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专版)2018中考物理_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 专题一 选择题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783052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专版)2018中考物理_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 专题一 选择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青岛专版)2018中考物理_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 专题一 选择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青岛专版)2018中考物理_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 专题一 选择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青岛专版)2018中考物理_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 专题一 选择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青岛专版)2018中考物理_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 专题一 选择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专版)2018中考物理_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 专题一 选择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专版)2018中考物理_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 专题一 选择题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专题一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考查10种题型要素,把现象实例、看图问答、解释现象、应用联想四个题型要素合并为一个知识与实例对应每一小题考查一种题型要素,且每个题有4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0种题型要素分析如下:,题型概述,【例1】 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所揭示的物理原理或规律正确的是( C ),典例分析,A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乙说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C丙说明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D丁中纸壳能托住纸杯说明水有压强,【思路点拨】 本题属于题型要素中的知识与实例对应题甲反映的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乙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是电动机的工作原

2、理;丙说明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丁说明大气压的作用,【例2】 正确反映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电压关系的是( A ),【思路点拨】 本题属于题型要素中的图象题因为定值电阻的电流与电压是正比图象,所以A是正确的,【例3】 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D ),【思路点拨】 本题属于题型要素中的作图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力臂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由图A知,入射角为904050,反射角应等于入射角,故A项错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用虚线表示,故B项错误;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故C项错误;磁体外部磁感线的方向是由N极出发回到S极,故D项正确,【例4】 下列

3、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使用量筒可以用排水法测量石块的体积 B电流表和电压表都要与被测用电器串联 C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若增减砝码无法使天平横梁平衡,则应调节平衡螺母 D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必须接触容器底部,【思路点拨】 本题属于题型要素中的实验仪器题,考查的是八种基本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B项电压表应与被测用电器并联,C项测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D项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例5】 下列科学方法中,错误的是( A ) A找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运用了类比法 B根据增大压强的方法想到减小压强的方法,运用了逆向思考法 C两个5的电

4、阻串联与一个10的电阻效果相同,运用了等效法 D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斜面小车实验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到结论,运用了逐渐逼近法,【思路点拨】 本题属于题型要素中的科学方法题,要求学生掌握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法、比较法、类比法、分类法、模型法、等价变换法、逆向思考法、放大法、缺点列举法、缺点利用法、换元法、组合法、拟人类比法、逐渐逼近法等科学方法找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运用的是比较法,【例6】 甲、乙两用电器电功率之比为12,通电时间之比为34,则消耗电能之比为( B ) A12 B38 C34 D23,【思路点拨】 本题属于题型要素中的比例计算题,已知用电器电功率与通电时间之比,由WPt

5、可以求出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之比甲、乙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之比,【例7】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了它,人类将无法生存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地球周围没有大气层,以下现象将不再发生的是( D ) A用天平称物体质量 B水往低处流 C将衣服上的灰尘拍下 D用吸管喝饮料 【思路点拨】 本题属于题型要素中的想象能力题,要在已有物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转化、联想没有大气层也就没有了大气压强,也就不能用吸管喝饮料,【例8】 下列知识结构中错误的是( A ),【思路点拨】 本题属于题型要素中的知识结构题,近几年的中考题中大都是以表格的形式考查A项考查的是力与运动的关系,不受力和受平衡

6、力的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B项是用比较法来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表述正确;C项是杠杆的分类,表述正确;D项考查了物理学史中的各位科学家的学术贡献,表述正确,专题训练,类型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题,1下面是晓丽收集的人们生活中的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夜间在居民区旁的工地施工 B音乐课上,同学们按老师要求放声歌唱 C汽车超载行驶 D在晴朗的白天,教室里开着灯,2以下是晓丽收集的人们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做法,其中正确 的是( ) A小商贩把秤砣打个洞后用泡沫填充 B大雪后在马路上撒沙子 C公交车上乘客把矿泉水瓶扔出窗外 D光学实验课上同学用激光手电筒照人,B,B,3下面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些做法,

7、其中安全的是( ) A汽车在马路上超速行驶 B车辆快速行驶时前后保持车距 C开车不系安全带 D用铁丝代替保险丝,B,类型二 知识与实例对应题,4下列选项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光沿直线传播 B用注射器推药液大气压强 C刹车时用力捏闸增大摩擦 D衣柜中的樟脑球逐渐变小升华,B,5下列生活、生产实例与所包含物理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墨水滴到水中,热水变色比冷水快,是由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的缘故 B刀刃磨得很薄是为了使用时增大压强 C司机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D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6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8、A把饮料放入冰箱,饮料温度会降低 B把酒精涂在手上,手会感觉到冰凉 C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路面温度升高 D给自行车打气,打气筒壁会发热,D,D,7看起来清澈见底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小明跳下去就出现了危险,幸好有同学及时相救小明在岸上看池水比实际浅的原因是( ) A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 B小明的眼睛产生的错觉 C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D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8妈妈做饭时,小军在旁边仔细观察,联想到许多物理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 A有风吹过时厨房的窗帘被“吸”向窗外,是因为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B利用电饭锅煮饭,是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 C切菜的菜刀刀刃很薄

