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框《公民的义务》教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824160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框《公民的义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框《公民的义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框《公民的义务》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框《公民的义务》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框《公民的义务》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框《公民的义务》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框《公民的义务》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框公民的义务教案课标要求:“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含义和内容,懂得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知道公民履行义务的积极意义。2、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自觉履行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公民的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2、教学难点: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自觉履行公民的道德义务学情分析:

2、、针对的问题:八年级学生对公民的义务了解不多,对履行义务的意义知之甚少,虽然平时许多行为都是履行义务的表现,但真正作为公民的义务观念较淡薄,另外对公民道德义务的履行较易接受,而对法定义务会感觉比较遥远,甚至会有“履行义务是大人的事,我年纪还小,履行义务与我无关”的想法等等。2、学生的需要:现在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家庭、社会中得到的较多,而付出的较少,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不强,所以让学生首先明白公民有哪些法定义务、哪些道德义务,树立义务观念非常必要。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辩论等。教学过程设置:一、导入新课导入语:“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一份权利,也有他应尽的义务。如果每个人不仅

3、知道自己的权利,而且知道自己的义务,这将有利于全人类的幸福。”法律的“大厦”是由权利、义务共同构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履行义务是享受权利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忠实地履行义务。二、讲授新课:、我们的义务教师讲述: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活动一“说一说填一填”:教学情景(见教材P14页材料小明的一天)活动设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充分利用教材,并关注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目的: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及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或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公民必须履行的职责,义务来

4、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并合作探究:不履行义务可能带来的哪些后果。)教师总结:付出的根据付出的好处不这样做的后果A家庭亲情融洽父子情感受到良心的谴责B对人承诺赢得别人尊重和信任失去别人的信任c(班级纪律)洁净的学习环境受到班级舆论谴责D(游园守则)欣赏美景受到法律的制裁在社会生活中,我么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活动二:“到底该不该纳税?”辩论会(见教材P15页材料)活动设计: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进行辩论,作为未成年的小珊到底该不该纳税?(设计目的:通过辩论懂得在社会生活中,我么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

5、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依法纳税是我们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在激烈的辩论中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可以让他们可以有突破,突破自己的害羞和胆小的性格弱点。)教师导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所拥有的权利,有的以自己履行义务而获得。例如,公民履行纳税义务,享有国家把税款用之于民的福利。有的以他人履行义务而获得。例如,父母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子女才能享有受抚养教育的权利。这种情形要求我们成年后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议一议:“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认识正确吗?为

6、什么?(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3)什么是公民的义务、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的义务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详见教材P16页答案)2、我们的道德义务(1)什么是道德义务活动三“议一议说一说”:(详见教材P16、P17页材料)如何评价小龚和单先生的行为?活动设计:师生共同分析材料,了解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的不同,进一步感受道德义务是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懂得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的密切联系,从而自觉履行义务,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设计目的:通过大家的争辩,明

7、晰敬老养老、拾金不昧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责无旁贷的责任,社会公民自觉自愿履行公民的道德义务,既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2)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道德义务的范围十分广泛,履行道德义务,每个公民责无旁贷。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二十个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形成,是我们党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最新认识成果,标志着我国公民的道德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三、课堂小结公民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的特点。“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同时,我们还要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