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湖北省粮油作物病害防治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92749244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DF 页数:101 大小:16.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湖北省粮油作物病害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4湖北省粮油作物病害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4湖北省粮油作物病害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4湖北省粮油作物病害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4湖北省粮油作物病害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湖北省粮油作物病害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湖北省粮油作物病害防治(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水稻黄矮病水稻黄矮病水稻普矮病水稻普矮病 注:图中1、3分别为Ech1-01、Ech2-01,2为阳性对照,4为阴性对照 图 express试剂盒检测结果 上图所示表现为阳性反应的即为水稻基腐病菌株 用通用引物进行用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后获得的序列在扩增,测序后获得的序列在 NCBI上比对,与水稻基腐病菌序列同源性为上比对,与水稻基腐病菌序列同源性为99%。 我国北方地区油料作物以油菜、大豆、花生为主,我国北方地区油料作物以油菜、大豆、花生为主, 其次还有芝麻、向日葵等,各产区都因病、虫危其次还有芝麻、向日葵等,各产区都因病、虫危 害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害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油

2、菜重要的病害有菌核病、病毒病、霜霉病和白油菜重要的病害有菌核病、病毒病、霜霉病和白 锈病锈病 大豆重要的病害有大豆胞囊线虫病、花叶病、霜大豆重要的病害有大豆胞囊线虫病、花叶病、霜 霉病、疫霉根腐病和一些叶斑类病害霉病、疫霉根腐病和一些叶斑类病害 花生病害危害较重的有北方根结线虫病、叶斑病、花生病害危害较重的有北方根结线虫病、叶斑病、 青枯病、茎腐病、病毒病等青枯病、茎腐病、病毒病等 第四章第四章 油料作物病害油料作物病害 第一节第一节 油菜菌核病油菜菌核病 第二节第二节 油菜霜霉病油菜霜霉病 与白锈病与白锈病 第三节第三节 油菜病毒病油菜病毒病 第四节第四节 芝麻茎点枯病芝麻茎点枯病 第五节第

3、五节 大豆花叶病大豆花叶病 油料作物病害油料作物病害 综合治理综合治理 附:其它附:其它 油料作物病害油料作物病害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上的重要病害,主要发油菜菌核病是油菜上的重要病害,主要发 生在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生在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 一般年份,发病率为一般年份,发病率为1030%,流行年份,流行年份 可达可达80%,减产,减产530%,严重影响油菜的,严重影响油菜的 产量和质量。产量和质量。 一、症状一、症状(Symptom ) 叶片:叶片: 初为暗青色水渍初为暗青色水渍 状斑块,后扩展状斑块,后扩展 为圆形或不规则为圆形或不规则 形大斑,灰褐色形大斑,灰褐色 或黄褐色,有或黄褐

4、色,有2 3种不同颜色轮层,种不同颜色轮层, 中央黄褐或灰褐中央黄褐或灰褐 色,中层暗青色,色,中层暗青色, 外围淡黄色。外围淡黄色。 杆部:杆部:初水渍状椭初水渍状椭 圆斑圆斑-扩展成长条扩展成长条 形或环茎扩展大斑,形或环茎扩展大斑, 灰白色灰白色-腐烂,病腐烂,病 部可见部可见黑色鼠粪状菌黑色鼠粪状菌 核。核。 花瓣:花瓣: 患病花瓣患病花瓣暗黄色,水渍状暗黄色,水渍状 ,易脱落,白色,易脱落,白色 菌丝体。菌丝体。 角果:角果: 不规则白色病斑,内外可形成菌核,种子不规则白色病斑,内外可形成菌核,种子 患病后,表面粗糙,灰白色,无光泽,或成患病后,表面粗糙,灰白色,无光泽,或成 秕粒。

5、秕粒。 油菜菌核病油菜菌核病 病茎基部及其内的菌核病茎基部及其内的菌核 病荚及其上的菌丝体和菌核病荚及其上的菌丝体和菌核 二、病原物(二、病原物(Pathogen) 1.1.分类地位分类地位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属子,属子 囊菌门核盘菌属核盘菌。囊菌门核盘菌属核盘菌。 2.形态特征形态特征 u 菌核黑色,鼠粪状或球形、不规则形。菌核萌发可菌核黑色,鼠粪状或球形、不规则形。菌核萌发可 产生产生1至数个柄,柄褐色,顶部膨大形成子囊盘。至数个柄,柄褐色,顶部膨大形成子囊盘。 u子囊盘初期为淡褐色,后变为暗褐色。子实层由子子囊盘初期为淡褐色,

