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2929602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2021级高一下期第一学月考试试题化学学科试卷第卷(选择题 共50分)可能用到的相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K:39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2=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符合题意)1.检验氨气可选用()A.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B. 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C. 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D.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答案】D【解析】氨气是碱性气体,能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正确的答案是D。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 浓硫酸在加热时才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

2、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但不能够干燥氨气、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气体D. 浓硫酸在常温下与铁、铝等都不反应所以能用铁制容器存放【答案】B【解析】【详解】A浓硫酸使蔗糖碳化,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A错误;B浓硫酸与铜的反应需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故B正确;C浓硫酸显酸性,可与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与硫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和硫化氢,但浓硫酸与二氧化硫不能反应,可以用于干燥二氧化硫气体,故C错误;D由于浓硫酸的氧化性很强,常温下,浓硫酸能在铁和铝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导致铝和铁在浓硫酸中会钝化,即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能反应,故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

3、题的易错点为CD,C中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浓硫酸具有氧化性,但二氧化硫与浓硫酸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中要注意浓硫酸与铁、铝发生的钝化属于化学变化。3. 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B. 浓HNO3与浓HCl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C. 硝酸电离出的H离子,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D. 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答案】A【解析】硝酸属于氧化性酸,主要是酸根中的5价的氮得电子,A正确。浓HNO3与浓HCl按13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B不正确。硝酸是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C不正确。在常温下,铁或

4、者铝遇到浓硝酸会发生钝化,D不正确。答案是A。4.能证明 SO2 具有漂白性的是( )A. 酸性 KMnO4 溶液中通入 SO2 气体后溶液褪色B. 滴入酚酞的 NaOH 溶液中通入 SO2 气体红色消失C. 品红溶液中通入 SO2 气体红色消失D. 溴水中通入 SO2 气体后溶液褪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褪色,证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错误;B、滴入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红色消失,证明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显酸性,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错误;C、品红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红色消失,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正确;D、溴水中通入SO2气体后溶

5、液褪色证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5.对下列污染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 臭氧空洞的形成主要与SO2有关B. 酸雨的形成主要与SO2有关C.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主要与NO2等有关D.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主要与含磷污水的排放有关【答案】A【解析】【详解】A臭氧空洞是大气中的氟利昂等物质造成的,与SO2无关,故A错误;B酸雨的形成是因为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等气体与雨水反应的结果,与SO2有关,故B正确;C光化学烟雾是城市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NOx)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链式大气化学反应生成以臭氧(O3)为代表的刺激性二次污染物,与NO2

6、等有关,故C正确;D水体富营养化是氮磷含量过高引起的,与含氮、磷污水的排放有关,故D正确;答案选A。6.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 酸性:HClO4H2SO4H3PO4B. 碱性:Ba(OH)2Ca(OH)2Mg(OH)2C. 稳定性:HFHClPH3H2SD. 离子半径:Al3+Mg2+Na+【答案】B【解析】【详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SP,酸性:H3PO4H2SO4HClO4,故A错误;B、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BaCaMg,所以碱性:Ba(OH)2Ca(OH)2Mg(OH)2,故B正确;

7、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ClSP,则氢化物稳定性为HFHClH2SPH3,故C错误;D、Al3+、Mg2+、Na+的核外均有2个电子层,而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Al3+Mg2+Na+,故D错误;答案选B。7.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A. H2S+2HNO3S+2NO2+2H2OB. CuO+2HNO3Cu(NO3)2+H2OC. 4HNO34NO2+O2+2H2OD. 3Cu+8HNO33Cu(NO3)2+2NO+4H2O【答案】D【解析】【详解】A、H2S和HNO3反应,硝酸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硝酸只表现氧

8、化性,故A错误;B、氧化铜与硝酸反应,各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硝酸只表现出酸性,故B错误;C、浓硝酸分解反应,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元素化合价升高,硝酸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故C错误;D、Cu和HNO3反应,N元素化合价降低,硝酸表现出氧化性,生成硝酸铜,硝酸还表现出酸性,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点睛】本题考查硝酸的性质,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运用;特别注意:硝酸表现氧化性,则反应后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表现出酸性,反应物中有硝酸盐生成。8.下列气体溶解于水,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SO2溶解于水B. NO2溶解于水C. F2溶解于水D. C

9、l2溶解于水【答案】A【解析】【分析】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说明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SO2+H2OH2SO3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选;B3NO2+H2O=2HNO3+NO中,N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5价和+2价,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2F2+2H2O=4HF+O2反应中F和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Cl2+H2O=HCl+HClO中,C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和-1价,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答案选A。【点睛】根据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分析是解答此类试

10、题的一般方法。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记忆卤素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9.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B. 氨气是碱性气体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 实验室中用加热NH4Cl分解来制取氨气D. 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答案】C【解析】【详解】A氨气极易溶于水,导致烧瓶内外气压差的出现,产生喷泉,所以该实验体现了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性质,故A正确;B氯化氢是酸性气体,与氨气发生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说明氨气具有碱性,故B正确;C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固体NH4Cl和

11、Ca(OH)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不能用加热NH4Cl分解来制取氨气,因为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降温后又化合生成氯化铵,故C错误;DNH3H2O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氨气,所以可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故D正确;答案选C。10.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形象地表示: 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三种不同的氢分子B. 互为同位素C. 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D. 具有相同的质量数【答案】B【解析】【分析】从图示知、中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且都等于1,中子数分别为0、1、2,可知代表的微粒分别为、,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根据图示,是三种不

12、同的氢原子,不是分子,故A错误;B、代表的微粒分别为、,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C、互为同位素,同位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C错误;D、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所以质量数不同,故D错误;答案选B。【点睛】正确判断图示的三种微粒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氢气分子是双原子分子,氢原子不能表示氢气分子。11. 下列单质中,最容易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是A. O2B. N2C. F2D. Cl2【答案】C【解析】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有关。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由于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

13、元素,所以最易与氢气反应,F2在暗外就能与氢气化合且发生爆炸。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副族中没有非金属元素B. 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C. 第VIIA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它所属的族序数D. 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答案】A【解析】【详解】A、副族元素全是金属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故A正确;B、氢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不是金属元素,除氢元素外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金属元素,故B错误;C、绝大多数的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等于族序数,但氟元素、氧元素一般没有正化合价,故C错误;D、第六周期容纳32种元素,第七周期未排满,若排满也是32种,故D错

14、误;答案选A。13.决定原子种类的微粒是( )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质子和中子【答案】D【解析】【详解】A、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故A错误;B、当质子数相同时,中子数决定了元素的核素,单独中子数不能决定核素种类,故B错误;C、原子核外电子数可以发生变化,但原子种类不变,电子尤其是最外层电子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故C错误;D、决定原子种类的微粒是质子和中子,故D正确;答案选D。14. 下列各组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 4019K与4020CaB. T2O与H2OC. 4019K与3919KD. 金刚石与石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4019K与4020Ca是不同的元素,因此不是同位素,错误;BT2O与H2O是由不同的H原子构成的水分子,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但是二者不是原子,因此不能判断为同位素,错误;C4019K与3919K属于同一元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因此二者是同位素,正确;D金刚石与石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二者是同分异构体,错误。考点:考查同位素的判断的知识。15.关于碱金属元素的表述正确的是()A. 碱金属是对应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B. 从上至下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C. Li、Na、K单质均应保存在煤油中D. Li、Na、K燃烧均生成过氧化物【答案】A【解析】【详解】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则碱金属元素是同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