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 (2)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2828164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干 (2)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脑干 (2)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脑干 (2)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脑干 (2)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脑干 (2)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干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干 (2)(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30,熟悉脑干的外形,第四脑室的位置和连通; 掌握各脑神经核的位置、功能,了解主要非脑神经核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熟悉四个丘系、一个锥体束的位置和功能。 了解脑干网状结构和中缝核。,-2-,第二节 脑,一、 脑 干 二、 小 脑 三、 间 脑 四、 端 脑,神经系统,-3-,概 述,位置:位于颅腔 组成,端脑 间脑 中脑 脑桥 脑干 延髓 小脑,人脑平均重为1400 g,(男性1375.5g ,女性1305.14g),-4-,端脑,间脑,脑干,中脑,脑桥,延髓,小脑,分部图,-5-,一、脑干,(一)脑干的外形,脑干是位于脊髓和间脑之间的较小部分,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

2、和中脑组成。脑干位于颅后窝前部,其中延髓和脑桥的腹侧邻接枕骨斜坡,背面与小脑相连。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围成的腔隙为第四脑室,其向下续于延髓和脊髓的中央管,向上接中脑的中脑水管 。,-6-,1. 脑干腹侧面,(1)延髓,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橄榄,锥体,锥体交叉,前正中裂,形似倒置的圆锥体,下端平枕骨大孔处与脊髓相接,上端借横行的延髓脑桥沟与脑桥相隔开。延髓下部与脊髓外形相似,脊髓表面的各条纵行沟、裂向上延续到达延髓。其腹侧面正中为前正中裂,其两侧的纵行隆起称锥体,由大脑皮质发出的锥体束。在锥体的下端,大部分皮质脊髓束纤维左右交叉,形成发辫状的锥体交叉,将前正中裂部分截断。延髓上

3、部,锥体外侧的卵圆形隆起称橄榄,其深面藏有下橄榄核。每侧橄榄和锥体之间的纵沟称前外侧沟,舌下神经根丝由此穿出。在橄榄的背外侧,自上而下依次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根丝穿出。,-7-,1. 脑干腹侧面,(2)脑桥,三叉神经,基底沟,展神经,面神经,脑桥,小脑中脚,前庭蜗神经,腹侧面中部宽阔隆起,称脑桥基底部,其正中线上的纵行浅沟称基底沟,容纳基底动脉。基底部向两侧逐渐缩细的部分,称小脑中脚.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交界处有三叉神经根相连。,脑桥腹侧下缘与延髓之间为深而明显的、横行的延髓脑桥沟,沟内自中线向外依次有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根穿出。沟的外侧端,恰是延髓、脑桥和小脑的夹角处,临床上称为脑

4、桥小脑三角,此部位的肿瘤常可侵及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而出现相应的症状。,-8-,1. 脑干腹侧面,视神经,垂体,灰结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视束,视交叉,大脑脚,脚间窝,尾状核头,内囊,(3)中脑,上界为间脑的视束,下界为脑桥上缘。两侧粗大的纵行柱状隆起为大脑脚,其浅部主要由大量自大脑皮质发出的下行纤维组成。两侧大脑脚之间的凹陷称脚间窝,动眼神经由此穿出。,-9-,脑干腹侧面共有9对脑神经相连: 动眼神经()连于中脑,由脚间窝出脑; 有4对脑神经连于脑桥:三叉神经()连于脑桥基底部 和小脑中脚的交界处;在延髓脑桥沟内,由内侧向外侧 依次有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相连; 有4对脑神

5、经连于延髓:在橄榄背外侧自上而下依次为舌 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舌下神 经()在延髓锥体和橄榄之间离开延髓。,-10-,脑干腹面观全貌,-11-,2. 脑干背侧面,(1)延髓,小脑下脚,髓纹,薄束结节,楔束结节,舌下神经三角,迷走神经三角,背面的上部构成菱形窝的下半;下部形似脊髓,正中线的纵形浅沟为脊髓后正中沟的延伸。脊髓后索内的薄束、楔束向上延伸至延髓下部时,分别扩展为膨隆的薄束结节,位于延髓后正中沟的两侧和楔束结节(前者的外上方),二者深面分别含有薄束核及楔束核,它们是薄束或楔束的终止核。楔束结节外上方的隆起为小脑下脚,由与小脑相连的白质纤维构成。,-12-,2. 脑干背侧

