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自动化系统技术白皮书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2921126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办公自动化系统技术白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办公自动化系统技术白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办公自动化系统技术白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办公自动化系统技术白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办公自动化系统技术白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办公自动化系统技术白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办公自动化系统技术白皮书(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鑫办公自动化系统龙鑫办公自动化系统技术白皮书广西一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龙鑫办公自动化系统2012年5月目录第一章 概述4第二章 平台架构52.1平台整体架构52.1.1网络拓扑结构图72.2平台技术架构12.2.1平台体系结构12.2.2逻辑层次结构3第三章 平台特点53.1经济性53.2安全性53.3可靠性53.4开放性53.5扩展性63.6通用性63.7实用、易用性63.8先进性63.9快速反应63.10灵活性73.11易维护性7第四章 平台特色功能74.1技术特点74.2功能结构94.3功能列表9第五章 平台技术参数285.1配置方案285.1.1系统硬件285.1.2软件环境285.2

2、推荐配置295.3安全策略305.3.1服务器物理安全305.3.2网络安全30第六章 行业案例41第一章 概述在信息革命的经济时代,信息化对于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随着Internet 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与外部的信息交流不断增多。企业对于基于Internet 服务的要求也不断增加。企业网络与Internet 网络之间的区分已经不再明显。企业需要采用基于Internet 的技术,与业务伙伴、供货商和顾客进行信息交流。 企业网络中有着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对企业的业务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任务的需要,员工可能离开办公室,但是仍然需要随时随地的获得网络中的信息和数据;同时企业

3、的多个办公地点之间也需要共享网络中的数据,因此需要把公司的网络连成一体,使员工、客户、供应商或其他业务合作伙伴能实现远程访问和多点办公。 大多数企业一方面要享用必要的Internet应用服务,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 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如下: 互联网宽带接入的成本大幅降低 企业内部的信息化交流增多 企业通过互联网与外部的交流日益频繁 信息应用的种类增多 远端接入的服务需求增多 企业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如下: 企业内外部的信息化交流平台缺乏,或者价格昂贵; 信息产品大都针对某一项应用服务,来自不同厂商,无法得到很好的整合; 缺乏经验丰富的IT管理人员; 配置和管理不方便; 针

4、对性开发的项目成本过高; 对于企业的服务支持较弱。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广西一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经过精心设计的一套功能强大而又实用的办公自动化平台管理系统,顺利的解决了企业所面临的以上问题。该系统方案以安全,保密性为前提,专门设计独立三层构架,防止复制,拷贝等传播途径;B/S架构,系统紧密融合办公自动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进销存管理并提供财务软件接口,对各种业务而提供的全面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在信息时代的IT竞争力。第二章 平台架构2.1平台整体架构采用三层架构的B/S结构.NET技术、中间件技术、集成技术、工作流程管理技术、利用XML作为系统接口的数据交换标准。整体架构(

5、如下图)各个子部门防火墙INTERNETWEB服务器DNS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群集备份网管工作站中心交换机核心路由器2.1.1网络拓扑结构图 第 6 页 共 49 页 龙鑫办公自动化技术白皮书2.2平台技术架构目前系统常见结构包括分布式和集中式二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目前集中式结构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集中式结构的优点:n 数据集中管理,能够方便地实现全集团数据共享,实现集团内管理、服务平台一体化功能。n 维护简单,升级、扩展性好。n 符合软件技术及行业需求发展趋势,容易实现办公自动化及网上业务审批。集中式结构的缺点:n 对硬件要求相对较高,前期投入较大。n 系统应用过于依赖通讯

6、,通讯情况不好或不稳定,则会对系统的使用造成很大的影响。n 后期运行成本较高。由于龙鑫办公自动化系统采用的是网络集中方式,因此,为保障各地数据的一致性,必须存在数据的传输问题,同时为了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实效性,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传输机制。数据传输机制不完善,必然影响系统数据之间的交换,进而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2.2.1平台体系结构龙鑫办公自动化系统遵循安全的、开放的、可维护管理以及网络化的系统设计原则,系统的设计采用层次式、分布式的体系结构。这种体系结构具有兼容的接口,为复杂的分布式应用提供一个统一的环境,使系统不受硬件、操作系统、网络协议以及应用功能差异的影响。 系统的体系结构如下表所示

7、:应用系统层(文件工作流应用程序、电子邮件系统、部门办公管理、公共服务信息等)应用软件通用模型层(工作流引擎、文档共享管理模型、底层消息传递驱动等)应用软件管理层(数据库管理、权限管理、工作流监控管理等)分布式计算和系统管理层(系统安全管理、服务器管理、网络管理、移动计算支持、系统安全管理等)系统软件系统平台(.NET 2.0、SQL等)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各种Unix等)网络结构的规划,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规划验证体系与命名规范规划连接规划网络安全规划网络平台网络通信协议(TCP/IP、SPX/IPX等)网络物理层系统层次结构体系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网络平台、系统软

