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问题课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773897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以问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巴以问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巴以问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巴以问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巴以问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巴以问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以问题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巴以问题,一、巴勒斯坦的历史演变,(一)犹太时期 圣经旧约全书称巴勒斯坦为“迎南之地”。 约公元前1900年,希伯来人(今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率族人从幼发拉底河流域进入巴勒斯坦。 约公元前1700年,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率希伯来人进入埃及。 公元前1226年,希伯来人在民族英雄摩西的率领下离开埃及。在西奈山,摩西借耶和华之名,颁布了十诫,正式创立了犹太教。(美国动画片埃及王子),公元前1006年,大卫率希伯来人打败当地的迎南人,建立了希伯来王国,宣布犹太教为国教,定都耶路撒冷,修建了第一圣殿。 公元前930年,经历大卫、扫罗和所罗门三位国王后,希伯来王国分裂为南北两个王国。 公元前72

2、1年,北方的王国被亚述帝国所灭。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尼布甲尼撒二世攻占了南方的犹太王国,耶路撒冷城沦陷,圣殿被毁,大批犹太人被流放到巴比伦。此为历史上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坚决反对以色列的萨达姆侯赛因曾自诩为“尼布甲尼撒二世事业的继承人”)。 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征服了巴比伦王国,允许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重建圣殿,史称“第二圣殿”。,公元前331年,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帝国,巴勒斯坦遂又进入古希腊统治时期。 公元前140年,马卡比起义推翻了希腊塞琉西王国,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马卡比王国。 公元前64年,罗马帝国吞并巴勒斯坦,实行残暴统治。 犹太人多次发动起义。135

3、年,最后一次起义失败后,罗马帝国将犹太人赶出巴勒斯坦,并拆毁耶路撒冷城,将它翻犁成田,在圣殿附近仅存一段长48米、高18米的墙,即著名的“西墙”(哭墙)。 犹太人逃往世界各地,进入第二次大流散时期。,(二)阿拉伯帝国统治时期 638年,穆斯林大军包围了耶路撒冷,迫使城中居民投降,哈里发欧麦尔承诺:保证城中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毁坏或强占教堂,不对教堂、十字架造成任何损害,禁止干涉居民或强迫其成为穆斯林。 当地人及其后裔接受了伊斯兰教,并与移居而来的阿拉伯穆斯林融合演化为今天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后称巴勒斯坦人)。 穆斯林在耶路撒冷修建了著名的阿克萨清真寺和岩石圆顶清真寺。 当时留在巴勒斯坦的犹太

4、人不足50人,巴勒斯坦人成为巴勒斯坦的主体民族。,(三)十字军东征时期 10961291年,欧洲基督徒八次东征地中海东岸。 1099年,十字军占领耶路撒冷,并以该城为首都建立耶路撒冷王国。 1187年穆斯林英雄萨拉丁收复耶路撒冷(电影天朝王国)。 (四)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 16世纪初,巴勒斯坦被纳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进占巴勒斯坦,迫使奥斯曼帝国承认巴勒斯坦等地属英法协约国。,二、阿以冲突的起源和发展,两个基本事实: 第一、不是阿拉伯穆斯林,而是罗马人迫使犹太人离开了巴勒斯坦。 第二、从犹太人最后一次离开巴勒斯坦,即公元135年罗马帝国下令驱逐所有犹太人开始,犹太民族就

5、不再是巴勒斯坦的主体民族了。 在7世纪巴勒斯坦并入阿拉伯帝国时,留居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不足50人;到公元12世纪时,整个巴勒斯坦也只有1400多名犹太人;截至19世纪初,巴勒斯坦的绝大多数居民仍是阿拉伯人,犹太人只有3000多人。,(一)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兴起 1. 欧洲反犹浪潮 流散到欧洲的犹太人深受反犹排犹之苦。犹太人和欧洲基督徒之间存在尖锐的宗教矛盾。犹太人自认为是上帝的特选子民,是最优秀的民族,而基督教徒却认为犹太人对基督之死犯有罪行。犹太教被视为异端邪说,“犹太人要对诸如失火、瘟疫特别是14世纪中期的黑死病等一切大灾难负责”。 在欧洲,犹太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社团生活。12世纪以来发生一波