6、面,(2)脑桥,小脑上脚,小脑中脚,小脑下脚,髓纹,面神经丘,正中沟,舌下神经三角,迷走神经三角,前庭区,背面的中部为菱形窝上半部(见菱形窝),其两侧为小脑上脚和小脑中脚,连于小脑。,-13-,2. 脑干背侧面,上丘,下丘,(3)中脑,背面有上、下两对圆形的隆起,上方者称上丘,是视觉反射中枢;下方者称下丘,是听觉反射中枢。二者的深面分别有上丘核和下丘核。通常将上、下丘合称为四叠体。在中脑内部有一贯穿中脑全长的纵行管道,称中脑水管。,-14-,2. 脑干背侧面,(4)菱形窝,位于延髓上部及脑桥的背面,由延髓和脑桥内的中央管后壁开放形成。由于和小脑共同围成第四脑室,故又称第四脑室底。菱形窝的外上界

7、为两侧的小脑上脚,外下界自内下向外上依次为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和小脑下脚。窝中部有横行的纤维束,称髓纹,可作为脑桥和延髓在菱形窝表面的分界线。,-15-,在菱形窝的正中有纵贯全长的正中沟,将菱形窝分为对称的左、右两半。正中沟的两侧,各有一条大致与之平行的界沟。界沟和正中沟之间的部分轻微隆起称内侧隆起,其紧靠髓纹上方的部位,有一较明显的圆形隆凸称为面神经丘;在髓纹下方,则可见两个小的三角形区域,内上方者为舌下神经三角,外下方者为迷走神经三角。界沟的外侧是较宽阔的三角形区,称前庭区,其深面含有前庭神经核。前庭区外侧角有一小隆起称听结节,内含蜗神经背核。,-16-,3.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

8、间,近似四棱锥形。其底为菱形窝,尖向后上朝向小脑蚓。向上经中脑水管与第三脑室相通,向下可通延髓和脊髓的中央管。,-17-,第四脑室顶的前上部由两侧小脑上脚及中央的上髓帆构成,后下部由下髓帆及第四脑室脉络组织构成。脉络组织内的部分血管反复分支,相互缠绕成丛状,夹带着软膜和室管膜上皮突入室腔,形成第四脑室脉络丛,可产生脑脊液。第四脑室脉络丛呈U形分布,两侧横行向外延伸至第四脑室的外侧隐窝,并经第四脑室外侧孔突出于蛛网膜下隙 。,视交叉,前连合,垂体,大脑脚,脑桥,延髓,中脑水管,顶盖,上髓帆,第四脑室,下髓帆,-18-,第四脑室脉络组织上有3个孔:单一的第四脑室正中孔,位于菱形窝下角的上方;成对的

9、第四脑室外侧孔,位于第四脑室外侧隐窝的尖端。第四脑室通过此3个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脑室系统内的脑脊液通过这些孔注入蛛网膜下隙的小脑延髓池。,-19-,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10对),腹侧面: 与延髓相连的脑神经:舌下神经、 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 与脑桥相连的神经:三叉神经、 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与中脑相连的神经:动眼神经 背侧面: 与中脑相连的脑神经:滑车神经,-20-,灰质 脑神经核 非脑神经核 白质 纤维束 网状结构,(二)脑干内部结构,上行纤维束,下行纤维束:锥体束,按性质分类:,-21-,(二)脑干的内部结构,与脊髓相比较,脑干的内部结构出现了如下的变化特征:,(1)延髓下

