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第三章钢筋混凝土正截面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2774125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129 大小:4.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结构第三章钢筋混凝土正截面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工程结构第三章钢筋混凝土正截面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工程结构第三章钢筋混凝土正截面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工程结构第三章钢筋混凝土正截面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工程结构第三章钢筋混凝土正截面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结构第三章钢筋混凝土正截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结构第三章钢筋混凝土正截面(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第三章,2,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适筋梁正截面受弯三个受力阶段的概念,包括截面上应力与应变的分布、破坏形态、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百分率对破坏形态的影响、三个工作阶段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等。 2掌握混凝土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及其在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的应用。 3熟练掌握单筋、双筋矩形与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配置纵向受拉钢筋的主要构造要求。,3,内容提要:叙述构件在弯矩作用下正截面承载力 试验分析的过程,对各个阶段构件截 面上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分析,从而 提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 式。 学习重点:受弯构件的试

2、验方法和试验现象; 计算公式的建立。 学习难点:相对受压区高度;公式的适用条件。,4,第三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4-1 受弯构件概述,4-2 试验研究分析,4-3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4-4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4-5 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6 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5,4-1 受弯构件概述,承受弯矩M和剪力V共同作用的构件 ,主要产生弯曲变形。,受力特点,常见受弯构件实例,7,截面形式和钢筋布置,梁中常见配筋,9,受弯构件的两类破坏,1、正截面受弯破坏 由弯矩引起的破坏,破坏形态与梁的纵轴垂直,称为正截面破坏。 2、斜截面受剪破坏

3、 由弯矩和剪力共同引起的破坏,其破坏截面为倾斜的称为斜截面破坏。,混凝土受弯构件设计,要进行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即分别进行:纵向受拉筋和箍筋(或弯起筋)的计算,10,、试验准备 为了排除剪力的影响,采用图示的试验试件及试验装置。 试件中部1/3区段为纯弯段,不设箍筋。 两端1/3区段为剪弯段,设置箍筋。 试件两端和中央放置百分表测量支座的沉降和跨中的挠度。,4-2 试验研究分析,一、梁的受力分析,12,、试验过程 试验采用逐级加荷的方式,每加一次,停一分钟,再加。,、试验结果分析,一、梁的受力分析,适筋梁受弯试验,弯矩与挠度曲线 截面应变分布规律 钢筋应力与M的关系曲线,梁的受力工作可

4、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弹性阶段,裂缝开展阶段和破坏阶段。,13,二、梁正截面工作的三个阶段,14,这个阶段是荷载施加的初期,由于荷载不大,混凝土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应力应变成正比。截面应力分布图形为三角形,符合平截面假定。,第阶段:弹性阶段,第阶段末期,截面弯矩达到开裂弯矩Mcr,进入开裂临界状态,受拉区的应力图形由于塑性的发展,转变为曲线形式。而压区的砼仍然处于弹性阶段,应力图形为三角形。末期称为a。,15,该阶段为构件的正常工作阶段,进入带缝工作阶段。裂缝首先从试件纯弯段内某一个最为薄弱的截面受拉边缘产生,而后向中和轴延伸。同时受拉区的其它部位也会产生裂缝并向中和轴延伸。 分析应力图形:受拉区

5、混凝土开裂后,退出工作,其应力图上移且保持曲线形式(塑性);钢筋的应力增大,进一步向屈服强度靠近;受压区混凝土塑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应力图形转变为曲线。 本阶段应变(平均应变)分布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当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fy的瞬间,我们称为a阶段,此时截面弯矩称为屈服弯矩My。,第阶段:裂缝开展阶段,16,此阶段中,钢筋由于达到了屈服,不能继续承受拉应力,仅仅是变形急剧增加,导致钢筋和砼之间的粘结力破坏,裂缝宽度不断增大的同时继续向梁顶面延伸,造成中和轴不断上抬,受压区高度减小,内力臂增大,截面承受的弯矩实际上仍有所增加。受压区边缘的砼压应变增大很多,应力图形出现下降趋势。 当砼达到极限抗压强

