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第11章对外贸易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795993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经济学第11章对外贸易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发展经济学第11章对外贸易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发展经济学第11章对外贸易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发展经济学第11章对外贸易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发展经济学第11章对外贸易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第11章对外贸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第11章对外贸易(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11章 对外贸易与发展战略,2,本章简介,在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出口贸易中初级产品是赚取外汇的主要来源,除石油输出国和东亚一些小国和地区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需求都超过了出口能力,长期的外债累积和外汇支出,成为其沉重负担,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外贸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3,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特点,4,一、进口与出口的格局与趋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一直保持在20%左右。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等的出口额大幅上升,主要是制造品出口的增加,至于大多数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在它们的出口总额中的份额仍然占3/4

2、以上。在世界经济旧秩序仍然存在的态势下,不少发展中国家以初级产品出口是其外贸的基本格局。,5,二、出国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6,三、贸易条件(1),把一单位典型出口商品价格与一单位典型出口商品价格的关系或比例称为贸易条件,一般用Px/Pm表示,Px和Pm分别表示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的价格基数(以某一基期的价格为100),Px/Pm变小,则贸易条件恶化,反之贸易条件改善。下图表示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持续恶化。,7,三、贸易条件(1),图 非石油出口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 1965 1988 年(1975 年=100),8,三、贸易条件(2),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条件变化比较(表9-2),9,三

3、、贸易条件(2) ),10,三、贸易条件(2),11,三、贸易条件(2),12,三、贸易条件(2),13,第二节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14,一、古典学派的比较成本理论,李嘉图、亚当斯密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这一理论从分设的条件出发,得出三点结论:参加贸易的两国按低生产成本原则进行专业化生产和产业交换;按照低生产成本进行贸易,双方国家可以不受本国资源的约束,交换并消费自己不能生产或不宜生产的商品。经过这种不受干涉的自由贸易,双方得益;如果世界各国都进行这种不受干涉的自由贸易,则全世界受益。,15,二、新古典主义的要素禀赋理论(1),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认为比较成一理论是静态的、单一

4、的生产要素理论,而影响国际生产专业化的是各种生产要素供给的差异。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不是各在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上存着固有的技术差异,而是各国在生产要素供给上具有的不同条件。国际贸易不仅是一种机制,一国可以利用它,发挥自己在某些生产要素上的充裕力量,缓解自己在某些生产要素上的匮乏情况,这就是他们的要素禀赋理论。,16,二、新古典主义的要素禀赋理论(2),新古典主义的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结论是:自由贸易可以使全世界的产出量达到最高水平,可以使各国分享利益。要素禀赋理论还有几点推论:古典学派比较成本理论认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将实现充分专业化,这种情况不一定会出现。世界贸易的结果,会缓解各国生产要素的

5、不均衡,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趋于相等。进行国际贸易后,收入分配不均现象将有所改善。国际贸易会促进国内经济增长。,17,第三节 从发展中国家国情看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18,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不是符合发展中国家实际呢?不少经济学家认为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实际,尤其是其假设根本不符合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现实,当然其结论也悖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历史与现状。现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假设进行分析。 第一个假设:各国的生产资源的数量是固定的,其质量是不变的,它们都是得到充分利用的,在国际间是不流动的。 事实上情况并非这样。在国际贸易中主要享受经济利益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上的落后状况会更加恶化。

6、,19,进一步分析会发现,第一个假设中包含着另一个命题,即各国的资源是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的,是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的,显然这一命题是不符合实际的。发展中国家常见的是失业和就业不足。,20,传统国际贸易理集结的第二个假设:生产技术是固定不变的,消费者趣味也是固定不变的,不受生产者影响,国际上也存在着消费者主权,这也与实际情况相背。 第三个假设:在各国国内生产要素是自由流动的,完全竞争是普遍存在的,这也脱离发展中国家实际。 第四个假设:在贸易关系中,政府是不起作用的。这也与现实不一致。 第五个假设:贸易是自然平衡的,各国经济能迅速地对国际价格变动作出反应,自然地进行调节。这只是一种幻想而已。 第六个假设

7、:对外贸易产生的利益,能为本国国民享有,这也与事实不符。,21,总之,不少发展经济学家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提出批评,但也有不少发展经济学家不同意完全否定,其理由是:比较成本理论的静态性质并不影响用它来分析动态的经济发展问题。比较成本优势或比较利益的存在就是这个国家进行对外贸易的基础。尽得出的政策结论不一致,但是比较成一理论对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是适用的。,22,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战略,23,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战略种类,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战略有四种:初级内向、次级内向、次级内向和次级外向。 初级内向经济上完全自给,基本上以农为主,不与外国进行贸易。 次级内向采取保护措施,发展国内制造品生

8、产,以国内生产的制造品去进口替代品。这种战略亦称进口替代。 初级外向开始进行贸易,鼓励农产品和原料等初级产品出口。 次级外向采用鼓励办法,发展国内制造品的生产,积极出口制造品,亦称出口鼓励或出口替代。,24,一、初级外向,供给和需求特别是需求方面的种种制约,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出口正在逐渐减少。但初级产品出口仍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赚取外汇的重要手段,而且粮食、木材、鱼类、肉类和一些水果蔬菜的需求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都较高,国际市场的吸收能力也较大。故发展中国家仍不能轻视妆级产品的出口,必须高度重视初经级产品的生产。,25,二、次级内向(1),到了20世纪60年代,进口替代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经

