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_第五部分 世界近代史 第二十六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试卷部分)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745593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_第五部分 世界近代史 第二十六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试卷部分)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全国通用)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_第五部分 世界近代史 第二十六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试卷部分)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全国通用)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_第五部分 世界近代史 第二十六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试卷部分)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全国通用)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_第五部分 世界近代史 第二十六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试卷部分)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全国通用)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_第五部分 世界近代史 第二十六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试卷部分)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_第五部分 世界近代史 第二十六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试卷部分)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_第五部分 世界近代史 第二十六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试卷部分)课件 新人教版(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六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中考历史 (全国专用),考点一 冷战,五年中考,1.(2018河北,17,2分)下列国际会议中,由美国完全主导的是 ( ) A.签订凡尔赛和约的会议 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会议 C.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 D.签署北大西洋公约的会议,答案 D 本题考查的是对美国在国际格局中主导地位内容的理解。A中会议指的是1919年 召开的巴黎和会,会议的操纵者是英、法、美三国;B中的会议是指1942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建 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会议,此次会议不可能被美国完全主导;C中的会议是指雅尔塔会议,苏 联、美国、英国是此次会议的主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签署同美国实行“冷战”

2、政 策密切相关,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领域的表现。因此,此次会议中美国成为会议的主 导。故选D。,2.(2018湖南衡阳,14,2分)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现任总统特朗普又提出 “印太战略”,其实质都是新形势下围堵、遏制中国发展的霸权主义战略。七十年前,美国也 曾对苏联实行类似的政策。它是 ( ) A.门罗主义 B.门户开放政策 C.绥靖政策 D.冷战政策,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围堵、遏制中国 发展”“七十年前”,联系所学可知,二战后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 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以“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政策被称为

3、冷战政策,故D项符合题意。门罗 主义发表于1823年,表明美国当时的观点,即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 美洲国家主权的相关事务;门户开放政策是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美国提出的政策,主 张利益均沾;绥靖政策是二战前英法等国对法西斯国家实行的纵容侵略政策。故A、B、C三 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名师提示 本题考查世界近现代史上重要的政策,其中门罗主义在教材中没有涉及,所以在学 习的过程中要拓展自己的知识,并对相关类型的政策进行归纳。,3.(2018江西,12,2分)“美国不会在欧洲试图从二战中恢复、苏联寻求扩大其实力并在世界各 地扩大影响力时袖手旁观、毫无作为。”为此,美国

4、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 A.罗斯福新政 B.马歇尔计划 C.成立北约 D.成立华约,答案 B 本题考查冷战政策。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其目的是控制 西欧,遏制苏联,B项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是美国1933年开始实行的为缓解经济危机,巩固资 本主义制度的政策,排除A项;成立北约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排除C项;成立华约是 苏联针对北约采取的针锋相对的措施,排除D项。,4.(2017山东潍坊,24,2分)走向全球主义一书作者安布鲁斯指出,“尽管国家在全世界保持 着优势地位,但美国领导人在1945年夏对未来有三怕。一是政治上的,怕斯大林,也就是怕社会 主义”为此,美国在

5、政治方面提出 (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 D.成立联合国,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有效信 息“走向全球主义”“美国”“1945年”,联系所学可知,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 策,在政治方面提出杜鲁门主义,故正确答案为A。马歇尔计划是经济上的措施,建立北约是军 事上的措施,成立联合国不是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表现。,规律总结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解答这类题目一般分三步进行。一是通过看引文的出处 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二是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 关的人物或事件;三是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其

6、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 备选项。,5.(2017吉林,9,1分)二战后,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答案 A 依据所学可知,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的推行是美 苏之间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是美苏之间冷战在军 事上的表现。故B、C、D都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A。,6.(2017辽宁沈阳,14,2分)二战后,美国正处于实力的顶峰。杜鲁门总统一再宣称:“美国在世 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可是,经过战争考验而强大起来的苏联,在战

7、后国际事务的重大问题上, 坚持不对美国让步。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 ) A.苏联实力强于美国 B.美国、苏联矛盾突出 C.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答案 B A明显错误;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材料中没有体现,据 此排除C;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是在苏联解体后,据此排除D。,知识拓展 美国实行“冷战”的根本目的是称霸世界;苏联同美国争霸,是为了获得和美国同 样的世界霸权。,7.(2017重庆A,14,1分)新全球史说:“世界开始重建,而另一场战争也开始了。曾经击败德 国和日本的联盟也解体了,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的盟国在冷战中已经摆好了 作战的姿

