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易错题解析:中国近代现代史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92952883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易错题解析:中国近代现代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易错题解析:中国近代现代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易错题解析:中国近代现代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易错题解析:中国近代现代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易错题解析:中国近代现代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易错题解析:中国近代现代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易错题解析:中国近代现代史(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届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解析 : 中国近代现代史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阶段特征 基本特征: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列强侵华: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以商品输出为主要目的进行经济侵略。侵略范围主要在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并逐步向内地深入。双重影响,但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是主流。 (2)抗争与探索:内容:爱国官兵英勇抵抗侵略;人民群众自发反抗;农民革命运动高涨;新思潮萌发。特点:主体是农民阶级,旧式农民革命,又体现新的时代特色。反封建反侵略结合。开始向西方学习,并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3)政府统治:由闭关自守到被迫开放;

2、由动摇抵抗到妥协勾结。(4)社会变化:政治上: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和性质发生变化。经济上: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交上: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思想上:新思潮萌发,“西学东渐”局面发展。(5)世界形势(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扩展和深入;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三大潮流并存:工业资本主义全球扩张,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2重点记忆内容 (1)鸦片战争的影响以及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2)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3)太平天国运动的教训、性质、历史功绩。 (4)资政新篇的评价。3易错易混知识点(作出判断并

3、说明理由)(1)天朝田亩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是“并没有真正实行”,即一点没有实行。 (2)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是中国近代海关管理权丧失的标志。 (3)南京条约附件规定英国可以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权,是外国列强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的开始。 (4)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并丧失统治地位。 (5)天朝田亩制度反映出绝对平均主义主要表现在平均分配土地的规定。 (6)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指的是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和经济上的半封建特征。 (7)英国发动鸦片的根本目的是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8)鸦片战争前夕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入超。 (9)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的关系是

4、特权累加,后者继承前者一切内容。 (10)鸦片战争后外国工业品在华滞销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1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俄、美四国联合出兵侵略中国,并分别强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12)近代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都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完成的。 (1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民族矛盾的激化,斗争主要矛头指向侵略者。 (14)永安封王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农民革命政权。 (15)太平天国运动中,英法侵略军始终保持“中立”。 (16)资政新篇是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纲领性文献。 (17)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18)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主要表

5、现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9)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活动区域是珠江流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20)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实践中都未真正实施过,其主要原因是都带有空想的特征、与时代潮流背驰。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1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1)列强侵华:大规模侵略战争先后发生。资本输出,经济侵略加剧,体现帝国主义侵华特征。帝国主义在华关系既有争夺又有 勾结,最终形成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抗争与探索:探索具有广泛性,主流变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救亡图存为主题。探索史的内容发生质变,由器物改革发展到制度改革。 (3)政府统治:

6、调整统治政策和自救运动。镇压人民反抗。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合流。 (4)社会变化:政治上:阶级结构变化,资产阶级产生,无产阶级成长:民族救亡斗争高涨。经济上:经济结构巨变,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外国经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时代。思想文化: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由 “器物”层次发展到“制度”层次,维新思想发展,民主革命思想萌发;教育改革兴起和发展。 (5)世界形势: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形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列强瓜分世界矛盾和斗争。2重点记忆内容 (1)洋务运动的内容和破产原因分析。 (2)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条件、中国资

7、产阶级的双重性。 (3)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 (4)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3易错易混知识点(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1)洋务运动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基础、性质相同。 (2)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国北洋舰队丧失主力。 (3)慈禧太后支持洋务活动,是一个洋务派。光绪帝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活动,是为了与慈禧太后争夺统治权,是一个维新派。 (4)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是中国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洋务企业是中国出现的最早的近代企业。 (5)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开始于马关条约的签订。 (6)维新派最早提出在中国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7)维新派依靠光绪帝

8、进行改革,所以并不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8)洋务运动是中国官僚资本主义的开始。 (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古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成。(10)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资产阶级同时产生、同时登上历史舞台。 (1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并存的经济形式有自然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 (12)强学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治团体,保国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13)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爱国知识分子。戊戌变法的首要目标是发展资本主义。 (14)采用“招抚”,默许义和团为合法团体是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一贯态度。 (15)辛丑条约签订后,近代两

9、大矛盾合流是指民族矛盾消灭。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灭亡、北洋军阀前期统治2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总体特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和发展。 (1)列强侵华:以华治华,扶植代理人。干涉破坏中国革命。 (2)抗争与探索:资产阶级革命成为时代主流,以暴力革命为主要形式,以建立民主共和国为目标。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为时代潮流。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3)政府统治:清政府:调整改革自救;镇压革命;清帝即位,清王朝统治结束;袁世凯篡权。南京临时政府建立。 (4)社会变化:政治上:两大矛盾合流;民主革命兴起和发展,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0、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思想文化上:三民主义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世界形势: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矛盾斗争加剧。第二阶段:19121919年北洋军阀前期统治来源:学#科#网Z#X#X#K 总体特征:反对北洋军阀统治和中国民主革命的转变 (1)列强侵华: 以华治华,扶植代理人(袁世凯各派军阀)。一战期间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侵华格局变化,一战期间形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 (2)抗争与探索: 资产阶级革命派捍卫共和国,反对北洋军阀。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

11、开始传播。资本主义短暂春天。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为时代潮流。民主革命新旧交替。 (3)政府统治: 北洋军阀前期统治,大地主、买办阶级的代表,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的代表,具有近代色彩和资本主义色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深化。 (4)社会变化: 政治上:北洋军阀专制独裁统治,出卖国家利益。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多种社会思潮更迭;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阶级关系近代化: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长壮大 (5)世界形势: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2重点记忆内容 (1)“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评价。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2、(3)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的背景、特点、影响。3易错易混知识点(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1)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即平均分配土地给农民。 (2)武昌起义中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客观上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3)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4)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映出他已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 (5)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的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 (6)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从根本上反映了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7)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规定实行总统制。 (8)袁世凯完全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的全部要求。 (9)武昌起义爆发并

13、取得成功是按照革命党人的原定计划安排进行的。 (10)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国家立即调集军队进行了武装干涉。 (11)南京临时政府是完全由资产阶级革命派组成的政府。 (12)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作出的重大努力包括建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颁布临时约法、领导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 (13)袁世凯称帝野心暴露得最充分的历史事件是废除临时约法。 (14)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同袁世凯斗争中,斗争方式经历了由武装斗争到议会斗争的转变。 (15)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全国各省区均已宣布独立、清朝皇帝已经退位、革命派掌握了各省政权。四、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革命运动 1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4、和国民大革命运动 (1)列强侵华: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日美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国家。以华治华,扶植各派军阀。随着大革命兴起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加紧干涉中国革命。扶植蒋介石作为新的代理人。 (2)抗争与探索:马克思主义成为时代主流。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共诞生后肩负起中国革命的领导重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国民大革命迅速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曲折前进,大革命后期出现右倾投降错误。 (3)政府统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4)社会变化:政治上: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十月革命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经济上: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思想上:新文化运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和科学思想,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孙中山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两大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