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_2.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820941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_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xx年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_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xx年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_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xx年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_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xx年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_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_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_2.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年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课件1.溶液中微溶的物质也可能成为沉淀。如氢氧化钙、硫酸钙等。2.在金属与盐溶液发生反应时,盐须可溶,且钾钙钠除外。3.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一定只能检测溶液的酸碱性。4.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不变。5.在加水稀释溶液时,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少一半,则加入水的质量与原溶液的质量相等。6.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给溶液升温最多只能升温至100c。可能此溶液在一百摄氏度时,溶质仍不能完全溶解,注意陷阱。7.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置人于死地,但一氧化碳是把人毒死的,而二氧化碳是把人憋死的。8.在化学方程式中,气体前的系数比就是这种气体的体积比。9.酸碱盐中,体现酸性的是氢

2、离子,体现碱性的是氢氧根离子。0.溶解度一定要带上单位g。相对原子质量一定不能带上单位。1.可回收物包括:金属、废纸、玻璃、布料、塑料。我们常说没文化不可怕,可怕的是连常识都不清楚。在化学的学习中这些中考化学易错基础知识点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常识。所以,不管初三同学们的成绩是好是坏在面对这些易错点的时候,每个同学都要用心去记忆。掌握基础,才能决胜中考!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及其特征()联系: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混合物。()区别:溶液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体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悬浊液是不溶性固体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过后会分层,不均一,不稳定。乳浊液是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而成,会

3、分层,不稳定,不均一。、溶液的电离电离:物质涉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溶液的电离.书写电离方程式:2.电荷守恒、溶解度()物质溶解性的大小用溶解度来量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克).完整理解此概念要抓住四要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温度不同,溶解度大小不同.标准“在100克溶剂里”.因为一定温度下,物质溶解的多少与溶剂的量成正比.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指溶质溶解达到了最大值.单位“溶解的质量”.溶解度的单位是克,不是度或千克等.()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4、.温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有些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溶解性等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根据物质在室温(20)时的溶解度,将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S表示溶解度)分成四个等级。20,S大于10克01克0.01克小于0.01克溶解性等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度表(会查看).溶解度曲线代表的意义: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点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所示的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线: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着温度改变而变化的情况.曲线上面: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面:曲线下面:

5、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基本公式(a)溶质的质量分数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常见计算类型相同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溶液体积、质量、密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仪器:天平、玻璃棒、量筒、药匙、烧杯(胶头滴管)实验步骤:计算称重溶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物质之间的联系和比较:物质的构成()原子的构成夸克()在原子中有如下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的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目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和碳氢气、一

6、氧化碳和(碳)性质的比较H2coc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黑色固体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有无毒性无毒性有剧毒无毒性、化学用语.表示某一种元素()元素符号表达的意义2.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分子式的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表示每个分子里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学式的书写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根据化学式判定化合价质量守恒定律(a)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b)微观解释: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7、物质分类、混合物与纯净物比较混合物纯净物区别宏观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微观组成:由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构成无固定组成,无固定性质各物质保持其原来的性质宏观组成:由同种物质组成微观组成:由构成同种物质的微粒构成有固定组成,有固定性质各成分不保持其原有的性质联系、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化合物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类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无机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如:cH4、c2H5oH等联系、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和命名概念分类命名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金属氧化物按组成元素非金属氧化物氧化某几氧化几某氧化亚某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

8、全部是H+的化合物含氧酸按是否含有氧元素无氧酸一员酸按酸分子电离子生成H+个数二元酸多元酸难挥发性酸按挥发性挥发性无氧酸:氢酸某含氧酸:某酸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可溶性碱按溶解性不溶性碱氢氧化某氢氧化亚某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正盐含氧酸盐按组成酸式盐按是否氧元素无氧酸盐碱式盐可溶性盐按溶解性不溶性盐某盐按离子某酸盐某酸某或某化某某酸氢某或酸式某酸某碱式某酸某或碱式某化某、各物质间的相互反应各物质间相互反应图()此关系可归纳为“两纵两边四横线,两组相交对角线,纵向物质可转化,横向作用可成盐。”四条横线和两组交叉线及两条边线表示了十大成盐关系。其中两条边线的成盐是置换

9、反应,四条横线恰好是矛盾的双方,交叉成的反应是酸、碱、盐及氧化物的性质。()各类物质关系图的应用(a)可以看出各类物质的相互转变关系,此类关系即图中的“两边关系”。(b)可以看出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图中的反应就是从“八圈”出来的箭头。如碱这个圈中有三个指出来的箭头,就说明碱的主要化学性质有三条。(c)可以推导出制取某物质的可能途径。即“八圈”和“七方”的箭头指入部分。具体可看出碱有两种制法,酸有三种制法,盐有十种制法。应该注意的是以上三个方向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联系,如金属氧化物碱,表示金属氧化物可以转变成碱(可溶性碱);也可以看成是金属氧化物的一种化学性质,而对应于碱来说,则是碱的一种制取途径。另外,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一般规律,切不可生搬硬套,具体应用时要引起注意。常见的材料和材料的发展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