10、部的结构类似脊髓,中央管依然保留,但逐渐移向背侧。,(2)脑干内的灰质不再像脊髓内的灰质那样相互连续成纵贯脑干全长的灰质柱,而是聚合成彼此相互独立的各种神经核。,(3)脊髓灰质的神经核团基本上都与脊神经相联系,(4)在灰质与白质之间的区域出现的网状结构面积急剧扩大,结构更加复杂,其中包含了生命中枢中许多重要的神经核团(网状核),如心跳、血压和呼吸中枢等。,-22-,按性质分类:,躯体运动核位于第四脑室底最内侧,发出轴突经相应的脑神经至骨骼肌,司其随意运动。 躯体感觉核位于被盖部的最外侧,接受脑神经躯体感觉神经节中枢支传入的躯体感觉冲动。 内脏运动核纵列于躯体运动核的背外侧,司平滑肌、心肌舒缩和

11、腺体分泌。 内脏感觉核位于延髓内脏运动核的外侧,接受面N 、舌咽N 、迷走N的内脏感觉神经节中枢支传入的内脏感觉冲动。,(1)脑神经核,-23-,动眼神经核 Nucleus of oculomotor nerve 滑车神经核 Nucleus of trochlear nerve 展神经核 Nucleus of abducent nerve 舌下神经核 Nucleus of hypoglossal nerve 三叉神经运动核 Motor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 面神经核 Nucleus of abducent nerve 疑核 Nucleus ambiguus 副

12、神经核 Accessory nucleus,躯体运动柱,-24-,躯体运动柱,名 称 位置 相关脑神经 分布区 动眼神经核 上丘 动眼神经 5块 平面 眼外肌,舌下神经核 舌下神经 舌下神经 舌肌 三角深方,展神经核 面神经丘 展神经 外直肌 深方,滑车神经核 下丘 滑车神经 上斜肌 平面,-25-,躯体运动柱,名 称 位置 相关脑N 分布区 三叉N运 脑桥 三叉N 咀嚼肌 动核 中部,面N核 脑桥 面N 表情肌 下部,疑核 延髓 上-舌咽 N 咽喉、软腭肌 上部 中-迷走N 下-副N,副N核 延髓部 迷走 咽喉肌 脊髓部 副N 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26-,内脏运动核,动眼神经副核 Acce

13、ssory nucleus of oculomotor nerve 上泌涎核 Superior salivatory nucleus 下泌涎核 Inferior salvatory nucleus 迷走神经背核 Dorsal nucleus of vagus nerve,-27-,内脏运动柱,名称 位置 相关脑N 分布区 动眼N 上丘 动眼N 睫状肌 副核 水平 瞳孔括约肌,上泌 脑桥 面N 泪腺 涎核 下部 舌下腺 下颌下腺,下泌 延髓 舌咽N 腮腺 涎核 上部,迷走N 迷走N三角 迷走N 颈、胸、腹 背核 深方 大部脏器,-28-,内脏感觉核,孤束核 位于界沟外侧,接受味觉及一般内脏感觉,

14、-29-,内脏感觉柱,名称 位置 相关脑N 分布 孤束核 延髓 头部 面N 舌粘膜 舌咽N 味蕾 尾部 舌咽N 舌咽喉和 迷走N 胸腹腔脏器,-30-,一般躯体感觉核,三叉神经中脑核 Mesencephalic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 三叉神经脑桥核 Pontine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 三叉神经脊束核 Spinal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特殊躯体感觉核,蜗神经核 Cochiear nuclei 前庭神经核 Vestibular nuclei,-31-,一般躯体感觉柱,名 称 位置 相关脑N 分布 三叉N 中脑 三叉N 咀嚼肌 中脑核 本体觉 三叉N 脑桥 三叉N 头面部 脑桥核 中部 触觉 三叉N 脑桥 三叉N 头面部 脊束核 下部 痛温 延髓,-32-,特殊躯体感觉柱,前庭 前庭区 前庭N 壶腹嵴 N核 深方 球囊斑 椭圆囊斑,名称 位置 相关脑N 分 布 蜗N核 听结节 蜗N 螺旋器 深方,-33-,脑干核团,-34-,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皮肤、肌、肌腱和眶内、口、 鼻粘膜 特殊躯体感觉纤维:视器、前庭器官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头、颈、胸、腹的脏器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味蕾和嗅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