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防治原则与治法8版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2820925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m防治原则与治法8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sm防治原则与治法8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sm防治原则与治法8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sm防治原则与治法8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sm防治原则与治法8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m防治原则与治法8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m防治原则与治法8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治原则与治法,第一节 防治原则,治法: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是治则的具体化。任何具体的治法,总是属于一定的治疗法则的。,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总原则。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的普遍原则。,2. 治病求本,防治原则的内容:,1. 养生与预防,3. 调节阴阳,6.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4. 扶正祛邪,5.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一)未病先防 1、注重调养正气 2、注重防止邪气的侵害 3、养生保健 (二)既病防变 1、早期诊治 2、先安未受邪之地,预防为主,素问.四气调神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药之,乱已成而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2、”,(一)未病先防,中医学历来重视预防,强调“防患于未然”,未病先防,疾病是邪气作用于机体,损伤人体正气,导致人体阴阳失调的结果。 预防疾病的发生,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增强人体的正气的抗邪能力 二是防止病邪的侵害,调养正气,提高机体抗邪能力:,调摄精神 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生活起居应有规律 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二)既病防变,未病先防,最理想的措施。但若病已发生,则应早诊断,早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此即“既病防变”。,(二)既病防变,1、早期诊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

3、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上工治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二)既病防变,2、先安未受邪之地 难经77难:“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 故临床上治疗肝病,常配合健脾和胃的方法,此即“先安未受邪之地。”,治病求本: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其根本原因来进行治疗。是辨证论治的一 个基本原则之一。 本与标,具有多种含义:,治病求本,本 标 正气 邪气 病因 症状 旧病 新病 原发病 继发病,(一)正治与反治 1、正治: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虚者

4、补之”、“实者泻之”。,治病求本,2、反治:顺从疾病证候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 “热因热用”-真寒假热证, “寒因寒用”-真热假寒证, “塞因塞用”-真虚假实证, “通因通用”-实性通泄病证 。,2、反治热因热用,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真寒假热证。 热因热用表面上是热性药物治疗热性症状,但从病机上讲,仍属于以热治寒,即针对疾病的本质真寒而治疗。,2、反治寒因寒用,适用于里热内盛,格阴于外,反见寒象的真热假寒证。 寒因寒用表面上是以寒治寒,从病机上讲,仍属于以寒治热,即针对疾病的本质里热进行治疗。,2、反治塞因塞用,是以补开塞,即用补益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适

5、用于因虚而闭阻的真虚假实证。 如: 脾虚胀满 (健脾益气法)。 久病血亏之便秘 (滋阴养血以润便) 老年气虚之便秘 (补气以开塞) 血枯闭经 (补血养血),2、反治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用通利药物治疗具有通泄症状的实性病证(包括真实假虚证)。 如: 食积腹痛,泻下不畅消导泻下 瘀血所致的崩漏活血化瘀,小结: 正治法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由于多数疾病的征象与本质是相符的,所以,正治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治法。 对疾病的本质来说,反治从假象,实质上就是逆其本质而治,即“治病求本”。,正治与反治都是治病求本这一治则的具体运用,即要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抓住疾病的病机,根据病因病机确定正确的治法

6、。,治病求本,(二)标本缓急 1、急则治其标-大出血 2、缓则治其本-疾病缓解期 3、标本兼治-肝硬化腹水,(一)损其偏盛-阴阳偏盛,损其有余 实热证(阳热偏盛)-热者寒之(治热以寒) 实寒证(阴寒偏盛)-寒者热之(治寒以热) (二)补其偏衰-阴阳虚损,补其不足 虚热证(阴虚阳亢)-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虚寒证(阳虚内寒)-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阴阳两虚-阴阳双补,调节阴阳,(三)阴阳互求 互根互用(生理) 阴 阳 互损(病理) 阳虚证-补阳时,适当配伍补阴药-阴中求阳 阴虚证-补阴时,适当配伍补阳药-阳中求阴,调节阴阳,扶正祛邪具体应用为“补虚泻实”。 扶正-适用于正气虚,邪气不盛的虚证 -补法

7、(气血阴阳) 祛邪-适用于邪气盛,正气未衰的实证 -汗、吐、下、清 扶正祛邪 -适用于正气已衰,而邪气仍盛的正虚邪实证。 正虚为主扶正为主,兼顾祛邪 邪实为主祛邪为主,兼顾扶正。,扶正祛邪,同病异治-证不同 感冒:1、风寒感冒- 2、风热感冒- 3、胃肠型感冒- 异病同治-证相同 胃下垂 子宫脱垂 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 久泄脱肛,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一)因时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三因制宜 (三)因人制宜,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红楼梦51回“薜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中,说晴雯着了凉,伤了风,宝玉深恐晴雯被赶出园子回家养病,便让房里的嬷嬷悄悄地请个大夫来,给她看看。那大夫看了病,向嬷

