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7年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基础训练试题(2)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92952989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7年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基础训练试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课标】2017年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基础训练试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课标】2017年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基础训练试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课标】2017年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基础训练试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课标】2017年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基础训练试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7年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基础训练试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7年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基础训练试题(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基础训练(三) 小说阅读: 魔 盒(英)大卫洛契佛特(1)在一抹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的映衬下,我四周高耸着的伦敦城的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堞。从我三楼的窗户鸟瞰,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远处,有口钟正在铮铮报时。 (2)这每一下钟声仿佛都在提醒我:我是初次远离家乡。这一年,我刚从爱尔兰的克尔克兰来伦敦碰运气。眼下,一阵乡愁流遍了我全身这是一种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伤心的感觉。(3)这是我一生中最沮丧的时刻。接着突然响起敲门声。 (4)来人是女房东贝格斯太太。刚才她带我上楼看房时,我们只是匆匆见过一面。她身材纤细,银丝满头;我开门时她举目望了

2、望我,又冲没有灯光的房间扫了一眼。 (5)“就坐在这样一片漆黑中,是吗?”我这才想起,我居然懒得开灯。“瞧,还套着那件沉甸甸的外衣!”她带着母亲般的慈爱拉了拉我的衣袖,一边嗔怪着,“你就下楼来喝杯热茶吧。噢,我看你是喜欢喝茶的。” (6)贝格斯太太的客厅活像狄更斯笔下的某一场景她一边准备茶具一边说,“你进屋时我注意到了你手提箱上的标签。我这一辈子都在接待旅客。我看你的心境不佳。”(7)当我坐下和这位旅客的贴心人交谈时,我的忧郁感渐渐被她那不断地殷勤献上的热茶所驱散了。(8)随后,我告诉贝格斯太太我必须告辞了。然而她却坚持临走前给我看一样东西。她在桌上放了一只模样破旧的纸板盒有鞋盒一半那么大小,

3、显然十分“年迈”了,还用磨损的麻绳捆着。“这就是我最宝贵的财产了,”她一边向我解释,一边几乎是带有敬意地抚摸着盒子,“对我来说,它比皇冠上的钻石更为宝贵。真的!” (9)我估计,这破盒里也许装有什么珍贵的纪念品。是的,连我自己的手提箱里也藏有几件小玩意它们是感情上的无价之宝。 (10)“这盒子是我亲爱的母亲赠给我的,”她告诉我,“那是在1912年的某个早上,那天我第一次离家。妈妈嘱咐我要永远珍惜它对我来说,它比什么都珍贵。“这盒子已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了。”贝格斯太太继续说:“1917年凯撒的空袭,后来德国法西斯的轰炸我都把它随身带到防空洞里。房屋损失了我并不在乎我就怕失去这盒子。” (11)我

4、感到十分好奇,贝格斯太太任然津津乐道地说:“此外,我从来没有揭开过盖子。”她的目光越过镜片好笑地打量着我:“您能猜出里面有什么吗?” (12)我困惑地摇了摇头。无疑,她最珍惜的财产当然是非凡之物。她忙着又给我倒了点热气腾腾的茶,接着端坐在安乐椅上,默默地注视着我似乎在思索着如何选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13)然而,她的回答却简单得令人吃惊“什么也没有,”她说,“这里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 (14)一个空盒!天哪,究竟为啥将这么一个玩意当做宝贝珍藏,而且珍藏达40年之久呢?我隐隐约约地怀疑起来,这位仁慈的老太太是否稍稍有点性格古怪? (15)“一定感到奇怪,是吧?”贝格斯太太说,“这么多年来

5、我一直珍藏着这么一个似乎是无用的东西。不错,这里头的确是空的。” 和子由渑池怀旧苏 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注 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老僧:当地僧人,名奉闲。坏壁:是残破的墙壁。(4)这首诗的首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颔联表达了诗人何种人生态度?(5分)答: 5)颈联“和”了子由所怀的“旧”,“旧”具体指什么?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 6. 下面是一篇科技论文的摘要,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8分)本文针对直接法和二步法合成聚乳酸的共性,从单体纯度、催化剂选择到共

