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_专题三 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 第8讲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全球气候变化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744934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_专题三 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 第8讲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全球气候变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_专题三 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 第8讲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全球气候变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_专题三 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 第8讲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全球气候变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_专题三 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 第8讲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全球气候变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_专题三 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 第8讲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全球气候变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_专题三 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 第8讲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全球气候变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_专题三 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 第8讲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和全球气候变化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讲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和全球气候变化,(2018福建六校联考)读气候资料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地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B.地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 C.地气候类型最适合发展季风水田农业 D.地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A,B,(2018天津卷)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完成第34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及产生的影响。,3.对图中所

2、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4.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D,D,一,二,三,一、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例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下图为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阐述图中B、C、D三地的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一

3、,二,三,答案:水分差异:B、C、D三地水分依次递减。原因: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B地处于迎风区,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较低,因此降水量最少。 解析:B、C、D三地纬度差异不大,但B地在大分水岭的东侧迎风坡,C地在背风坡,而D地在大陆西岸,故所受大气环流的影响不同。,一,二,三,归纳提升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气候形成因子一般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下垫面(地形、海陆分布、洋流)等方面分析。具体思路如下图所示。,一,二,三,一,二,

4、三,二、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例2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离海洋远近不同,气温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一,二,三,(1)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2)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东南信风带 C.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D,A,一,二,三,一,二,三,归纳提升 1.气候类型的分布 (1)太阳辐射决定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大气环

5、流主要影响降水的多少及其季节分配。受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形成了气候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如下图所示。,一,二,三,(2)在世界气候类型图上,有些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模式图并不吻合,这些气候“特殊”地区往往是地形、海陆分布、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所致。如下表所示。,一,二,三,一,二,三,3.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和降水两大气候要素的特征来进行。具体判断时一般遵循“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的步骤。 (1)根据气温确定南北半球。 根据最热月或最冷月以及年气温曲线的形态可以确定南北半球。,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三、全球气候变化 例3(20

6、18全国卷)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 A.生物类型多样 B.对全球变暖敏感 C.大气质量优良 D.人类活动影响少,B,一,二,三,解析: 该岛处于南极大陆,由于气候恶劣,该地生物种类较少,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该岛常年被冰雪覆盖,且处于陆缘冰与海洋冰的结合位置,气温升高会导致该地积雪、冰盖变化明显,对全球气候变暖反应敏感,故B项正确;南极大陆纬度较高,环境恶劣,人类活动受到较大限制,至今没有人居住,整个

7、南极大陆大气质量优良,无法提供有价值的科学考察异常数据,故C、D两项错误。,一,二,三,例4(2017天津卷)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下图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一,二,三,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上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 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 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 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 D. 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B,解析:读图可知,海洋表面增温速度加快,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但不是加速上升,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故选B项。,一,二,三,例5

8、(2017天津卷)冻土是指温度在0 或0 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多年冻土结构示意图 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 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 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 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D,一,二,三,解析: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活动层厚度变大,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春耕播种的时间提前,永冻层上界下降,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故选D项。,一,二,三,(2017浙江4月选考)(20分)阅读图文

9、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三地的气候统计资料。,材料二 下表为图1中甲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单位:mm)统计资料。,(1)说出地1月和7月的风向,并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7月风向成因。(6分) (2)说出影响地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从气候特征的角度,分析地自然带的成因。(8分) (3)甲地是所在国花生主产区,分析降水特征对该地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答案:(1)1月东北风;(2分)7月西南风。(2分)(7月,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向为西南风。(2分)(2)降水。(2分)年降水量5001 000毫米;(2分)降水集中在69月(10月至次年 4月

10、降水稀少),年内有明显的干湿季;(2分)全年高温,气温在24 以上,形成热带草原带。(2分)(3)生产主要集中在69月降水较丰富的月份;降水量年内、年际变化大,生产易受旱涝灾害影响;降水变率大,对灌溉等水利设施依赖性强;年内旱季时间长,土壤易盐渍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大。(答出3点得6分),得分要点:(1)1月和7月的风向各2分,7月风向的成因要抓住“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2分。(2)影响因素2分。气温2分,降水从总量、干湿季变化两个角度回答,各2分。(3)从湿季农业生产集中、旱涝灾害、水利设施、土壤盐渍化中任答3个要点,各2分。注意要因果对应,即降水特征要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相对应。,思维导图 第(1)题:甲地位于15N附近1月东北信风随直射点南移控制该地;7月东南信风随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 第(2)题:三地降水量分别为1 0002 000mm、5001 000 mm、100 mm以下地分别形成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和热带荒漠景观。 地自然带的成因:,第(3)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