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新生儿异常情况观察处理g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833707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新生儿异常情况观察处理g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16、新生儿异常情况观察处理g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16、新生儿异常情况观察处理g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16、新生儿异常情况观察处理g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16、新生儿异常情况观察处理g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新生儿异常情况观察处理g》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新生儿异常情况观察处理g(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异常情况及常见病观察及处理,兴化贝贝佳月嫂公司,常见异常情况,病理性黄疸 脐带未脱落、脐炎、脐疝 湿疹(奶癣)、脓包疮。 先天性喉喘鸣 鹅口疮 红臀、尿布皮炎 腹泻 便秘 啼哭,新生儿常见疾病预防,新生儿的特点及生理现象:深绿色胎便、生理性黄疸、螳螂嘴和马牙、假月经、乳房肿胀 皮肤感染:奶渍、汗渍、皮屑堆积等.每天沐浴清洁全身皮肤,穿纯棉服饰,寝具、用具、餐具等注意清洗消毒 脐炎:脐炎常因护理不当引起,表现为发热红肿、分泌物量多且有异味,预防脐炎应注意护理,注意清洁、95%酒精保持干燥,中耳炎:洗澡、溢奶时水或奶流入耳内未及时发现,应注意观察保证耳部清洁干燥 窒息:捂被、喂奶时睡着或呛奶

2、,应注重预防 肺炎:吸入不洁羊水、产道粘液、空气中污浊分子、护理不当着凉也是诱因 腹泻:消化不良、喂养不当或着凉、季节变化等。腹泻的预防,注意日常卫生,合理喂养,补充大量水分,一、黄疸的观察及判断,生理性黄疸:出生2-3天开始出现,4-6天达高峰,7-14天消退。黄疸指数12毫克每分升。 病理性黄疸分为以下几种: 1、溶血性黄疸 2、母乳性黄疸 3、药物性黄疸 4、阻塞性黄疸 5、感染性黄疸,新生儿黄疸:6080%的新生儿出生23天内会出现生理性黄疸,2周内消退,满月前全退。三周后不退或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为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6080%的新生儿出生23天内会出现生理性黄疸,2周内消退,

3、满月前全退。三周后不退或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为病理性黄疸,皮肤,脐部:医院75%酒精消毒;家庭可用95%酒精保持干燥,脐带应在57天脱落,注意观察脐眼有无异常、突出(脐疝) 臀部:新生儿出现红臀,应调整乳母的饮食,避免太油、辛辣刺激性食品,注意清洁护理,涂抹护臀霜、食用茶油,脐带的护理,1、每次洗完澡之后消毒。 2、消毒时一定要把消毒棉签伸到肚脐窝窝里面去3、由里往外消毒,依顺时针一圈一圈往外消毒 4、如果肚脐受到污染要及时消毒更换纱块。 5、如果肚脐有流血、渗液、有臭味、脐轮红肿应及时就医,严重者可引发败血症。 6、脐疝。在新生儿哭闹、咳嗽、腹部胀气时,脐部会明显突出,主要是脐部肌环和皮下

4、组织未发育好,大多在1岁内自行消失,不需处理。平时尽量避免宝宝剧烈哭闹、便秘。,新生儿湿疹的护理,状态: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和婴儿过敏性皮肤病,多见于有过敏体质和喂牛奶的孩子,胖孩子多见。常对称分布于脸、眉毛之间、耳后,表现为小斑点状红疹,有黄水,可结成黄痂。宝宝痒、哭闹,影响吃奶和睡觉。可以是食物过敏或者宝宝体质原因。 预防:1、避免接触化纤衣物 2、母亲避免食用海鲜等易过敏食物 3、喂养不易过量 4、避免用肥皂等刺激用品给宝宝洗澡 5、家族遗传,注意扩散,湿疹的处理,洗澡不可用肥皂,水温不宜过烫, 调整饮食,减少蛋白质的摄入。 清洗衣物,紫外线消毒。防治残留化学剂 湿疹膏。 金银花熬水洗澡

