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幻灯片

上传人:爱****1 文档编号:928023 上传时间:2017-05-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幻灯片(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6.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6.2 货币政策有效性 6.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有效性分析,6.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概述 西方主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概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作用过程,即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各种措施的实施,经济体制内的各种经济变量影响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具有间接调控性,调控主客体有较规范的法律意识和经营行为,各项政策措施遵循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间接的发挥作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途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可通过两条基本途径: 一是商业银行,也就是信贷渠道; 二是

2、金融市场,也就是利率。,金融市场运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经济环境条件:,其一,建立未来具体稳定的目标预期(如通货膨胀率),有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其二,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货币政策工具的启动到最终对企业和居民行为的影响都是借助于各金融市场来完成的,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是建立有效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条件;其三,企业与银行行为市场化程度强。只有企业与商业银行真正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才能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反应灵敏、准确,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才会成效显现。,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之一 -货币渠道,利率途径托宾的q效应居民的财富效应汇率传导途径,利率途径,利率传导途径是货币

3、政策的货币传导渠道中最基本和重要的一个,是货币传导渠道中其他途径的作用基础。其作用过程如下:货币供应的增加使利率下降,利率变化使具有利率敏感性的投资增加,总需求因此增加,反之亦反之。 这里的投资需求已经包含了企业固定投资、居民住房和耐用消费品投资等受长期利率影响的部分,是约翰泰勒( John B. Taylor)进一步发展凯恩斯的传统利率途径的结果,他用模型证明如果扩张的货币政策使短期名义利率下降,那么在价格粘性和理性预期共同作用下实际的长期利率也将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后,利率途径在实践中普受重视,成为各国货币政策制定中最重要的变量,西方几乎所有工业国的中央银行都相继把短期利率作为货币政

4、策的操作目标,甚至在有的国家利率已经成为中介目标。90年代以来,学者一直围绕利率水平和期限结构等问题展开讨论,代表性的如伯南克和布兰德尔(Bernanke and Blinder,1992)的研究表明联邦基金利率是明显优于其他利率的指标;弗里德曼和卡特纳(Friedman and K. N. Kuttner,1992 )的研究却发现商业票据利率和国库券利率之间的差异是信息量最丰富的指标。,托宾(Tobin,1969)的q效应,股票价格是货币政策影响经济途径的传导机制,丰富了凯恩斯的利率传导途径,在这里货币政策是通过利率影响股票价格P,然后再通过股票价格来影响q,最终决定企业的投资决策和总产出。

5、 q指企业市场价值除以资本重置成本的数值,如果q大于1,相对于企业的市场价值来说新建厂的成本就比较便宜,也就是说相对于重置来说,公司股权筹资的代价就比较高,此时企业倾向于弃旧置新。如果q小于1,相对于资本的重置成本来说企业的市场价值就比较低,也就是说相对于企业的市场价值来说新建厂的成本就比较高,企业不会购买新的厂房设备。,居民的财富效应,强调股票价格是货币政策影响经济途径的另一传导机制,补充了货币政策对私人消费的影响,作用过程如下:当货币量增加导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 上升,总收人TI增长,居民从而增加一般和耐用消费品的支出C,带动产出Y增加。理论基础是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 ,1

6、971)提出的生命周期模型,在该模型中居民的消费支出是由生命周期中的总收入一人力资本、实物资本和金融资产之和来决定的,金融资产主要指股票。这一传导过程中的关键是财富效应。,汇率传导途径,其传导过程为: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在浮动汇率制下,本币要贬值,即 E 上升 ,导致净出口NX和总产出Y的增加。代表性主要是多恩布什(Dornbusch,1976)提出的价格粘性汇率超调模型。该模型说明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的波动可以用资产市场和商品市场价格调整速度的不一致来解释,假设商品市场存在价格粘性,其调整慢于资本市场,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是本币利率下降,利率水平的下降会促使投资者抛售以本币计价的资产,

7、从而促成了本币即期汇率的迅速贬值,形成超调,本币在急剧贬值之后经历一个缓慢升值过程恢复;在商品市场上,本币贬值改善了该国的贸易条件,该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带动国内经济扩张和物价上涨,本币利率水平因此逐渐升高,最终利率也回复到长期均衡水平。实证表明粘性价格模型较好地解释了1979一1981年美元对英镑的汇率超调变动情况。,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之二-信贷渠道,信贷渠道是新凯恩斯主义发展出来的货币传导机制,指非货币金融资产中的银行贷款与债券和股票不可完全替代时,货币供给的变化影响银行信贷供给,从而进一步影响投资和消费需求的作用过程。 信贷渠道特别突出了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作用,认为银行既是中

8、央银行调控的客体,也是货币市场上的主体,是联系中央银行和其他各类经济主体的重要桥梁,因此是金融市场不发达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 -银行信贷模式 -资产负债表渠道,银行信贷模式,这是最典型的信用传导理论。银行贷款与同期限的债券不能完全替代,特定类型的融资者的资金需求只能通过银行贷款得以满足。当货币当局增加货币供给的时候,银行的准备金充足,可以放松信用,因此放宽贷款规模,达到货币当局刺激经济的目标。这个理论蕴含一个前提就是,中央银行能够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具体说就是,能够通过准备金或者提高再贷款利率使得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商业银行作为一个整体无法通过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来抵消央行的操作。

