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4法理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834501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94法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94法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94法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94法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94法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94法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94法理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科:2094法理学一、填空题1. 法律意识是社会 经济基础 的直接反映。2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 国家强制力 作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3社会主义法产生的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特点是 人民群众 参加法的创建。4法律调整机制有四个基本要素,其中机动性要素为 法的适用 。5划分法的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的 调整对象。6. 原始社会行为规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习惯。7. 法律是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 权利 和 义务 来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8. 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法律制度简称为 法制。9. 社会主义法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的 政策。10.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主要包括 法治 原则和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11. 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全部法律活动水平的概念是 法律文化。12. 法的基本构成因素是 法律 规范。13.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部门中的主导部门是 宪法 。14. 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法律 现象(或法律现实)15. 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部分甚至大部分从另一个国家法律制度中输人的现象称为 法律移植16. 在法律规范结构中,指明什么条件下才可以适用的部分,称为 假定。17. 法律规范的效力是指法律规范的 生效 范围。18. 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_内 容 三个要素组成。19. 社会调整的发展过程具体说,就是由自发的 个别性 调整发展到自觉的 规范性 调整。20.

3、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即法的历史类型 21. 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参加者的 意志行为22. 法的创制的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法律的公布23. 由各个互不相同,但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法学知识系统,称为 法学体系。24. 法的调整职能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 合法 状态,建立合法关系,和法秩序的职能。25. 以古代罗马法为基础和以19世纪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为 大陆法系(或罗马法系或民法法系)26. 法的基础构成因素是 法律规范。27. 我国主导法律部门是 宪法。28一般禁止型法律调整是按“凡 法律所不允许 的,都是禁止”的原则进行调整

4、。29法律规范在人们的行为中的具体落实,即权利被享用,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叫做 法的实现。30法律一般只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事情和行为,而不适用于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这是法律的 不溯及既往 原则。31法律不把一定后果的产生与当事人的意志相联系的客观事实或现象,称为 (法律)事件。32合法行为,是指符合法律规范或法律原则要求的,对社会 有益 至少尤害的,从而为法律所保护的行为。33. 个别性调整是针对具体主体、具体情况所确定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的 一次性 调整。二、单项选择题1法理学与部门法的关系是( 一般与特殊 )的关系2法的第三层本质是( 法的内容决定于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3

5、英美法系是以( 英国法 )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4保证社会主义法实施的方法是( 说服教育和必要的强制相结合 )。5社会主义法同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共同点,表现在( 指导思想相同 );6法制和法治是两个( 不同 )的概念。7在我国,法律案的通过是指( 立法机关中法定多数人对法律案表示正式同意,从而使法律案成为法律 )。8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 法的体系)9下列属于法的适用的有 ( 法院冻结某一公司的银行帐户)。10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我国法律规定称为(无行为能力人 )11法律调整是一种( 规范性调整)

6、。12自由与纪律在法律上体现为( 权利与义务 )。13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法律制度的总称为( 法制)。14法的社会本质归根结底取决于( 经济基础的性质 )。15法律规范中关于该规范适用的条件的部分为法律规范的( 假定)。16. 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 国家的形成)。17. 下列关于法的调整性职能说法正确的是( 它反映社会生活的正常状态 )。18. 以英国法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为( 英美法系 )。19.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表现在( 有 了 法制而不一定实现了法治)。20. 法律调整的初始阶段是( 法律开始生效 )。21. 法理学与部门法的关系是( 一般与特殊 )。22. 针对某一类主体

7、、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重复性的调整是 ( 规范性调整 )23. 法作为法所固有的、满足主体法律需要的价值是( 法律价值 )。24.大陆法系建立发展起来的基础是( 罗马法)。25. 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三种方式中具有立法性质的是( 法典编纂)。26. 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是(有法可依)。27. 法律、法规中关于该法何时开始生效的规定,属于(业务性规范)。28. 一 国 现行法律规范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做的分类称为( 法的部门)。29. 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相连接的中间环节是( 法律事实)。30. 通过对法律条文的文字排列、语法结构、标点符号

8、和上下文关系等方面的分析,来理解和阐明法律的含义的一种方法是( 语法解释)。31法律意识的对象是( 法律现象)。32我国宪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律平等”的规定属于 ( 原则性规范 )。33在我国,法典编纂( 是一种法的创制活动)。34我国法律规定,检察解释权由( 最高人民检察院 )行使。35违法行为是指( 一切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有过错的不合法的行为 )。36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根本方法是(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37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 共同 )意志。A社会 B.个别 C集体 D共同38在人类历史上存在过( 四 )种类型的法律制度。A.二 B三 C.四 D五39社会主

