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第四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2746223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第四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第四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第四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第四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铵盐及氨的实验室制法一、铵盐1物理性质:铵盐都_于水。2化学性质(1)铵盐受热易分解NH4Cl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2)铵盐与碱反应NaOH与NH4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二、氨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实验室中常用_与_共热的方法制取氨。如:2NH4ClCa(OH)2_。2装置:固体与固体反应,加热。装置如下图。3收集方法:_。4验满:常使用_试纸或醮有_的玻璃棒。5操作时的注意事项(1)收集装置和反应装置的试管和导管必须是干燥的;(2)发生装置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3)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收集氨气时,导管应插入试管的底部;(4

2、)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并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逐渐加热。6NH3的干燥通常使用碱石灰,不能使用P2O5或浓H2SO4。7尾气处理多余的氨要吸收掉以避免污染空气。但多余气体在尾气吸收时要防止倒吸。常采用的装置有:知识点1.铵盐的性质1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将待检物取出少量放入试管中,然后(.)A加热,用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B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C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D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2下列关于铵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氮均呈3价CNH4Cl溶液中加入Na

3、OH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OHNH3H2ODNH4Cl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知识点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3为了更简便地制取干燥的NH3,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AN23H22NH3,用烧碱进行干燥B加热NH4HCO3,气体用五氧化二磷干燥C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DMg3N26H2O=3Mg(OH)22NH3,气体用无水氯化钙干燥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A BC D练基础落实1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幕布的着火点升高.幕布的质量增加.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 B

4、 C D2铵盐的通性叙述不正确的是(.)A铵盐均易溶于水B铵盐参与的反应不可能有电子的转移C铵盐中的氮元素不一定都为3价D可以用铵盐与碱反应制氨气3下列各组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可通过加热除去的是(.)ANaCl(NH4Cl) BNaHCO3(Na2CO3)CNaCl(CaCl2) D(NH4)2CO3(NH4HCO3)4在反应5NH4NO34N22HNO39H2O中,发生氧化反应的N元素与发生还原反应的N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5 B53 C54 D45练方法技巧5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H,你认为下列试剂和试纸一定用不到的是(.)蒸馏水.NaOH溶液.红色石蕊试纸.蓝色

5、石蕊试纸.稀硫酸A B C D练综合拓展6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下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A中加入的物质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B中加入的物质是_,其作用是_;(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7在100 mL NaOH溶液中加入NH4NO3和(NH4)2SO4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充分反应,如图表示加入的混合物的质量与产生的气体体积(标况)的关系,试计算:(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2)当NaOH溶液的体积为1

6、40 mL,固体混合物的质量是51.6 g时,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况)为_L。(3)当NaOH溶液的体积为180 mL,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仍为51.6 g时,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况)为_L。第2课时.铵盐及氨的实验室制法基础落实一、1.易溶.2.(1)NH4ClNH3HCl.NH4HCO3NH3H2OCO2.(2)NaOHNH4NO3NH3NaNO3H2O二、1.铵盐.碱.CaCl22NH32H2O.3.向下排空气法.4.湿润的红色石蕊.浓盐酸对点训练1D.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利用了铵盐与碱共热反应生成氨气及氨气的性质,把NaOH溶液加到某物质的固体或溶液里,加热后产生的气体能使

7、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就可以判断该物质是铵盐。2C.根据铵盐的有关知识逐一分析判断。选项A中,并不是所有铵盐受热都易分解,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气(如NH4Cl);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不产生氨气(如硝酸铵);选项B中,所有的铵盐都易溶于水,铵盐里除NH中的N呈3价外,还可能含有其他价态的N元素(如NH4NO3中的N有3、5两种价态);选项C中,铵盐与碱反应时,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即加热时,生成NH3,不加热时,往往生成NH3H2O;选项D中,可用加热法分离NH4Cl和某些固体(不分解、不升华的固体)的混合物,但其过程为先受热分解,再降温化合,而不是升华。3C.A选项中方法是工业制取氨气的方

8、法,不可选;B选项中P2O5是酸性干燥剂可以吸收NH3;D选项中CaCl2可以与NH3形成络合物,也不能选用,所以应选C项。4B.实验室制取氨气方法有:a.铵盐与碱共热制取氨气,常用NH4Cl与Ca(OH)2反应,固体与固体加热反应,试管口向下倾斜;b.在浓氨水中加碱,因为在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H2ONH3H2ONHOH加入碱平衡向左移,同时又放热促进氨气挥发;c.加热浓氨水,加快氨气挥发。错误,因为氯化铵分解生成的NH3与HCl,冷却后又生成NH4Cl,不能得到NH3。项中试管口向上倾斜,反应时生成的水冷凝回流会炸裂试管。课后作业1B.处理后的幕布不易着火,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NH4Cl

9、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环境温度;二是NH4Cl分解生成的NH3、HCl可以有效隔绝幕布与空气接触。2B3A.NH4Cl受热易分解产生氨气和氯化氢气体而除去;Na2CO3、CaCl2受热不易分解;(NH4)2CO3、NH4HCO3受热均分解,故用加热法不能分离。4B5B.NH的检验:在含有NH的溶液中加入强碱(OH)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NH,则一定不会用到的是蓝色石蕊试纸和稀硫酸。6解析.(1)由题中信息知A装置为NH3的制取装置,故A中加入的物质是NH4Cl和Ca(OH)2固体,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10、。(2)B装置的作用是干燥NH3,所用药品为碱石灰(或CaO)。(3)装置C中发生反应为:2NH33CuO,N23Cu3H2O,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固体粉末逐渐变红且右管口处有水珠出现。(4)D中冰水的作用是冷却,得到无色液体氨水。若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若变蓝则说明NH3的存在。若检验H2O的存在:用无水CuSO4,观察是否变蓝。7(1)5.0 mol/L.(2)15.68.(3)16.8解析.(1)从图中看出34.4 g混合物和100 mL 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n(NaOH)n(NH3)0.50 molc(NaOH)5.0 mol/L;(2)VNaOH(aq)140 mL,因固体过量,所以V(NH3)22.4 L/moln(NaOH)22.4 L/mol5 mol/L0.14 L15.68 L;(3)VNaOH(aq)180 mL时过量,固体51.6 g完全反应,V(NH3)16.8 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