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实验室检查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2822234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内科实验室检查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心内科实验室检查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心内科实验室检查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心内科实验室检查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心内科实验室检查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内科实验室检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内科实验室检查(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内科常用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液一般检查 凝血检验 血清酶学检查 心肌损伤标志物 心力衰竭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监测 肾脏功能监测 血清脂质及脂蛋白监测 心脏彩超 动脉血气分析及酸碱平衡,血液一般检查,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b) 成年男性:RBC:4.05.5*1012/L Hb:120160g/L 成年女性:RBC:3.55.0*1012/L Hb:110150g/L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药物干扰如抗生素、阿司匹林的使用等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相对性增多:见于剧烈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出汗过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致血液浓缩; 绝对增多见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2、、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一般检查,生理情况下,周围血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白细胞计数: 成人(410)*109/L, 白细胞计数增多或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50-70%):增多见于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或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恶性肿瘤药物作用等;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理化损伤等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0.0-5.0%):增多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等;减少其临床意义较小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0.0-1.0%):变态反应性疾病血液病恶性

3、肿瘤;减少其临床意义较小,血液一般检查,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沉病理性增快见于炎症性疾病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等 ESR对于检测疾病动态过程是一项可靠的指标,特别是炎症性疾病、组织损伤或坏死,如风湿热、结核病、心肌梗死等。,凝血检验,APTT(28-43s)延长:血友病、普通肝素治疗 APTT缩短:见于DIC、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PT(11-15s):测定是外源性凝血系统较为灵敏和最常用的筛选试验,PT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如维生素K缺乏、纤溶亢进、使用抗凝药物等,PT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如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高脂等 INR(国际标准化比值)未服用华法林时参考范围为1.00.1,P

4、T及INR是临床上口服抗凝剂的首选监测指标,使PT为正常对照者的1.02.0,INR在2.03.0 D-D(0.5mg/l)是纤维蛋白形成后,被纤溶酶降解后产生的碎片D的二聚体,D-D阳性是DIC非常特异的确诊实验。D-D阳性或增高见于继发性纤溶症,如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也见于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梗死、动脉血栓栓塞症等。,血清酶学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2u/l)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8u/l)肝细胞损伤时,ALT与AST增高;单纯AST增高考虑为心肌损伤的可能。 碱性磷酸酶(ALP)(42-141u/l):为胆汁淤积的酶学指标;在骨骼组织者,ALP由造骨细胞产

5、生,骨病时血ALP增高 -谷氨酰基转移酶(-GT):(10-50u/l)-GT主要分布于整个胆管系统,当肝内-GT合成增多或胆汁排泄受阻时,可引起血清-GT增高。 单胺氧化酶(MAO):测定MAO能反映肝脏纤维化的程度 血同型半胱氨酸:(4.44-13.56umol/l)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血液中增高的HCY因为刺激血管壁引起动脉血管的损伤,导致炎症和管壁的斑块形成,最终引起心脏血流受阻,因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冠心病一个独立、重要的危险因素。(非血清酶学检查),主要反映心肌损伤的生物标志物,肌钙蛋白I(0.04ng/ml):cTnI和cTnT是临床诊断心

6、肌损伤尤其是心肌梗死灵敏性和特异性最好的生物标志物,在起病3-4h后升高,cTnI于11-24h达高峰,7-10天降至正常,cTnT于24-48h达高峰,10-14天降至正常; 肌红蛋白(Myo)在诊断心肌损伤时具有高度的临床敏感性,但其心肌特异性不高,于起病后2h后升高,12h内达高峰,24-48h内恢复正常。 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25u/l),增高意义同cTn,主要反映心力衰竭的生物标志物,B型尿钠肽又称脑尿钠肽(BNP)作为心衰定量标志物,不仅反映左室收缩功能障碍,也反映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瓣膜功能障碍和右室功能障碍情况。 以BNP 100pg/ml作为临界值的阴性预测值达到

7、90%,可以减少74%的临床不确定性; BNP 超过400pg/ml提示患者存在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达95%。 BNP 在100-400pg/ml时可能由肺部疾病、右心衰、肺栓塞等情况引起。,肿瘤标志物监测,甲胎蛋白(AFP)(10.9ng/ml)对诊断肝脏及滋养细胞恶性肿瘤有重要价值 癌胚抗原(CEA)(5.0ng/ml)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 血清癌抗原15-3测定(CA15-3)(31.3u/ml)是一种乳腺癌相关抗原 血清癌抗原125测定(CA125)(35u/ml)是卵巢癌相关抗原 血清癌抗原19-9测定(CA19-9)(37u/ml)是胰腺癌、消化道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

