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用-八年级物理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课件(广东教育上海科技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879378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3.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师用-八年级物理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课件(广东教育上海科技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老师用-八年级物理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课件(广东教育上海科技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老师用-八年级物理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课件(广东教育上海科技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老师用-八年级物理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课件(广东教育上海科技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老师用-八年级物理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课件(广东教育上海科技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师用-八年级物理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课件(广东教育上海科技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师用-八年级物理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课件(广东教育上海科技版)(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物理学并不神秘,就在身边,1.幻日:2012年7月5日,浙江嘉兴的天空中出现的“两个太阳”,2012年12月10日,上海出现的“三个太阳”,2013年6月18日上午,位于重庆的西南大学育才学院出现了“两个太阳”。2013年11月1日上午,赤峰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和承德的部分地区上空出现“四个太阳”,个别位置可以看见“五个太阳”。,图1-1 “幻日”现象之谜,幻日是大气的一种光学现象。在天空出现的半透明薄云里面,有许多飘浮在空中的六角形柱状的冰晶体,偶尔它们会整整齐齐地垂直排列在空中。当太阳光射在这一根根六角形冰柱上,就会发生非常规律的折射现象。,闪电是如何形成的?,闪

2、电现象解释,剧烈的气流运动使云层相互摩擦,摩擦导致云层间异种电荷大量积聚(摩擦起电)。靠近地面云层中电荷的大量积聚,会使地面因静电感应而产生电荷积聚(感应起电)。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会形成几百万伏的电压。这个高压足以击穿空气,瞬时产生几十万安培的电流。电流生热使空气发光,叫闪电。,图12 “摆的等时性原理”的应用,图13 牛顿与他的苹果“万有引力”,1.1 希望你喜欢物理,分析:本节在中考中几乎不涉及。但是在平时考试中可能会考查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也可能考查几位重要物理学家的历史。考查题型多为选择和填空。,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3、,例一 下列现象中哪些属于物理现象?哪些不属于物理现象? 用力推车上坡 夏天开空调降温 树木成长 用电磁炉烧饭 把一支笔放进有水的玻璃杯,会发现笔被“截断”。,考查题型1:判别物理现象,解题方法:物理现象包括:声、光、热、力、电、磁和物质结构等,判别物理现象的关键是看所给的现象中有没有涉及到声、光、热、力、电、磁等和物质结构的内容。注意植物生长是生物现象、燃烧是化学现象。,考查题型2:判别某现象属于哪种物理现象,例二 判别下列现象属于哪种物理现象? 用力推车上坡 夏天开空调降温 电闪雷鸣 用电磁炉烧饭 把一支笔放进有水的玻璃杯,会发现笔被“截断”。,光现象,电现象、磁现象,电现象、声现象、光现

4、象,热现象,力现象,解题方法:看题目关键字。 声鸣、叫、演奏、听等 光日食、透镜、看等 力推、拉、海水潮起(落)、车胎花纹等 热煮、升(降)温等 电基本在题目有电字出现都是,学会总结,识记几个物理学家的主要成就,1.2 测量长度和时间,分析:中考里,本节主要考查长度、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刻度尺、停表的正确使用等(热点,几乎每年都有)。出题多为选择、填空、实验题。,复习小学数学知识,你使用什么工具测量长度?,1千米=_米 1米=_分米 1分米=_厘米 1厘米=_毫米,1000,10,10,10,1小时=_分钟=_秒,60,3600,一、测量长度,为什么要测量长度?,例一 请观察下面两条线段AC、

5、BD的长短关系,你的观察结果是AC_BD。,C,B,A,D,有时单凭人的感觉来比较长短并不可靠,要想得到准确的数据,必须借助仪器进行测量。 测量长度的工具: 基本工具刻度尺 其他工具:毫米刻度尺、三角板、皮尺、卷尺等 精密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刻度尺的名称:尺上最小的一格所代表的数值。,长度的单位 国际基本单位米(m) 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考查题型1:估计物体的长度,例一 1.76109nm可能是( ) A 一个人的高度 B 物理课本的长度 C 一座山的高度 D 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例二 一位粗心的同

6、学在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忘记写上单位,请帮忙补上。 一扇门的高度是2.35_ 一个人的高度是175_ 一张光碟的厚度是1.5_,A,m,cm,mm,解题方法:对生活中的物体有大概的了解,熟记长度单位的换算,把不熟悉的单位化为熟悉的单位。,教材P7 例一 0.015km=_m=_dm,考查题型2:长度单位的换算,15,150,二、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1)零刻度线;,(2)最大量程;,1.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1)零刻度线;,(2)最大量程;,(3)最小分度值.,1.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1)零刻度线;,(2)最大量程;,(3)最小分度值.,1cm,1.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

