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92959573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1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 2018-2019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10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4040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1.51.5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 1、据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 礼去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 时( ) A.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解 B.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C.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 D.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2、 考工记力是记述先秦时期官营

2、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据该书记载,春 秋时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 ”由此可知,当时 的手工业( ) A.工艺分工日益精细 B.产品种类非常丰富 C.地域特色较为明显 D.生产管理特别严格 3、春秋时期随着农户分散经营的生产关系慢慢固定下来,西周那种“千耦其耘”的集体耕 作场景逐步消失。这一进步使得“民不肯尽力于公田” ,于是税制改革势在必行。促使这一 时期税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维持国家财政 B.小农经济出现 C.私田大量开垦 D.耕作技术提高 4、西汉政权建立后,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到孝惠、高后时, 又“复

3、弛商贾之律” “轻徭薄赋” ,制造了相对宽松的经商环境,使得工商业发展远远超过了 战国时代。这说明汉初( ) A以发展与稳定为要务 B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C重本抑末政策的失败 D致富成为社会时尚 5、东晋南朝时期,分产异炊的现象在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十分突出。 宋书周朗传 记载:“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 ”这从根本上反映出江南地区( ) A传统家庭观被颠覆 B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个体小家庭是生产主体 6、有学者认为,中华文明的发达与人口大量聚集于城市有关。到了唐朝,城市管理的水平 又有了很大的提高。下列情况在唐朝城市中不

4、可能出现的是( ) A.市场遵循“日中而聚,日落而散”的古训 B.商品交易由市令或市长进行严格的管理 C.全城坊市分置,星罗棋布,街衢宽直,制度宏伟 D.“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倶是铺席买卖” 7、 “五行八作”这一成语源起南宋,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当时,市肆 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 “团、行、市”多为商业, “作分”则是小手工 业。与该成语出现最有可能相关的是( ) A “工商皆本”成为共识,社会分工日趋扩大 B民营手工业超越了官营,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C “坊、市”制度被打破,城市工商业发展迅速 D “团、行、市,作分”是政府加强管理的手段 8、宋代“不抑兼

5、并” ,导致了土地所有权的竞争与垄断,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有钱则买,无钱则卖”的局面。这种局面客观上( ) A减少了土地的垦荒面积 B适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 C抑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加剧了土地的分散和贫富分化 9、明初礼制中关于生活器皿方面规定,玉器为皇室专用,公侯及一品至五品可用金、银, 六品至九品官可用银。 “商贸、技艺家器皿不许用银” 。然而,这些禁令在晚明苏州松江一 带被置若罔闻,富贵人家用金、用玉已成平常之事。晚明时期生活所用器皿的变化体现出( ) A. 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B.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C.商人地位显著提高 D.江南地区成为经济重心 10、洪武二十四年

6、(1391)秋,山东东昌征棉绒仅 250.12 厅,而到嘉靖年间山东六府“棉 花皆有之,东昌尤多。 ”在济宁“环城四五里皆种烟草,制卖者贩郡邑,皆遍富积巨万” 。材 料反映出当时( ) A. 跨区域的长途贩运贸易兴起 B. 经济作物的商品化生产 C. 棉花烟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D.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11、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 “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 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 ”由此 可见( ) A. 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 B. 区域长途贩运使海禁政策瓦解 C. 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 D. 明代政府并未真正

7、实行过海禁 12、下表是清朝嘉庆、道光年间人均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 ) 时间人口(人)人均土地(亩/人) 嘉庆十年(1805 年) 209034196 638 嘉庆十六年(1812 年) 325630897 456 道光十五年(公元 1835 年) 402397560 218 A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B国家人口政策变化 C耕地面积逐步减少 D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13、据史料记载,清初曾大肆圈占京畿地区汉族田地,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 。 从顺治到康熙年间曾前后三次大规模进行类似的“圈地运动”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经济动因超过了政治动机 B一度破坏了汉族农耕经济 C满足手工

8、工场的发展需求 D大大推动了资本原始积累 14、乾隆年间,河南林县有集十一处,凡无业之人,早晨赴集,受雇于人, “主者得工,雇 者受值,习焉称便” ,类似这种市场在其他省区也很常见。这种市场的出现( ) A.提高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B.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阻碍了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D.巩固了传统社会经济结构 15、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 ) 朝代秦汉唐宋元明清 次数 37549387451351055344 频率0.85 次/年1.7 次/年2.7 次/年5.31 次/年18.5 次/年18.9 次/年 A明清中央集权弱化抗灾能力下降 B经济