6、沸脱水、微波辅助、超临界流体介质,以及到固相聚合、反应挤出、扩链等各个方面,对近年来聚乳酸合成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各种新方法、新技术的复合应用是提高聚乳酸分子量、降低其成本的关键。答:_;_;_;_选择每题5分 7、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奥运会期间,北京城里的人们纷纷到各个比赛场馆观看比赛,居民区里常常是十室九空。B初春时节,学校举办篝火晚会,师生们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欢乐的歌声回荡在绿草茵 茵的校园。 C. 快乐其实很简单,可能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条默契的短信,也可能是一次大快朵颐后的酣 畅。D政府安土重迁,拨给搬迁到外省的移民一大笔搬迁费,使他们在建好新的家园之后

7、,还有足够的生活费。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 所有的烦恼都焕然冰释。B曾被滔滔不绝地讨论着的楼市开始受到冷落,人们的注意力几乎都转移到到政府如何对付金融危机的话题上来。C台湾的李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理想主义者,他写过一百多本书,可其中九十六本被查禁,被禁数量之大,恐怕居世界第一。D这位年轻的学者在学术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见解独到极有价值的论文,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9、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沿江小城民风淳朴,社会安定,即使你一个人怀瑾握瑜走在偏僻的小巷里,也不必担心

8、被抢劫。B起伏的群山一座挨着一座,鳞次栉比,一直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C. 在以后的岁月里,埃菲尔的一些不同凡响的设计不断涌现,这些设计既结构简便,又造价低廉。D希望你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意见,不要采取这种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态度。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B经过美国的连续轰炸打击,使阿富汗塔利班组织已基本土崩瓦解,部分高层人物已被击毙。C前不久,在加拿大召开的20个国家436位科学家参加的第八届激光学术会议上,这两篇论文受到高度重视,给予了高度评价。D全面推进素质教

9、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银行对申请贷款购车的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决定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B这两起走私案件,不仅数额巨大,而且长期作案,竟一直没有被发现。C 刚刚结束的全国“文代会”要求:文学创作无论在思想内容或艺术表现上,都要力求创新。D建设部拟定了“十五”期间,我国将建成住宅20亿平方米,届时我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将达15平方米。12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 )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_。_。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

10、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_。_。语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_。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A. B. C. D. 13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从文化学和民俗学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情感与精神是要以一系列特定的方式作

11、为载体的。这种方式就是民俗。 -, , 。 , 。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是固定的;严格的,不能随心所欲地删改与添加。 虽然在民俗的传衍中也会发生变异 否则,很难成为民俗的内容 是共同遵循的文化规范与仪式 民俗不是政令法律 但这种变异一定要经过长时间的接受过程而最终被共同认可 但它是经过一代代认同、接受和传承下来的 A. B C D15将下面四句诗,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一次,唐朝诗人贺知章、王之涣、杜甫、李白四位好友在一起饮酒赏月。席间,有人提出以圆月酒杯为内容各吟一句联成一首绝句,联不上者不得喝酒。贺知章先吟出第一句:“_。”吟罢,他斟了一杯酒。王之涣续吟第二句:“_。”随即,他也给自己斟了

12、一杯酒。杜甫先斟了一杯酒,放在自己面前吟道:“_。”下面该李白了,只见他慢条斯理伸手将三杯酒全端在自己面前一饮而尽,然后哈哈笑着吟道:“_。”另三位诗人大笑不已。金樽斟酒月满轮 手举金樽带月吞圆月跌入金樽内 一轮圆月照金樽A B C D 答题纸16名句填空。(12分)(1)弦弦掩抑声声思, _。_,说尽心中无限事。(2)琵琶行并序一诗中“_,_”两句直接抒发“同病相怜”的感触。(3)诗中写琵琶女内心的犹豫和被邀出场后神情的句子:“_ _。”(4)诗中生动描绘了琵琶女弹奏乐曲旋律的变化,其中用“_”描绘曲调的婉转悠扬;用“_”比喻突然发出的乐声雄壮激越;“_”比喻弦声愈来愈低沉以至于停顿。(5)大弦嘈嘈如急雨,_。嘈嘈切切错杂弹,_。(6) _,此时无声胜有声。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