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五含解析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92877134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五含解析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五含解析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五含解析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五含解析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五含解析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五含解析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五含解析人教版选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2018-2019学年历史选修3课题能力提升含解析课题能力提升(五)一、选择题1植根火热生活,书写时代篇章。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走出了真情实感,转出了踏实求真,改出了清新朴实,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这说明()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B文化创新源于文化创作者的努力C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走、转、改D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主要途径解析:选A“植根火热生活,书写时代篇章”,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故选A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项错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C项错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

2、文化创新的主要途径,D项错误。2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这说明()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D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解析:选C网络的迅速发展属于社会实践,网络文化是一种文化创新的形态,材料说明了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故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3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改编的奇幻巨制大片捉妖记,运用最新国际特效技术,将水墨山水中国风元素和妖的形象创新结合,构

3、建了一个人与妖共存的奇幻世界。该片在给观众带来精神享受的同时,也屡创票房新高。捉妖记的成功原因在于()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积极创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科学技术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 BC D解析:选A捉妖记获得高票房的原因在于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积极创新,正确;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根本途径是立足实践,错误;科学技术不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错误。故选A项。4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

4、、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中国茶文化,独成一体,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这说明()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A BC D解析:选B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这说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茶文化,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正确;材料未体现文化对社会实践的反作用,也没有体现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不符合题意。5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据此文

5、艺工作者要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就必须()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的生活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要结合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A BC D解析:选D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这就需要文艺工作者要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正确;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6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这说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 BC D解析:选A

6、“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说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不出。7一首梁祝历经50年不衰。曲作者之一何占毫说,这首曲子是浙江农民原创的,因为里面有很大部分运用了越剧和昆曲的表演因素;它也是小提琴民族化、用西方乐器演绎民族旋律的经典之作。可见()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和交融A BC D解析:选C材料说明了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必须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故选。不符合题意;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错误。8对待传统文化,应遵循“尊古而不泥古,创

7、新而不忘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 BC D解析:选B“创新而不忘古”,说明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正确。“尊古而不泥古”,说明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错误。干肢不符。9“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左传中的这种思想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应()尊重文化多样性,不同文化应相互取长补短重视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关系面向世界,吸收借鉴西方优秀文

8、明成果推动文化创新,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A BC D解析:选D“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要尊重文化多样性,面向世界,吸收借鉴西方优秀文明成果,即不同文化应相互取长补短,符合题意。干肢不符。10下面漫画启示我们在文化借鉴中必须() 你看家本领都没了,还不快快投降A立足实践,推陈出新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反对封闭,求同存异解析:选C“你看家本领都没了,还不快快投降”,这说明在文化借鉴中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能全盘接受外来文化而丧失自己的文化传统,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11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所崇尚的“见

9、贤思齐”与有些人所主张的“外来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应该照搬过来”是有本质区别的。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在()是否保留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能否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是否承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是否承认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A BC D解析:选A两种观点斗争的焦点是如何处理好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文化发展应立足于本民族文化,这是文化发展的根基,同时要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正确,故选A项。12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容并包、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过“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10、)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解析:选D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没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都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原则,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高速铁路技术起步于西方,兴盛于日本,大规模发展在欧洲,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中国。中国通过引进、吸收和创新,不仅形成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而且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技术体系,从追赶者变为全球领跑者。目前,中国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四纵”干线已经

11、成型。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60%,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美国、俄罗斯、巴西、沙特、波兰等国家已明确表示希望中国参与他们的高铁建设。铁道部已经成立了不少境外合作项目协调组,组织国内企业开拓境外铁路工程承包和装备市场。(1)请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蕴涵的道理。(2)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说明发展高铁客运的意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问应从推动我国高铁发展的因素和高铁发展的意义两个角度思考组织答案。回答第(2)问要注意题干限定“文化传播”,应从高铁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传播的角度组织答案。答案:(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

12、新的源泉和动力。高铁技术起步于西方,兴盛于日本,大规模发展在欧洲,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中国;高铁运输具有诸多特点和优势,我国高铁技术创新产生于这一社会实践的需要,同时社会实践为我国高铁技术创新提供了充足的条件。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我国高铁技术的创新使我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技术体系,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不少产业的发展。(2)我国发展高铁客运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与交往,有利于推动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交流,促进文化进一步发展与创新;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开展境外合作项目,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14依据下列漫画,回答问题。(1)漫画所示信息,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何启示?(2)实现文

13、化创新要处理好哪些关系?克服什么错误倾向?解析:本题以漫画为背景材料,着重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探究论证问题的能力,解答第(1)问,应联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相关知识等,结合题意要求,组织答案。解答第(2)问包括两小问,均属于直问直答式题目,比较简单,容易作答。回答第一小问:文化创新要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回答第二小问: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答案:(1)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学习、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要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2)实现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