6、又一波的排犹浪潮:1290年,英王爱德华一世下令将所有的犹太人逐出英国;1182、1306和1394年,法国三次驱逐犹太人;1391年,在席卷西班牙的排犹暴行中,有5一7万犹太人死亡; 总之,犹太民族在欧洲遭受的苦难罄竹难书。,2. 寻求解放之路 19世纪以来,犹太知识分子对谋求犹太人解放的途径,提出了两种相反的方案。 以卡尔马克思为首的犹太人出身的左翼知识分子,认为犹太人应该和本国工人阶级团结起来,一同反抗资产阶级的政治压迫,在世界范围内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德国的拉萨尔、伯恩斯坦和俄国的托洛茨基、斯维尔德洛夫、捷尔任斯基等人便是典型。 另一个是犹太复国主义(又称锡安主义),鼓动犹

7、太人重返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1894年法国“德雷福斯事件” 之后,匈牙利犹太人西奥多赫茨尔于1896年出版了犹太国,宣称犹太人问题既不是社会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一个民族问题。,3.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诞生 1897年,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在瑞士的巴塞尔举行,赫茨尔当选为主席,确定了犹太国的国旗和国歌。目标是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国家。 犹太人开始从世界各地迁往巴勒斯坦。在1892年到1914年间发生的两次移民高潮中有6.5万名犹太人迁移到巴勒斯坦。大量犹太人的迁入,客观上滋生出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之间的矛盾。,(二)贝尔福宣诱发阿以冲突 1. 英国发布贝尔福宣言 一战后,英国成为巴勒斯

8、坦的委任统治国,犹太复国主义者积极游说英国。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使这个目标的实现”。 1921年,英国对巴勒斯坦分而治之。 2. 犹太人大批移民巴勒斯坦 在英国政府的协助下,犹太人积极向巴勒斯坦移民。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后,实行残酷的排犹政策,使数以万计的犹太人离开中欧国家,大量涌入巴勒斯坦。1933年至1939年7月,移入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达20多万。,巴勒斯坦犹太人数量的变化,3. 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冲突不断 自20世纪20年代末,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矛盾已经演化为公开的冲突。1929年8月,阿拉

9、伯人和犹太人在“哭墙”附近发生流血冲突,有116名阿拉伯人和133名犹太人丧生,此后便冲突不断。 犹太人采用恐怖手段打击阿拉伯人和英国人。仅仅从1936年4月到1939年,就有大约3232名阿拉伯人死亡,而同期犹太人和英国人的死亡数分别只有329人和 135人。1948年4月9日,犹太武装组织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代尔亚辛村”惨案,全村300名阿拉伯人无一幸免。,4. 犹太复国主义者投靠美国 鉴于阿犹矛盾激化,二战即将爆发,英国1939年5月发表了一份白皮书,要求限制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并筹划在10年后建立一个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巴勒斯坦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转而积极争取新兴的世界大国美国的支持。美犹特

10、殊关系由此开始形成。,(三) 严重不公的联合国分治决议。 1947年11月29日,在美国的支持和操纵下,第一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著名的联合国第181号决议,规定英国应于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委任统治,对巴勒斯坦进行分治,分别建立阿拉伯巴勒斯坦国和犹太国,并使耶路撒冷“国际化”。,这一决议对巴勒斯坦人严重不公: 犹太人不足该地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居住的土地只占巴勒斯坦面积的6, 而分治决议却把58.7的土地划给了犹太国,占2/3人口的阿拉伯人只得到40.7的土地。 人口交叉问题十分严重。“阿拉伯国”内,居住着1万犹太人,“犹太国”内阿拉伯人竟超过了43万(32%)。 港口城市以及水源丰富、土地肥

11、沃的地方划给了犹太国。,1946年 巴勒斯坦人口构成 181号决议分配情况,这个决议严重损害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利益和整个阿拉伯民族的尊严。因此,决议一通过便立即遭到了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然而,在美国等一些大国的支持下,1948年5月14日零时,以色列国宣布成立。16分钟后,美国即宣布予以承认,给以色列以强有力的外交支持。 联大的分治决议和以色列宣布建国,成为阿、以大规模全面冲突的导火索,自此共发生过五次中东战争,从而使阿以问题更趋复杂化。,(四)五次中东战争,1.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年5月15日,埃及、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5个阿拉伯国家的军队,同时向新生的以色列国发起进攻。英国