6、度的时候,受压区内砼由于受到挤压出现水平的裂缝,构件宣告破坏,此时称为a阶段,对应的截面弯矩称为极限弯矩Mu。,第阶段:破坏阶段,适筋梁正截面受弯三个受力阶段的主要特点,适筋梁正截面受弯三个受力阶段的主要特点,适筋梁正截面受弯三个受力阶段的主要特点,适筋梁正截面受弯三个受力阶段的主要特点,适筋梁正截面受弯三个受力阶段的主要特点,适筋梁正截面受弯三个受力阶段的主要特点,23,试件是根据计算的配筋量制作的,所配的纵向受力钢筋比较合理,我们称之为适筋,相应的梁称为适筋梁。其破坏特征可以归纳为“受拉区钢筋首先屈服,而后压区混凝土受压破坏” 试验还发现,适筋梁在从第一条裂缝产生到最后压区的混凝土被压碎,

7、整个过程会产生明显的挠曲变形和裂缝发展,破坏之前预兆明显,这种破坏我们称之为塑性破坏。,三、配筋率对正截面破坏性质的影响,通过对不同配筋量的各种梁的大量试验研究表明,梁的配筋数量对梁正截面的破坏特征有很大的影响。,24,对矩形截面,计算公式: 式中:h0h-as,1、配筋率,注意:as受拉钢筋合力作用点到截面受拉边缘的距离,配筋率:表示截面中钢筋的数量,用希腊字母表示。,25,2、梁的破坏形式,26,27,适筋梁:梁内钢筋数量适宜。,破坏特征: 破坏始自受拉钢筋的屈服,而后压区混凝土破坏。整个过程中裂缝开展较为平缓,构件变形较大,破坏前具有明显的延性性质,属于“延性破坏”。设计计算公式即依此破

8、坏形式为模型。,minmax,28,破坏特征: 破坏始自受拉区混凝土的开裂。构件一旦开裂,拉区钢筋由于面积不足而迅速达到屈服强度,严重者被拉断。截面裂缝迅速开展到梁顶端,构建一断为二。构件破坏前没有明显的预兆,“一裂即坏”,属于典型的“脆性破坏”。设计和实际工程中严禁出现此破坏形式。,少筋梁:梁内钢筋数量过少。,minmax,29,破坏特征: 破坏始自受压区混凝土的破坏,此时拉区的钢筋并未达到屈服强度。构件破坏前由于拉区钢筋仍处于弹性阶段,裂缝和挠曲变形发展很不明显,破坏时无明显预兆,表现出“脆性破坏”的特征。由于超筋梁的破坏具有脆性特征,同时对钢材也是一种浪费,因而设计和实际工程中不允许采用

9、。,超筋梁:梁内钢筋数量过多。,max,30,一、四个基本假定 对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时候,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同时符合国际惯例,引入四个基本假定:,4-3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截面应变保持平面(平截面假定),、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砼受压时应力应变关系,、钢筋的极限拉应变取为0.01,31,内容:构件正截面弯曲变形后,其截面 依然保持平面;截面内任一点的应变与该点 到中和轴的距离成正比,钢筋与外围混凝土 的应变相同。,、截面应变保持平面(平截面假定),一、四个基本假定,32,()由于钢筋砼并非完全的弹性材 料,因此平截面假定是假设在一定标 距范围内测得的近似值;,3

10、3,()采用平截面假定,可以较为完整的 建立起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体系;可以合理 的建立起当受压砼破坏时,受拉钢筋是否 达到屈服的界限条件;可以为结构构件进 行全过程分析及非线性分析等电算程序提 供必不可少的变形条件;,34,()采用平截面假定建立的公式仅适用于跨 高比大于的构件;对于跨高比小于的深受 弯构件,因其剪切变形不可忽略,截面应变分 布为非线性,平截面假定不再适用,另外有相 应的计算理论和公式。,35,内容:受弯构件中和轴以下的尚未开裂的砼所能承担的一小部分拉力由于数值较小,且内力臂很短,承担的弯矩可以忽略,因此在计算过程中不予考虑,作为构件的强度储备予以保留; 说明:如果考虑受拉区砼的

