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导论期末考试重点 (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848220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导论期末考试重点 (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社会工作导论期末考试重点 (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社会工作导论期末考试重点 (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社会工作导论期末考试重点 (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社会工作导论期末考试重点 (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导论期末考试重点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导论期末考试重点 (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工作导论期末考试重点(官方版)一、名词解释(谢颖版)1. 社会工作:现代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职业性的助人活动。2、社会工作者:是经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或训练的,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人员。社会工作者也称助人者。他们是受雇于社会福利机构专职从事社会服务的人。一般而言,社会工作者被称为专业的助人者,以与一般从事社会服务的志愿工作者等相区别。3、助人自助:社会工作不但要具体的帮助有困难的人士解决困难,而且要帮助他们增强自己的能力以应付各种挑战,即帮助他们增强战胜困难的能力,以达到自助。4、人在环境中:就是利用组织结构提供关于案主的人际

2、、环境、心理和生理健康问题的简明一致的描述,并被用于说明成年案主或其他案主所面临的问题。5、社会诊断:1917年玛丽.里士满出版的社会工作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本著作。被看做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里程碑,第一次把个案工作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的知识体系予以专门的研究和讲授,从而奠定了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基础,6、慈善组织会社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行于英美的民间的社会服务组织,为弥补政府推行济贫活动的不足,同时在更广阔的方位内向失业者、贫民提供帮助,推动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协调民间各种慈善组织的活动,推动民间社会服务活动的发展的志愿性济贫救困活动.7、睦邻组织运动:也称社区睦邻运动,是通过对社

3、区进行改良来实现助人目标的一场运动。也称“社区改良运动”。是19世纪末盛行于英美等国家的、通过社区改良来实现助人目标的运动。它以社区睦邻服务所的建立为标志,以知识界人士的广泛、深入地参与社区生活,调动并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服务于社区居民为特色,是社会工作萌发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事件之一。它为社区工作方法奠定了基石8、伊丽莎白济贫法:英女王政府综合以前的各种济贫法案,于1601年颁订,是英国第一部成文的济贫法案,也是英国的济贫法中最完备、执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部济贫法。9、玛丽。里士满:美国社会工作学者先驱,专业个案工作的创始人。1898年出版了贫民中的友善访问,开始了社会工作理论总结的进程。191

4、7年出版了社会工作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本著作社会诊断,19922年又出版了什么是社会工作。10、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是社会福利系统中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服务主要是通过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中的专业人员(社会工作者)来提供,而这一过程则是在政府相关的社会政策指导下完成的。11、社会福利制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里一套关于人类需要和福祉相关的理念、资源、机构和专业人员等制度设置,它同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等一起成为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机制。12、案主自决:案主自决是指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案主(受助者)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由案主对自己的事作出决定,实行案主自决的前提条件是案主有自决的意志

5、和能力,二是自决结果不会危害案主、他人或社会。13、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在利他主义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到困难的个人及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以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生活质量与福利水平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14、小组工作:小组工作是一种以两个或以上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工作方法,主要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小组经验,处理个人、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行为改变,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开发个人潜能,从而获得个人成长。1

6、5、社区工作:社区工作是以社区及其成员整体以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通过组织成员有计划地参与集体行动,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在参与过程中,让成员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和自决的精神,加强其社区参加及影响决策的能力和意识,发挥成员的潜能。16、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行政是一种间接社会工作,其中,政府社会福利部门或社会服务机构根据社会福利的政策、立法或决策,按照一定程序将之转化为实际服务;作为一个由诸多策略合成的过程,社会工作行政旨在保证政策对象的福利权利,发挥社会福利的功能。17、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督导是社会工作者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是由机构内资深的社会工作者,对机构内新进

7、入的工作人员、一线初级工作人员、实习学生及志愿者,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持续的监督、指导,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和技术,以增进其专业服务技巧,进而促进他们成长并确保其服务质量的活动,可以在一个小组中实现,也可以在一对一的基础上实现。18、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社会工作实务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关注社区、组织、机构和社会等较大系统的政策变化,通过形成和执行决策,进行资源再分配,帮助穷人及其他弱势人士,提高个人及家庭的福利,促进社会整体的利益和发展。19、社区发展:社区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指社区居民在政府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依靠本社区的力量,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解决社区共同问题,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

8、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社区发展属于社会工作的范畴。20、社会工作本土化:定义为将社会工作功能和教育与某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的过程。是指社会工作专业进入一个非原生社会时所必须完成的一种转变。二、简答题与论述(PPT版)1.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一般性定义:现代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职业性的助人活动工作。社会工作的综合性定义:社会工作是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平等公正的专业价值观,在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等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

