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司法行政工作典型材料.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799692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街道司法行政工作典型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街道司法行政工作典型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街道司法行政工作典型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街道司法行政工作典型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街道司法行政工作典型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街道司法行政工作典型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街道司法行政工作典型材料.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街道司法行政工作典型材料甘井子街道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任务相对较重,辖区5年内刑释解教人员120名,矫正对象17名。针对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相对较多的特点,我们采取了以法导其行,以矫育其人,以帮促其变的帮教、矫正措施,建立帮教档案和登记记录137宗,结成帮教对子137对,帮教率达到100%,重新违法犯罪率基本控制为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XX年甘井子街道又被XX市综治委确定为XX市安置帮教六个示范点之一。一、加强领导,健全队伍,明确责任,齐抓共管街道党工委围绕“保稳定、保民生、保增长、促发展”这条主线,始终把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作为维护本辖区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

2、抓。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通过抓好“两个落实”形成有序的安置帮教工作机制。一是落实帮教机构。街道成立了由政法委书记牵头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安置帮教工作中遇到的问题;12个社区全部建立安置帮教工作站,形成了街道、社区二级帮教网络。二是落实帮教队伍。广泛动员,吸收热心帮教工作的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政务工作者组建帮教队伍,与刑释解教人员结成“三帮一”帮教对子。各社区健全了刑释解教人员档案,明确了由社区书记牵头、司法专干和社区民警负责、社区自愿者参与、全社会关注的帮教责任,并在有条件的社区开设了“心海导航”心理咨询热线,及时化解与掌握刑释解教人

3、员的心理障碍,及时提供有效帮助,形成了自上而下、点面结合、齐抓共管的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局面。二、抓好衔接、帮扶与管理环节,确保安置帮教工作落到实处第一, 把好衔接关。做到“五及时”:一是及时造册建档。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我们即对其在服刑期间的表现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和记录,做到“六知道” (姓名、职业、家庭住址、家庭主要成员、主要社会关系、主要活动场所),为以后开展安置帮教工作提供资料;二是及时家访。归正人员回家后,社区帮教小组即派帮教人员到其家中进行家访,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三是及时结成帮教对子。组织热心公益事业的帮教志愿者与刑释解教人员结成帮教对子;四是及时进行法制教育。通过赠送法律常

4、识读本,组织学习法律知识等途径,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五是及时制定和落实帮教措施。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帮教计划,帮教者对被帮教人负责“三包”,即:包帮助介绍工作、包帮助解决家庭实际困难、包帮助思想转化。第二,帮助就业。我们注重在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方面加强政策上扶持。通过宣传、政策咨询,积极为刑释解教人员提供就业信息支持,帮助他们找对路子,找准路子。另一方面加强技能上扶持。通过介绍刑释解教人员到街道的再就业培训基地和有关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学习,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学习技术,掌握一定的技能,为再就业、自谋职业打基础。第三方面拓宽就业渠道。一是推荐就业。社会上对这些人存在一定偏见,找工作相对

5、难些,我们就利用街道职业介绍所积极沟通和协调,尽可能地推荐他们就业。二是基地安置。街道整合资源,建有公共服务社、超通货运市场两个安置基地,利用这两个基地安置了相当数量的刑释解教人员。另外,我们灵活开展工作,扩大了基地的概念,对一些没有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来源的刑释解教人员,根据政策,帮助他们办理低保,定期组织他们参加卫生清扫、手工编织、旧物再生等公益性劳动,既提高了刑释解教人员参与社会活动的观念,又增加了收入。三是鼓励自谋职业。对找不到合适工作或有意自谋职业的刑释解教人员,我们鼓励他们从事个体经营,并尽量为他们创造条件。例如街道的几处农贸市场,在他们想做生意时,留出几个摊位给他们,不仅摊位费减半

6、收取,而且在进货上货时也给提供方便,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社会对他们这一特殊群体的关心。第三,强化管理。一是落实专项管理。每年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一次针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摸排活动,对摸排的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分类梳理,全面掌握全街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和帮教情况。二是实行人性化管理。首先为刑释解教人员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积极促使周边群众改变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偏见。通过宣传“三不”、“四个一样”(即不嫌弃、不歧视、不纠缠过去;政治上一样对待,经济上一样支持,工作上一样信任、生活上一样关心)逐渐转变了辖区居民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固有看法,也使刑释解教人员能以一个正常人的心态参与到社区生活中。特别是加强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刑释

7、解教人员的帮扶,走访慰问,积极协调民政、再就业部门,为符合政策的困难家庭办理低保,为想学技能的刑释解教人员提供就业培训,起到教育、感化、挽救的作用。三是突出重点管理。对个别有不稳定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除了开展帮教、感化工作外,还积极与公安派出所联系,将这部分人纳入重点监督管理对象,随时掌握其行踪,防止他们重新犯罪。三、大胆探索,稳步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作为辽宁省社区服刑人员矫正工作的试点单位。4年来,我们不断健全社区矫正组织、完善基础设施。建立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采取了心理矫治、分类矫治、犯罪风险评估等一系列方法、措施、手段,较好地完成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为全市乃至全省全面开展社区矫正工

8、作积累了经验。从XX年至今,共接收矫正对象65名,通过改造和帮教,已出矫49名,无脱管、漏管、重新犯罪现象。为保障矫正工作规范开展。我们在立足街情,积极实践的基础上,出台了两个机制一个预案,建立了四项制度,并组建起二支高素质的矫正工作队伍。一是由街道司法所成员、公安派出所民警、社区专干及监狱下派干警组成的专职队伍。二是由39名有志于社区矫正事业的社会人士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我们不断探索教育矫正新模式,通过开展针对性的个别谈话教育、参加公益劳动等。使社区矫正对象的认罪服法意识和赎罪感进一步增强,同时,利用熟悉和掌握心理咨询心理矫治方法的监狱干警和心理学专家摸索着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根据风险等级实行的分级管理,以及采用的“32”管理模式,“五必访”、“一管、一教、一监督” 等做法加强了对社会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我们也把帮困帮扶作为矫正的重要手段使用,共为13人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为20人联系了工作。社区矫正工作初步成型。实实在在的说,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上级的要求、离司法行政工作的根本目标、离刑释解教人员内心的迫切希望,还有差距。我们坚信,只要在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努力探索新路子,真正用心去关怀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实际落实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措施,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我们一定能把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