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主题计划主题包《好听的声音》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2779363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主题计划主题包《好听的声音》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9A文】主题计划主题包《好听的声音》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9A文】主题计划主题包《好听的声音》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9A文】主题计划主题包《好听的声音》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9A文】主题计划主题包《好听的声音》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主题计划主题包《好听的声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主题计划主题包《好听的声音》(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小班主题包好听的声音一、主题名称:好听的声音二、主题说明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丰富的声音资源:有趣的动物的声音、马路上汽车的声音、好听的歌声、好玩的玩具发出的声音等等,那些声音在孩子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存。何不通过声音让孩子们接受来自声音的各种信息呢?何不充分的运用身边的各种声音资源,让孩子感受辨别各种声音的同时,了解声音带来的信息,通过有趣的声音活动,引发幼儿关注周围人与事物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呢?幼儿天生好动、好玩,这里蹦一蹦、那里跳一跳,拿到什么物品都要敲一敲、拍一拍,各种各样的响声另幼儿着迷,敲敲小铃丁零零,听听下雨沙沙沙等等,那么多的声音给

2、幼儿带来无限的欢乐、无限的惊喜。听觉是幼儿感知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好听的声音”创设了以声音为主题脉络的学习情景,在听一听、找一找中,幼儿会发现声音不但能感知,还可以自己去创造,在想一想、听一听的过程中学习辨别声音的差异。确定声音的方位,表达自己对声音的喜好,发现自己和周围的联系,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在主题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去探索、去发现,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同时感知快乐的各种声音有时可以给大家带去快乐,有时则会给大家带去麻烦,需要放轻声音,轻悄悄三、主题目标1、喜欢听辩周围的各种声音,区别不同声音以及所表示的意义。2、能探索各种物品在拍、敲的动作下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四、主题环境创

3、设1、墙面环境创设:主题墙饰:布置好听的声音主题墙,声音王国会发各种声音的物品的图片;引导幼儿玩听辨游戏的小耳朵。2、家长资源:“家里的声音”搜集一些家里的声音图片,激发幼儿喜欢发现生活中的声音。3、自主性游戏娃娃家:娃娃、床、餐具、电话、娃娃的衣服、袜子、柜子、电视机、微波炉、洗衣机等。理发店:自制理发店洗发屋、“剪刀”、梳子、装扮物品等。建筑工地:各种建筑材料、纸盒、插塑玩具、小树等。点心店:各种自制点心、餐具、点心店服装、杯子、灶头、锅具等。小舞台:表演区(各类头饰、草裙、话筒、打击乐器等);观看区(小椅子若干)。图书馆:动物手偶、图书若干、靠垫、自制图书等。4、学习性区域活动语言区:搜

4、集一些家里的声音图片,激发幼儿喜欢发现生活中的声音。玩色区:提供玩具汽车、小滚轮、颜料等,引导幼儿大胆尝试运用小滚轮等作画,在其中感受不同的颜色、花纹的变化,体验其中的乐趣。表演区:提供音乐、瓶瓶罐罐等,指导幼儿进行敲打、碰撞,感受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在击打中发出的不同声音,体验别样节奏乐带来的乐趣。建构区:提供大木头积木、各种废旧材料、汽车模型等,指导幼儿初步运用横排、顺接、叠高桥式的建构方式与同伴合作搭建小花园、楼房等。五、家园共育1、 家长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听一听家里常有的声音(如:门铃、电话铃等)并让孩子动手尝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2、 家长在带领幼儿外出时,注意让幼儿听辩周围车辆以及

5、其他物体发出的声音,并了解它们所表示的含义。3、 让幼儿听乐器发出的好听声音,并了解一些常见乐器的名称。4、 听一听一些有节奏、韵律的儿歌或歌曲,并乐意模仿。六、主题网络铃儿响叮当好听的声音谁的声音美妙的声音会唱歌的车l 高结构活动共享课例:(内容涉及语言、音乐、计算、美术、科常等领域)集体学习活动名称:家里的声音P26(重点领域:科常)活动目标:1、喜欢听辨家里常见事物发出的声音,并乐于模仿。2、了解不同声音表示的不同意义。活动准备:1、四种生活中常见声音VCD(电话铃、门铃、炒菜、抽水马桶)2、相应图片、“小耳朵”3、幼儿自带一件会发声的家用品(吸尘器、电吹风、电动牙刷、闹钟、定时器之类)

