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创意设计— —联 想篇课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748482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114 大小:30.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形创意设计— —联 想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图形创意设计— —联 想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图形创意设计— —联 想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图形创意设计— —联 想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图形创意设计— —联 想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形创意设计— —联 想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创意设计— —联 想篇课件(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图形创意的 起点联想,一、联想的定义,一、联想的定义,一个黑点是什么? 种子、眼球、火柴头、满月、窟窿 一条线是什么? 雨丝、伤口、边界、水波 一个面是什么? 碎片、纸张、脸、天空 在这一个个答案的背后都藏着各自的智慧,无数的答案说明每个人都会对图形产生联想,一、联想的定义,联想可以是由一点出发向四面发散 ,如由圆形的形态联想到各种具有这一特征的事物:钟表、光盘、水管的断面、太阳、风扇、波纹等等;也可以是按意识流从一点开始层层推演以线性发想,如:从圆开始,到画圆的圆规文具使用者学生教师教学楼建筑设计师。对与图形创意来说,这两种联想的思路都是不可少的,在创意之初通过纵横双向尽可能多地搜寻

2、相关元素,为下一步的想象提供更多的选择。,一、联想的定义,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甚至是漫无边际,但分析总结,仍将现象 分为两种类型: 形象联想和意象联想。,一、联想的定义,1.形象联想 形象联想是人的本能反应,很直接,就是有一种物象的造型而引发 的与之相似的形态的物象联想,源于人的感性认识。 如:看到圆,可以想到足球、篮球、气球、呼拉圈、肥皂泡 可以想到西瓜、苹果、橙子、鸡蛋、汤圆法 可以想到桶、杯子、瓶子、罐、碗 可以想到方向盘、飞碟、车轮、光盘、灯泡 可以想到跑道、枪口、句号、禁止符号 可以想到太极图、项链、钻戒、表 可以想到药片、药丸等等 这些事物都有圆的形象特征,依照它们之间形状的相似,

3、将它们联系起来。,形象联想,形象联想,条形码是世界上最广泛的使用的符号之一,出现在包装、杂志、书籍、唱片和其它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上,条形码实际上已经成为商业世界的一个标志。在这里通过形象联想对这一基本形象进行重新设计,使它成为一句个性化的、有着政治或社会色彩的语言。 注解:设计中可用轻松、嘻戏的方式来完成,解决方案可以轻松幽默、讽刺或充满才智。,例:以条形码为基本形象,例子:条形码问题(从形式的角度),将条形码看做一个整体形象,与其他形象进行置换,它的灵感来自于条形码秩序化的排列,以条形码在形式上的条状特征为创意点,进行形象联想,例子:条形码问题(从意义的角度),2、意象联想 意象联想是把表面不

4、相干的事物,抛开它们的外形表层,通过它们之间某种本质上的共性而引发的联想,源于人的理性认识。如同文学上的比喻,将人们熟知的、公认的物质特性转接到要说明的物质上,以此来更形象、更生动地传递被说明物质的这方面特性。 从A的多种特性中的一种联想到以这种特性著称的B。 如:同样看到圆,想到团圆:祖国统一、中秋佳节、家人团聚 想到圆滑:泥鳅、狐狸、油、润滑剂 想到周而复始:时间、轮回、滚动、旋转,一、联想的定义,2、意象联想 对手机的意象联想,分别展开意义的联想: 体积小:像火柴盒、纽扣、胸针、药片、钢笔 厚度薄:像纸片、名片、丝袜、书签、身份证 重量轻:像羽毛、棉花、气球、云、芦苇 质好:像鸟鸣、音乐

5、、面对面、耳语,一、联想的定义,意象联想,这是为八位香港著设计师赴日本举办展览设计的主题海报。有漂洋过海之意,由此设计师联想到传说的八仙过海的故事,“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语意生动形象得与参展的每位设计师一一对应。,虎身上的斑纹被人的手所代替,以此丰富的现象说明人对自然的干涉无处不在。,现场练习,方形,圆形,三角形,形象联想,意象联想,二、课题名称:基本元素训练一三元素: 课题内容:三元素的联想 课题时间:2课时 教学要求 1、要求各元素形似或意象; 2、保持元素的可辨识性,根据其结构、材料、功能等进行联想和创作; 3、作业量及尺寸:三元素的联想,A4纸,每个元素至少12个相关图形。 训练目的

6、: 以三元素为依据,联想捕捉生活中的相似视觉形象,引导学生对周边的事物、物体发生兴趣,并加以观察,再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圆形的相似形联想,圆形的相似形联想,方形的相似形联想,方形的相似形联想,方形的相似形联想,1.相似性联想 一些表面不相干的事物之间因外在或内在的某种相似之处而形成了一种内在“联系”,由此产生的联想称为相似性联想。它又可分为几类:, 形与形之间的类似联想, 意与形之间的虚实联想, 形与形之间的共性联想,二、联想的方式, 形与形之间的类似联想,二、联想的方式,形与形之间的类似联想指一些事物由于相似的形态或某种类似的外在特征等而产生的联想。,形与形之间的类似联想,相似的形态 类

