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件多粒子体系统计初步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819657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物理课件多粒子体系统计初步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大学物理课件多粒子体系统计初步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大学物理课件多粒子体系统计初步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大学物理课件多粒子体系统计初步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大学物理课件多粒子体系统计初步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课件多粒子体系统计初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课件多粒子体系统计初步(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 研究对象,热运动的规律以及热运动对物体宏观性质的影响,二 研究方法,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认为物体的宏观性质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效果。用统计的方法研究物体的宏观性质是分子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多粒子体系统计理论初步,2,1.经典统计的概念,理想气体(ideal gas)微观模型: 1.分子间平均距离 分子直径,2.除碰撞外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及重力可忽略,分子视为自由运动。,3.分子间、分子与器壁间为完全弹性碰撞。,3,1.强相互作用:短程力,它使原子核牢固的保持为一个整体,尽管质子间存在很大的排斥作用。,2.电磁力:长程力,它使原子核与电子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原子。,4.引力:长

2、程力,在宇宙的构造和演化过程中起主要作引力用。,小常识: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3.弱相互作用:短程力,引起粒子间的某些过程,例如中子和原子的放射性衰变,以及其它粒子的衰变。,4,宏观物体之间所能观测到的,只有电磁力与引力。我们已经认识到物质世界千变万化的现象,归根结底只通过这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起作用。,类型,相对强度,作用距离(m),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1,10-13,10-2,10-38,10-15,10-18,长,长,5,实际气体在温度较高,压强较低时可视为理想气体对此类多粒子体系可引入以下概念。,一.宏观态与微观态,1.宏观态:仅仅取决于系统宏观性质而

3、与系统内粒子状态分布无关的状态。描述系统宏观性质的量称为状态参量。,2.微观态:由系统内粒子状态分布决定的状态。一个宏观态可含有多个微观态。,6,3.平衡态:,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物体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平衡态,不受外界影响,是指外界对系统不作功、不传热。,不随时间变化,是指物体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改变。,7,二.统计的规律性和涨落现象,1.统计规律:对象 : 多粒子体系,一个宏观态包含有大量的微观态,宏观态不是微观态简单的叠加,而是服从一种新的规律统计规律。,伽耳顿板实验: 说明小球落入哪一个狭槽是偶然的,但大量小球按狭槽的分布服从一定的规律。,8,我们无法知道小球落入的狭槽,但

4、却可知道小球落入狭槽的概率。对多粒子体系,某一宏观态下的微观态是不确定的、变化的,各种微观态以一定的概率出现,宏观态也就是对应的微观态的统计平均值。,9,2.涨落现象(fluctuation) 各次实验结果与统计平均值的偏差,为统计规律的特点之一。见伽耳顿板实验。,三.统计规律的定量分析,以伽耳顿板实验为例: 见实验曲线,h为小球在槽中的高度,x为槽的位置坐标。取第i个槽,则有:,Xi,hi,N=CXihi,10,N 槽内的小球数目,C 比例常数,小球总数:,小球落入第 i个狭槽的概率:,令x 0,则有:,设:,则有:,或,11,f(x) 小球落入 x 处的概率密度。,归一化条件:,四.等概率

5、假设(postulate of equal a priori probabilities),在经典统计理论中,波尔兹曼提出:对于处在平衡态的孤立系统,其各个可能的微观态出现的概率相等。设微观态的总数为P,则任一微观态出现的概率为1/P。等概率假设是经典统计理论的重要出发点,已为大量实验所证实。,2 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统计分布规律,一.气体分子的等概率假设,1.气体分子在容器中各处出现的概率是均等的。即气体分子数密度处处相等。,12,2.气体分子沿各方向运动的概率相等,即分子速度在各方向上分量的各种平均值相等。在直角坐标系中有:,13,二.压强公式 1.产生 : 固体、液体的压强 :重力原因 气体

6、: 思考雨点打在雨伞上的感觉 原因: 大量分子不断碰撞的结果。,14,2.公式导出 见图:,15,(1)单个分子一次碰 撞施与A面的冲量: Ii=2mivix (2)t时间内 此分子施与A面 的总冲量:,单位时间内的 碰撞次数:,总冲量:,16,(4) 求 PA,17,18,19,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则这两个热力学系统之间必定处于热平衡状态。 若两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则两个系统的温度相同;这样,可以选定特定的系统作温度定标计。,*热力学第零定律(zeroth law of thermodynamics),20,温度的几种定标,水.冰 .氯化铵混和物的温度为,

