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92958999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33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 2018-2019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第第卷卷 阅读题(共阅读题(共 7373 分)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3 题。题。 (6 6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2 2 分)分) 姓氏,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 中国人的姓氏有两个特点:一是源远流长,至今已经五千多年了;二是中国人的姓氏是 按照父系传承的,这一点恰恰与遗传学中的 Y 染色体的传递方式相一致,除了极为罕见的异 常,一代代的只要是男性,就会一直传下去。 我们的祖先太聪明了,他们在五千多年前就用“姓

2、”给自己的家族做了命名。当然,我 们祖先这么做的时候,想到的不仅仅是标识自己,区别他人,很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近亲繁殖 (古人提倡同姓不婚) 。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此举一下子给他们家族的染色体 Y 打上了标 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姓氏” ,就是染色体 Y 的“姓” ,因为生生死死,承载着姓的 一代代的人都消失了,但染色体 Y 却与“姓”结合在一起,流传至今。姓的传递,就是 Y 染 色体的传递。这真是人世与自然神奇的同构。我甚至认为姓氏是我们中国人的一项不亚于四 大发明的伟大发明。 中国人在传统上特别看重生男孩。这种现象不仅有文化、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意义,而且 还有着更深的生物学上的意义。男孩是

3、染色体 Y 的承载者,而人体其他的 45 条染色体在人 类一代一代的繁殖过程中被反复地打乱重组,加之配偶的染色体不断地补充进来,基因被逐 渐地“稀释” 。但是除了少数的突变外,Y 染色体躲过了被“稀释”的命运,它将随着这个家 族的男性成员一直延续下去。 “姓”告诉我们的,不仅是传承,更重要的还有竞争。今天新百家姓排行榜上的前 19 个姓,包括了汉族人口数的一半。但是中国人的姓氏现今仍在使用的有 4000 多个,也就是 说,不到 0.5的姓,占据了 50的人口。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 23000 多个姓。如果把姓 氏看做是物种,那么那些消失的姓氏就是灭绝了的物种,留存下来的则是成功者。最“成功”

4、的是那些大姓,比如张、王、李、刘、赵、朱等,如今前 3 个姓每一个姓的人数都超过了总 人口的 7,刘姓人数超过 5,赵姓超过 2,朱姓超过 1。刘、李、赵、朱这几个大姓 不正是中国几大王朝(汉、唐、宋、明)皇帝的姓吗?皇权使这几个姓发展成为中国的常见 姓,这可以归结为姓氏发展的“皇室效应” 。 同时,姓氏也是一笔珍贵的资源,不仅是文化的,还是生物的,尤其是那些小姓、奇姓、 罕见的姓更是一种珍稀的资源。想想看,在漫长的历史惊涛骇浪中,这些小姓、奇姓没有借 助任何权势的力量,竟然在姓氏的竞争中走了过来,给我们保存了一份珍贵的独一无二的 Y 染色体的遗产。多一个姓,不仅多了一份家族史,一份文化史,更

5、是多了一份基因史。 然而在今天,这些小姓和奇姓,有的正在消失,有的正处于濒危的边缘。国家应该制定 相关政策保护不常见的小姓、奇姓,因为一个不常见姓的文化价值和生物学价值并不比大熊 猫差。既然我们对濒危的野生动物那么关心,对野生动物一个物种的灭绝忧心忡忡,我们有 什么理由对稀有的姓氏的灭绝无动于衷呢? 需要指出的是,人类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影响远比生物学特征的继承重要得多,我们无意 推崇男尊女卑,也无意阻止人们的姓氏随意化的倾向。但是,中国传统的以男性为姓氏传承 者的聪明之举,值得延续。在你想变动你的姓氏,取得一个时尚的新的“社会姓氏”时,不 要忘记记录下你原有的“生物姓氏” ,即“Y 染色体姓氏”

6、 。这对于遗传素质和人类健康以及 疾病的研究,对于文化现象的揭秘,对中国人的迁徙,甚至对中国人来源的研究和探索,以 及我们今天未能预见的许多问题的揭示,都有着无可估量的意义。 我们中国人的姓氏,是让外国非常羡慕的资源,因为它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更珍贵的是 它稳定地通过男性一脉相传。它是 Y 染色体的标记,可以说它就是“姓氏基因” 。如果今天 现代文明对中国姓氏的延续有严重冲击的话,为“姓”申报世界遗产可能极有价值。可以毫 不夸张地说,姓氏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遗产。 1.下列对于“姓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姓氏的一个特点是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经懂得了

