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理综生物新课标卷试题解析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92952424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理综生物新课标卷试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年高考理综生物新课标卷试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年高考理综生物新课标卷试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年高考理综生物新课标卷试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年高考理综生物新课标卷试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理综生物新课标卷试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理综生物新课标卷试题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卷生物试题解析与点评 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 陈顺兴第I卷选择题: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和成的(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1、【答案】B【解析】细胞合成蛋白质过程中,决定氨基酸顺序的是mRNA碱基序列,不是tRNA和核糖体,同一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是相同的。所以此题为C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在适宜条件时刻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

2、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2、【答案】D【解析】细胞癌变的原因就是致癌因子(包括病毒致癌因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所以A、B选项是对的。原癌基因的作用主要是负责调节细胞周期 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抑癌基因的作用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所以D错误。癌细胞在形态结构上与正常细胞有明显的差异,所以B正确。3.哺乳动物因长期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级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

3、减弱3、【答案】B【解析】哺乳动物脱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从而产生更多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所以B正确。4.当人看见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4、【答案】C【解析】看到酸梅时唾液会大量分泌,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所以效应器是唾液腺。在这个过程中,人并没吃到酸梅,但是看到酸梅时,联想到酸梅的味道,从而引起唾液分泌,是一种条件

4、反射,因此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但是酸梅的色泽并不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整个反射过程中兴奋传导和传递过程中,会有“电化学电”形式的转化。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介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A. 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 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 组尖端不能C. 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额生长素不能D. 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

5、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额生长素不能5、【答案】D【解析】a组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无法生长,根据题目中两个组别的处理可以分析出,c的放置和d的恰好相反,根据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这一原理,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给提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

6、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答案】D【解析】图中4至10月份,个体逐渐发育到性成熟,而且12月份没有未成熟个体,表明在10月份内可能没有新的个体出生。所以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A对。天敌的迁入,会捕食该种群中年幼或弱小的个体,会影响种群的年龄结构。B对。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月份中名年龄组的个体数会有变化。表明种群的年龄结构会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C对。大量诱杀雄性个体,这样会降低种群的出生率。会对种群的密度造成影响。D错。非选择题29.(11分) 将玉米种植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窃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

7、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 ,再通过 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2)萌发过程中在 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 mg。(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 mg.粒.d-1。(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 ,原因是 。29、【答案】(1)葡萄糖 呼吸(3) 7296 26.6(3)43.6(4)下降 细胞呼吸消耗种子储存的有机物【解析】(1)淀粉是玉米种子的重要储能物质,在萌发过程中水解为葡萄糖进行利用

8、,种子萌发需能量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ATP来提供。(2) 呼吸速率越大,种子消耗储存的有机物越多,干重下降越快,从图中可看出72到96小时呼吸速率最大,这段时间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204.3-177.7=26.6(mg)(3) 胚乳干重的减少是因为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减少的速度越快,转化速率越快,从图中可看出在72到96小时之间,从161.7mg减少到118.1mg,共减少了43.6mg,由此得出其最大转化速率=43.6(9672)24=43.6(mg粒-1d-1)(4) 只要细胞是活的,细胞就会不断地利用有机物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120小时后,种子的干重会继续下降。

9、30、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回答下列问题:()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 ,b是 ,c是 ,d是 。()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的 调控。()图(a)中神经元和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 (填“轴突”、“树突”、“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的 (填“轴突”、“树突”、“细胞体”)。30、【答案】(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2)大脑皮层(3)轴突 细胞体【解

10、析】(1)结合题干观察图形,题干中给出深吸气后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所以可以判断出b为传入神经,a为神经中枢,c为传出神经,d为对应的效应器。(2)屏住呼吸属于条件反射,所以其调控中枢为图中的大脑皮层。(3)观察图(a),我们可以看到神经元的细胞体在大脑皮层,所以构成突触小体是由该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形成;而观察图(b)我们可以看到突触小体是与神经元的细胞体直接接触的,所以突触后膜是位于该神经元的细胞体上。31.(10分)一对毛色正常的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

11、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 ,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 性基因突变为 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 。来源:中。教。网z。z。s。tep(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中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 ,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 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

12、配的结果。31、【答案】(1) 1:1 隐 显 只有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才会出现新性状。 (2) 1:1 毛色正常【解析】(1)根据题干中“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分析,且产生了新性状(毛色异常),则只能是由aa突变为Aa才会出现性状的改变。(2)根据题干中“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亲代交配后,“同窝中的雌性鼠”是AA或者Aa,题中隐含条件这些雌性鼠都是毛色正常。雄性鼠基因型为aa,则与Aa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1:1,与AA交配,后代都为Aa,即毛色正常鼠。32.(8分)新 课标第 一网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

13、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 (填“不同”或“同一”)种群(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两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一个项圈和一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 (填“大于”、

14、“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 (填“相同” 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 。32题【答案】(1) 同一 (2) 群落 (3) 小于 相同 食草动物【解析】(1)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所以雌鹿和雄鹿是同一种群。Xk b1.co m(2)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草原中草、鹿、兔和微生物等所有生物构成了群落。(3)根据鹿角效应: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所以项圈和木棍相当于草原上的食草动物,丙组的平均时间比较少。抛出的项圈和木棍的距离在此实验中属于无关变量,所以要保持一致,选做题39、为了探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培养基中加入6-BA和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和两类。上述培养基中,6-BA属于类生长调节剂。()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