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37讲 生态工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745795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37讲 生态工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37讲 生态工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37讲 生态工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37讲 生态工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37讲 生态工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37讲 生态工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高考生物一轮复习_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37讲 生态工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7讲 生态工程,2017备考最新考纲,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2.生态工程的实例()。,考点一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自主梳理,1.生态工程与生态经济,(1)生态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 和 的同步发展。 (2)生态工程的特点: 、多效益、 。 (3)生态经济:通过实行“ ”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 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少消耗,可持续,循环经济,废物资源化,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物质 原理 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 利用。(如无废弃物农业) (2)

2、物种 原理 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 稳定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 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 。,循环再生,逐层分级,多样性,抵抗力,环境承载力,(4) 原理 人类处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 等系统的影响力。 (5) 原理 包括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和系统整体性原理。,整体性,经济和社会,系统学和工程学,跟进题组,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理解,不合理的是( ),A.我国“三北防护林”运用物种多样性原理,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 B.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应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工程学原理等 C

3、.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可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恢复其生态功能 D.在对城市进行规划和布局时,要进行城市生态分区,解析 我国“三北防护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没有完全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例如最初进行林带建设时,没有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单一种植了大片的樟子松林,导致松毛虫肆虐,很多地方的樟子松因此奄奄一息。 答案 A,2.(2015江西重点中学模考)下列实例与主要体现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匹配最恰当的是( ),A.中国传统农业物种多样性原理 B.在养分稀少的深海有物种丰富的珊瑚礁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C.包孕吴越的太湖中水葫芦泛滥协调与平衡原理 D

4、.水乡的桑基鱼塘整体性原理 解析 中国传统农业主要是应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在养分稀少的深海有物种丰富的珊瑚礁主要是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原理;包孕吴越的太湖中水葫芦泛滥主要是违反了协调与平衡原理;桑基鱼塘主要是应用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C,(1)对生态工程的理解:涉及的学科知识包括生态学和系统学;运用到的技术手段或方法有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3)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的比较,考点二 生态工程的实例,自主

5、梳理,1.完成下面的连线,2.实例分析,如图是某生态工程示意图:,(1)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该系统中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废弃物合理地进行了利用,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2)该生态工程能生产出无公害大米的原因是减少了 的使用量,减少了 。 (3)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原因是蘑菇呼吸产生的 可以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使其光合作用增强。,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化肥和农药,环境污染,二氧化碳,3.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1)“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实验的启示:使我们认识到人与 的重要性,深化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6、(2)发展前景:我们需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既不但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 效益的结合。,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跟进题组,粮桑渔畜生态农业系统是江浙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系统,下图表示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分析,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举出两个例子),沼气池中的生物属于_(生态系统的成分)。 (2)该农业生态系统基本模式的建立,运用了_(写出两种即可)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3)图示生态系统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其具有的优点是_。 (4)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_。 (5)请根据下列物质交

7、换关系补充方框中的生态系统的成分:,答案 (1)水稻、油菜、小麦、桑树、池塘中浮游植物等(任选其二即可) 分解者 (2)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整体性原理和协调与平衡原理(任选其二即可) (3)促进了物质的多级利用,提高了对能量的利用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4)环境容纳量(K值) (5),1.巧记六类生态工程实例中所遵循的原理 (1)在六类生态工程实例中除“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外,其余五大生态工程均涉及整体性”原理。 (2)除“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及“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外,均涉及“协调与平衡”原理。 (3)只有“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涉及“物质循

8、环再生”原理。 (4)只有“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及“大流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涉及“物种多样性”原理。 (5)只有“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及“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涉及“工程学”原理。,2.总体把握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原则 (1)应当能够体现生态学原理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2)应当能够构成一个合理的生产结构; (3)应当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资源; (4)应当体现减少环境污染的原则; (5)应当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 (6)所设计的农业生态系统,从理论上看应当能够实现良性循环。,易错易混 防范清零,易错清零,易错点1 混淆“传统经济”与“生态经济”,点拨 界定传

9、统经济与生态经济: (1)传统经济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2)生态经济实现了“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生产体系,是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特点。,易错点2 混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与“系统整体性原理”,点拨 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与系统整体性原理的比较 (1)整体性原理 整体性原理指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协调统一,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与平衡,例如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即种树的同时考虑经济收入,粮食、燃料等问题,如图所示:,(2)系统整体性原理 系统整体性原

10、理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112”,目的是保持系统有很高的生产力,互利共生的生物能体现系统整体性原理,如藻类和珊瑚虫、大豆和根瘤菌、地衣中藻类和真菌等。,易错点3 不能准确把握教材列举的六大生态工程实例中的“关键点”,点拨 六大生态工程实例中的“关键点”归纳 (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核心是沼气工程,优点是开发可更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2)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综合”表现在同时考虑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同气候带、不同自然条件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各具特色。 (3)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考虑树种生态适应性问题,种植适宜品种;考虑树种多样性,保证防护林体系稳定性。,(4)湿地

11、生态恢复工程:主要措施:退耕还湖;主要困难:解决迁出湖区居民的生计问题。 (5)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种植耐旱的灌木、草和树;确定合理载牧量;改良表土。 (6)城市环境生态工程:解决大气污染措施:禁止使用有铅汽油;水污染:减少或禁止污水排放,进行污水净化。,易错点4 不能全面把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与生态工程的内在联系,点拨 (1)在基因工程中,抗虫、抗病等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保护了生态环境,成为生态工程中符合要求的植物类型。 (2)细胞工程中的组织培养技术,可应用于微型繁殖,对生态修复、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中植物种苗的获取起到重要作用。,规范答题,图1是某村子里的生态农业示意图,图2为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流程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找错纠错,错答序号:_ 正答: 错答序号:_ 正答: 错答序号:_ 正答: 错答序号:_ 正答:_,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腐生细菌、真菌,矿区土壤条件恶劣,不适合,农作物生长,此外,若种植农作物,矿区的重金属污染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C,2.错因分析,序号、答案欠全面、欠规范 序号错将相关“生物”答作“功能成分” 序号忽略了“矿区”可能存在沿食物链逐步“富集”的“重金属”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