7、德国科学家华伦海特发明;利用水 银.酒精制成的温度计。,1.华氏温标(fahrenheits thermometric scale),21,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制定。 水的沸点为,8年后天文学家施特莫尔建议改为冰点为,热,力,学第零定律也说明了温度的宏观意义,22,三.温度的统计意义 1.宏观意义:冷热程度,是决定某一系统与另一系统处于热平衡的宏观标志。 2.微观意义:由状态方程可得,23,此式称为理想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公式。,24,温度的微观解释,反映了宏观量T与微观量,的关系,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强弱的标志,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温度具有统计意义,对个别分子说它有温度是没有意义

8、的,从关系式,T=0 分子的热运动是否会停止呢?否!,总结:分子运动不会停止,分子运动不止平动。,T=0不可能达到,不到00K变成液体或固体,25,一 自由度:确定一物体在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物体的自由度数,例如:火车 在轨道上运行 1个自由度,轮船 在水面上航行 2个自由度,飞机 在空中自由飞翔 3个自由度,3 分子能量的统计分布,26,1 单原子分子的自由度,(He、Ne、Ar等惰性气体),单原子分子,3个,2 双原子分子自由度,(H2、O2、CO),双原子分子5个,27,刚体:,平动:X、Y、Z,质心位置,轴线方位:、(),转动:,3 多原子分子(n原子)的自由度,刚体:,平动,

9、3个,转动,3个,6个自由度,6个自由度,28,二.能均分定理(theorem of equipartition),29,在平衡状态下,分子的每一个自由度上都有相同 的平均动能,并等于,30,3经典理论的缺陷 理论值与实验值的比较 单原子分子:吻合 双原子分子:不吻合 实验值:低温 10100k,31,主要讨论常温情况,32,33,注意点: (1)自由度数的确定 (2)区分气体内能与分子的平均能量 (3)U=U(T)仅为温度的函数。 例题:某容器内装有氧气,m=1mol,P=1atm, t=27,求:、n、,4.=5/2kT=1.03510-20J,5. E = 5/2 RT = 6.2310

10、3J,34,四.气体分子的能量分布率 讨论分子数与势能的关系。 当气体分子处在重力场或带电离子处在电场中,此时分子数的分布与势能有关,单位体积的分子数(n)不再均匀。 波尔兹曼提出:,35,3.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 讨论气体分子数随速率的分布情况 一.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定律 麦克斯韦提出:平衡态下,在v v + dv内的分子数为一定值:dN = Nf(v)dv f(v) 称为速率分布函数,36,2.分布函数的意义,37,3.速率分布曲线 ( f(v) v 曲线) (1)曲线:v = 0 f(v)= 0 ,v = f(v)=0 见图:,38,Vp=?(最概然速率(most probable spee

11、d),39,vp,40,T2 T1,41,曲线下面积的意义:,42,二.应用 1求分子平均速率(mean speed),2.求分子的方均根速率(),43,4.分子碰撞的统计分布 一.平均碰撞频率(collision frequency): 单位时间内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 导出思路: 假定:分子为刚性小球,直径为d; 分子热运动平均速率为,44,45,平均碰撞频率(collision frequency):,46,5.气体的输运过程(transport phenomera)(P183),47,一.热传导现象(heat conduction) T不一致时发生dQ的迁移 1.微观解释:接触层通过交换

12、分子,使分子热运动动能发生迁移。 2.规律 温度梯度:,48,二.扩散现象(diffusion phenomena) 不一致时发生质量迁移 1.微观解释:接触层密度的区别,使进入双方的分子数不同,出现质量迁移。见图:,49,“ _ ” 表示迁移方向 D 扩散系数,50,51,2.粘滞力,四.透膜扩散现象 渗透(osmosis) (1)生物膜的特性:对溶液的通透具有选择性,称为半透膜。,设想某生物膜仅对水分子通透,将其放入装有某U型管中,一边为水,一边为某溶液。观察现象,见图:,h,(2)原因:水分子透膜扩散。,52,(3)渗透压液面高度差产生的压强差,范托夫定律:= Cmol RT,溶液的mo

13、l 浓度,溶质mol 数,体积,(对稀溶液成立),1升水溶解20克的糖,可产生14米水柱高的渗透压。,腹泻与脱水:,土壤的呼吸:,53,6.11,表示气体分子在温度为T时,,表示气体温度为T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每一个自,由度上的平均能量。,表示温度为T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54,表示温度为T时,,mol的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的总和。,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或,表示温度为T时,,理想气体的内能。,55,6.14,表示分布在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或者为每个分子,在,速率区间的几率。,表示分布在速率,区间的分子数,56,表示分布在,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或着说每个分子在,速率区间的几率。,表示分布在整个速率区间内分子,的方均速率,表示单位体积内,分布在,速率区间的分子数,57,6.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