9、否则,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诸如举借外债、发行可转让存单等等来保持流动性,而不必减少贷款规模。,资产负债表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的代表人物是伯南克和格特勒(Bernanke and Gertler, 1989),美国经济评论上的论文代理成本、企业净值与周期波动。 当货币当局减少货币供给的时候,利率上扬,导致利息费用开支增加、股价下跌,融资者的资产负债状况恶化。由于融资者的净资产减少,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贷款的担保品出现贬值,贷款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加剧,银行减少贷款规模以规避风险。部分企业减少投资,经济收缩。,货币政策传导机制,6 .2 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货币政策透明度,

10、货币政策有效性,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操作货币政策工具,通过良好的传导机制,较好地实现中央银行预期最终政策目标。现在几乎所有国家的中央银行都相信: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是有影响的。 许多经济学家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试图寻找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与各种实际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承认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与实际经济变量紧密相关的基础上,对货币政策调控效应的评价,就转移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评价上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有效?,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创造及其结构是否合理?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中间指标的选择是否恰当?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货币政策中间指标进而作用于实际经济变量的过程是否顺畅?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

11、否规范?与外部经济环境是否适应?,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一般认为,影响货币政策效果主要因素有三个,它们分别是: 货币政策时滞 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 人们对货币政策的合理预期,货币政策时滞是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挥实际效果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如果货币政策时滞较短或者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时滞能准确预测,货币政策效果就容易确定,货币政策工具在实施和传导的选择中就容易把握方向和力度;如果货币政策时滞较长且不稳定,政策效果就难以观察和预测,那么,政策工具在实施和传导过程中就可能变得无所适从,政策的取向和力度不能根据对政策生效程度的判断而随时确定和灵活调整,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政策目标;货币政策时滞

12、太长,其间的经济形势已发生很大变化,还可能导致最初采取的政策工具和选取的传导中介变得无效,导致政策的彻底失败;,时滞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部分: 内部时滞,是指从政策开始制定到实施政策工具为止这段时间。其中又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段叫认识时滞,第二段叫决策时滞; 外部时滞,又称为效应时滞,是指从中央银行操作货币政策工具开始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所经过的时间。决定和影响外部时滞的因素要比内部时滞复杂得多。 时滞客观存在,其中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可以通过各种措施缩短,但不可能完全消失;效应时滞则涉及更复杂的因素,一般说来也是难以控制的。时滞的存在可能使政策决策时的意图与实际效果脱节,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

13、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货币流通速度变动 货币流动速度变动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种主要限制因素。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对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性表现在,货币流通速度中的一个相当小的变动,有可能使货币政策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可能使本来正确的政策走向反面。,人们对货币政策的合理预期 合理预期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很大。合理预期的含义是:人们对未来的经济变量的变动能够作出合乎理性的,从而也是正确的预期。合理预期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表现为: 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推出后,各经济主体立刻会根据所获取的各种信息来预测政策的后果,并很快作出对策。货币政策的作用可能被这种对策所冲销。 如:扩张性货币政策推出后,人们通过

14、所掌握的各种信息预期社会总需求要拉上,物价水平会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预期原材料要涨价,工人的工资会由于工会的力量强大而提高,生产成本会由此而上升,投资利润率会由此而下降,于是,投资需求必然减少,其结果是,物价上涨了,产出却没有增长甚至会减少,货币政策最终无效。,货币政策透明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9年9月26日通过了货币金融政策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准则明确了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实施金融政策中有关透明度的做法。将透明度定义为:在通俗易懂、容易获取并及时的基础上,让公众了解有关政策目标及其法律、制度和经济框架,政策决定过程和原理,以及与货币和金融政策有关的数据、

15、信息和机构的职责范围。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准则对金融政策下了定义,金融政策使之与管理和监督金融与支付系统(包括市场和机构)的有关政策。这些政策旨在促进金融稳定、提高市场效率和保护客户资产及消费者。,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主要原因:(1)如果公众知晓政策的目标和操作工具,而且货币当局对实施这些目标和工具做出可信的承诺,那么货币金融政策的有效性就会增强;(2)中央银行要对其行为负责,尤其是当其独立性较高时,增加透明度有利于接受公众的监督。 人们普遍认为,构成中央银行有效性的关键要素是其独立性、可信性、透明度与责任心,也就是说,独立的、透明的、负责的与可信的中央银行能够实现更好的、全面的政策效果。,货币政策透明度的良好行为准则内容:第一,明确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责任和目标; 第二,公开中央银行制定和报告货币政策决策的程序,包括应向公众介绍、解释并说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分析框架、工具和某些指标 ;第三,货币政策信息发布,包括中央银行提交和公布的数据,应符合IMF数据公布标准中关于覆盖范围、频率、即时性和公众可获性的各项标准; 第四,中央银行的责任心和诚信保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