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特征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2831568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3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特征(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金融简明教程,主讲人:薛宏立 博士 联系电话:010-62804414 E-mail: ,第三讲 国际资本流动,本讲有四个问题: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第三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征 第四节 国际债务与国际债务危机,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它与商品贸易或劳动力输出入所引起的货币流通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在商品或劳动力的交换中发生货币所有权的转移,而国际资本在其流动中不产生所有权的转移,发生转移的仅仅是它的使用权。,资本流动,国际资本的实质:凭借它拥有的资本所有权形成对外债权,并以债权获得利息、股息和利润收益

2、。 本节两个问题: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方式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方式,划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 (一)长期资本流动。主要有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三部分。 1直接投资以参与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赢得最大收益为目的的投资。主要方式有:外国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与合作开发;购买公司股权。,直接投资的优势与局限,优势:投资项目较为稳妥,成功率高;直接投资收益率高;东道国利用直接投资可一举多得。 局限:第一,如果项目安排失当,可能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二,外国投资者可能投入陈旧设备、过时技术。第三,外国投资者控制生产,投资企业长期依赖国外。,2证券投资(间接投资)

3、,与直接投资的区别是:证券投资者只获得与证券面值相应的利息回报,对所投资的企业不具备管理权;直接投资者除了获得相应的利润外,对所投资的企业还拥有经营管理权。 证券投资成本低、比较灵活省事。国际资本流动总额中比重最大,势头强劲。,3国际贷款,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政府贷款和商业贷款。 (1)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这种贷款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世界银行的贷款和区域金融机构的贷款等。这些贷款一般都具有期限长、利率低的特点,大多属于向成员国提供的优惠贷款。,国际贷款,(2)政府贷款。政府贷款是各国政府或政府部门之间的贷款。利率通常比较低,偿款期限也较长,部分资金来自政府预算,但具体数额一般不大。一般

4、分为有限制性的贷款和无限制性的贷款两种。 (3)商业贷款。商业贷款一般包括商业银行贷款和中长期出口信贷等。,(二)短期资本流动,短期资本流动一般都借助票据来进行。这类票据包括一年以内的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银行的一年期或活期存单、大额可转让存单等。可分为以下几类: 1国际贸易资金的流动。 2银行资金流动。,短期资本流动,3保值性资本流动。 4投机性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的投机性极大,其流动变化无常、冲击力极强;并且高盈利与高风险并存,一国的力量难以控制、防范;它往往会以小博大,放大投资效应,使金融市场险象环生;因而也会加剧所到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根本原因不外乎两个:一

5、是追求利润;二是避免风险。 (一)追求利润。一般来说,国际资本往往流向利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如果一国国内投资所获取的利润低于国际市场,则会引起资本流出。反之,一国投资的利润高于其他国家,就会引起资本的流入。,影响投资利润的主要因素,1劳动力价格低廉。 2原材料便宜。 3运输成本低。 4关税税率的高低。 其他条件相同时,资本一般会流向利润较高、成本较低的地区,即流向劳动力价格低、原材料价格便宜、运输成本少以及关税税率较高的地区。,(二)规避风险,一般来说,国际资本流动所遇到的风险有: (1)政治风险; (2)经济风险。 国际资本的流动除考虑到利润与风险的因素外,有时还要考虑政治、外交等因素。,利

6、润与风险的权衡,利润和风险因素是引起国际间长期和短期资本流动的两个根本原因,而这两者之间有时会存在一定的矛盾: 风险大,利润高; 风险小,收益也较低。,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主要有两个问题: 一、国际资本流动一般理论的几种概括 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几种概括,一、国际资本流动一般理论,(一)利润引动理论 最早且最直接的该观点是纳克斯。 资本供求关系的变化事实上是利润引起的,它表现在如果一个国家的生产效率好,经济扩张快时,流入该国的国际资本就多。这说明该国对国际资本的需求旺盛,而决定有效需求旺盛的主要因素是具有诱发力的利润率。,(二)利率差异理论,最早研究的是国家间的借贷资本。 该理论假定,

7、在各国经济都能够完全相互开放、商品市场交换比较成熟、竞争也充分的条件下,资本总是要从其供给相对充足、利率较低的国家,流向资本供给相对不足、利率较高的国家,而且这种流动会持续到两国的利率水平大致相近为止。,(三)短期资本流动理论,美国经济学家金德伯格认为,按照期限把资本划分成长期资本或短期资本不适合作理论分析。 他主张按照投资者的动机来区分两类资本。按照他的定义,短期资本是投资者为特定目的在短期内改变其流动方向的资本。,短期资本流动的分类,因具体动机表现为四种类型: 1平衡型短期资本流动。平衡逆差的信用资本 2保值性短期资本流动。 3收入型短期资本流动。 4投机型短期资本流动。 流出减少外汇储备

8、,通过乘数作用影响货币供给。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运用其他手段抵消短期流动的影响。,(四)国际证券投资理论,古典理论部分的基本观点是:国际证券投资的原因是各国的利率存在着差异,金融资本就以证券的形式从利率低的国家流向利率高的国家,直到两国的利率大致相等为止。 只说明金融资本从低利率国家向高利率国家流动,但不能解释国际间大量存在的、双向的证券投资。,国际证券投资现代理论,资产选择理论或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它认为,任何证券形式的资产都具有收益与风险并存的两重性,关键是投资者要以资产组合的方法去降低风险。要在各种资产之间进行选择,形成最佳组合,使其在投资收益一定时,风险最小;或投资风险一定时,收益最大。这是