12、支持阿拉伯联盟,美苏支持以色列。战争打了15个月,以色列战后占领了巴勒斯坦地区80的面积。70多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约旦河西岸由约旦控制,加沙地带由埃及控制。,2. 第二次中东战争 1956年10月,英国、法国和埃及因为苏伊士运河问题闹僵,以、英、法联手进攻埃及。以色列获胜,占领了埃及西奈半岛,之后在美苏的压力下被迫撤出,恢复战前状态。战后,联合国部队进驻西奈半岛,将以色列和埃及军队隔开,但埃、以关系仍极度紧张。,3. 第三次中东战争 又称“六五战争”或“六日战争”。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先发制人,在一天之内摧毁了埃及、叙利亚、约旦等国的空军,在6天之内占领了约旦控制的约旦河西

13、岸、埃及控制的加沙地带,完全占领了巴勒斯坦地区全境。不仅如此,以色列还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所占领土相当于本国面积的3倍。,4.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突袭以色列,初期一度占据优势。但以色列很快从美国获得大量武器装备和情报援助,扭转战局,占领了更多的叙利亚土地。 战争初期以色列的失利,使以色列统治集团越来越认识到不能依靠武力长期占领阿拉伯领土。战争后期,埃及、叙利亚的困境,则使得阿拉伯世界越来越多的领导人认识到消灭以色列是不现实的。,四次中东战争阿方和以色列阵亡人数比较,5. 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游击队和叙利

14、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战后以军在黎巴嫩南部保留了一个面积为850平方公里的“安全区”,由以军和亲以的南黎巴嫩军驻守,2000年撤离。,6. 埃及走上和谈之路 1967年,阿拉伯国家提出不承认、不谈判和不建交的三不原则。但战争的失利促使埃及与以和谈。 1977年11月,埃及总统萨达特访问以色列。1979年3月,埃以签订和约,1980年两国正式建交,结束了长达30年的战争状态。埃及成为第一个承认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并收回了西奈半岛的全部土地。1994年,约旦与以色列正式签署和约。这样,以色列的对手越来越少。,(五)巴勒斯坦人的抗争,各阿拉伯国家漠视巴勒

15、斯坦人的意愿和利益,不愿意看到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的诞生。 残酷的现实促使巴勒斯坦人意识到,要实现建国的目标,必须建立自己的组织,依靠自己的努力。,1. 以法塔赫为代表的世俗抵抗组织 法塔赫 (Fateh),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个成员中实力最强、影响最大、人数最多的主流派别。 1959年10月,由阿拉法特等人在科威特建立。早期法塔赫强调自身独立性,认为武装斗争是实现建国目标的“唯一方式”。1965年月,“法塔赫”打响了武装反对以色列占领的第一枪。由于缺少阿拉伯国家的支持,武装斗争异常艰难。但中国政府始终对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给予了大力支持。 1969年,阿拉法特当选为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

16、法塔赫确立了在巴解组织中的核心地位。,19701971年,巴解组织游击队被赶出约旦。 1982年,以色列进攻黎巴嫩,巴解组织武装力量被迫撤往8个阿拉伯国家。 巴解组织完全失去了同以色列的战场接触,开展武装斗争的条件不复存在。 世纪年代后,法塔赫的立场逐渐趋于温和、务实,主张承认以色列的存在,和平解决阿以冲突。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巴以双方开始和谈。1993年9月在美国的斡旋下,巴以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奥斯陆协议。以军开始撤离其占领土,巴逐步接管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地区,开始自治。 2000年7月,谈判失败。此后,巴以冲突不断,和平进程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2004年,阿拉法特去世。,2以哈马斯为代表的激进伊斯兰组织,(1)哈马斯的建立 哈马斯的兴起是世俗民族主义组织斗争失利的直接结果。 哈马斯(Hamas),由“伊斯兰”、“抵抗”、“运动”三个阿拉伯语缩写而成。成立于1987年12月,创始人为亚辛。 集宗教性、政治性为一体,主张用武力消灭巴勒斯坦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反对同以色列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