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2832289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 界 近 代 史 Modern world history Histoire moderne du monde,15001900,第一部分 15001789 从新航路开辟到法国大革命,一、世界近代史研究的是什么? 大体说来,资本主义是一种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制度,在此制度下,私有者把积累起来的财富拿来投资,以牟取利润。 二、近代史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资本主义的兴起 (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三)工业革命及其后果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后果,绪论,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第一节:世界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1、寻找更好的通商要道 2、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2、3、精神动力传播基督教 4、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 (二)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航海技术的进步 2、武器和战术的进步 3、商业观念的改变 4、专制政府的支持,一、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的背景,二、地理大发现的过程,1、葡萄牙人早期探险 “航海者”亨利 2、直航印度 巴托罗缪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瓦斯科达伽马到达印度 3、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4、麦哲伦环球航行 5、教皇子午线,“航海者”亨利,葡萄牙王子,世界地理发现宏大事业的创导者、组织者。1416年占领休达,保证了葡萄牙的南下探险活动。亨利王子积极领导和组织了为时30余年的科学航海探险活动,为欧洲的远洋探险事业打下了基础。,迪亚士,1488年,巴托罗缪迪

3、亚斯饶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南纬35),他是绕好望角航行的第一位欧洲人,达伽马的航行路线,哥伦布穿越大西洋的第一次航行 (1492-1493),哥伦布到达“圣萨尔瓦多”,麦哲伦,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的探险家。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率领由旗舰“特立尼达”号、等5艘帆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圣卢卡湾出发,随行船员达265人。于1522年9月6日返回西班牙。,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三、近代早期的殖民征服 (1),(一)葡萄牙的商业扩张和东方殖民帝国的建立 1、利用强大的舰队进行明火执杖的抢劫,控制商道,垄断贸易。 (1)“炮舰政策” (2)大规模掠夺和贩卖黑奴 (3)不等价贸易,三、近代早期的殖民

4、征服(2),2、葡萄牙在东方的主要商业据点: 殖民总部:果阿 省督:莫桑比克、奥马兹、马斯喀特、斯里兰卡、马六甲 3、葡萄牙海上殖民贸易帝国,葡萄牙海上殖民帝国,三、近代早期的殖民征服(3),(二)西属美洲殖民帝国的建立 1、侵占西印度群岛 2、科泰斯对墨西哥和中美洲的征服 3、皮萨罗、阿尔马格罗对南美的征服 4、西班牙在美洲的早期殖民统治,1、商业革命 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扩大商品流通的数量与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2、价格革命 西班牙和葡萄牙把从美洲和非洲掠夺 来的金银大量运回西欧,引起金银大幅度贬值,导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四、新航路开辟的后果(1),世界贸易范围扩大,四

5、、新航路开辟的后果(2),3、“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政治理论而非经济理论 强调国家干预经济,旨在富国强兵 中心原则:国家的繁荣程度取决于贵金属拥有量(“金银通货主义”) 代表人物:博丹(1530-1596)和霍布斯(1588-1679) 全盛期:1600-1700年。许多特征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 4、西欧逐渐成为世界的支配性角色,一、文艺复兴,第二节:文艺复兴与近代科学的兴起,(一)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1、中世纪神学体系:奥古斯丁体系和阿奎纳体系 2、基督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 (1)宣扬蒙昧主义; (2)禁欲主义; (3)控制学校; 3、资产阶级“复兴”古典文化的要求 4、

6、文艺复兴源于意大利的条件 (1)资本主义最早萌芽的地方 (2)欧洲古典文化的故乡 (3)世俗和教会文化赞助人的支持,(二)人文主义 (humanism),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形成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其基本精神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它作为文艺复兴的主要思潮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与中世纪封建意识形态根本对立的。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被称为人文主义者(humanist)。 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基督教会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以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肯定人是世界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大力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

7、的高贵和人的伟大,要求发挥人的才能、追求人的理想。人文主义者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道”,反对“神道”;崇尚个性自由,攻击禁欲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背弃来世观念,放眼现实世界,以乐观的态度鼓励和号召人们追求荣誉、幸福和物质上的享受。,(三)早期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的“文学三杰”,但丁(1265-1321 ),薄伽丘(1313-1375),(四)全盛时期的文艺复兴(1),1、佛罗伦萨艺术三杰 (1)达芬奇(1452-1519) (2)拉斐尔(1483-1520) (3)米开朗基罗(1475-1564),达芬奇作品(1),蒙娜丽莎,达芬奇作品(2),最后的晚餐,拉斐尔作品,草地上的圣母

8、,米开朗基罗作品(1),哀悼基督,米开朗基罗作品(2),大卫像,2、文学,(1)莎士比亚(1564-1616) (2)弗郎索瓦拉伯雷(1494-1553) (3)塞万提斯(1547-1616),(四)全盛时期的文艺复兴(2),(四)全盛时期的文艺复兴(3),3.政治学 1、马基雅维里(1469-1527) 2、博丹(1530-1596),(四)全盛时期的文艺复兴(4),4、空想社会主义 (1)托马斯莫尔(约1478-1535) (2)托马斯康帕内拉(1568-1639),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一)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动因和条件 1、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2、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 3、东

9、方各国技术进步的启发 4、为科学和真理奋斗献身的科学家的艰苦努力,(二)天文学革命,1、哥白尼(1473-1543) 2、布鲁诺(1548-1600) 3、开普勒(157l-1630) 4、伽利略(1564-1642),哥白尼的日心模型,哥白尼:天体运行论,(1)宇宙的中心不是地球而是太阳; (2)地球和其它行星是绕着太阳运动,月球则是绕着地球转动; (3)太阳每天由东向西运行,不是太阳在移动,而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4)天上的星宿看上去在不断移动,事实上也不是天动而是地球自己在转动; (5)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远比地球与其它恒星的距离为小; (6)火星、木星等在天空中有时顺行,有时逆行,是由于

