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园林绿化苗木冬季养护措施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2773667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园林绿化苗木冬季养护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9A文】园林绿化苗木冬季养护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9A文】园林绿化苗木冬季养护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9A文】园林绿化苗木冬季养护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9A文】园林绿化苗木冬季养护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A文】园林绿化苗木冬季养护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园林绿化苗木冬季养护措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园林绿化苗木冬季养护措施为切实有效的巩固园林绿化成果,打造园林绿化的冬季景观,提高园林绿化工作的管理水平,确保园林树木安全越冬,绿化苗木在冬季的养护措施尤为重要。话说:“苗木三分种,七分养”,在严寒的冬季如何保证我们精心营造的绿化景观活力依然、风景尤胜,在此严冬季节以现有的冬季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措施为基础,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将苗木的冬季养护措施汇总如下:第一冬灌。为了加强冬季植物的抗旱工作,需要合理的安排苗木的冬灌工作,以起到防冻和增加水分作用;尤其是新栽植的树木要灌足防冻水,结合封冻水,在树木基部培起土堆。在北方气温较低的地区可以在土堆外覆盖一层地膜来加强其保

2、温、保湿效果。所谓冬灌,即在冬季上大冻之前进行了一次充分的水分灌溉,冬灌宜在上冻初期进行,最好是夜间结冻、白天化冻时灌溉,利于形成一层防冻层,以保证土壤里充足的水分储备,一般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第二施肥。在秋末冬初根据树龄大小和栽植时间的长短,适当施一些有机肥、化肥(有机肥为优),以促发新根,增强树势,为来年的生长发育打好基础。第三树干包裹与涂白。1、树干包裹:即给树木穿“外衣”,多在入冬前进行,将新植树木或不耐寒品种的主干用草绳或麻袋片、针毡等缠绕或包裹起来,高度可在1.5至2米左右,较寒冷地区可在外侧加裹一层薄膜(薄膜包裹不可太紧),来保护树木自身的水分。2、涂白:对耐寒性较差的植

3、物要进行枝干涂白,涂白为冬季树木养护的重中之重,不仅可以增强树木的防冻能力,还可以防御病虫害的滋生,杀灭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越冬害虫,有效地保护树木。第四整形修剪。根据树木不同的景观特性,进行正确的整形修剪,将枯死枝、衰弱枝、病虫枝等一并剪下,并对生长过旺枝,进行适当回缩,改善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培养理想的树形,对于较大的伤口,用药物消毒,并涂上油漆加以保护。第五设置风障。对耐寒性较弱的新栽植苗木、新移植树木以及名贵树木进行风障设置。风障的防风效果显著,可使风障前的近地层气流相对稳定,提高局部温度与湿度,保证花木安全越冬。对有需要的树木还可进行搭建扶架。第六重剪宿根花灌木。对月季等宿根花

4、卉进行重剪,然后覆土掩埋,确保度过寒冷的冬季。第七覆盖。多用于露地灌木、花卉等,在霜冻前在地上覆盖干草、草席、马粪、秸秆等,此法既经济效果又好,在保温的同时也给苗木供给了来年生长的养分,另外也可覆盖塑料薄膜等材料,代价相对较高。以上冬季养护措施,不同地区,不同树种,不同时期,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实施,保证养护管理措施及时有效,确保绿化苗木安全越冬。园林植物冬季养护管理技术要领季园林植物进入休眠期,应结合园林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和所处环境进行科学的养护管理,对于防治病虫害、保证苗木安全越冬,具有重要意义。天气持续干旱,对园林植物的安全越冬构成了潜在威胁,冬季园林植物进入休眠期,应结合园林植物的

5、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和所处环境进行科学的养护管理,对于防治病虫害、保证苗木安全越冬,具有重要意义,以下结合太原地区的绿化管理经验,谈一下园林植物冬季管理的几项要点。一、防冻水园林树木的整个生命过程都离不开水。虽然冬季蒸发量小,需水量相对较少,但却影响到园林树木的抗寒能力和来年的生长发育。因此,应在11月初,对树木尤其是新栽植的树木灌一次水。也就是“灌冻水,灌后结合封冻水,在树木基部培起土堆。这样既供应了树木本身所需的水份,也提高了树木的抗寒力。防冻水的主要作用是防寒,因为水的比热大,白天温度较高时可吸收大量热能,但温度上升却不多,不会使根系土壤温度剧烈上升,晚上降温结冰时,可散出大量的凝结热,