6、后变为暗褐色。子实层由子 囊与侧丝栅状排列组成。囊与侧丝栅状排列组成。 u子囊长圆形棍棒状,无色,顶部钝圆,无囊盖,内子囊长圆形棍棒状,无色,顶部钝圆,无囊盖,内 生生8个子囊孢子,个子囊孢子, u子囊孢子无色透明子囊孢子无色透明,单胞,椭圆形。单胞,椭圆形。 1 2 3 4 油菜菌核病菌 1.菌核萌发形成子囊盘;2.子囊盘纵剖面;3.子囊和子 囊孢子 4. 侧丝 1 2 3 菌核菌核 子囊盘子囊盘 3. 3.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 菌核形成适温为菌核形成适温为1525。菌核萌发产生子。菌核萌发产生子 囊盘柄的适宜温度为囊盘柄的适宜温度为1020,产生子囊盘,产生子囊盘 的最适温度为的最适温

7、度为1518;子囊孢子发芽的温;子囊孢子发芽的温 度范围为度范围为530,最适,最适510。 4.4.寄主范围:寄主范围: 我国报道的该菌自然寄主有我国报道的该菌自然寄主有36科科214种植物,种植物, 其中重要的经济作物除油菜外,还有向日葵、其中重要的经济作物除油菜外,还有向日葵、 大豆、花生等。大豆、花生等。 三、病害循环三、病害循环(Control disease ) 5 4 3 2 1 油菜菌核病病害循环油菜菌核病病害循环 1.1.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 2.2.子囊及子囊孢子子囊及子囊孢子 3.3.侵染花侵染花 瓣及叶瓣及叶4.4.病株病株 5.5.菌核在土壤、病残体及

8、种子中越夏菌核在土壤、病残体及种子中越夏 四、发病因素(四、发病因素(Epidemic factors) 1.1.气候条件气候条件 降雨量、雨日数、相对湿度、气温、降雨量、雨日数、相对湿度、气温、 日照和风速等气象因子与病害的发生均有关系,日照和风速等气象因子与病害的发生均有关系, 成熟前成熟前20天内大量降雨,是病害大流行的主要因天内大量降雨,是病害大流行的主要因 素;素; 2.栽培管理条件栽培管理条件 连作发病重,轮作发病轻。播种连作发病重,轮作发病轻。播种 愈早发病愈重愈早发病愈重 ,氮肥施用过多,加重病害发生。,氮肥施用过多,加重病害发生。 3.3.品种抗病性品种抗病性 芥菜型抗性较好

9、,甘蓝型次之,白芥菜型抗性较好,甘蓝型次之,白 菜型最感病菜型最感病 五、防治方法(五、防治方法(Control methods) 采取以农业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策采取以农业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策 略略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 中油中油821、中成、中成4号号 2. 农业防治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选留无病种子合理轮作,选留无病种子 ,科,科 学施肥学施肥 , 中耕培土中耕培土 3.药剂防治药剂防治 常用的药剂有:常用的药剂有:40菌核净菌核净(纹枯利纹枯利)、50 多菌灵、多菌灵、50异菌脲、异菌脲、40灭病威、灭病威、70甲基硫甲基硫 菌灵、菌灵、50速克灵、速克

10、灵、50氯硝胺和氯硝胺和50扑海因等。扑海因等。 4.生物防治生物防治 盾壳霉(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和木霉)和木霉 (Trichoderma viride, T.herzinaum)。 油菜霜霉病油菜霜霉病(Rape downy mildew) 油菜白锈病油菜白锈病(Rape white rust) 油菜霜霉病与白锈病,又称油菜霜霉病与白锈病,又称“龙头龙头 病病”,在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普遍发生。,在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普遍发生。 整个油菜生育期都能发病,白锈病和整个油菜生育期都能发病,白锈病和 霜霉病有单独发病,也有并发。霜霉病有单独发病,也有并发。 一、症状一

11、、症状( Symptom) 两病的症状特点比较如下:两病的症状特点比较如下: 霜霉病霜霉病 白锈病白锈病 症症 状状 特特 点点 地上部各器官均可受害。地上部各器官均可受害。 整个生育期都可以发病,整个生育期都可以发病, 叶面产生淡黄小斑,后扩叶面产生淡黄小斑,后扩 大呈黄褐色不规则斑块,大呈黄褐色不规则斑块, 叶背病斑上生霜状霉层。叶背病斑上生霜状霉层。 花梗、角果褪绿。花梗表花梗、角果褪绿。花梗表 面光滑,着生有霜状霉层。面光滑,着生有霜状霉层。 花梗发病,顶部肿大弯曲,花梗发病,顶部肿大弯曲, 呈呈“龙头拐龙头拐”状状 地上部的各器官可受害。地上部的各器官可受害。 叶面初生淡绿色小点或扩