8、势,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的对抗。”它表明 ( ) A.为反法西斯建立的联合国在战后迅速解体 B.冷战主要是军事上的对抗 C.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对峙 D.冷战目的是遏制苏联,答案 C 由关键信息“联盟也解体了”“冷战”,即可判断出是二战后美苏由同盟关系走 向敌对,并逐渐形成以美、苏为首的北约、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极格局形成。故选C。,8.(2016江苏苏州,18,1分)1949年初,苏联外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 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 主义阵营。”材料中所说的“渗透”主要指的是 (

9、)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推行杜鲁门主义 D.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答案 A 二战后,美国在欧洲推行马歇尔计划,该计划并不排斥东欧,苏联认为这是美国向社 会主义国家的渗透。为了应对这一局面,苏联和东欧五国成立了经互会。故选A。,9.(2016山东烟台,24,2分)某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同学参考了意识形态与冷战的起 源北约与华约变化的前瞻从苏东剧变到多极化趋势等文章。据此判断,该研究性 学习的主题是 ( ) A.全球化迅速发展 B.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C.亚非拉国家的振兴 D.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答案 B “冷战”“北约”“华约”与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有关;

10、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意味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因此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与世界格局的变 化有关。,10.(2016辽宁沈阳,15,2分)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学习时,设计了以“冷战”为主题的示意 简图。根据下图内容推断,当时的世界格局是 ( ) 冷战中 的对峙 A.两极格局 B.多极化趋势 C.一超多强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抓住示意图中的关键信息 “冷战”“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联系所学可知,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方 面的表现是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则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两 极格局由

11、此形成,故正确答案选择A。,11.(2018吉林,17,3分)(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刻的影响,是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促使世界格 局逐步过渡到一个两极结构的新时代。形成了美苏在欧洲乃至全球对峙的局面。 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发生了改变。 (2)材料二中“两极结构”的形成与美国推行的什么政策有关?写出这一政策在政治方面的表 现。美苏对峙局面“发生了改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3分),答案 (2)“冷战”政策。(1分)“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分)多极化。(1分),解析 第(2)问,二战后,美国为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

12、义国家,开始推行“冷战”政策;“杜鲁 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世 界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12.(2016河北,29,12分)探究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但人们所希望的真正和平并未降临。美国、苏联这对战时 的盟友很快变成了“冷战”的对手。“冷战”为什么会爆发呢?史学家们从以下四个不同角 度进行了分析: 【角度一】美国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日益 把苏联看做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 【角度二】苏联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威望

13、大大提高。并且军事力量 大大加强,能与美国抗衡。战后,苏联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在自己的周 边建立“安全带”,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即征服和奴役其他民 族的思想和主张)。 【角度三】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均将对方视为主要敌人。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美国力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积极推行、反苏政策。同时,苏联采 取了针锋相对的行动,扶植东欧一系列国家,壮大了以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力量。 【角度四】美苏两国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也加剧了两国间的冲突与对抗。,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提出了

14、公开的反苏、纲领“杜鲁门主 义”。美苏两国从此进入“冷战”时期。 (1)请从上述四个角度中任选两个,分别概括“冷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4分) (2)在你概括出的“冷战”爆发的原因中,你认为最主要的是哪个?(2分)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论 证你的观点。(6分),答案 (1)角度一: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角度二: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角度三:美苏 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角度四:美苏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4分) (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 (2)答案一 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2分) 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冲击了当时的国际秩序;美国的全球战略(

15、或霸权政策),打击了 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激化了与苏联社会主义的矛盾;美国的全 球战略(或霸权政策),导致苏联更加猜疑和不信任;杜鲁门主义彻底摧毁了美苏同盟关系;美国 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受到了苏联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挑起了“冷战”。(评分说明:答出 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点2分,共4分)所以,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 权政策)是“冷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2分) 答案二 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2分) 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冲击了当时的国际秩序;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挑战了美国的全球战 略(或霸权政策);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加剧了与

16、美国资本主义的对立;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 义,引发了美国更加猜疑和不信任;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但忌惮美国力量强大,实行了“冷,战”。(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点2分,共4分)所 以,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是“冷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2分) 答案三 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2分) 二战的结束,使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再度凸显;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力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二战后苏联通过扶植东欧一系列国家,壮大了社会主义力 量;美苏顾忌对方的军事力量,进行了“冷战”。(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 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点2分,共4分)所以,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是“冷战”爆发 的最主要原因。(2分) 答案四 美苏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2分) 美苏两国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二战后,美苏视对方为主要威胁;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 权政策),造成了苏联的过分反应;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导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