8、嬷们说道:“小姐的症是外感内滞,近日时气不好,竟算是个小伤寒。幸亏小姐素日饮食有限,风寒也不大,不过是血气原弱,偶然沾了些,吃两剂药疏散疏散就好了”,于是开了处方。上面有紫苏、桔梗、防风、荆芥等,又有枳实、麻黄。但宝玉看了处方,连叫:“该死!该死!他拿女孩儿也像我们一样治,如何使得。凭他有什么内滞,这枳实麻黄如何禁得。谁请来的,快打发去吧。” 万幸,病晴雯碰上了痴公子,这宝玉是最知道怜香惜玉的,那乱用虎狼药的胡庸医被宝玉打发走了,那害人的处方也被扔掉了。,睡眠排毒时刻表,晚9-11点: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晚11-凌晨1点:肝排毒时间,需在熟睡中进行。 凌晨1-3点:

9、胆排毒时间,需在熟睡中进行。 凌晨3-5点:肺的排毒时间。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时咳得最剧烈。 5-7点:大肠的排毒时间。应上厕所排便。 早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应吃早餐。 半夜至凌晨4点: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 医学研究表明,人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间是从午夜至清晨2时,而熬夜是最能毁容的,有些疾病总是在某个季节或某个时辰死亡率高:比如清晨6-8时,是冠心病、癌症、肺心病等严重疾病患者死亡的高峰期,而晚6-8时,是心脏病发作的第二个高峰期。夜间则是脑血栓发病的高峰期。某些药物在一日之内的不同时间服用效果明显不同,如糖皮质激素一般要求晨8时服用。,一、汗法 二、吐法 三、下法 四、和

10、法 五、温法 六、清法 七、消法 八、补法,第二节 治 法,汗法 定义:又称解表法,是运用发汗解表药,以开泄腠理,调和营卫,逐邪外出,解除表证的一种治疗大法。麻黄汤 桂枝汤 适应症:一切外感表证初起(感冒、水肿疮疡麻疹等有表证者) 分类:辛温解表、辛凉解表 注意事项:发汗不可太过;已无表证者不宜用;服药后应避风寒,忌油腻辛辣食物。,吐法 定义:也叫催吐法,是利用药物涌吐的性能,引导病邪或有毒物质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瓜蒂散 适应症:食积停滞胃脘、顽痰停滞胸膈、痰涎阻塞于气道而病邪有上涌之势者,或误食毒物尚在胃中等病证。 分类:寒吐、热吐、峻吐、缓吐 注意事项:虚证禁用;一吐为快,不宜反复使

11、用;吐后食粥自养。,下法 定义:又称泻下法,是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通泻大便,攻逐体内实热积滞和积水,解除实热蕴结的一种治疗大法。大承气汤 适应症:寒热燥湿等邪内结肠道,以及水结、宿食、蓄血、痰滞、虫积等里实证。 分类:寒下、温下、逐水、润下、通(攻)瘀、攻痰、驱虫;峻下、缓下 注意事项:不属里实证者禁用或慎用;中病即止,不可大泻久泻。,和法 定义:也叫和解法,是用和解或疏泄的方药,来达到祛除病邪,调整机体,扶助正气的一种治疗方法。小柴胡汤 适应症:少阳证、肝胃不和证、寒热互见的肠胃失调证。,温法,定义:也称祛寒法,是运用温热的方药,来祛除寒邪和补益阳气的一种治疗大法。附子理中丸 适应症:里寒

12、证(实寒证、虚寒证) 分类:温中祛寒、温经散寒、回阳救逆 注意事项:阴血津虚、血热、内热证禁用或慎用,清法,定义:也称清热法,是运用性质寒凉的方药,通过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热邪的一种治疗大法。清胃散 龙胆泻肝丸 白虎汤 适应症:表邪已解,里热炽盛者(气营血分) 分类: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营凉血、清泻脏腑 注意事项:多易损伤脾胃阳气,一般不宜久用。,消法,定义:亦称消导或消散法,是运用消食导滞、行气、化痰、利水等方药,使积滞的实邪逐步消导或消散的一种治疗大法。 四消丸 保和丸 适应症:气、血、食、痰、湿(水)所形成的积聚、癥瘕、痞块等病证。 分类:消食导滞、行气消瘀、消坚化积、消痰化饮、消水散肿,补法 定义:运用补养作用的方药,益气强筋,补精益血,消除虚弱症候的一种治疗大法。四君子汤 四物汤 六味地黄丸 肾气丸 适应症:脏腑气血阴阳虚损,论治的过程,治 则,既病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治 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手 段,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思考题,1. 中医学的防治原则包括哪几个方面? 2. 中医治未病包括哪几个方面? 3. 什么叫正治?什么叫反治?常用的方法包括哪几个方面?试举例说明。 4. 标和本的含义。 5.中医学的治法包括哪几种(八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