12、叶面初生淡绿色小点或扩 大呈黄褐色近圆形斑,叶大呈黄褐色近圆形斑,叶 背长出隆起有光泽的白色背长出隆起有光泽的白色 浓泡状病斑。其表面破裂浓泡状病斑。其表面破裂 后,散出白粉。花梗受害后,散出白粉。花梗受害 畸曲呈畸曲呈“龙头拐龙头拐”状。表状。表 面粗糙,生白色胧疤病斑。面粗糙,生白色胧疤病斑。 病名 症状症状 油菜霜霉病油菜霜霉病 1.发病花轴发病花轴 2.病叶病叶 1 2 油菜霜霉病油菜霜霉病 油菜白锈病油菜白锈病 1.病叶病叶 2.发病花轴发病花轴 油菜白锈病油菜白锈病 二、病原物二、病原物( Pathogen) 霜霉病与白锈病病原比较霜霉病与白锈病病原比较: 霜霉病病菌霜霉病病菌 白

13、锈病病菌白锈病病菌 病原病原 病原病原 菌特菌特 性性 Peronospora prasitica (Pers.) Fries 菌丝体无色,无隔膜,菌丝体无色,无隔膜, 生长在细胞间,以吸器生长在细胞间,以吸器 伸入细胞内摄取养分。伸入细胞内摄取养分。 孢子囊无色,上部双分孢子囊无色,上部双分 支,各生一孢子囊,单支,各生一孢子囊,单 胞,无色,有性繁殖产胞,无色,有性繁殖产 生卵孢子。生卵孢子。 Albugo candida (Pers.).Kuntze 孢囊梗丛生,无色,单孢囊梗丛生,无色,单 胞,孢子囊串生,连接胞,孢子囊串生,连接 处有小颈部。孢子囊球处有小颈部。孢子囊球 形,无色,单

14、胞,萌发形,无色,单胞,萌发 成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成游动孢子,游动孢子 两鞭毛。卵孢子球形,两鞭毛。卵孢子球形, 表面有不规则凸起。表面有不规则凸起。 病菌 特性 3 2 1 油菜霜霉病菌油菜霜霉病菌 1.孢囊梗及孢子囊;孢囊梗及孢子囊; 2.孢子囊;孢子囊; 3.孢子囊的萌发;孢子囊的萌发; 4.卵孢子卵孢子 1 2 3 4 油菜白锈病病菌油菜白锈病病菌 1.突破寄主表皮的的突破寄主表皮的的 孢子囊堆孢子囊堆 2.孢子囊及其萌发孢子囊及其萌发 3.游动孢子游动孢子 4.休止孢子及其萌发休止孢子及其萌发 5.卵孢子卵孢子 6.卵孢子萌发卵孢子萌发 三三.侵染循环(侵染循环(Disease cy

15、cle ) 两病的病原菌两病的病原菌 均以卵孢子主要在均以卵孢子主要在 病残体内越夏,一病残体内越夏,一 般在般在“龙头龙头”内最内最 多,秋末冬初,病多,秋末冬初,病 菌侵染油菜幼苗,菌侵染油菜幼苗, 产生孢子囊,到春产生孢子囊,到春 天大量繁殖,借风,天大量繁殖,借风, 雨传播再侵染。雨传播再侵染。油菜霜霉病和白锈病侵染循环图油菜霜霉病和白锈病侵染循环图 四、发病因素(四、发病因素(Epidemic factors) 1.气候条件气候条件 低温、多雨、高湿促进病害发生低温、多雨、高湿促进病害发生 2.品种品种 3. 栽培管理栽培管理 连作地,早播油菜,氮肥施用过连作地,早播油菜,氮肥施用过

16、 多过迟,低洼排水不良地,耕作粗放,一般多过迟,低洼排水不良地,耕作粗放,一般 发病较重发病较重 五、防治方法(五、防治方法(Control methods) 1.清除菌源清除菌源 清除病枯叶和病花轴,并带出田清除病枯叶和病花轴,并带出田 外集中处理,以减少越夏菌源基数外集中处理,以减少越夏菌源基数 2.选用抗选用抗(耐耐)病品种病品种 3.改进耕作改进耕作 轮作;适时播种,控制种植密度;轮作;适时播种,控制种植密度; 施足基肥,早施苔肥,氮、磷、钾配合施用;施足基肥,早施苔肥,氮、磷、钾配合施用; 及时排水,以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排水,以降低田间湿度。 4.药剂防治药剂防治 药剂主要有药剂主要有58瑞毒霉锰锌、瑞毒霉锰锌、70 百菌清、百菌清、80乙磷铝、乙磷铝、65代森锌、代森锌、50 托布津和托布津和50退菌特等退菌特等 第三节第三节 油菜病毒病油菜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