9、济发展战略。进口替代一般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首先建立和发展一般的最终消费品工业,以替代收音机、自行车等消费品;第二阶段,当最终消费品的替代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进口替代工业应升级换代,转向国内需要的资本品、中间产品的生产。 在进口替代工业建立初期,政府应采取保护政府并加以扶持:实行保护关税;实行进口限额;实行外币升值;对进口替代工业在资本、劳动力、技术、价格、收益等方面给予优惠。,26,二、次级内向(2),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缺点:造成外汇短缺,国际收入不平衡,反而加重对国外的依赖。妨碍出口,给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对国民经济带动的作用不

10、大。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造成收入分配不均,经济利益外流。 总之,进口替代工业化是否行之有效,决定国际收支状况和本国生产的投入在整个投入中所占的比重这样两个因素。,27,三、次级外向(1),若发展中国家一定要实行进口替代,那么其一旦进入成熟阶段,就应及时转向次级外向。实行次级外向,主要是因为:利用本国自然资源优越和劳动力便宜等优势;出口扩大可扩大就业,使产业结构高级化;可以促使加工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可以克服进口替代工业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出口鼓励一般也经历:第一阶段,主要发展加工工业,以生产一般消费品为主;第二阶段,转向以高技术产品生产为主的出口工业。,28,三、次级外向(2),出口鼓励

11、战略还可进一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出口鼓励与国内生产并举型,一种是单纯出口扩大型。究竟采取那一类型好,视各国的具体条件而定。 出口鼓励亦可能出现以下问题:发展出口鼓励工业常会受到资源、技术、资本、人力等条件限制,发展中国家大多无此优势。产品出口受到国际市场限制。由于给这类工业补贴过多,造成政府财政困难。过度发展出口部门,会造成经济畸形发展。过份依赖国际市场。,29,四、进口替代与出口鼓励的比较(1),进品替代与出口鼓励的基本区别:进口替代主张者的长远目标是双重的,即其一实现国内工业生产的多样化和平衡发展;其二规模经济效益使成本下降,使国内价格能与国际价格竞争,从而先前受保护的制造品最终具有出口

12、能力。出口鼓励的主张者强调自由贸易可以提高效率,促进增长,强调以国际市场代替国内市场的重要意义,指对进口替代实行保护措施的害处。这两个战略并不存在尖锐对立。,30,四、进口替代与出口鼓励的比较(2),从理论逻辑上,可以对三种贸易战略发展的时间顺序形成共识:在发展之初,除采取初级外向别无选择;其后转向进口替代;工业发展有一定基础之后,就从进口替代发展到出口鼓励。 这三个贸易战略并不相互排斥,可以同时发展三种战略所要求的工业,不同时期可有侧重。不宜实行一切以鼓励出口为主的战略。,31,第五节 关税与外汇管理,32,一、关税与有效保护(1),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实行关税保护措施的理由是: 为保护幼稚工业

13、,对需要在国内发展生产的某些产品在进口课以较重的税;关税保护有利于自力更生减少对发达国家的依赖;限制非必需品进口,减少国际赤宗;关税是一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衡量关税效果有两个标准:一是名义保护率,二是有效保护率。,33,一、关税与有效保护(2),设P为进口商品的税前价格,P为该商品的税后价格,则名义保护率n=P-P/P;即名义保护率就是进口商品的从价税率。 若设V为税前1单产量的增值,V为税后1单位产量的增值,则有效保护率e=V-V/V。 可知,即使各类产品的名义保护率相同,它们的有效保护率也不一定相同。,34,一、关税与有效保护(3),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有效保护率是衡量关税对本国产业所起

14、保护作用比较恰当的尺度,而在发展中国家,把n与e加以区分有重要意义,理由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采用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战略,重点放在保护国内生产最终消费品的产业。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征收关税时,特别注意到名义保护率低而有效保护率高。,35,二、外汇汇率与外汇管理(1),外汇汇率通常分为官方外汇汇率和均衡外汇汇率。两者往往是不一致的。前者是指由一国中央银行规定的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在正规外汇市场上的交换比率,后者是指在无政府干涉的情况下国内对某一外币的需求等于其供给时的本币与外币的交换比率。 发展中国家外汇汇率有升值现象,根本原因是为了谋求快速工业化而实行的进口替代政策,外汇升值对本国出口

15、产品是不利的,对那些不受关税和限额保护而又与进口产品竞争的产品也是不利的,但听任市场供求状况决定室外汇汇率,也对其经济造成损害。,36,二、外汇汇率与外汇管理(2),为更好地度量汇率效应,发展经济学家提出了“务义汇率”和“有效汇率”的概念。名义汇率是指官方汇率,用进口商品与出口商品的国内货币价格和国外货币价格之比来衡量,有效汇率则是以官方汇率、出口和进口关税率和限额溢价的综合效应来衡量,公式是: 出口有效汇率(EERx)=R0(1-Tx+Sx) 进口有效汇率(EERm)=R0(1+Tm-Sm+qm) 式中,r0为官方汇率,tx、tm分别为出口、进口平均关税率,Sx、Sm分别为出口、进口补贴平均

16、水平,qm为限额溢价。,37,38,1965-1988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数量与贸易条件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1),第106页,39,1980-2000中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变动曲线图,40,41,42,中国的全方位开放战略,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包括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流动过程。其基本内容是:从沿海向内地推进、从东部向西部扩展的地域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科学知识、人才和管理经验;改革对外贸易制度,扩大对外贸易事业;开展国际经济合作,承包海外工程,发展劳务出口;对外进行投资,开办海外合资经营事业;对外进行国际主义经济援助;发展我国的旅游事业;向海外派遣留学生、访问学者和实习工作人员,等等。,43,中国对外开放基本特点: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贯彻自力更生的方针。 (2)我国的对外开放是面向全世界的开放。 (3)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流动过程。 (4)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与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相结合的过程。,44,复习思考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