9、对古典的证券投资理论的重要突破。,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几种概括,(一)垄断优势论 美国经济学家海默在1960年首先提出,核心:说明企业积累的垄断优势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获取超额利润。 海默认为,企业之所以能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具备比东道国的同类企业更有利的垄断优势。,垄断优势,垄断表现:一方面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水平、销售战略等所有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另一方面是企业规模、产品结构、销售网络、资本实力等综合能力在内的有形资产优势。 投资者凭借垄断优势,在不具有这种优势的东道国投资办企业,自然会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独占当地市场,轻松的赚取更高的超额利润。,(二)产品生命周期论,哈佛大学

10、经济学教授维农首先提出,后由威尔等美国经济学家进一步作了补充发展。 基本观点:对某些产品具有技术创新垄断优势的企业,可以利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销售特点的差异,去抢先占领国内外暂时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从而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要点,1、产品生命周期第一阶段即新产品阶段。 2、第二阶段即产品成熟阶段。 3、第三阶段即产品衰退阶段。 产品生命周期是市场经济运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全球直接投资迅速增加、跨国公司迅猛发展的内在原因。,(三)市场内部化理论,市场内部化是指把市场建立在跨国公司内部。这一理论的要点是: 1、为了保障对外直接投资始终获得最佳经济效益,避免东道国

11、的外部市场交易障碍,使一部分中间产品的交易在跨国公司的内部所属的企业之间进行,从而形成跨国公司统一控制的、规则便利的内部交易市场。,理论要点,2内部市场相对于外部市场具有四大优势。 3跨国公司内部协议价格是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为进行内部交易而达成的一种价格。 4实行协议价格直接目的:1)绕开管制,避免风险。2)联手进行隐蔽型逃税。3)价格竞争中统一对外。,(四)国际生产综合理论,也叫折衷理论。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于1976年提出。 邓宁认为,无论是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巴克利和卡森的市场内部化理论,还是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都只是对国际直接投资作了一些表层的分析,缺乏说服力。他主张把

12、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能力和条件综合起来加以研究。,主要论点,1跨国公司之所以愿意而且能够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同时拥有东道国企业所没有的所有权优势、市场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2三种优势必须同时兼而有之才能进行直接对外投资。 3一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大小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五)比较优势理论,小岛清根据国际分工原则,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 理论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者即将陷入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并根据在东道国这些产业正在形成比较优势或者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理论要点1,第一,投资国应选择产品比本国更有优势的国家或地区建立新的出口生产基地,这样就可以通过

13、向第三国进行出口贸易来保持巨额的贸易顺差。 第二,对外直接投资要适应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需要,要有助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理论要点2,第三,FDI更适合中小企业承担,因为他们更容易在国外创造出新的比较成本优势,从而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 第四,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对外直接投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上述的比较优势,而不是公司的垄断优势。,第三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征,一、资本流动规模日益扩大 各类资本市场总规模35万亿美元。其中短期资本约7-8万亿美元。 据IBC统计,80年代的10年中,国际金融市场资本总量以16.5%的速度递增,超过同期贸易年增5%的速度。 一个新现象:金融品的交易量与实物经

14、济严重脱离。,二、直接投资增长迅猛,据贸发会议,70年代上半期,FDI年均128亿美元,比60年代下半期扩大近一倍。70年代下半期达254亿,又增一倍。80年代初又增加一倍,达560亿。90年代增加10倍,1998年FDI6440亿。 FDI的主体是跨国公司。据跨国公司中心,6.4万多,70万分公司。据IMF估计,全世界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总额超过一万亿美元,其中FDI约占90%。,三、国际资本流动出现证券化趋势,近30年来,国际资的证券化已成为时代的潮流。据统计资料,1975年全世界的证券流动占国际资本总额的15%,1991年75%。据统计资料显示,1990年国际金融市场融资总额中信贷部分约占3

15、3.1%,而债券部分却高出一倍多,约占66.9%。,证券化趋势,发达国家居民的金融资产中,证券形式的金融资产约占50%以上,其中美国为70.3%,英国为82%,德国为50%,日本为40.6%。 国际清算银行的专家认为:国际资本证券化是一种健康的发展趋势,因为它能够使国际市场更高效地提供资本,从而导致金融服务费用的降低。,四、对冲基金质变为风险基金,(一)对冲基金自身变成了风险基金 1、对冲基金原本为抗险而设立 对冲基金发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金融市场。对冲基金,是指风险对冲过的基金,又称套头基金、套利基金和套汇基金。,2、对冲基金迅猛发展并质变,截至1998年底,仅仅是美国的对冲基金就从1

16、990年的1500家发展到5000多家,而且其投资经营的性质随之发生了惊人的变化。由原本是以抵消或规避风险为主旨的基金变成了风险基金。这类本身已成为风险性质的基金比较典型的有:罗伯逊的老虎基金;索罗斯的量子基金等。,(二)对冲基金自身风险特征,1大多数对冲基金都属于私募的合伙性质。这是因为,一方面许多国家都明文禁止对冲基金向公众招募资金,以保护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对冲基金本身也千方百计地躲避有关法律规定的约束。,对冲基金自身风险特征,2管理机制具有隐蔽性。它们一般不受公司投资法的审批、检查和监督,它们经营都要设法绕过本国或东道主国家的市场管理和税收制度。 3经营机制具有高度投机性。 4炒作市场具有高度风险性。,五、中国对资本流动新特征的关注,从世界范围看,关注重点:1、如何权衡金融全球化的利弊得失。2、国际社会对开放资本项目的要求。IMF不满足经常项资本项,并以提供技术援助等措施鼓励实现资本项下自由兑换。 从我国国情看,关注重点:1、深化金融体制配套改革,提高应对金融挑战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