8、件和应用软件。系统网络平台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硬件设备,它构成协作信息系统的最低层,包括传送信息的物理载体(如光纤、模拟线路、无线网络等)、交换设备、路由器、网桥、集线器、网卡以及计算机硬件设备如各类服务器、工作站和其它类型的数据终端如传真机等;二是网络协议,要求采用标准的、具有开放性的网络协议,以实现网间互联。系统软件是实现应用需求的系统基础支撑平台,它提供信息网络的管理、软件应用环境和支持。这一层次必须对网络协议和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为整个网络的安全和运行奠定基础。它可以提供基础的应用服务(如通信服务等),以及安全服务和目录服务。对于系统外部来说,该体系结构确定如何建立具体应用。对内部来说,它

9、描述和统一系统各部分的互联,规定每个部分的接口,最后分别指派各部分间的协调操作。应用软件包括应用管理层、通用模型和系统应用层。应用管理层包括一些实用程序,这些程序定义了每个应用软组件接口、权限定义、工作流定义以及组织机构定义。其目的是对所有的应用模块提供一个统一的管理界面,这种软组件包括了数据库管理中心、权限管理中心、通讯中心,以进行数据资源的管理和协同工作服务。同时,开发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扩充分类以丰富或按规格改建这些管理服务功能。通用模型包括了办公自动化系统(OA)中常见应用的基础模型,它是应用层的底层支撑平台,主要包括:工作流模型、文档共享模型、工作组协同模型、邮件系统模型等。每个模型的设

10、计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由不同的组件构成,组件之间的接口使用标准的方法定义。这样,每个模型可以被单独开发并可以逐步升级而不需要依赖其他模型。系统的最上层是系统应用层,系统应用层由各个应用模块组成,各个应用模块由通用模型继承而来,如公文管理就是基于工作流模型设计的。当需要开发新的应用模块时,将一种或几种通用模型集成在一起就可以满足新的应用需求。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立应用是一个反复推进的过程,由于产品设计的模块化与标准化,这个过程变得相当简单。系统的物理体系结构如下:MS-OFFICEEEBROWSER.Net 2.0WEB服务器文档数据库网络操作系统、2.2.2逻辑层次结构单位新闻部门动态

11、部门信息外部邮件外部网页发布工作流管理消息服务文档管理服务业务系统集成工具支撑环境和服务业务系统Web 浏览器待办工作在线BBS内部邮件知识库公文流转日常办公信息发布信息共享内部协作空间协作办公知识管理第三章 平台特点为建立先进、实用、稳定的系统,系统参照信息产业部软件实施规则以及CMMI标准。系统设计考虑到在业务流程中,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做到方便、快捷,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使系统能够更加先进、适用。同时使系统后期的维护简单、方便。3.1经济性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基础上,尽量降低系统的软、硬件投入。系统在方案及系统结构方面,充分考虑并论证各类结构的建设费用和日常运行成本。3.2安全性由于

12、系统使用了B/S结构,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各种不安全的因素如病毒、黑客攻击等,并考虑不安全因素发生后对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和破坏。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3.3可靠性硬件造型及软件设计均考虑系统应用的可靠性,如采用双机热备份系统以及容灾系统等,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及运行稳定。3.4开放性系统设计遵循开放性原则,充分考虑将来业务发展以及通讯方式的发展,兼容多种通讯方式,以保证系统投资的长期有效。3.5扩展性软件结构采用B/S结构方式,可充分保证系统方便的维护、升级和扩展。,在一段时间内,系统可以简单地在功能上进行扩充,增加新的功能、挂接新的应用等,而不需要重新开发,或耗费大量的人力对系统整体设计做大的变

13、更。同时,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3.6通用性系统可以在政府,企事业单位内使用,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并且符合国际和国内通用标准,能够保障系统在不同的应用范围均可以良好的运行。同时,便于系统的管理、维护和更新。3.7实用、易用性简单、易用、实用必须是系统设计的宗旨。对于系统的使用人员,基本设置为通过鼠标选择、拖拉等就能完成大部分任务,系统使用不需要复杂的培训,即可使每个工作人员方便、灵活地使用。3.8先进性在平台的选用、方法设计、数据传输和保密方面均采用当前国际、国内的先进稳定的技术,以保证系统功能的可靠发挥,其整体水平达到或超过国内领先的水平,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因技术的陈旧而被淘汰。3.9快

14、速反应对于重要公文、命令、通知等的发布,指令一旦发出,则充分利用系统设备和功能,使接收方马上就能通过计算机、手机、QQ提醒等多种方式接收到信息,用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3.10灵活性同时考虑业务需求未来的变化,系统采用模块化进行开发,各模块可随意灵活使用,不受地理位置和办公流程的变化影响,同时不影响系统数据的更新和数据完整性。这样系统更加适应未来管理的需要,可方便地实现办公地点灵活设置,甚至完全实现移动办公、现场办公等手段。3.11易维护性系统采用B/S结构开发,故在软件使用过程中,只需对服务器进行维护管理。因此系统维护变得相当简单,操作人员只要懂简单的电脑基础知识,知道如何上网,就可以方便地使用系统进行工作。第四章 平台特色功能4.1技术特点4.1.1独特的工作流技术在大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实施中,我们总结出一套工作流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它非常简洁易用,适合于各种复杂的公文处理流程。4.1.2与MS OFFICE无缝结合人们在文档处理中最常用的软件是微软的OFFICE系列,我们利用自己的控件将其结合,实现了WORD编辑器同系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应用/办公自动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