6、提高根系周围的土温,因此,树木根系的温度处于较稳定的范围内,不会受冻。二、修剪冬季修剪又称为休眠期修剪,一般在上冻前至第二年早春树木发芽前进行,冬季严寒地区最好在早春修剪,以免伤口受风寒伤害,一般可分为枝剪和截干两种方法。1.枝剪可分为短截和疏剪两类。剪掉或锯掉枝条的一部分称为剪截。依据剪截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轻剪(剪去整枝的1/51/4)、中剪(剪去整枝的1/31/2)、重剪(剪去整枝的2/33/4)。将枝条从基部全部剪去称为疏剪。疏剪的对象主要是病虫枝、密生枝、枯枝、衰弱下垂枝、影响造型的干扰枝、并生枝等。疏剪能使枝条分布均匀合理,为树冠创造良好的通风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使植物生

7、长健壮,利于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疏剪对植物界的总生长量有削弱作用,对局部的促进作用不如短截,但是如果只将植物的弱枝除掉,总的来说,对植物的长势将起到加强作用。2.对干茎或粗大的主枝、骨干枝等进行截断的措施称为截干。在截除粗大的侧生枝干时,为了避免劈裂,首先从距主干10厘米处的下方锯起,由下向上锯入1/32/5,再离下方剪口5厘米处的自上向下锯断枝条,然后再从靠近主干处自上而下锯掉残桩,最后用利刀将刀口修削平滑,以利愈合;同时涂抹保护剂以免病虫侵害和水分的蒸腾,护伤剂可以接蜡、白涂剂、桐油或油漆。这样可以避免锯到半途时因树枝自身的重量而造成伤口过大,不易愈合。这种方法有促使树木更新复壮的作用,在

8、树木施行高接换头以及树冠截顶时均可采用本法。如馒头柳在休眠期将侧枝全部剪去,次年萌发新枝形成优美的球形树冠。三、防寒保温冬季养护的关键在于冬季的防寒。冬季防寒常用的方法有:涂白、施厩肥、缠草绳、搭风障、覆膜等。1.涂白:涂白的作用是通过反射太阳光,减少枝干温度局部增高,预防日灼危害,同时涂白还有防治病虫害的作用。此法可用于较耐寒的杨、柳、榆、槐等树木的防寒。涂白剂配方为: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5份、食盐2份、粘土2份、水30份,另加少量的杀虫剂,把主干及主枝下部全部涂上,力求均匀。涂白2次效果做好,一次在深秋至初冬,另一次在冬末至早春。涂树干时以不流淌、干后不翘起、不脱落为宜。涂白应在晴天进行

9、,雨、雪天气,涂白会降低效果。2.施用厩肥:在树盘内施入5至10厘米的牛马粪,可以有效提高土温,防止冻害发生,减轻春季干梢现象的发生。3.搭设风障:对边缘树种大叶黄杨、玉兰等植物可采取搭设风障的方法来防寒,风障要高于树体50厘米,宽度要宽于树体。4.缠草绳:将树体用草绳缠绕,可防止太阳直射和风对树体的吹袭,从而减少树体的蒸腾量,此法多用于一些耐寒性不强的树木,如玉兰、海洲常山等或秋季新种植的树木。5.覆膜:对于一些低矮的灌木,可用两根柔韧性较强的竹条(宽在3厘米左右),将两端削尖,交叉插于植株四侧,顶距植株冠顶应保持15厘米左右,然后覆农用薄膜,四周用土盖好即可,此法可用于月季、金叶女贞、胶东

10、卫矛等低矮灌木的防寒。四、病虫害防治冬季是我市严寒季节,各种病虫害还处在休眠期,且越冬场所比较固定和集中,因此在防治上是关键时期。清理残枝落叶,剪除病虫枝,保证绿地卫生清洁,避免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许多危害绿化苗木的病菌、害虫大多都在枯枝败叶以及荒草中越冬,翌年再上树进行繁殖。比如褐斑病、灰斑病等病菌的越冬场所都在残枝落叶和杂草中;炭疽病的病菌大部分在残果上越冬;因此,必须将苗木及其附近的枯枝、落叶等垃圾等杂物清除干净,并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虫枝,集中起来沤制或烧毁,彻底消灭越冬病虫,把病虫害从源头切断。秋冬植树误区及对策秋冬植树具有种植时间长,成活率高,苗木价格相对便宜等优势,近年来,在我国

