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园林生态学实习作业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2773595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园林生态学实习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9A文】园林生态学实习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9A文】园林生态学实习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9A文】园林生态学实习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9A文】园林生态学实习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园林生态学实习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园林生态学实习作业(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实验一:树种耐阴性的调查1.地点:校内2.时间:20RR年9月26日12:00-18:003.人员:4调查方法:.首先我们选择的是十株孤植树,其目的在于降低其他树种、建筑物等对树木生长条件的影响。.观察每株树的生长特性,例如:树形大概是什么样子(例如:圆锥,近圆锥,伞形,近伞形)枝叶分布如何(例如:浓密,较浓密,稀疏,较稀疏)生长速度如何(例如:快,较快,慢,较慢),对于整个树的生长过程来说开花结实的速度(例如:早,较早,晚,较晚)寿命(例如:短,较短,长,较长)。.使用皮尺测定每株树枝下高的长度,枝下高的定义是指:最下一轮活枝到地面的高度。.使用视距测高器测

2、量树高,先按测高器表示的距离选择合适的地面距离(5m,10m,15m,20m),使准星对准树高,待指针静止时扣动扳机,读出数据,加上测量人的高度(眼到地面的距离)。使用卷尺测量胸径,胸径是指从地面开始算起,到树高1.3米的地方的直径.计算数据:冠高比是指树冠长度与树高之比,相对高是指植物株高(单位m)与胸径(单位cm)之比,在计算中,用树高-枝下高=树冠的高度.综合考虑各观测指标,对10种植物的耐阴性按由强到弱排序.分析数据,确定植物的类型5.结果分析:树种耐阴性调查表树种冠形枝叶分布透光系数(%)枝下高冠高比相对高生长速度开花结实寿命排序类型雪松近圆锥形浓密3.16%1.40.900.50较

3、快较早较短11中性龙爪槐伞形较浓密4.37%20.530.35快早短7阳性合欢近伞形稀疏48.67%2.20.630.73快早短4阳性英桐近伞形较浓密16.4%5.050.720.44快早短1阳性国槐伞形较浓密20.2%1.780.870.42快早短3阳性旱柳伞形较稀疏12.8%2.20.890.53快早短6阳性柿树近圆锥形稀疏31.8%1.10.900.72较快较早较短9中性五角枫伞形较浓密9.9%0.760.970.42快早短8阳性圆柏圆锥形浓密5.7%1.70.930.56较快较早较短10中性油松近伞形浓密5.0%1.90.770.31快早短5阳性丝棉木伞形稀疏39.8%1.40.960

4、.17快早短2阳性1.确定11种树木的类型,以及排序基本符合阳性树种有冠形多为伞形,枝叶分布较为稀疏,透光系数大,枝下高大,自然整枝强,相对高较小,生长速度较快,开花结实较早,寿命较短等特点,阴性树有冠形多为圆锥形,枝叶分布较为浓密,透光系数小,枝下高小,自然整枝弱,相对高较大,生长速度较慢,开花结实较晚,寿命较长等特点。2.实验会有部分数据产生误差,分析数据误差的原因在于:树种选择都在校内,生境基本上相似,但是由于每个树种都只选择了一个代表,所以会出现一些误差,例如该树未进入成年,有虫害,生活条件不适应等等。测量当天为阴天,且测量树种的数据是在一天内的不同时间段完成,故对透光系数的数值有部分

5、影响。3.确定植物类型的意义:由于植物耐阴性的差异,不同植物物种长期适应特定的光照条件,从而产生不同的耐阴性类型,耐阴性弱的阳生植物与耐阴性强的阴生植物在形态、生长、生境及生理等特性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可根据这些差异鉴别不同植物耐阴性程度,以便在园林植物群落配置中选择应用实验二:树种遮荫效果测定1.地点:校内2.时间:20RR年9月26日12:00-18:003.人员:4调查方法:.首先我们选择的是十株孤植树,要降低其他树种、建筑物等对其生长条件的影响。.用皮尺测量每株树木的生长特性,包括:冠幅,冠长,树高,枝下高。.使用数字照度计测定每株树木阴影中心部位1.5米高处的光照强度和温度,记下

6、数值后迅速测定附近全光照下的光照强度和温度。测量时探头要分别取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数值,最后取平均数。使用照度计和记录照度计测量数值时需要注意量程。.使用视距测高器测量树高,先按测高器表示的距离选择合适的地面距离,使准星对准树高,待指针静止时扣动扳机,读出数据,加上测量人的高度(眼到地面的距离)。.测定每株树木阴影面积,可直接按阴影在地面的形状测定。.计算数据:遮光率=(全光照下光强-树荫中心光强)/全光照下光强降温率=(全光照下温度-树荫中心温度)/全光照下温度荫质=遮光率R降温率遮荫效果=荫质R遮荫面积5.结果分析树种遮荫效果观测表树种冠幅(m)冠长(cm)树高(m)枝下高(m)树荫中心全光

