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下历史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2823432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下历史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北师大版七下历史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北师大版七下历史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北师大版七下历史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北师大版七下历史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下历史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七下历史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走进历史课堂,22复习课检测,1、李时珍的科学名著是( ) A本草纲目 B 医典 C唐本草D伤寒杂病论 2、如果要研究明朝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应查阅的文献时( )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A,D,3、贴切反映了“官逼民反”这一主题的小说是 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 红楼梦 4、如果你想了解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可以阅读上题答案中的哪部作品 5、明清时期逐渐成为文学主流的是 A戏剧 B诗歌 C小说 D杂文,B,D,C,5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 )。 A神农本草经 B黄帝内经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6被西方人称作中国17世纪科技的百科全书的是( )。 A

2、农政全书 B水经注 C缀术 D天工开物 7思想性、文学性成就极高,成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颠峰之作是( )。 A儒林外史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D,D,B,东方医学巨典,中国17世纪科技的百科全书,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英雄形象,神话小说、玄奘,清走向灭亡的命运,闭关,锁国,郑和下西洋,【确定目标,全力以赴】,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感悟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2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历史影响。,(1)明朝初年,明政府为什么能够七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船队进行远洋航行的条件有哪些? (2)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哪儿?看P127的图,请你标出郑和远航经过的两大

3、洋,最远到达的哪儿? (3)郑和下西洋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4)后来,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当成“弊政” ?P129,【通读课文,自主学习】,材料: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大号宝船 长151.8米 宽61.6米,船只大小,200多艘 (大号宝船62艘),船数,27800人,人数,7次,次数,1405-1433年,时间,亚非(最远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地点,郑和,姓名,时间早、历时长,次数多,人数多,规模大,比较,航程远,规模大 时间长 次数多 时间早 航程远,规模大 时间长 次数多 时间早 航程远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4-1)伟大的航海家郑和,(4-2)和平的使者,(4-3)贸易与

4、文化交流,(4-4) 航海史上的壮举,世界各地纪念郑和的建筑,郑和,本姓马,小名三宝,云南人,回族。12岁入王府为宦者,明成祖即位后,赐他姓郑,升为内宫太监,世称三宝太监。,想一想,郑和航海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在海上可能遇到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思考讨论,我们应该学习郑和的什么精神?,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及出众的 个人能力。,如何评价郑和下西洋呢?,1.积极: A.它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地位) B.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C.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评价方法:一分为二,2.消极:无经济效益,导致

5、国力衰退, 后成为“弊政”被废止,贡赐贸易,厚往薄来原则,西方哥伦布之后,继起无数之哥伦布,中国自郑和之后,再无郑和;,1792年,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乾隆,马嘎尔尼,乾隆皇帝会接见他吗?,历史小剧场,马嘎尔尼:“我们英王祝皇帝陛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特送天体运行仪.西洋大炮.铜炮以及英国最先进的炮船模型.望远镜.蒸汽机.棉纺机等共19种500多件。” 和珅:”好玩,这些洋玩意儿咱还没见过!“ 乾隆:“倒是新奇。看一看就得了,都是些不务正业的玩意儿!” 马嘎尔尼:“英王请求贵国开放天津、舟山、宁波成通商口岸。” 乾隆:“我大清朝,啥都有,没必要和你们通商贸易!但是,我们产的茶叶、丝巾、瓷器却是你

6、们的必需品,所以恩赐才准出口。和珅,知道下面怎么做了吗?” 和珅:“明白,回礼。咱的宝贝送他们,请马嘎尔尼回国。”,从双方互赠的礼物和乾隆说话的语气中,说明了什么问题?,思考:(在书中找出答案) 1.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 上采取了什么政策?其含义是什么? 2.采取这个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3、该政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产生了哪些影响?,二、闭关锁国政策,结合材料,合作交流,探究思考: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材料一: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1793年乾隆致英国国王书,材料三:“设禁之意,特恐吾民作奸勾夷(勾结外国人),以窥中土” (道光重