9、和谐的专业和职业。2.如何理解“助人自助” ?第一,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它为了帮助服务对象而提供服务活动,它与商业服务及对他人的管理、控制有根本的不同,换句话说,社会工作是以服务对象为本的。第二,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活动,它不同于慈善活动,也不同于一般的公益性活动。它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专业性的助人活动。3. 如何理解社会工作的对象、领域?(1)社会工作的对象A.社会工作对象的界定社会工作的对象,即社会工作中的服务对象(也称受助者或案主) ,它指的是在社会工作中需要接受帮助的一方,是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遇到困难希望得到帮助而摆脱困难的人。社会工作的对象不仅是指个人,

10、也可能是指家庭、群体或社区。当这些家庭、群体或社区遭遇自己无法摆脱的困难时,他们就可能成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B.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指社会上最边缘、最困难,从道义上来讲最需要帮助的。一般地,他们是由于生理、心理原因或个人无法抵御的社会和自然原因而陷入生活极度困难的群体。这一方面是由社会所认同的基本道德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社会福利的支付能力。(2)社会工作的领域是广泛的,以下仅就它的主要方面做初步分类:A.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 。B.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日常生活方面的

11、问题:包括因身体不适或身患疾病而难以自理,因心理发育不健全或受挫折而形成的自我封闭和心理失调,因婚姻变故或家庭成员冲突而造成的家庭关系不睦,儿童无人抚养、老人无人赡养或在抚养、赡养方面出现问题,因住房紧张影响正常生活等。就业方面的问题:包括:失业问题,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工伤、劳资关系不协调,职工合法利益未能有效保护,退休金不足或退休后福利、医疗缺乏保障,工作压力过重造成的精神健康问题。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包括自我封闭、孤独与偏执、吸毒、酗酒、赌博和犯罪等。C.按工作场所分类社区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医院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监狱社会工作等。4、社会工作有什么功能?关于社会工作的功能,可以从

12、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1) 从对服务对象的功能和对社会的功能两个层面来分析。1.社会工作对工作对象的功能(1)提供物质帮助;(2)给予心理支持;(3)促进能力发展;(4)维护合法权益。2.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1)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2)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3)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二)从治疗、预防、发展三个层面来分析(1)治疗功能(2)预防功能(3)发展功能5、 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首先,古希腊、罗马和古希伯来作为欧美国家的思想源头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厚的渊源。其次,基督教文明所宣扬的“博爱”观念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一个直接思想根源。第三,人

13、道主义观念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产生与发展的最直接的思想根源。第四,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迁是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6、 为什么把伊丽莎白济贫法看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发展源头?1601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因其完备性而最为著名。这边法案的意义在于,在西方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承认政府对社会中无助的人进行救济的责任,并建立了初步的救济行政制度和救济工作方法。首先,英国政府负起了社会救助的责任,并直接参与了社会救助。这在某种意义上为社会工作的诞生创设了一个合法性前提,使社会工作专业的诞生有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其次,济贫法从立法的角度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这既是一个救助原则,又是一个救助理念,使社会资源得

14、到有效利用,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人的“懒汉”思想。第三,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它确立由专门人员来从事济贫救济活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将救助人员的专门化视作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开端。第四,它所实施的院外救济也是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一种基本形式。英国济贫法经历三百多年,直到1948年的贝弗里奇报告才废止,对欧洲乃至世界的社会福利事业产生极大影响。7、 英、美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对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哪些贡献?慈善组织会社对社会工作产生和发展的贡献:(1) 慈善组织会社派友善访问员开展的个别调查成了个案工作(social casework)的开端。(2) 促进各救济机构、慈善组织为解决社

15、区问题,采取协调合作的步骤,为社区组织工作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3) 慈善组织会社运用统一的理念协调组织慈善救济事业,为形成具有共同价值体系和统一概念规范的社会工作专业体系创造了条件。 睦邻组织运动对社会工作产生和发展的贡献:(1) 以汤因比馆为开端的睦邻组织运动实际上是一场社区改良运动。它以社区为工作场所,为后来的社会工作基本方法之一的社区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2) 使救助活动由简单的物质救济,进一步扩展到对受助人精神的关怀和对社区环境的改造。8、我国社会转型、社会发展与社会工作专业化有什么关系?(1)专业社会工作的命运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时,取消了社会学系和社会福利行政系,直到1979年为止,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大陆上中断了近30年。(2) 新中国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与社会工作的任务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政府不但成为全部社会资源的占有者,也成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责任人。于是政府成为全能政府。在这种体制下,政府通过其代表者各种社会组织(包括劳动、民政、卫生等社会行政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半政府组织)和单位,并通过国家干部,以行政程序和手段向人们提供生存资源和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形成政府负责的、靠行政架框解决社会问题的、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3) 社会转型与专业社会工作的重建社会工作的重建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由计划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