7、1)零刻度线;,(2)最大量程;,(3)最小分度值.,1cm,考查题型3: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3)测量结果要注明单位(测量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刻度尺的测量读数,(1)视线与尺面对齐;,(2)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cm,1.观察: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mm,所以分度值为1mm,2.物体左侧与1.00cm对齐,3.右侧在3.8cm到3.9cm之间,读数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右侧估读为3.82cm,物体长度为3.82cm-1.00cm=2.82cm,0cm 1 2,练习:读出下列各物体的长度。,0cm 1 2 3

8、 4 5 6 7 8,6cm+0.5cm-1.0cm=5.5cm,7cm+0.0cm-1.0cm=6.0cm,1.6cm+0.05cm=1.65cm,三、关于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2)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减小;,2.减小误差的措施,(3)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不该发生,可以避免的),(1)选用更精确测量工具;,(2)改进测量方法;,(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1、某同学测量一只铅笔的长度,测量了四次, 结果分别是:16.58cm,16.57cm,16.55cm, 16.56cm,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测量结果是 ,准确值 是 ,估计值是 。

9、,2、四名同学分别用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测 量物体的宽度时,记录数据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27.4cm B、27.9cm C、279.4mm D、27.648cm,C,1mm,16.57cm,16.57cm,0.07cm,3.铅笔的长度是1.634分米,则测量时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 .分米 B.厘米 C.毫米 D. 微米,C,26.4cm,1cm,25.1cm,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发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 B、测量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C、选择精确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6、用皮尺测量时,若用力拉伸尺子进行测量,则

10、测量结果( )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B,B,7.如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_,B,四、直方图,完成了一系列测量后,要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一般采用列表方式,也可采用直方图来处理。,学生身高统计表,直方图,五、测量时间,1、时间的单位:,基本单位秒(S)、还有时(h)、分(min)、毫秒(ms)、微秒(us)等。,2、测量工具,摆钟,机械表,电子表,停表,读出秒表分钟数,9,读出剩余部分的秒数,剩余值是否已过半刻度,是,39,最后测量值 是 579(秒),数据处理 9 60 + 39 = 579(秒),返回,1.读出上图所示秒表的读数,返回,下一题

11、,答 案,1.上图所示秒表的读数是,61 s,返回前页,下一题,2.读出上图所示秒表的读数,返回,答 案,下一题,上一题,2.上图所示秒表的读数是,106 s,返回前页,下一题,3.读出上图所示秒表的读数,返回,答 案,下一题,上一题,3.上图所示秒表的读数是,579 s,返回前页,下一题,4.读出上图所示秒表的读数,返回,答 案,上一题,4.上图所示秒表的读数是,808 s,返回前页,读出秒表分钟数,9,读出剩余部分的秒数,剩余值是否已过半刻度,是,39,最后测量值 是 579(秒),数据处理 9 60 + 39 = 579(秒),返回,秒 表 使 用 规 则,使用前,转动秒表上端带滚花的手

12、轮, 上紧发条,使用时,分为开始 停止 秒表清零 三步: 1 第一次按下手轮,开始记时, 指针开始走动; 2 第二次按下手轮,停止记时, 指针停止走动,读出时间,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所读刻度; 3 第三次按下手轮,秒表清零, 指针复位.,返回,电子停表走时比机械停表更加准确,其分度值一般0.01s,电子停表示数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前面表示分,后两位表示秒,最后两位表示0.01s-0.99s。如左图显示,表示11分03秒57。也记为1103”57,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15根,1.长度的特殊测量,间接测量的方法: 累积法、化曲为直法、替代法、滚轮法等。,2.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国际

13、单位立方米(m) 常用单位:立方分米(d m)立方厘米(c m) 立方毫米(mm)升(L)毫升(mL),体积的测量,26mL,3.读数:如果量筒或是量杯里液面是凹形的,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若量筒或量杯里的液面是凸形的,观察时要以凸形的顶部为准。,视线与凹形的底部相平,25mL,误差和错误,测量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测量错误:由于不遵守一起的使用规则,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造成的差异。 注意:测量误差不可避免,测量错误可以避免。,减少误差的方法,总结: 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选择更精密的测量工具。 3.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测量时间,时间单位及其换算 时间的基本单位秒(s) 其他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s),纳秒(ns),测量时间的工具:停表、机械表、电子表、钟表、摆钟等。 停表的使用:教材P9,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长度测试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 2.以直代曲法。 3.滚轮法。 4.取样法。 5.替代法。,国际单位立方米(m) 常用单位:立方分米(d m)立方厘米(c m) 立方毫米(mm)升(L)毫升(mL),体积的测量,1.4尝试科学探究,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1、提出问题 2、猜想和假设 3、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 6、评估 7、交流和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