7、篹福建通志),自大、自给自足,自卫,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帆船云集,留往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粤海关志,自保,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允许茶叶等的出口,是“加恩体恤。” 乾隆 材料二:清军入关后,一些抗清力量以南洋一带为根据地继续反清。西方殖民者在东南沿海经常进行海盗活动,甚至把炮艇开到中国沿海、内河,进行武力威胁。,2.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1.统治者盲目自大,3.恐惧抗清力量,维护清朝统治,自保,论从史出,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是什么?,A、积极:一定程度上_西方殖民势力 B、消极: a.限制我国 与 发展, 阻碍 交流, b.导致中国

8、落后。,防御,对外贸易,航海事业,中外文化,利,弊,短期的,长期的,有人说:“闭关锁国”对我国有百害而无一利,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明理由。,一分为二,步骤一:郑和远洋海上明月 云帆初扬起,由于当时“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郑和每 到一地,往往不考虑经济效益,都以丝绸、瓷器、铜铁器和金银等物,换取当地的特产,“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zi于国家何益?”。 据李洵、薛虹明清史 (1)在材料中划出表述郑和下西洋原因目的的语句。 结合材料简单评价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这种国策最后对明朝政府来说有什么影响?,步骤二:闭关锁国放弃海洋 背海而亡,“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

9、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粤海关志卷8)。 遂以“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卷281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北师大七年级教材 (2)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核心史实是什么?根据材料归纳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有哪些?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清政府认为闭关可以维护统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西方哥伦布之后,继起无数之哥伦布,中国自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画面一政治制度:,画面一: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夕阳与

10、曙光,夕阳与曙光,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画面二思想文化:,步骤三:中西对比背海而亡 向海而兴,画面: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牛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1)对比两幅图片场景说出各自反应了东西方哪种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背后决定中西不同走向的地理文化因素是什么?在未来的历史碰撞中将会产生怎样的结局?启示是什么?,画面二经济制度:,与 世 界 共 舞,2001年11月11日,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WTO),为了这一天,中国 努

11、力了十五年(1986 2001),与 世 界 共 舞,2001年7月13日,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步骤四:开放交流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中国拥有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沿海岛屿6500多个。按照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领海主权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权利以及对大陆架资源等权利的规定: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主张管辖海域,有4亿多人生活在滨海地区,沿海地区GDP占全国的60%左右,中国现在是一个海洋大国。 走向海洋解说词 (1)根据材料,国际社会对海洋重视程度不断攀升,那么中国在改革开放 新时期的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中国如何应对全球范围的蓝色开发时代? 结合

12、当前实际说出几点建议?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去做?,感情升华,开放交流 向海而兴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矫正反馈 当堂检测,1.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含义是 ( ) A.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B.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C.限制民间商品贸易 D.禁绝中国海外贸易 2.清朝严格限制海外贸易,使界近代化进程中逐步落伍的政策是 ( ) A.休养生息 B.重农抑商 C.八股取士 D.闭关锁国,矫正反馈 当堂检测,3.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 A.雅克萨之战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击委寇 4.经国务院批准,自2

13、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这主要是为了纪念 ( ) A.郑和七次下西洋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达伽马到达印度,材料解析,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 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船“将不会立刻沉没。它将像一个残骸那样到处漂流,然后在岸上撞得粉碎。” 马嘎尔尼上国王乔治三世书(1794年) 请回答: (1)材料三中马嘎尔尼的看法正确吗?为什么?请你预测一下清朝历史发展的走向。 (2)结合上述材料,简述清朝

14、对外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联系当前我国的现实谈谈你的认识。,【通读课文,自主学习】,(1)1405年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 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 世纪。 (2)郑和的船队经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和 一带。加强了中国与 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 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郑 和,半个多,非洲东海岸,红海,亚非,南洋,【通读课文,自主学习】,(3)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 了 清朝的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 主要表现在 。 (4)清朝的闭关政策有 的一面, 但它限制了我国 和 的发展, 阻碍了 的交流。,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防御西方殖民势力,对外贸易,航海事业,中外文化,再见!,谢谢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