11、抗拉作用,公式的建立将非常复杂,会出现只有两个方程的三元方程组,而且受拉砼所承担的拉应力c很难确定,、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一、四个基本假定,36,内容:在确定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时,没有考虑曲线的下降段,采用近似的计算公式。 说明:砼的应力应变曲线随砼的强度、级配等材性而变化,并与轴向力的偏心程度有关,要想较为准确地描述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对砼的应力应变曲线采用近似关系图形,即分为上升段和水平段。,、砼受压时应力应变关系,一、四个基本假定,37,38,混凝土近似应力应变关系计算式 上升段:c0,c= fc1-(1-c/0)n 水平段:0ccu,c= fc 其中:n=2-(fcu,k50)/6

12、0,大于2.0时取2.0; 0=0.002+0.5(fcu,k50)10-5,小于0.002取0.002; cu=0.0033(fcu,k50)10-5,大于0.0033取0.0033;轴心均匀受压时,取0.002。,39,C50及以下混凝土近似应力应变关系计算式 上升段:c0,c= fc1-(1-c/0)2 水平段:0ccu,c= fc 0=0.002 cu=0.0033;轴心均匀受压时,取0.002。,40,内容:钢筋应力等于钢筋的应变s与其弹性模量Es的乘积,但其绝对值不大于其相对的强度设计值。 即: 屈服前 0sy,s=sEs 屈服后 ys0.01,s=fy,、钢筋的极限拉应变取为0.

13、01,一、四个基本假定,41,说明:取极限拉应变为0.01作为构件达到承载 能力极限状态的标志之一,是为了限制钢筋进 入屈服台阶的幅度或限制钢筋进入强化阶段的 幅度。也表示设计所采用的钢筋的伸长率不得 小于0.01,以保证结构具有起码的延性。 对于受弯构件和偏心受压构件,只要受压砼的 压应变达到u或受拉钢筋的拉应变达到0.01这 两个条件中具备了一个,就标志构件截面达到 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42,43,二、受力分析(计算简图),依据:适筋梁在a阶段的受力情况,cu,sy,xc,c,y,z,Mu,T=fyAs,fc,c,C,在对受弯构件进行承载力计算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完整的砼受压区应力分布规律

14、,只需要知道砼能够提供的抗压应力合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的位置即可。,44,、等效原则: (1)保持混凝土受压区合力大小不变 (2)保持混凝土受压区合力作用点位置不变,三、等效矩形应力图形,45,1:矩形应力图的强度与砼轴心抗压强度fc的比值; 1:等效应力图形的高度x与实际受压区高度xc的比值; 新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50时,1取0.8,1取1.0。 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C80时,1取0.74,1取0.94。 中间强度的砼对应的数值采用直线插值法计算。,、等效应力图形的特征值1和1,三、等效矩形应力图形,46,、公式的建立 基本公式以截面水平方向内、外力和为零,力矩之和为零为依据建立,根

15、据截面应力分布图形,可得到:,四、基本计算公式,47,其中:h0截面有效高度,h0=has, as是受拉钢筋合理点到受拉区边缘的距 离; 单排布筋,as35mm; 双排布筋,as60mm; 对于板,as20mm。 公式延伸:推导与配筋率的关系式,48,室内正常环境下梁板的as估值mm,49,与配筋率的关系式,x/h0 与之间有明确的换算关系,b对应最大配筋率max,50,、适筋梁与超筋梁的界限及判别条件,五、适筋梁的要求,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以适筋作为试验模型建立公式,因此要确定符合适筋梁产生的条件。, max,超筋梁,更简单的判别条件,max, Xcxcb,=max, Xc=xcb,ma

16、x, Xcxcb,概念: 受压区相对高度:受弯构件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高度x与构件截面有效高度h0的比值, 计算公式是:x/h0,界限是指适筋梁和超筋梁的界限,处于这个状态时,受拉钢筋刚刚达到屈服强度,同时受压区砼也刚刚达到极限压应变。,当处于适筋梁与超筋梁的界线时,对应的相对受压区高度称为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 计算公式是: bxb/h0,判别条件: b ,为超筋梁,max, Xcxcb,设钢筋开始屈服时的应变为 ,对有屈服台阶的钢筋,则,设界限破坏时中和轴高度为xcb,则有,则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b 推导,54,2、适筋梁与少筋梁的界限及最小配筋率,适筋梁与少筋梁的界限:最小配筋率m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