7、用“姓” 来给自己的家族命名。 B.中国人的姓氏按照父系传承,这一点恰恰与遗传学中的 Y 染色体的传递方式相一致。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姓氏” ,就是染色体 Y 的“姓” 。 C. 中国人在传统上特别看重生男孩。这种现象不仅有文化、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意义,而 且还有着更深的生物学上的意义。 D.姓氏除了传承,更为重要的是还有竞争,如果把姓氏看作物种的话,那些消亡了的姓 氏就可以看作是灭绝了的物种。 2. 下列信息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至高无上的皇权可以使皇权行使者自身的姓氏发展为大姓,中国所有的大姓都和姓氏 发展中的“皇室效应”有关。 B.目前,有些小姓或奇姓正在消失或正处于濒临灭绝

8、的危险之中,只要国家制订了相关 保护政策,就能避免其消亡。 C.中国人的姓氏,是一种让外国欣羡不已的资源,因此,我们可以骄傲地向世人宣称: 姓氏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遗产。 D.如果把姓氏看作一笔珍贵的资源,那么那些小姓、奇姓、罕见的姓更是一种珍稀的资 源。它至少给我们保存了一份独一无二的 Y 染色体的遗产。 3.下列不属于对“姓氏”作用的解说一项是:( ) A.提醒人们在取得一个“社会姓氏”的同时,不忘记自己原有的“生物姓氏”可以阻止 人们姓氏随意化的倾向。 B. 一个人原有的“生物姓氏”对于研究遗传素质、人类健康以及疾病,揭秘文化现象都 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C. 姓氏不仅仅能够标

9、识自己,区别他人,尤为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近亲繁殖。 D.一个人原有的“生物姓氏” 对于研究和探索中国人的来源,揭示我们今天未能预见的 许多问题,意义无可估量。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838分)分) (一)课内文言文知识积累(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4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不拘于时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以为桂林、像郡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为天下笑者,何也? 聚之咸阳 申之以孝悌之义 A. / / / B. / / / C. / / / D. / /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圣明 B.序八

10、州而朝同列 序:排列座次 C.奋六世之余烈 余烈:功业 D.余嘉其能行古道 古道:古人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外连衡而斗诸侯 A天下云集响应 B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C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D树之以桑 7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尝跂而望矣 锲而不舍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杀之以应陈涉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D以为桂林、象郡 自以为关中之固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 11 分,选择题每题 2 分)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篮。成祖

11、 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令牵及英侪王景弘 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 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 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和献所俘旧港酋长。帝大悦, 爵赏有差。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酋陈祖义,剽掠商旅。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 谋邀劫。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审 六年九月,再往锡兰山。国王亚烈苦柰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和覘贼大 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

12、其妻子官属。劫和 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九年六月献俘于朝。帝赦不诛,释归国。是时,交趾已 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聋,来者日一多。 十年十一月,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剌。其前伪王子苏干剌者,方谋弑主自立,怒和 赐不及己,帅兵邀击官军。和力战,追擒之喃渤利,并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还朝。帝大 喜,赉诸将士有差。 十四年冬,满剌加古里等十九国咸遣使朝贡,辞还。复命和等偕往,赐其君长十七年 七月还。十九年春复往,明年八月还。二十二年正月,旧港酋长施济孙请袭宣慰使职,和赍 敕印往赐之。比还,而成祖已晏驾。洪熙元年二月,仁宗命和以下番诸军守备南京。南京设 守备,自和始也。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阼

13、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和、景弘复 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 不赀。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 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 邀劫:邀人抢劫 B多赍金币 金币:钱币财物 C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踪迹:追踪探访 D. 帝以践阼岁久 践祚:登上帝位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和历经三朝,

14、七次出使。其中六次都是永乐年间奉明成祖之命出使,只有一次出使 是在明成祖晏驾之后,先后出使过三十多个国家口。 B明成祖命令郑和出使是出于政治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到海外追寻明惠帝的下落,另一 方面是为了到海外炫耀军力的强大和国家的富裕。 C郑和出使西洋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扫清海道,保护商旅;发展了明朝政府与海外国 家的外交关系,所出使的国家纷纷纳贡称臣。 D郑和深通外交之道,对番国君长恩威并施。他在外交上主要采用怀柔的方式,动用武 力大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15、 (8 分)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1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4 分) 12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 分) (四)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 13. 补写出下列名篇句句中的空缺部分(15 分,每空 1 分) (1) 念去去,千里烟波, 雨霖铃 (2) 江间波浪兼天涌, 秋兴八首其一 (3)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蜀道难 (4) 转轴拨弦三两声, 琵琶行 (5) 无复鸡人报晓筹 。 马嵬 (6) , 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 (7)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寡人之于国也 (8) 庄生晓梦迷蝴蝶, 。 锦瑟 (9) 画图省识春风面, 。 咏怀古迹 (10) ,功在不舍。 劝学 (11)履至尊而制六合, 。过秦论 (12)人生如梦, 。 念奴娇赤壁怀古 (13)莫听穿林打叶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