6、4、操作包家里的声音活动过程:1、听一听,猜一猜。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到我家去做客,我家里有很多东西都会发出声音,好象唱歌一样,请你听听是什么声音?听录音:电话铃、门铃、炒菜、抽水马桶2)猜一猜:师:刚才听到的好象唱歌一样的是什么声音?它是怎么唱的?以“猜”的形式来引发幼儿听辨声音和模仿声音的兴趣,鼓励幼儿不同生活经验再现。2、听辨声音,讨论并验证。师:究竟是什么声音?它唱什么呀?学一学。它告诉我们什么?师:这两个究竟是什么在唱歌呢?我们来看看:教师出示与录音相应配对的图片:马桶抽水声、炒菜声,分别摆放。幼儿人手一只耳朵指偶,根据自己听辨出的声音,站立不同的位置。看录象验证:原来是RR发出

7、的声音,它是怎么唱的?它告诉我们什么?小结:老师家里有许多东西会发出声音,就像在唱歌电话嘟嘟嘟嘟,喂喂是谁呀?门铃丁冬丁冬,客人来我家。菜锅嚓啦嚓啦,我在炒小菜。马桶窟隆窟隆,干净又卫生。3、我家的东西会唱歌。师:你们家里有什么东西也会发声音?幼儿自由说说,模仿声音。4、家里的声音(操作包家里的声音)师:在红红的家里找一找会发声音的东西,然后用小手撕贴下来。幼儿操作活动名称:会唱歌的车(重点领域:科常)P30活动目标:听辨各种车子的声音,区别不同声音所表达的意义。活动准备:各种会发声音的车子的图片、声音录音活动过程:一、听听车子的声音(救护车、消防车、警车)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幼儿安静地听辨各种

8、车子的声音。二、交流讨论:1、你刚才听到了什么车子在唱歌?出示图片和声音验证2、它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模仿车子的声音3、这些车子为什么开的时候要唱歌?救护车要唱歌,告诉别人,快快让我开,我要去救人。消防车要唱歌,告诉别人,快快让我开,我要去救火。警车要唱歌,告诉别人,快快让我开,我要去抓坏人。了解各种车子唱歌的含义。4、你还知道有什么车子会唱歌?洒水车、摩托车、自行车都会唱歌,告诉别人,车子来了,请你让以让。三、游戏:我是小司机做做小司机,一边开车,一边学学它唱歌的声音。通过不同的场景、音像和语言把幼儿带入各种情景中,让孩子判断、模仿什么车子开来了。活动名称:我的小鼓响咚咚(重点领域:语言)

9、P29活动目标:1、欣赏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并念出来。2、能用轻重不同的敲鼓声表现儿歌内容。3、知道不要打扰别人休息。活动重难点:通过儿歌的学习能用轻重不同的敲鼓声表现儿歌内容。活动准备:小鼓若干活动过程:一、欣赏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1、教师:我有一面懂事的小鼓,为什么说它是懂事的小鼓呢?2、教师出示小鼓,引出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幼儿欣赏。回忆讨论二、回忆和讨论儿歌。1、再次朗诵儿歌,请幼儿认真倾听。2、我的小鼓会发出什么声音?后来它为什么不祥了?3、你觉得小鼓懂事吗?当你遇到别人休息时应该怎么做?尝试操作三、念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1、学念儿歌。2、试着用一些动作表现儿歌内容,尤其注意小鼓声音的变

10、化。3、幼儿每人一面小鼓,按照儿歌内容,在念到“咚咚咚”、“强”时,用轻重不同的敲鼓声表现。四、延伸活动在区角活动中边念儿歌边敲鼓巩固活动内容。活动名称:美妙的琴声(重点领域:音乐)P28活动目标:1、喜欢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2、大胆尝试用手指弹奏钢琴。活动准备:多媒体音乐CD“小丑进行曲”2、钢琴一架3、前期活动:孩子们已发现钢琴有声音,弹出来的音乐很好听活动过程:一、大胆尝试1、师:咦,我们小朋友发现钢琴有没有声音呢?让老师来弹弹看。(老师弹奏一段简短的乐曲)2、幼儿一一尝试(1)宝宝弹得真好听,宝宝怎么会让钢琴发出声音的呢?(2)想不想再来试试?(鼓励幼儿在不同区域弹奏)(3)边弹奏边