5、避免过干或过湿的环境,红臀(尿布皮炎),垫尿布部位皮肤红,有小红疹,皮肤轻度水肿或糜烂。 处理方法:大小便后及时更换尿布,清洁臀部 注意透气、干燥,晒屁股 涂抹护臀霜、鞣酸软膏 熬制麻油涂抹 彻底清洁尿布,无残留,先天性喉哮喘,有些新生儿呼吸时,嗓子会发出响声,睡觉时响声更大如打鼾,由于喉头软骨软化(发育较差)引起,严重者可影响孩子吃奶。1-2岁症状消失。,脓疱疮的症状,1.自觉瘙痒; 2.皮损初为丘疹或水疱,迅速变为有炎性红晕的脓疱,散在分布 3.好发于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 4.儿童及幼儿,易传染,病前常先有痱子、湿疹类瘙痒性皮肤病 5.症状轻者涂百多邦,鹅口疮,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

6、病,由真菌感染,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多见于婴幼儿。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发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鹅口疮,颊粘膜、舌、颚、上见到似豆腐渣、乳渣样的白色的高出粘膜表面的点状或成片的白点或白片,用棉签不易擦去。不疼,但宝宝会不适而哭闹,或影响吃奶,这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应去就诊。 途径: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 4、长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病因,以下情况均可引起感染: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

7、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牙床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长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表现辨别,1.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黏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白斑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

8、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黏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严重者可蔓延至食管、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预防,1.产妇有阴道霉菌病应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 2.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清洗干净后再蒸1015分钟 3.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和乳头;而且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时要先洗手。 4.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

9、长的分开,并定期消毒 5.婴儿室应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预防传播 6.幼儿应经常性地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7.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幼儿,用具不可混用。,并发症,鉴别:本病应与滞留奶块相鉴别。口腔滞留奶块,其性状虽与鹅口疮相似,但用温开水或棉签轻拭,即可移动、除去奶块。而本病白屑不易擦去,若用力擦去,其下面的黏膜潮红、粗糙 宝宝会因疼痛而拒绝吃奶,造成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 如鹅口疮扩散到口腔的后部,有可能“殃及”食管,一旦受到牵连,宝宝吞咽东西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因为怕疼,拒绝喝水,有可能出现脱水。 如果不及时治疗,酵母菌还可能波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当然,弥漫性酵母菌感染

10、十分罕见。,鹅口疮的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 母乳喂养者注意清洁乳头 人工喂养注意消毒奶具。,治疗,用弱碱性溶液,如2%5%碳酸氢钠(小苏打)清洗,涂擦冰硼油(中药冰硼散做成糊状蜜剂)、制霉菌素混悬剂等效果良好。加强营养,特别适量增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 婴儿室应注意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预防传播。,呼吸道感染,表现:主要为流涕、鼻堵,吃奶不好,精神不好。较重的表现为呼吸急促,口周发青等。 护理:如果症状较轻,新生儿食欲、精神旨好,可以正常哺乳,多喂点开水,且在喂奶前注意清理鼻道的分泌物,以免发生呛奶。喂奶也应掌握少食多餐的原则。 婴

11、儿室应注意通风透气,隔离和哺乳的消毒,以预防传播。 注意防止新生儿肺炎的发生。,新生儿肺炎,原因:新生儿脑皮质对呼吸中枢的调节功能差,吞咽动作不协调,羊水、胎粪、乳汁等易吸入肺内。有严重消化道畸形的患儿,如先天性食管闭锁、严重兔唇裂腭等更易发生误吸。 新生儿气管短、管腔内较干燥,其纤毛清除细菌、尘埃的能力差,细菌易下行进入肺部。 新生儿肺组织的分化不够完善,肺泡数量少,肺血管相对地丰富,易充血,发生炎症。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易受病原体的侵犯,如果母亲产前患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感染,其症状常在产后24小时以内出现。 因滞产、胎膜早破、多次阴道检查等而致的产时感染,常使胎儿发生窘迫

12、,以致吸入污染的羊水或阴道分泌物而引起新生儿肺炎。 也可由出生后保暖不当、或曾与患呼吸道感染者接触,先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然后向下蔓延而成为肺炎。此外,也可是败血症的一部分表现。 表现:新生儿肺炎与大孩子肺炎在表现上不完全一样,多不典型,少数有咳嗽,体温可不升高。主要症状是口周发紫、口吐泡沫、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少哭、不哭、拒乳。有时就是“感冒“症状,如鼻塞、呛奶。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的呼吸很快(大于45次/分,正常情况下是4044次/分),甚至可能伴有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凹陷叫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的表现。家长可自行在宝宝安静时,给宝宝数呼吸次数,数1分钟;不要在刚喂过奶、刚