11、各地广泛施行。但由于栽植管护人员容易步入误区,或采取一些不当的技术措施,导致苗木成活率偏低。经多年实践,将秋冬植树中存在的误区总结出相应的对策,现介绍如下,已飨读者。秋冬植树具有种植时间长,成活率高,苗木价格相对便宜等优势,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广泛施行。但由于栽植管护人员容易步入误区,或采取一些不当的技术措施,导致苗木成活率偏低。经多年实践,将秋冬植树中存在的误区总结出相应的对策,现介绍如下,已飨读者。栽植时间过早秋冬植树一般在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进行,但由于不能活学活用,一些人不管当年气候情况,教条化地在10月下旬即开始栽植,如天气正常,树木大量落叶还能保证成活率,如天气偏暖,树木没落叶或没

12、大量落叶,则成活率较低。正确的栽植时间应以树木大量落叶至土壤封冻前进行,具体时间应视当年的气候情况和树木落叶情况来掌握,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树木的成活率。栽植深度不适宜由于树木栽植后即进入冬季,故秋冬栽植一般都要比春季栽植深些,适当深栽的目的是防治根系遭受冻害。一些人在栽植过程中,生怕树根被冻死,栽植过深,导致翌年树木放生闷芽,甚至死亡。秋季正确的栽植深度应该为,埋土高于原土痕5厘米左右,栽植时也可与原土痕保持一致,然后在树穴内堆土进行保温,翌年早春结合浇返青水,再将土堆扒开。浇水不得法秋冬植树浇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常见一些人照搬春季植树浇水的方法,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味地浇三水,或者误认为秋冬

13、气温低,蒸腾量小,而偷懒只浇一水,导致了树木成活率偏低。而实际上浇水应视当年的气候情况和栽植时间早晚来确定次数和浇水量。一般来说,如果栽植时间较早,如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栽植,则应该考虑浇三水,栽植后马上浇头水,10天后浇二水,12月初浇三水。如果是11月中旬或下旬栽植,则应浇两水,即栽植后马上浇头水,12月初浇二水,第二次水即可作封冻水。如是12月初栽植,浇一次透水即可。施肥不当秋冬栽植,应进行施肥。在工作中,施肥不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施肥的方法不适宜,最常见的误区是将肥料施用于穴底,然后在肥上种树,这样做貌似根系能直接吸收到养分,但实际上却容易产生肥害。正确的方法是将肥料与栽植土充分拌

14、匀,这样既可以使根系吸收到养分,还不会发生肥害;第二种误区是施用肥料的种类不对,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常见一些人在冬季给树木施用化肥,此法非常不对,冬季树木处于休眠状态,此时施用化肥,树木无法吸收,时间一长,养分会流失。正确的方法是在冬季植树时施用农家肥,根据土质情况,选择牛马粪、羊粪或者鸡粪、猪粪等农家肥。防寒不到位对于秋冬新栽植树木的保温措施,很多人是不管树木的耐寒性,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味采取一种防寒措施,这样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还增加了工作量。正确的方法是,针对不同的树木采取相应的防寒措施。如:对于杨树、柳树、榆树、国槐等乡土树种,可以不加防寒设施,只需浇好封冻水即可。而对于法桐、合欢等树皮较

15、薄的树种,则应采取缠草绳的方法,在风口或者地势比较开阔的地方种植的苗木,除在树干上缠草绳外,还应在草上再缠一层塑料布,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树体的蒸腾,保证成活率。对于雪松、桧柏等针叶树种,应采取搭设风障的办法来进行防寒。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冬季植树,一些人认为气温较低,而且湿度较低,加之是病虫害的蛰伏阶段,故此放松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殊不知,如不加强防治工作,翌年开春后,就会发生病虫害,影响植株的生长。笔者所在单位就发生过这种现象,由于没有注意防治病虫害,头年冬季引进的小叶垂杨,第二年春季即大面积出现了干腐烂病。故此,除了加强病虫害检疫外,还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预防。如在初冬向植株喷施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00倍至200倍液的索利巴尔,对防治越冬虫卵效果较好,对一些越冬病菌也有防治作用。【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