11、问:咦?声音一样吗?二、倾听辨别1、刚才,我们的宝宝发现钢琴不同的地方弹出来的声音是不一样的,那贾老师试试看,你们来听,有什么不一样?(老师弹高和低的音域)2、宝宝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幼儿交流)3、原来钢琴上的音有高有低,那你觉得高的音乐象什么?低的音乐又象什么呢?(弹琴,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4、游戏“高音”和“低音”:听到高音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听到低音躲到椅子后面。三、欣赏交流1、今天,老师带来了用钢琴弹的音乐,可好听呢,我们来听听。(幼儿倾听)宝宝觉得怎样?2、音乐里有一个小丑,我们来看看他在干什么?(播放多媒体,让幼儿边看边听边交流)活动延伸:如果宝宝家里也有好听的音乐,带来我们一起来听

12、好吗?活动名称:小鸡找虫(重点领域:计算)活动目标:1喜欢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2初步具有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意识。3尝试运用多种感官感受4以内数的实际意义。活动准备:红、黄、绿、色虫子若干;红、黄、绿色小盆各只;小鸡头饰若干活动重难点:在活动中能感知4以内数的实际意义。活动过程:导入情境1、扮演角色,导入游戏情境。老师饰鸡妈妈,小朋友饰小鸡,小鸡和鸡妈妈一起说儿歌。尝试操作2、小鸡练本领。(1)妈妈说,小鸡做。(2)如:我的小鸡蹲一次;我的小鸡拍两次手(3)小鸡可以数出声来,也可以不数出声。(4)表扬小鸡有本领。巩固操作3小鸡找虫。(1)妈妈交代游戏内容及要求:小鸡听妈妈拍铃鼓的

13、次数去找虫,找到后,看清虫子是什么颜色的,就放到相同颜色的小盆中。(2)小鸡找虫。妈妈敲铃鼓,让小鸡听铃声找虫并学习检查。(妈妈检查,和同伴互查,自查)注意鼓励能力弱的幼儿。(3)小结,夸小鸡真能干。活动名称:会发声音的玩具(重点领域:社会)P31活动目标:1、寻找并辨别会发声音的玩具,区别不同声音所表达的意义。2、愿意和同伴一起分享玩具的乐趣活动准备:各种可以和不可以发出声音的玩具活动过程:一、尝试体验:1、这里有很多的玩具,大家可以去选一样你喜欢的玩具,玩一玩。教师引导幼儿玩玩具的时候,发现声音的秘密。2、说说你玩的是什么玩具?它是怎么样的?二、游戏:让玩具回家1、给玩具分类:1)教师出示

14、有声音和没声音的标记,请孩子们根据标记分类。2)你会玩这些玩具吗?怎样可以让它发出声音?它会发出什么声音?幼儿模仿玩具发出的声音,仔细听辨玩具不同的声音。三、让玩具宝宝唱歌这里有一些玩具本来也会发出声音的,可现在不会响了,请你们帮助玩具宝宝发出声音。旁边放着电池,幼儿探索摆弄,让玩具唱歌。教师帮助指导幼儿操作。活动名称:奇妙的声音(重点领域:语言)P33活动目标:1、通过玩玩、猜猜、说说,初步听辨声音的不同。2、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活动准备:各种瓶罐、各种物品(木制玩具、塑料玩具、蚕豆、赤豆、回形针、硬币、钮扣)。活动过程:(一)玩一玩发现声音1、小朋友们看,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呀,今天

15、我们来一起跟瓶子宝宝做游戏吧!(幼儿自由的选择喜欢的瓶瓶罐罐,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玩)2、你刚才是怎么玩的?你听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声音?小结:因为瓶子里装了东西,我们摇一摇就能发出声音。请个别幼儿摇自己的瓶子,再打开验证瓶子里装了东西。4、小朋友的瓶子都有声音,我们听听这个瓶子有没有声音呢。5、这个瓶子为什么没有声音?(因为没有装东西)小结:瓶子里装了东西摇一摇就能发出声音,空空的瓶子就没有声音。第一环节是让幼儿在摆弄瓶瓶罐罐中发现存在着声音,并自主发现空瓶没有声音,从而引出声音这一主题,为后面的环节做好铺垫。(二)猜一猜听辨声音老师这里还有三个瓶子,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有声音么?他们的声音一样么?1、教师提供三只同样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不同的东西(弹珠、纸片、米粒)2、根据三种不同的声音,对照纸片、弹珠、米粒,猜瓶子里面是什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