论纯粹理性批判”,对认识能力本身作一番检查,便进入了认识论。而一切认识都基于判断。判断本身有三种类型:,1.先天分析判断:判断的谓词已经包含在主词中,只是在判断中被明确说出来、分析出来了而已。“三角形有三个角”,2.后天综合判断:谓词在判断中被加到主词上去,带有偶然经验性。“苹果是红的”,3.先天综合判断:谓词并不包含在主词中,但同时却也具有先天必然性。“一切发生的事都是有原因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先天分析判断具有必然性却无法扩展知识,后天综合判断可以扩展知识却无法保证知识具有普遍必然性。惟有先天综合判断,既能够扩展我们的知识,又具有普遍必然性,它才是最终使我们能够

9、不断地获得新的可靠的科学知识的根据。,1.纯粹数学如何可能?“先验感性论” 2.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先验分析论” 3.形而上学作为自然倾向如何可能?“先验辩证论” 4.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先验方法论,“感性(Sinnliclikeit)”,所谓“感性”,即是指人的认识的“接受性”(或“感受性”),即一种被动接受的认识能力,也就是“直观能力”。而感性或直观是由用来接受的先天直观形式和通过自在之物刺激感官而后天获得的直观的质料所构成。 “先天”并非指“天生”的,也没有“时间上在先”的意思,而是指“逻辑上在先”。 “先验的”特指这样一种知识,它们在逻辑上先于一切经验性的东西,是有关经验知识

10、得以可能的条件的知识。,“空间与时间”,空间是外感官的形式,即感知一切外部现象的先天直观条件;时间是内感官的形式,即感知一切内部现象(内心状态)的先天直观条件。而由于一切外部现象最终都要纳入到内部来感知,所以时间对空间而言处于优先地位。,1.先验的观念性:强调时间和空间是主体先天固有的主观观念,因而不是什么“先验的实在性”,2.经验性的实在性:强调时间和空间的先天形式必然能够普遍地运用到一切经验内容之上而形成经验对象,因而能够建立起现象中的客观实在,“知性(Verstand)”,在感性直观的基础上,人的认识能力还必须往髙处提升,才能形成真正的科学知识。康德的“知性”和“理性”一起构成了“先验逻

11、辑”。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组成了 “先验要素论”。 知性是“先验分析论”中用来解释“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但它绝不是单独来冋答这一问题,而是和感性联手来回答问题。 知性的认识功能就在于把感性所提供出来的直观对象在思维中综合统一起来。,“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肓的”,“范畴”,知性和感性不同,感性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能力,知性则是一种主动地产生概念并运用概念来进行思维的能力。体现为一系列的知性纯粹概念,即“范畴”。,知性的逻辑判断机能表 1.量的判断:全称的、特称的、单称的 2.质的判断:肯定的、否定的、无限的 3.关系判断:定言的、假言的、选言的 4.模态判断:或然的、实然的、必然的,

12、“范畴表”,“统觉”,不管在知识的哪个层次,这些知识都要直接、间接地依靠自我意识的“统觉”和综合作用才有可能。如“直观中把握的综合”、“概念中认定的综合”。都要依赖于这个“综合”,否则就不可能成为知识。,“联结”,一切知识都在于“联结”(即形成判断),而一切联结都只有在自我意识的统觉之本源的综合统一之下才有可能。凡是在出现判断的联系词“是”的地方,其实都已经表达了自我意识(借助于某个范畴)把经验的杂多联结为一个客体的努力。,“图型(Schema)”,由于范畴和感性直观毕竟来自于不同的认识 能力,所以在实际操作中,范畴要能够运用于感官对象,还必须有一个中介,这就是“判断力”。 “判断力”要找到一

13、个中间环节,它既具有先天的性质,又具有感性直观的性质,才能把先验范畴和经验直观双方牢固地结合起来。而这就是“时间”。 所以这个中间环节就是想象力对时间作种种先验规定而形成的“图型”。时间的“系列”是量的图型,“内容”是质的图型,“秩序”是关系的图型,“包容性”是模态的图型等等。,“理性(Vemunft)”,在康德看来,理性是比知性更高一级的认识能力(有时他也把这两个术语混用),理性是进行推理的能力。判断是一次性的,它离不开经验对象,所构成的是一个个单个的知识。而推理只和知性已构成的知识打交道,通过“理念”(理性概念) 来获得完备的整体性的知识。 由于推理的大前提总是预设的,因而总是还可 以继续

14、追溯、直到无限,所以康德把理性看作是一种从“有条件的东西”去追溯 “无条件者”的能力。,“理性(Vemunft)”,理性的理念就是这种无条件者或无限者,它在经 验的自然科学中有其作用,如“纯水”、“纯金”。 而康德要考察的“纯粹理性”,是“先验的理念”。这种理念有三个:,1.主观的灵魂/理性心理学的谬误推理,2.客观的宇宙/理性宇宙论的二律背反,3.主客观统一的上帝/理性神学的上帝存在证明,如果人们想要把这些理念超出一切可能经验的范围 而作超验的运用,即要获得这些理念所代表的那些超验的对象的知识时,就会产生“幻相”。,“理性心理学的谬误推理”,理性派哲学家为了证明有一个不朽的灵魂实体,从 “我

15、思故我在”这一命题开始,认为“我思维”必须以一个在思维着的“我”为前 提,这个“我”必然是一个存在着的实体,而“思维”则是这个实体的“属性”。 但这个“我”仅仅是“思”的一个逻辑前提,即一个“主闻”,但却丝毫也不意味着“我”在时空中的现实的存在,即一个具有各种属性并能起作用的“主体”。所以“我在”的实际意义也无非是“我思”。,“理性宇宙论的二律背反”,无论是唯心主义的独断论者还是唯物主义的独断论者,为了得到关于宇宙整体的绝对知识,都力图离开经验的基地,而对“世界整体”从哲学上作形而上学的推断。 但这样一来,这两方面都可以从各自的立场出发,运用同样一些知性范畴而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而由于双方都

16、没有经验来作为裁决的手段,所以这些相互冲突的结论各自都在逻辑上言之成理,谁也驳不倒谁,从而陷入到“二律背反”即理性自身的辩证矛盾之中。,“理性宇宙论的二律背反”,量: 正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 反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 质: 正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单纯的部分复合而成的。 反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复合的,没有单纯的东西。,“理性宇宙论的二律背反”,关系: 正题:世界上除了自然因果性外,还有一种自由的因果性。 反题:世界上只有自然因果性,没有自由。 模态: 正题:世界上有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作为世界的一部分或是世界的原因。 反题:世界之中和世界之外都没有绝对必然的存在者。,“理性宇宙论的二律背反”,二律背反中的正题一般说是莱布尼茨一沃尔夫派(和自然神论)的观点,代表柏拉图以来的理性主义传统;反题则是牛顿派的自然科学唯物论的观点,代表伊壁鸠鲁以来的经验主义的传统。 理性派的观点有利于道德和宗教的确立,经验派的观点则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这正是近代以来“人和自然的冲突”的一种理论化的表现。 二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