10、火星、木星和地球一样绕太阳转动的缘故。,哥白尼,“开普勒定律”,(1)每一个行星沿一个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运行,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在相等的时间内,行星和太阳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3)行星运行周期的平方与运行轨道半长轴距离的立方之比为常数。,开普勒,伽利略,伽利略展示望远镜,(三)物理学与数学 1、达芬奇 2、伽利略 3、韦达(1540-1603) 4、耐普尔(1596-1650年),(四)医学,1、维萨留斯(15141564) 2、塞尔维特(1511-1553) 3、哈维(1578-1657),(五)新哲学,1、法兰西斯培根(156l-1626) 2、笛卡尔(1596-1

11、650),“知识就是力量”,主要著作: 学术的进展 新工具 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践科学的真正始祖 英国怀疑论哲学的创始人,培根,“我思故我在”,主要著作: 方法论 哲学原理 法国近代理性主义的创始人 近代生物学的奠基人 解析几何的创立者,笛卡儿,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1、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 2、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灿烂无比的思想文化 。 3、对中国等东方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人文主义者虽揭露教会的腐朽,但对教会势力抱和解态度,不少作品也保留了迷信落后、庸俗的成分。,第三节:宗教改革,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圣彼得教堂,一、宗教改革的背景,1、基督教至高无上的地位及其精神统治 2

12、、“异端”的挑战和教会的民族化 3、教会腐败和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二、马丁路德与德国宗教改革,1、宗教改革前的德意志 2、马丁路德和宗教改革的开始,宗教改革运动的核心原则:,“因信称义” 信徒只要虔诚的信仰上帝都可以和上帝沟通, 从而使灵魂得救,不需要教会神职人员的干预最高的权威来自圣经,而不是罗马教会。信仰得救思想实际上已否定了天主教神学基本观念和罗马教皇的权威,而肯定圣经的权威。,三、德国农民战争路德教确立,1、闵采尔 2、德国农民战争 (1)士瓦本地区 十二条款 (2)法兰克尼亚地区 海尔布琅纲领 (3)萨克森和图林根地区 3、路德教合法地位的确立 1555年的“奥格斯堡和约

13、”,规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即诸侯有权决定其臣民的信仰;路德教取得了合法地位。,四、加尔文与瑞士宗教改革,1、“先定论”(predestination) 包括“天命”、“挑选”、“呼召”三个部分。“天命”就是应该把上帝的意志看做是绝对永恒的天命。“挑选”就是按照原罪理论,人们从头到脚都被祖先所犯的罪所束缚,然而,上帝注定了其中一些人将永远得救,其余的人则罚下地狱受折磨。即“选民”注定得救,“弃民”注定沉沦。“呼召”就是人在现实中能体会到上帝挑选的迹象,人在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是上帝“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2、瑞士宗教改革和加尔文教的传播,五、天主教的反宗教改革,1、1545-1563特兰

14、托会议 ,制定了一系列反宗教改革的措施 2、罗耀拉(1491-1556)创立耶稣会 3、教会的权力逐渐被君主所接管,罗马教会在天主教世界中越来越成为“精神领袖” “宗教改革的首要效果是将欧洲国家结集为两类,天主教国家和新教国家,相互对峙抗衡。这一抗争从16世纪初开始,经过不少起伏,延续至17世纪中叶,终于在1648年随着威斯特伐里亚和约的签订而结束。天主教国家和新教国家互相承认,议定和平共存,不计宗教分歧。”,六、宗教改革的意义,(1)打破了天主教会在西欧一统天下的局面 (2)大大冲击了西欧封建土地所有制 (3)使人的思想进一步摆脱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桎梏 (4)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也引发了残酷的

15、宗教迫害和宗教战争 (5)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附:新教和天主教的主要区别,(1)新教教会独立并呈多样化。 (2)新教将宗教和教会置于国家法律和行政的约束之下,消除了其对世俗权力的威胁。 (3)新教废除了圣经中没有提到过的仪式(坚振、告解),但保留了圣经提到过的洗礼(入教仪式)、圣餐、婚配、神品(祝圣)和终傅(临死前最后的仪式)。 (4)新教废除了修道院,神职人员可以结婚。 (5)组织机构:天主教包括教皇、红衣主教团、宗主教、大主教、主教、本堂神甫等;路德教包括牧师、副牧师;加尔文教包括长老、牧师、教师、执事;东正教包括普世牧首、宗主教、督主教、主教、神甫、祭司、副祭司等。,卡尔文教与

16、路德教的主要区别,(1)卡尔文教更强调法律的至上权威,路德教强调个人良心的指导。 (2)卡尔文教更具有对旧约的信仰:路德不禁止礼拜日其余时间的娱乐,卡尔文禁止安息日任何尘世的活动。 (3)卡尔文教与资本主义理想更为密切,给予节俭和勤劳的商业道德崇高的地位,并将放债神圣化。 (4)卡尔文教表现了新教较激进的一面,排斥主教统治的任何痕迹,许多宗教节日也被禁止(只保留洗礼、圣餐)。 新教节令:主要有圣诞节、受难节(复活节前的星期五)、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圣灵降临节(复活节后50天)。,第四节 16世纪的西班牙和尼德兰革命,一、西班牙的专制制度 1、十六世纪西班牙的经济发展 2、查理一世 3、腓力二世 二、尼德兰革命 (一)革命前的尼德兰 (二)从革命爆发到南北联合 (三)南北分裂和联省共和国成立 (四)尼德兰革命的意义,西班牙的统一(1),卡斯提女王伊莎贝拉加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