13、洗过澡、刚排过便以及哭吵时数呼吸。,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炎只要及时发现和有效的治疗,病儿可很快康复,但重症易出现下列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预后不良: 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脓气胸 缺氧性脑病: 中毒性休克, 中毒性肠麻痹: 此外,小儿肺炎还可以并发肺不张,肺气肿,肺大泡,支气管扩张症等,所以说新生儿肺炎既为一常见病,又为一危症,故家长不可不注意预防和护理。,新生儿肺炎,(一)新生儿肺炎一般护理 1、室温应保持在20左右为宜,相对湿度55-65%,以防呼吸道分泌物变干,不易咳出。防止交叉感染。 2、注意营养及水份供应;应尽量母乳喂养,若人工喂养可根据其消化功能及病情决定奶量及浓度,如有腹泻者给

14、予脱脂奶,对幼儿或儿童宜供应清淡、易消化、富有多种维生素的饮食,恢复期病儿应给营养丰富,高热量食物。对危重病儿不能进食者,给静脉输液补充热量和水份。 3、保持呼吸道通畅:应及时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呼吸道痰液。改善通气功能,增加肺泡通气量,纠正缺氧,减轻CO2潴留。痰多稀薄者,可以反复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也可口服祛痰药物氯化铵合剂。痰粘稠不易咳出者,可吸痰或用超声雾化吸入。 (二)治疗:,新生儿低血糖,表现:反应低下,面色发白,出汗,吸吮无力严重的出现嗜睡,阵发性青紫,震颤,母亲有妊娠期糖尿病或孕前就有糖尿病,新生儿容易发生低血糖。危害是会引起宝宝不可逆的脑损伤。 护理:如果出生后不爱吃奶

15、,反应比较差,要及早喂糖水。 睡眠时间超过4小时,一定要叫醒喂奶。 早产儿更应勤喂奶,持续睡眠超过2小时,叫醒喂奶,如不吃可喂葡萄糖水。,便 秘,多发于人工喂养的婴儿,几天才排一次,大便硬结,排出困难,有时会撑破肛门,出血。 注意饮水,顺时针腹部按摩。 排便严重困难者用小儿开塞露。 人工喂养的,长期便秘,可能是奶粉不适应,注意换奶粉,啼哭,啼哭有利于新生儿肺、呼吸肌、胸廓的发育,促进血液循环。 原因:饥饿、口渴、排便、冷、热、疲倦、腹部不适、寂寞等。,新生儿高热,(1)概述: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保温过度、患感染性疾病或夏季喂水不足时会引起发热 (2)临床症状:小儿高热测量口腔温度39

16、.1度,超高热则为41度,(3)观察保健:新生儿发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体温下降后应停止降温措施,防止矫枉过正,2、婴幼儿发烧的护理 正常体温36-37度,如果达到38度要检查是不是穿得太多或气温太高,缺水、运动等 婴幼儿患病的早期信号:情绪不好、无食欲、嗜睡(病毒性流感) 患病的表现:体温升高或不升,烦躁、啼哭、腹泻、呕吐、眼红、皮肤出现红疹或斑点、流涕、咳嗽、脸色发青、反应异常,护理:卧床休息、多喂水、母乳或流质食品;定时测体温,注意环境整洁、安静、通风 配合物理降温,温热水擦浴头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脉运行处,高热惊厥时按压人中 按医嘱服药,不可随便加大药量或短时间内重复用药,以免体温下降过快,出汗太多而虚脱 保持口腔和皮肤的清洁 不要急着用退烧药,感染性发热是身体对感染的一种保护反应,通过发热来刺激体内防御机能抵抗疾病的入侵,分辨宝宝发热的原因,先用物理降温法。新生儿发热应打开衣被,洗温水澡,多擦拭几次头部促进散热,居室定期开门、窗通风,保证空气新鲜,无烟、安静整洁 针对婴幼儿发热采用的一些错误举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