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产业及服务状况自查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780525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文化产业及服务状况自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文化产业及服务状况自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文化产业及服务状况自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文化产业及服务状况自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文化产业及服务状况自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文化产业及服务状况自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文化产业及服务状况自查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文化产业及服务状况自查报告抓好项目建设,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硬件基础。1、积极开展项目争取。全年共争取文化体育建设项目5项,落实到位资金139万元,达到县定下达任务70万元的198%。其中到位农家书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24万元;到位乡镇文化站设备购置专项资金25万元;到位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补助经费54万元;到位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经费30万元;到位县体育馆专项维修资金6万元。2、认真组织项目实施。一是新完成鸣凤镇文化站、洋坪镇文化站改扩建工程,圆满实现了在“十一五”期间对全部乡镇文化站进行新一轮改扩建的预定目标;二是新建成农家书屋36家;三是新完成凤山村等12个新农村建体育场地及设施建设项目,

2、共配备篮球架12套、乒乓球桌17套;四是完成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建设,乡镇及村两级基层点建设也已基本完成,县图书馆顺利通过一级馆验收;五是对体育馆进行了地面整修,改善了体育馆的服务条件,使体校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有了较大的改观。抓活动开展,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内容。一是举办大型文体活动7场次。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县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和协调下,全县共举办“嫘祖情怀”春节团拜会、正月十五元宵焰火晚会暨灯谜游艺活动、第二十七届嫘祖庙会节暨全县第六届民间文艺调演、“劳动者之歌”庆五一职工文艺汇演等四项大型文艺活动,共举办“园林城市杯”元旦职工环城长跑、“庆五一、迎世博”职工运动会、“

3、供电杯”县第二届企业职工运动会等三项大型体育活动。二是组织小型文艺展演和文体竞赛活动54场次。其中;XX年2月组织民间呜音班子参加宜昌春节联欢晚会、XX年9月组织画家钟远龙参加宜昌市“边走边画十人油画风景展”、XX年11月在北京798艺术馆举办马洪戈“我有一个梦想”油画展、XX年12月组织文化馆美术干部参加省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省乡镇书法篆刻展”等活动;以及协助宜昌市农信社举办“福卡杯”篮球联赛、协助举办省“财商杯”乒乓球比赛、协助县人保局举办首届职工运动会,与县妇联共同举办庆三八“交通杯”女子运动会等活动均取得较好的社会影响。三是积极参加省市两级重要文体赛事3场次。其中,组织参加“天冠陶瓷杯”

4、宜昌市第三届运动会,共获奖牌5金14银12铜,综合总分和奖牌总数均排列全市第八位,与参加市二运会的成绩相比,分别进位前四名和前三名,圆满完成了县领导预定的“争牌进位、保九争八”的目标。组织参加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运动员周冀冀获得青少年男铁饼金牌、谭楚君获得青少年女子四项全能银牌、王琦获得青少年男子跳高铜牌,超额完成了市政府给下达的得分任务。组织县花鼓剧团参加宜昌市第六届专业剧团调演。选送花鼓戏瓜园会、吴大拜年在宜昌展演受到专家和观众一致好评,7名演职人员分获最佳编导、最佳作曲和最佳表演奖,其他10名演员获得表演奖。四是专业剧团送戏下乡203场。组织县花鼓剧团新创作花鼓戏3个,小品4个,编排歌舞

5、类节目8个,在全县范围内常年开展以“文明新村行”为主题的送戏下乡活动,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县花鼓剧团被评为宜昌市十佳文化单位。五是利用县图书馆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图书借阅和信息服务活动。新增持证读者230名,完成领导参阅件6期204册,开展图书管理专业辅导30次。六是组织开展文体培训活动。其中,利用嫘祖文化广场阵地常年开办书法、绘画、舞蹈、声乐、器乐培训班,培训学员1000人;利用县体育馆阵地开办田径、乒乓、篮球、羽毛球等培训项目,分别对80名学生进行常年专业化训练,对20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暑期短期培训。培育新型民风示范户,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载体。一是建立选评机制。本着成熟一个,发展

6、一个的原则,XX、XX年两年评出新型民风文化示范户17户。二是建立重点扶持机制。各乡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均出台了新型民风文化示范户扶持培育方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扶持对象,制定了各项优惠政策和具体的帮扶措施,为促进新型民风文化示范户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全县在选定的文化示范户中推行“一个省市级文明单位包扶一个户,一个乡镇明确一个领导联系一个户,县直文艺团体指导一个户”的帮扶政策,大力支持新型民风文化示范户的快速发展。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对示范户进行典型宣传。跟踪宣传示范户的发展状况,树立了吕元生兄弟、陈德望、邓泽松等一批影响力较大的文化带头人典型,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对创新发展

7、的优秀文化示范户,由县委、县政府命名表彰,每户给予1000元的奖励,赠送一份三峡商报;一年一届的全县民间文艺调演,对优秀参演节目,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四是完善培训机制。对文化示范户的骨干和新人由文化部门组织专业文艺人才对其进行分类培训和跟踪指导,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培育机制,使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水平不断提高,作用日趋明显。五是努力建设生态文化走廊。全县确定20公里生态文化走廊和嫘祖生态文化走廊。在硬件建设上以强化村容整治,建设生态小区,突出山川秀美,建设绿色通道为抓手,以培育新型农民,倡导文明风尚,繁荣基层文化为内容,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提高文化素养,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8、,形成良好民风。加强依法监管工作,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环境。针对网吧管理,全年不定期检查210余次,处罚违规网吧4家,取缔黑网吧1家。一年来全县正规网吧因违规受到举报的现象明显减少。针对电子游戏室,在加强日常巡查的基础上,先后3次会同县综治办、县公安局、工商局采取联合行动,集中对全县电子游戏场所进行全面整治,县公安局对非法游戏设备进行了收缴,县文体局向经营户下达整改告知书12次,强力规范了电子游戏室的经营行为。针对出版物市场,大力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加强对非法政治出版物和宣扬淫秽色情、凶杀暴力、低俗庸俗、封建迷信及伪科学内容的“口袋本”图书、卡通画册、音像制品、游戏软件等违禁出版物以

9、及盗版教材方面的市场检查,加强对出版企业的监管,有效防范了重大恶性案件的发生。加强服务与培养,引导文化产业健康发展。1、认真开展法规宣传服务。XX年,县文体局坚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一法四条例”于XX年5月投产,预计年销售额为1300万元,销售收入为200万元。项目远期规划为实现年销售收入亿,税收1000万元,利润50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100个。二是加强对观赏石产业扶持,先后组织观赏石爱好者外出参观学习,并发起成立县观赏石协会。三是加强对文化艺术培训机构扶持,引导2家文化艺术培训进驻嫘祖文化广场。全县现有各类文化经营户114家,其中:网吧18家、歌舞娱乐场所5家、露天卡拉ok1家,音乐器材演出1家、印刷业经营户6家、包装装潢1家,图书经营16家、电子游戏室12家、音像制品经营户21家、打字复印店29家、体育经营户3家、舞蹈培训1家。预计各类文化经营户年营业额万元。特别是以丰利元为代表的重点包装印刷企业的兴办,成为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新的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