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42讲 中国近代的民主思想和世界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742768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42讲 中国近代的民主思想和世界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42讲 中国近代的民主思想和世界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42讲 中国近代的民主思想和世界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42讲 中国近代的民主思想和世界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42讲 中国近代的民主思想和世界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42讲 中国近代的民主思想和世界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42讲 中国近代的民主思想和世界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向高考 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高考总复,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部分,选修二,第42讲 中国近代的民主思想 和世界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选修二,1民权思想的启蒙 (1)表现: 康有为:认为人人有“自主之权”,人人有“自立之权”,还主张“人人平等”。只有这样才不违背天赋人权的“公理”。 梁启超:人人有自主之权的原则与专制君主集中权力于一人,是完全对立的;中国“历古无民主”是中国社会进化缓慢,国家长期积弱不振的重要原因;中国若再不开放民权,就要亡国灭种。,近代中国对民主理论的探索,(2)意义: 表达了资产阶级对平等、自由、民主的向往,但没有多少可行性,社会影响有限。

2、是后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先声。,2孙中山的民权思想 (1)内容: 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学说的核心,是维新派民权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更是孙中山建立理想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重要原则。 “五权宪法”原则是孙中山民权思想的基本内容。借鉴了西方三权分立学说。 (2)意义:孙中山的民权思想,包含的理论、内容和一系列设想,凝聚着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精华。,考点小结,1推翻帝制 (1)1894年11月,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成立。 (2)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提出革命纲领,并阐发为三民主义。 (3)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清王朝统治瓦解。,近代中国反专制的斗争,(4)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

3、临时政府成立。 (5)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以宪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它第一次以宪法形式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反专制的法律武器。,2捍卫共和 (1)原因: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其后袁世凯抢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践踏民主。 (2)过程: 孙中山高举讨袁旗帜,号召、发起二次革命。 1917年孙中山组织了护法运动。 (3)结果: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重新去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考点小结,1中国共产党及各阶层民主力量坚决回击国民党的专制独裁。 2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 (1)内容:实行选举制度;

4、实行“三三制”原则。 (2)作用: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3抗战胜利后争取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确定了坚决避免内战,建设民主国家的原则。 (2)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打破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 4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考点小结,1宪章运动 (1)背景: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在议会改革中没有获得选举权。 (2)纲领:人民宪章。 (3)经过:三次请愿活动。,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4)影响: 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5、。 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推动了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进程。,2第一国际 (1)成立背景: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人运动不断高涨。 各国工人阶级加强合作的愿望增强。 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并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为建立新的国际组织创造了条件。 (2)成立:1864年,在伦敦成立;它是第一个世界性的工人组织。 (3)主要活动:领导工人运动,支持工人斗争。 (4)历史意义:推动了欧洲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3第二国际 (1)成立背景: 19世纪70年代以后,工人运动再度高涨。 科学社会主义的广泛传播,使欧美许多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

6、政党,要求加强国际联系。 (2)成立:1889年7月,在纪念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00周年之际,第二国际成立。,(3)主要活动: 指导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引导工人阶级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合法斗争。 (4)历史意义: 在第二国际的指导下,欧美工人运动的规模更大、组织性进一步增强,斗争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 有力地推动了近代社会的民主化进程。,考点小结,解析 本题考查民主共和的实践,旨在考查考生分析解读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时首先要结合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有关史实,如辛亥革命的成果、意义、评价等知识,再结合材料中“访员曰:先生让总统之位与袁世凯,是由

7、于个人之意乎?抑以为如此更换更有益于国家乎?孙曰:两者皆是。因袁君鼓动共和久矣”的信息,具体解答。解答时注意全面地、辩证地评价,既要认识孙中山让出临时大总统之位的积极性,又要注意其局限性。,答案 建立共和是孙中山个人的革命追求,也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了早日结束南北对峙,实现国家统一和建立共和,孙中山不计个人得失,让位于袁世凯,反映了孙中山高尚的政治品质。民主共和是历史的潮流,袁世凯为了篡夺革命果实,实行假共和真专制。孙中山对袁世凯的本来面目认识不清,这体现出孙中山的政治局限性。,材料二 中国国民政府蒋主席于抗战胜利后,邀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先生,商讨国家大计兹特发表会谈纪要如下

8、: 一、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一致认为:中国抗日战争业已结束,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五、关于党派合法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承认国民党、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政府方面表示:各党派在法律之前平等,本为宪政常轨,今可即行承认。 引自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1945年10月10日)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抗战胜利前后各党派地位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党派地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解析 本题考查抗战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

9、独裁统治、争取民主的斗争。(1)概括指出抗战胜利前后各党派地位发生的变化,此题比较简单,直接从材料中归纳即可,材料一“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体现出抗战时期各党派集中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材料二“政府应承认国民党、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各党派在法律之前平等”体现出抗战胜利后各党派地位一律平等。,(2)解答时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党派地位变化的原因”,可从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实力对比的变化,民主和平力量的推动以及国际因素的作用等角度思考。“各党派地位变化的影响”一问应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加强

10、民主力量、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以及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奠定基础角度解答。,答案 (1)抗战时期,各党派集中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抗战胜利后,各党派在宪政原则下地位一律平等。 (2)原因:抗战胜利,国共两党军事、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多数政党和国内民主和平力量的推动;美、苏等国际因素的制约。 影响:进一步加强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民主力量,推进了国内政治民主化进程;为以后构建多党合作奠定了基础。,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1)问,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自进而建设政府,自立

11、法度而服从之”等信息进行概括。 第(2)问,要从材料中归纳评价的要义,即陈独秀主张唤醒民众的觉悟,然后结合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组织答案。,答案 (1)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多数国民须自觉居于主人地位,具有主动精神;自觉参与建设政府、制定并维护宪法。 (2)从思想文化层面反思清末民初民主政治失败的原因;认识到民众觉悟才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关键,要唤醒国民的政治自觉;发展了民主思想;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1910年(宣统二年)11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吁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定,提前颁布试办

12、,预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及有关于宪法范围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 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13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人,其中皇族7人,汉人仅4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 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8年、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解析 本题以清末新政为切入点,考查晚清预备立宪,主要考查学生材料阐释与运用的能力。第(1)问,提取并比较材料中1908年预备立宪方案的内容

13、(预备期限、政治变革、教育变革)与1910年预备立宪方案的内容(缩短预期、制定宪法、进行政治变革),说明差别;联系材料中“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发展等史实说明其原因。第(2)问,提取材料中预备立宪的内容,归纳其骗局的特点,并结合资产阶级革命形势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分析其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答案 (1)区别:预备立宪期限缩短;调整预备立宪内容,增加设立内阁。 原因:革命形势的发展;立宪派和部分官员的推动;清政府意图化解统治危机。 (2)革命成为大势所趋;清廷借立宪维护统治;立宪派大失所望。,各抗日根据地比较认真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在陕甘宁边区

14、,1941年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 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的原因,并指出三三制政权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实行三三制的主要意义。,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原则,考查学生对史料有效信息的提取、解读与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要从1940年的抗战背景对根据地建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要求把握;第二小问,特点要根据材料“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以及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把握。第(2)问,意义从对抗日根据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以及对中国民主建设的借鉴意义分析。,答案 (1)原因:巩固抗日根据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调动各阶层积极性,实行民主。 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联合;民主协商。 (2)广泛团结了抗日力量,调动各阶层积极性;保证了各阶层民主权利;根据地人民民主政权得到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