9、义法的人民性和阶级性得以统一的可靠物质保证是( 共同的经济基础)。40在我国,党的政策和社会主义法的关系,应当是( 政策指导法)。41按照法学分类,民法学属于(国内部门法学)。42自由与纪律在法律上的体现为( 权利与义务 )。43大陆法系简历发展起来的基础是( 罗马法 )。44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式不包括( 法律清理)。45不在全国范围内生效的法律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三、多项选择题1个别性调整带有一定的( ),不能形成普遍、稳定的秩序。B. 偶然性C任意性2法的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公共职能的关系是( )。A二者是内在统一的 D. 部分法律规范主要执行社会公共职能3中国社会主义法是(

10、 )的继续和发展。A. 革命根据地的法C.解放初期新民主主义法4法与政治的区别表现在( )。A反映的内容不同 C. 形式不同5法律调整的基本要素是( )。A. 法律规范 B法律关系 C. 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 D法的适用6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因为( )。A. 它是社会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B它的对象是法律现象C它具有较强的强制性7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A假定 B处理C制裁 8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包括( )。A法律 B行政法规C. 地方性法规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9在局部区域生效的法律是( )。C民族自治条例D地方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10违法的种类有( )。A犯罪

11、 B民事违法C. 行政违法 D违宪11基本的法律调整方式有( )。 B积极义务的调整方式C. 允许的调整方式 D禁止的调整方式12当代资本主义法律制度出现了与自由资本主义法律制度截然不同的倾向,这些不同表现在( )。A加强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干预B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穷人在住房、医药卫生、最低工资标准、失业救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福利措施,出现了社会立法的新领域,并与福利国家的政策紧密相联C. 打破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所形成的公法与私法的界限 D加强法官的自由裁量权13法律责任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但总体上包括( )。 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 民事责任 D违宪责任14我国法律监督的重点是( )。A国家机

12、关创制法的活动 B国家机关适用法的活动15法律规范的特征有( )。A国家意志性 B规范性C. 同一性 D逻辑性16. 国家创制法律的基本形式是( ) B.制定 D.认可17. 法律制度有无价值、价值大小,取决于( )A. 法律制度的性能 B.一定主体对法律制度的需要C. 法律制度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D.法律制度对主体的满足程度18.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对法和法律现象总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形成了人们的( )。A. 思想 B. 观点 C. 知识 D. 心理19. 法的工具性价值除了确认性价值外,还包括( )。A. 分配性价值 B.衡量性价值 C.保护价值 D.认识性价值20. 以

13、下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法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法是中国社会主义法的雏形B. 中国社会主义法是在彻底废除旧法的基础上产生的C. 中国社会主义法是在继承旧法的的基础上产生的D. 中国 社会主义法是革命根据地的和解放战争初期新民主主义法的继续和发展21. 法与利益的关系正确的是( )。A. 利益是法的创制的初始点 B. 利益是法的实现的动力和归宿C. 法确认、协调、实现利益 D. 法的实现 就是法所保护的利益的实现22.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包括( )。A. 法治原则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23. 法律调整的要素包括( )。A. 法律规范 B.法律关系

14、C.实现权义务的行为 D.法的适用24.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有( )。A. 法律 B.行政法规 C. 地方性法规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察案件范围的规定属于( B.司法解释 D.检察解释26.勒内达维把当代各国法律划分为三大法系,即( )。B.大陆法系C. 英美法系D.社会主义法系27.我国法律调整对外关系的基本方式有( )。A. 通过缔结或参加大量双边、多边国际协议来促进国际关系领域的各方面的合作B. 当国内法与国际法发生某种矛盾时,采取国际法优先的原则D. 通过国内法调整涉外关系,并使国内法与相应的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相衔接28.划分法的部门的标准是( )。A. 法律调整的对象 B.法律调整的方法29.社会主义法治基本要求是(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30.法律规范的效力包括( )。B.时间效力 C.空间效力 D.对人效力31法与利益的关系正确的是( )。A利益是法的创制的初始点 B利益是法的实现的动力和归宿C. 法确认、协调、实现利益 D法的实现就是法所保护的利益的实现32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包括( )。A法治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