8、原测定(PSA)(4.0ng/ml)是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肾脏功能检查,血清肌酐(46-110ummol/l):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血清肌酐增高见于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等 血尿酸(200-420umol/l):尿酸为体内和食物中嘌呤的分解代谢,尿酸主要在肝脏生成,大部分经肾脏排泄,原尿中的尿酸90%左右由肾小管重吸收回到血液中。因此,尿酸增高见于: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或尿酸生成异常增多等;减低见于:肾小管重吸收尿酸功能损害、尿中丢失过多、肝功能损害等 血尿素(2.5-7.1mmol/l):是体内氨基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经肾小球滤过,但40%60%在肾小管和集合管被重吸收,血尿素氮增高见于:肾

9、小球滤过功能损害蛋白质分解代谢旺盛肾前性肾衰竭等 胱抑素C(0.51-1.09mg/l):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同源性标志物。,血清脂质及脂蛋白监测,总胆固醇(TC)(5.7mmol/l):病理性增高见于甲减、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症、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等;减低见于急性肝坏死、肝硬化、甲亢、严重营养不良、严重贫血等 甘油三酯测定(TG)(1.71mmol/l):TG病理性增高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症、肥胖症、糖尿病、脂肪肝、高质饮食、酗酒等;TG减低见于甲减、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及严重肝病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HDL-C)(0.9-1.9mmol/l)

10、:病理性增高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减低见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肝损害等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LDL-C)(2.07-3.37mmol/l):LDL-C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LDL-C增高见于甲减、肾病综合征、糖尿病、慢性肾衰竭等;LDL-C减低见于甲亢和贫血等,心脏彩超,AOD:主动脉内径(60% PeakE:左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的充盈峰 PeakA: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充盈的充盈峰 LVIDd: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 (35-55mm) LVIDs: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 (20-40mm) LAD:左房内径 (35mm) RADd:右房舒张期末内径 (40

11、mm) LVPWd:左室后壁厚度 (9-12mm) IVSd:室间隔厚度 (9-12mm) SV:每搏输出量 (70-90ml) FS:FS是左心室缩短分数, FS=(LVDd-LVDs)/LVDd,正常值FS=25-35% E/A:心动周期中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之比,用于判断舒张功能, 正常人E/A值不小于1.2,舒张功能不全时E/A值降低。,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检查,1.血液酸碱度(PH)动脉血中的PH为7.357.45,PH7.45为失代偿性碱中毒或碱血症,人体能耐受的最低PH为6.90,最高PH为7.70 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指物理溶解在动脉

12、血中的 CO2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3545mmHg PaCO2降低表示肺泡通气过度, PaCO2升高表示肺泡通气不足,持久的通气不足造成呼吸性酸中毒;大于50mmHg诊断为呼吸衰竭;型呼吸衰竭:PaO260mmHg,PaCO2降低或正常, 型呼吸衰竭: PaO260mmHg,PaCO2升高应大于50mmHg. 肺性脑病时,一般PaCO2应大于6570mmHg,70mmHg以下的PaCO2起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再高则呼吸中枢进入麻醉状态; CO2有扩张脑血管的作用, PaCO2降低,脑血流减少,会引起组织缺氧和水肿 , PaCO2升高会引起脑血流量增加,颅内压增高,引起脑组织水肿。,血气分析和

13、酸碱平衡检查,3.动脉血氧分压(PaO2)是指物理溶解于动脉血中氧产生的张力。中青年PaO2正常值为90100mmHg,PaO2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但不应低于70mmHg 9060mmHg:轻度缺氧 6040mmHg:中度缺氧 4020mmHg:重度缺氧 4.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系指动脉血单位Hb带O2的百分比。正常值:96%100%, SaO2与Hb的多少无关,而与PaO2高低、Hb与氧的亲和力有关 5.动脉血氧含量(CaO2)指100ml动脉血中携带O2的毫升数 正常值:1620ml/dl,CaO2受PaO2与Hb的质和量的影响 6.实际HCO3-(AB)实际测得的动脉血中的HCO3- 含量 7.标准HCO3-(SB)取全血在标准状态下测得的动脉血中的HCO3- 含量;SB升高为代谢性碱中毒,SB降低为代谢性酸中毒;正常情况下:AB=SB,AB-SB=呼吸因素,AB-SB为正值为高碳酸血症,为CO2潴留;若AB-SB为负值为低碳酸血症,为CO2呼出过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