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2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92955963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重庆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重庆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重庆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重庆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铜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历宋、元、 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余年,鼎盛时有3 000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赐“江南第一家”。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封建国家的倡导 B.分封制的产物C.君主专制的需要 D.宗法制的影响2.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的说明,最适当的是(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

2、大宗,周天子则为鲁国小宗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D.周天子为一族,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3.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4.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 B.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C.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5.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

3、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词”。这一现象是雅典( )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频繁改革的结果 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6.德国著名的法学家耶林格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下列说法可以体现 “第三次征服”的是( )A.在罗马征服扩张的过程中罗马法所起的作用最大B.民法大全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C.罗马法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D.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7.宰相俾斯麦提交的议案因下议院的反对而遭到否决,随后他采取强硬的手段,把议

4、员请到了宫里,直接对议员宣称议案已经得到了君主的认可,并解散了议会。这反映了19世纪晚期德国( )A.上下议院都不拥有立法权 B.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C.宰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D.君主形式上掌管着国家大权8.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D.议会权力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9.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说:“美国总统是国王和

5、总理大臣的统一体。”下列各项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最高行政权赋予总统 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 总统对国会负责A. B. C. D.10.到1879年,共和派又取得了参议院的多数,迫使保皇党人麦克马洪辞去了总统职务,共和派格雷维继任总统。至此,共和派不仅控制了议会两院,而且控制了政府。法国共和政体最终得以确立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推动B.工业革命以来,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逐渐强大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美国民主共和制建立的示范和带动11.“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

6、国的政策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12.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3.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

7、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14.浙江嘉兴、江西井冈山、江西瑞金、贵州遵义等都是重要的革命圣地,以下关于这些革命圣地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嘉兴南湖-中共一大正式召开的地方B.井冈山-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C.瑞金-标志着红色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D.遵义-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5. 20世纪90年代,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为了便于与之联系、商谈,大陆随后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当时这两个组织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8、方面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 )A.两岸确立和平统一的方针 B.两岸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C.促成两岸“三通”的完全实现 D.两岸认同“一国两制”的构想16.1954年3月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为“红色中国的周恩来”,小标题是“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该期杂志“封面”反映的是( )A.“北约”和“华约”全面对抗局面正式形成B.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订C.广大亚非国家排除西方干扰,独立自主召开万隆会议D.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即将召开17.列宁指出:“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充分准备。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9、其中,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无产阶级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B.资本主义发展处于上升时期C.无产阶级尚没有掌握武装力量 D.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18.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之一是(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C.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強大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

10、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B.北约组织C.马歇尔计划 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20.1962年,在经过几天极度的紧张对峙之后,苏联退却了。肯尼迪对赫鲁晓夫作出让步,调整美国一些驻亚洲的军事基地,同时答应不再进攻古巴。这次危机反映出 ( )A.古巴是美苏对峙的主要阵地 B.两极格局下世界局势的基本特点C.世界格局呈多极化发展趋势 D.美苏共同主宰世界的局面被打破21.某班同学在对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观点( )A.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B.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C.

11、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D.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22.1975年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通过的利马纲领指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仍然紧紧地束缚在以初级产品同来自发达国家的资本和制成品的“垂直的”交换关系中。这表明不结盟运动将致力于( )A.反对美苏霸权主义 B.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C.解决内部的矛盾和纠纷 D.维护世界和平23.某论文的分级标题有:一、以亚洲外交为出发点,力争首先成为亚洲盟主;二、以日美关系为基本点,着力开展大国外交;三、以联合国外交为重点,极力增强国际影响力;四、调整防卫战略.加强军事力量。该论文的主题应是 ( )A.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的出现 B.世界多

12、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C.日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曰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战略措施24.2012年2月28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欧盟国家要求对叙利亚采取制裁措施草案进行表决.埃及等国投弃权票.玻利维亚投反对票.美国等9个国家投赞成票, 但因俄罗斯和中国投反对票而未能通过。就国际格局而言,上述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中俄形成了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关系B.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态度C.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失败D.当今世界政治力量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二、材料题(共52分)25.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对峙、新兴力量兴起到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并出现多极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30分)材料一 传

13、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材料二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

14、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材料三 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可见苏联在二战中崛起后没有延续反法西斯同盟的惯性进入既有的世界体系,而是另组一个针对西方的社会主义阵营。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材料四 海湾战争加强了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北约东扩和俄罗斯的削弱使俄国无力同美国争夺欧洲和世界。科索沃战争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干涉成员国以外的事务开了先例。美国在同日本的经济竞争中重新占据国际竞争力第一的位置。美国的智库估计,在2015年以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美国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李景治世界格局和大国关系的新变化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学派关于“冷战” 起源的观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苏“冷战”的根本原因。(4分)2.据材料二,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特征。(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6分)3.材料三认为“美苏40余年冷战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以亚洲地区为例,举例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