7、似的外在特征,可以从各种可视,可感知的方向去发掘:形状,大小,肌理,色彩,速度,声音,味道等等。,绝对伏特加(Absolut Vodka)是世界知名的伏特加酒品牌,虽然伏特加酒起源于俄罗斯(一说波兰),但是绝对伏特加(Absolut Vodka)却产自一个人口仅有一万的瑞典南部小镇Ahus。多年来,绝对伏特加(Absolut Vodka)不断采取富有创意而又高雅及幽默的方式诠释该品牌的核心价值:纯净、简单、完美。,二、联想的方式,指借助象征意义将各种具象的事物与抽象概念相联系的联想方式, 意与形之间的虚实联想,意与形之间的虚实联想 指借助象征意义将各种具象的事物与抽象概念相联系的联想方式。,二

8、、联想的方式,内在的共性相似形成了形与形之间的共性联想关系。, 形与形之间的共性联想,形与形之间的共性联想: 鸽子、橄榄枝因为都象征了和平而被联系到了一起。,2.连带性联想 如果说相似性联想强调创造性,那么另一种联想方式连带性联想更具有学习性,它是指由于事物间在时空上或逻辑上有联系所形成的联想,在图形创意中常用的有四类:, 接近联想, 因果联想, 对比联想, 借代联想,二、联想的方式, 接近联想:指两个事物在时间上,空间上和经验上相接近,由一个事物的知觉和回忆,会引起对另一个事物的联想,从而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如看到蜜蜂联想到花蕊、看到飞机联想到天空。, 因果联想:因果联想是联想的一种。其特点

9、是由一种事物的经验联想到另一种与它有因果联系的事物。例如由企业标志联想到企业策划、看到大汗淋漓的人联想到运动、看到被丢弃的还在燃烧的烟头联想到火灾。,二、联想的方式, 对比联想:指对于性质或特点相反的事物的联想。如:看到火联想到冰、看到 枯枝联想到绿芽。, 借代联想: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的联想。如:看到指纹联想到人,看到斑马联想到野生动物。,二、联想的方式,二、联想的方式,再次以圆为例,想到树桩上的年轮,再想到树木森林,再想到环境保护,再想到植树造林,再想到生态平衡 看到杯子,想到水、想到茶、想到诗文、想到琴瑟、想到高山流水 看到桌子,想到书、想到书海、想到船、想到飞机、想到鸟 连带联想可以

10、带来强大的连锁反应,“书是面包,天天要吃的面包,就象白的灯光一样不可缺少。”冈特兰堡大师的一句话包含了由书到面包、由面包再到白的灯光的连续联想,深刻而富有哲理,正是大师设计开始的前奏。,相关,二、联想的方式, 因果联想:, 接近联想:, 对比联想:, 借代联想:,借代联想:,(左)吉普车广告 接近联想:山与吉普车 相似联想:山峰与钥匙齿,(右) 接近联想:嘴与食品 相似联想:嘴与咖啡豆,(左)啤酒广告 相似形联想:啤酒与电池 虚实:能量与电池,(右)锅具广告 因果联想:高效锅具为 厨师节省时间,给了他 们更多休闲时刻。,(左)环保公益广告 相似形联想:指纹与斑马身上的条纹 借代联想:斑马与自然

11、,指纹与人,(右)艺术节海报 相似形联想:人物形态与字母 接近联想:乐手,画家,小丑等人物形象与艺术节活动,非洲自然保护海报 将烧焦的面包片做成非洲地形图的形态,通过造型的相似联想,用直观的视觉语言表现非洲的经济现状。,弦乐四重奏音乐节日 以花的造型来装饰乐器,充分地比喻了乐曲的优美。,善于利用这几种方式进行联想,把与主题元素相关的、相近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元素尽可能挖掘出来,使我们的现象不只浮于表面,而注重更为深刻、更为生动的想象,用鲜活的比喻来体现我们的创意。 这里的想象绝非简单的亮相,而是观察联想与创造思维的整合,是情理的延伸。缺情理的想象,只是胡思乱想。 观察生活,注意其存在的方方面面,

12、挖掘最具有魅力的视觉表现。,1.先用不同的手指按同样的颜色,请注意,不同手指按出来的指纹的大小是有区别的 2.换颜色的时候必须先用纸巾把颜色擦干净,使用同一只手指的不同部位,也可以按出不同大小的指纹 3.最后等指纹稍微干一些,再用其它画笔添画,练习3 用水粉或水彩压印作画,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模式,结合纹路大小形状来联想相关的图形进行绘制。 1.先用不同的手指按同样的颜色,请注意,不同手指按出来的指纹的大小是有区别的。 2.换颜色的时候必须先用纸巾把颜色擦干净,使用同一只手指的不同部位,也可以按出不同大小的指纹。 3.最后等指纹稍微干一些,再用其它画笔添画。 数量规格:不同形式的图形创意设计至少15个方案,作画装裱在A3的黑卡纸上。,课堂训练: 设计男和女的标志。要求能轻易区分,准确识别。至少设计10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