9、很容易切断菜,是因为减小受力面积,减小摩擦力 D划燃火柴,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火柴的温度升高的,C,B,9生活处处有物理以下是小夏对几处生活情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投入水中的石块没有漂浮在水面上,说明下沉的物体并不受浮力 B人远离平面镜常常感到像变小,说明平面镜成像大小与物距有关 C冬天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D教室内的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八盏灯,说明这八盏灯是串联的 10由乘车联想到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 ) A乘客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闻到窗外的花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窗玻璃内侧有一层水雾,是由于车内空气中

10、的水分蒸发造成的 D公交车内的扶手拉环都设计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防止手滑甩掉,C,C,11如图所示是汽车起重机的示意图,当用它从水中吊起重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轮胎有花纹是为了减少行驶过程中的摩擦力 B此吊车运用了杠杆原理,此杠杆为费力杠杆 C汽车固定后,吊起重物后与没有吊起重物相比,对地面的压强变小 D将货物从水中匀速吊起时,出水过程中,拉力逐近变小,12关于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风中雨伞容易“上翻”,是由于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是由于分子间有引力作用 C丙图中导线触接电源后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磁能够生电 D丁图中

11、绝缘棒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说明该棒带正电,B,B,13如图所示的物理现象涉及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A电风扇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家庭电路中的电能表是测量电流做功快慢的 C法拉第根据图示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了电动机 D测电笔按图示的方法使用可以辨别家庭电路中的火线与零线,类型三 图象题,14下列图象表示海波熔化的是( ),A,C,15下列图象中,错误的是( ),16从下列图象得到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图乙表示物体正以5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C图丙告诉我们小灯泡的电阻值是固定不变的 D图丁表示同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成正

12、比,A,C,17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物理量间的关系图线中,正确的是( ),类型四 作图题 18如图所示的各图中,不正确的是( ),D,B,19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 ),20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 ),C,C,类型五 实验仪器题 21下列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 A不经过用电器可以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B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到阻值最大处 C电压表可以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D在使用电压表之前,要用大量程试触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调节天平时,应该将游码移到标尺中央 B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时,必须使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

13、体匀速直线运动 C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凸面顶部或凹面底部相平 D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A,A,23使用下列器材时,正确的做法是( ) A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在读数时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以便读数准确 B使用天平称物体质量前,应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C使用电流表时,可以将它直接接在电源两极 D使用量筒测水的体积时,视线应该和水面上表面相平 类型六 想象能力题 24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舱中进行体能锻炼和探究实验时,下述活动中,可行的是( ) A举哑铃 B用天平测量质量 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引体向上,B,C,25月球表面无大气层,昼夜温差超过30

14、0,部分土壤非常松软针对这种环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三号”降落时,要使用降落伞减速 B月球车利用电磁波向地面传输探测到的数据 C月球车的车轮使用了充气橡胶轮胎 D月球车的轮子表面积较大,可以减小对月球表面的压力 26用绳子拴着一石块,使石块在水平面上匀速转动如果石块受到的力都消失了,石块将( ) A立即停止运动 B落到地面上 C继续匀速转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27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请你想象一下,假如“大气的密度比现在增大一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无法在大气中传播 B海市蜃楼现象不会再出现 C氢气球无法升入空中 D托里拆利实验中的水银柱高度会增加,B,D,D

15、,类型七 物理人文知识题 28在下面四位科学家中,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 A奥斯特 B安培 C法拉第 D焦耳 29第一个揭示电与磁有联系的科学家是( ) A安培 B法拉第 C欧姆 D奥斯特 30发现了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的科学家 是( ) A奥斯特 B法拉第 C安培 D托里拆利,31以下表述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一项是( ) A伽利略研究发现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牛顿第一定律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概括总结而来的 B托里拆利通过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C发现“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的科学家是阿基米德 D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磁生电”的规律,而法拉第是第一位发现“电能生磁”的科学家,C,D,C,D,类型八 科学方法题 32下列研究过程中,运用“缺点列举法”的是( ) A研究串联电路电阻时,引入总电阻 B发现导线太长而采取缠绕的方式,从而制成滑动变阻器 C研究电流时,设想自己就是电路中移动的电荷 D研究电磁现象时,由电生磁想到磁能否生电 33回顾所用的科学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采用比较法 B用真空罩实验来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是采用逐渐逼近法 C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设计阻力逐渐减小的斜面实验,最终进行推理,得到“当阻力为零时物体做匀速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