7、照下遮光率(%)降温率(%)荫质(%)遮荫面积(m2)遮荫效果光强(lR)温度()光强(lR)温度()雪松9.512.6514.051.486325.72730027.396.85.95.7170.884.05龙爪槐5.32.254.252.098826.22260027.095.63.02.8722.060.63合欢7.75.358.552.2105626.72170026.751.30046.570英桐13.113.118.155.05296026.71800027.483.62.562.14134.782.88国槐11.111.7713.551.78235026.11163027.179

8、.83.73.0330.800.93旱柳13.017.3519.552.2276026.52160027.287.22.62.27132.733.01柿树4.810.4511.551.1688026.72160027.268.11.81.2318.100.22五角枫8.911.6912.050.76193026.51950027.290.12.62.3462.211.46圆柏3.79.4510.151.7115024.72020025.894.34.34.0510.750.44油松6.36.258.151.9138027.11530027.6951.81.7131.170.53丝棉木7.09.

9、059.451.4676027.61700027.660.20038.4801.从观测得出的结果可以分析出,同一树种在相同条件下基本满足以下关于冠幅、冠长、树高、枝下高与遮荫效果的关系,冠幅越小,遮荫效果越好;枝下高越小,遮荫效果越好;冠长+枝下高=树高2.结合观测结果,可分析出遮荫效果与树种生长特性的关系,如,在相同的生境下,阳生树种的遮荫效果一般不如阴生树种,原因在于,阳生树种的阳生叶对阳光的需求大于阴生树种的阴生叶,而在一个树冠中,树叶相互重叠并彼此遮荫,从树冠表面到树冠内部光强度逐渐递减,因此,阳生树种的枝叶分布比较稀疏,透光度大。3.在相同的生境下,阳生树种的枝下高一般比阴生树种的枝

10、下高大,因为阳生树种中阳生叶对阳光的需求量大,故生长在下层的枝叶会因为阳光不够而死亡,故阳生树种的枝下高大,自然整枝能力强。4.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树下的温度一般会低于全光照的条件下的温度,分析其原因在于树冠能遮挡阳光,减少阳光的直接辐射,树叶通过蒸腾作用消耗大量的热量,从而产生明显的降温效果。而不同的的树种的降温效果差异较大,这与树冠大小,枝叶密度有关,且基本符合树冠越大,枝叶越密,温度越低的规律5.实验会有部分数据产生误差,分析数据误差的原因在于:树种选择都在校内,生境基本上相似,但是由于每个树种都只选择了一个代表,所以会出现一些误差,例如该树未进入成年,有虫害,生活条件不适应等等。测量

11、当天为阴天,且测量树种的数据是在一天内的不同时间段完成,故对透光系数的数值有部分影响。实验三:小气候因子观测1.地点:校内2.时间:20RR年9月26日12:00-18:00,20RR年9月27日7:0013:003.人员:4调查方法:.我们组选择的是动物医院的南侧,由于建筑物及地面铺装等影响,局部地段的气候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不同走向及狭窄度的街道两侧,建筑物的不同朝向,均导致这些地段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气候因子明显不同。.分别在不同的时段使用数字照度计测量全光照条件下的光照强度,测量时探头要分别取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数值,最后取平均数。使用照度计和记录照度计测量数值时需要注意量程。.

12、使用通风干湿表,用玻璃滴管取干净的水湿润湿球表球部纱布,夏季应超过15min,读取湿球温度和干球温度(空气温度),查表得到空气相对湿度。.使用数字温度计,传感器头部接触地表,打开电源开关接通电源,待显示屏数值基本稳定,读取显示屏上的数字,即为地表温度。.使用地温测量仪,将传感头的顶端插入被测部位,一定要将传感头全部插入土中,等到数值基本稳定后即为被测处的温度。5.结果分析:观测时间26日12:0026日14:0026日16:0026日18:0027日07:0027日09:0027日11:0027日13:00光照强度37200245509700643.23602171003887036420空气

13、温度23.225.226.425.019.023.024.026.0湿球温度22.223.222.423.015.019.021.024.0相对湿度92%84%84%77%69%69%77%85%地表温度29.427.624.225.015.518.425.631.0-5cm温度24.526.523.521.518.519.823.526.0-10cm温度22.024.023.021.619.019.521.325.4-15cm温度21.523.022.622.019.519.320.321.7-20cm温度19.520.521.020.019.619.519.620.21.根据表3-1可以得出结论,在一天中,在每天的11点到13点,光照强度达到最大值,从每日的7点开始,光照强度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加,而从下午13点开始,光照强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