9、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 C明清时期政府抗灾机制比前代退步 D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16、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 到 1600 年, 从这里出口了 400 多万 盎司的黄金。 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 到 18 世纪, 其产量约为 16 世纪产量的三 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A. 国力增强, 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 资本积累, 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 贸易发达, 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 物价上涨, 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17、 “商业革命”激起了欧洲国家之间商业竞争和对海洋的控制权,引发了英两战争、英荷 战争、英法七年战争等大国之间战争,促进了西欧各国国家

10、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材料意在说 明( ) A. “商业革命”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最终形成 B. 传统商路变更激化欧洲国家间矛盾 C. 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 D. 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已初步建立 18、有学者认为,在哥伦布之前,虽然早已有人到过美洲,但是, “只有哥伦布的航行及其 发现才起到了改变世界历史和人类命运的作用” 。这一观点( ) A体现了全球史观的视角 B点明了哥伦布远航的目的 C夸大了哥伦布的历史功绩 D否认了哥伦布远航的野蛮性 19、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 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

11、俱逝。 ”下列哪一句 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郑和的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技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20、下列有关 1718 世纪英荷殖民扩张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多成立垄断性质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掠夺 B.以公开野蛮的掠夺为主要特征 C.以刀枪火炮和廉价商品打开各国大门 D.以垄断商路、掠夺金银、贩卖人口为主要方式 2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一次是 18401842 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 185

12、61860 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 18941895 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使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战后开放的商埠均以沿海为主内地为辅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22、1672 年和 1692 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航海条例 ,到 1849 年废除了大部分航海条例 ; 1854 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亊英国沿海的贸易,完全取消了航海条例的限制。这表明 英国( ) A逐渐放松了对世界市场的控制 B海上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C经济政策受到经济实力的影响 D对外贸易政策反复无常 23、1300 年1500 年左右,欧洲人口只有八千万,1700 年

13、达到了一亿两千万。对此,解释 合理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B物种的全球大交流 C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 D生育观念的空前解放 24、下表是 1800 年-1880 年世界贸易总额发展表 年份1800 年1840 年1860 年1880 年 世界贸易总额14 亿美元27 亿美元72 亿美元147 亿美元 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早期殖民扩张拓展了世界市场 C.开辟新航路加强世界各地联系 D.商业革命使世界贸易范围扩大 25、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对 19 世纪的英国社会这样描绘道:“过去以天为单位, 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

14、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 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材料重在说明( ) A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火车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C科学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D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6、1870 年全世界开采的石油只有 80 万吨,到 1900 年猛增至 2000 万吨。能够正确解释这 一现象的是( ) A电灯的发明 B飞机的发明 C蒸汽机广泛使用 D内燃机广泛使用 27、据统计,美国 18951904 年间,在 27 个工业部门中,中小公司合并为一家大公司的合 并公司数占整个部门的公司总数的 75%以上的有 20 个部门,占 507

15、0%的有 6 个部门,占 25%以 下的只有一个部门。这本质上反映了美国( ) A公司竞争日趋激烈 B资本和生产高度集中 C公司规模扩大 D政府加强了对企业的干预 28、 全球通史中记载:“19 世纪末期的美国福特公司采取了某种大规模生产技术,即制 造标准的、可以互换的零件,然后以最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 。这 种大规模的生产技术( ) A. 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基本建立 B.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C. 适应了垄断组织的集中生产 D. 反映了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 29、瓦特在改进蒸汽机后,于 1775 年与人合伙开办工厂,进行蒸汽机的商业生产。当时, 瓦特要亲自为买主安装蒸汽机,在机器出现故障时,他还要背着工具箱四处维修。由此可以 得出的准确推论是( ) A.瓦特在改良蒸汽机后开办工厂进行商业生产,表明此时期科学与技术已经实现紧密结合 B.瓦特 1775 年与人合伙开办工厂表明此时期生产与资本呈现高度集中的趋势 C.瓦特经常为买主安装和维修蒸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