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_专题十一 现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讲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745749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_专题十一 现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讲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_专题十一 现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讲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_专题十一 现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讲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_专题十一 现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讲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_专题十一 现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讲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_专题十一 现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讲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_专题十一 现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讲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一、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欧洲联盟 (1)建立背景 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近代欧洲冲突和战争不断,反而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 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 在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各国联系日益紧密。 欧洲宿敌法国和 德国 的和解。 (2)建立过程 1951年,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在巴黎签订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 1957年,六国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与欧洲

2、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 欧洲共同体 。 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了 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 欧元 正式问世。,(3)意义:欧盟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欧洲的国际地位;起到了区域经济集团的示范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2.北美自由贸易区 (1)背景 欧洲和日本发展迅猛,实力增强。 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位面临挑战。 (2)建立:1992年,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订了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3)宗旨:北美自由贸易区将用15年时间,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 (4)特点: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 (5)意义:加强了三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往,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增强国际竞争力,三国之间努力通过自由贸易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增强区域集团的实力,也推动其他美洲国家意识到经济联合的重要性。,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1)背景: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各国经济联系的程度加深;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增强。 (2)成立及发展: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澳大利亚堪培拉成

4、立。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汉城会议通过汉城宣言。同年 中国 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形成“ 上海共识 ”。 (3)宗旨和目标: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4)特点:是一个经济贸易合作论坛;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成员国之间存在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5)意义:在贸易和投资 自由化 、便利化以及 经济技术合作 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1)全球化的

5、定义: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资本、科技、人才)依循市场法则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组合,形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分工合作,使世界经济变成一个整体,所以也可称为 经济一体化 。 (2)原因,(3)进程 新航路开辟开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多。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二战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4)本质: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5)评价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又加剧了全

6、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影响和依赖程度日益加深,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开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1947年签署的关贸总协定仅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难以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2)成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规范化和 法制化 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3)宗旨: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 贸易自由化

7、。 (4)作用:促使各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各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加入: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影响 机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挑战: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 应对措施: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一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角度1:世界经

8、济区域集团化和区域合作 材料一 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而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又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这种经济合作或联合短时期内在全球化范围内难以实现,于是一些地理位置上相邻,利益相近的国家就开始谋求在局部地区范围内实现经济联合,纷纷建立各种地区性经济一体化组织,以满足经济活动国际化和相互依赖加深的要求。 摘编自周敏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材料二 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丝绸之路,留给世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遗产。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主席准确把握新时期国际秩序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大趋势,高屋建瓴提出共建

9、“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得到有关国家积极响应。 摘自观察者网(上海),【问题】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可行性。 【答案】 (1)原因:科技的进步;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全球化短时间内难以实现。 (2)条件:古代丝绸之路奠定历史基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日益加强;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WTO,中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考点二,考点一,角度2:现代世界经济的新特点 20世纪8

10、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大事记 【问题】 根据上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出的新特点。 【答案】 新特点: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同时进行;规范化、法制化贸易体系建立;发展中国家积极融入世界;合作领域逐步由单一向多个领域扩展;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协商谈判成为解决争端的重要途径;跨国公司遍布世界各地。,考点二,考点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成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原因 (1)伴随着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世界经济多极化进程加速,国家间的经济互补性增强,加强合作、谋求发展成为各国的共同要求,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成的直接动因。 (2)二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国际经

11、济交流日益扩大,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促使一些国家之间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经济联系,这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成的客观基础。 (3)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但科技和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对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来说,都需要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维护民族利益及其政治经济利益,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因。 (4)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产生并持续发展的经济源泉。,考点二,考点一,2.特点 (1)组建方式是在地缘化的基础上由小到大。 (2)区域经济集团以市场一体化为开端,以实现经济一体化乃至政治、安全、军事一体化为目标,集团成员国处理国际关系更加务实,意识形态色彩趋于淡化。 (3)区域性经

12、济集团是政府间的、官方性质的组织,可行使部分主权,以协调区域内经济发展,制定共同的经济政策。在区域经济集团的内部,往往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发挥主导作用。 (4)区域经济集团是一个开放与封闭相统一的,以开放为主的体系,区域经济集团对内、对外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3.影响 (1)积极方面: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推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也有利于形成世界多极化格局,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消极方面:由于经济区域集团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经济区域集团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加剧了国家间的不平衡。,考点二,考点一,典例1

13、(2013新课标全国卷)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 ) 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欧洲走向联合。六国屡遭战争重创,拿两次世界大战来说,法国、德国、意大利都是主要参战国和主要战场,损失惨重,英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本土却基本没有遭到战争破坏。建立超越国家的机构,可以有效避免战争,故答案选A项。B、C、D三项不是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 【参考答案】

14、A,考点二,考点一,1.(2016皖南八校联考)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打破了地域相邻概念,出现了跨洲、跨洋的区域合作组织。不同区域经济集团之间也展开了连横合作。拉美南方共同市场与欧盟之间开始探讨建立自由贸易区,而东盟与欧盟外长会议之间就政治、经济问题的探讨业已制度化。这说明 ( ) A.经济区域集团化已名不副实 B.“冷战”后的世界经济获得加速发展 C.经济合作的地域障碍日渐消失 D.经济区域集团化有导向全球化的趋势 D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材料讲述的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而不是其名不副实,故A项错误;材料讲述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而没有

15、突出其“加速发展”,故B项错误;经济合作的地域障碍依然存在,C项过于绝对;地域概念被打破,不同集团之间相互合作,并且已经制度化,呈现出一种导向全球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考点二,考点一,2.(2015辽宁大连三模)下图是“区域贸易安排”(RTA)和“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增长情况。此图意在说明 ( ) A.区域集团已广泛建立 B.区域贸易一直是快速发展 C.世界经济走向多极化 D.区域贸易总体呈发展态势 D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区域一体化。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虽然通报的数量较高,但并没有完全生效,故A项错误;从图片可看出2002年至2006年的增速很慢,故B项错误;题目所给信息是区域贸易的安排

16、和自由贸易协定,主要反映的是区域贸易集团化和全球化,故C项错误;结合图片的数据图可以看出生效RTA、FTA,前快后慢,但总体呈现发展态势,故D项正确。,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二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角度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 材料 波音公司是全球航空航天业的领袖公司,在美国及全球70个国家共有员工159000多名,其中超过12.3万人拥有大学学历,他们来自全球约2700家大学。公司生产的每一架客机所需的450万个零部件,来自海外1500家大企业和1.5万家中小企业。客户遍布全球145个国家。波音重视中国市场,2006年6月,由美国波音公司、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组建的上海波音成立,波音公司占总注册资本60%。 摘自互动百科 【问题】 根据材料归纳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得到加强的有利国际环境。 【答案】 特点:生产全球化、技术(人才)全球化、投资全球化、营销(销售)全球化、全球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