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92714691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1-15小题考查必修一第一单元内容,16-30小题考查选修三内容;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在中国古代,“占”是观察的意思,“卜”是以火灼兽骨或龟壳。殷人占卜之风盛行。王室贵族遇事无论大小,如征伐、狩猎、疾病等,都要占卜以问吉凶,然后形成卜辞,这一现象说明 A.神权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B.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C.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D.决策体现了原始民主色彩2.“宗法分封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各级贵族的嫡长子是第一合法继承人。宗法分封在所有

2、的等级中也只确保嫡长子的权益”,这容易导致 A.诸子争权祸乱四起 B.礼乐征伐自长子出C.立大宗以长不以贵 D.宗主权能容易脱节3周礼讲的是“君臣之义,父子之亲”,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就是礼,然而司马迁却在他的自序中写到:“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数。”这种变化说明A.周王室的势力日渐衰微 B.礼成为周人的行事准则C.周代治国理念不断变化 D.家国同构观念消失殆尽4.战国时期,文侯(魏)问李克(李悝)曰:“为国如何?”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该措施实施后的产生的影响是 A.世袭贵族全力支持变革 B.世卿世禄制度日益

3、瓦解C.官僚政治得以正式确立 D.分封制得到进一步发展5.在谈到我国古代农民心中的理想社会的时候,有学者认为,农民心中的最理想的国家形态其实是“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他们喜欢把官吏被称为父母官,他们心目中的皇帝应当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A.家国同构观念 B.宗法血缘关系C.中央集权意识 D.安土重迁理念6.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帝”与“王”被“皇帝”所取代,在本质上反映了 A.嬴政神化皇权的意图 B.嬴政效法古代有道明君C.中央集权发展的结果 D.官僚政

4、治取代贵族政治7.关于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众说纷纭,近代大部分史学家持否定的态度,但是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其“优秀”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实质就是专制独裁 B.确保政府选拔官员的公平公正C.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 D.能使中央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8.右图反映的是秦朝时期皇帝在中央同时设立的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秦朝设置三公的直接目的是A.确立皇权至高无上B.削弱地方权力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防止大臣专权9.安史之乱后,唐室衰微,唐肃宗、代宗放任宦官专权,到德宗时,连禁军兵权、国库财权也落入宦官之手,这些宦官把皇上作为专权的傀儡。这在历史上并不罕

5、见,明朝时期也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这种现象实质是A.君权至上的后果 B.中央集权体制的破坏C.君主专制被颠覆 D.皇权受到严重的制约10.武则天物色了一批才学俱佳的文人学士,名义上是修撰著作,但武则天密令他们参决朝政,“以分宰相之权”。下列官员与他们类似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的外朝制度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11.下表为唐书中所记载的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朝科举制进士出身士族寒族小姓子弟分布比例711613 A.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B.使士族进一步垄断仕途C.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D.使人才选拔的范围缩小12.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学家钱穆

6、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据此,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断是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B.废除丞相后政府完全丧失了权力C.明以前相权对皇权有一定制约性 D.丞相制度经过六百多年才被废除13.明朝内阁是皇帝咨政机构,有人认为内阁“属于次君主权力层”,没有成为宰相;也有学者认为朱元璋的废相,实际上造成明代相权游离于监、阁之间,这“在真正意义上完成了从传统单相制向双相制的转化”,是对传统丞相制的变相恢复。造成这种不同认识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明朝内阁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B.研究者研究方法和所用史料不同C.研究者的态度掩盖了历史真相 D

7、.历史典籍对内阁记述的不准确性14.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A注重依法治国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C皇权不断加强 D宰相掌控了决策权 15.下图反映的是清朝某机构的运作流程图,这反映了该机构A.总揽了一切“军国大计” B.是执行皇帝决策的行政机构C.成为皇帝独揽大权的工具 D.使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16.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空前规模的战争,把世界各国卷入了世界政治的漩涡。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这场

8、战争实际上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其依据是 A.一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 B.一战就局限在欧洲范围内进行C.一战中实际上的交战国全都属于欧洲国家 D.一战给欧洲带来了毁灭性打击17.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派往欧洲的14万中国劳工中高达3万余人死亡,长眠异国他乡。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了 A.中国劳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中国劳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C.中国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D.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成为了战胜

9、国18.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美英转变态度的原因在于A.力图遏制日本势力的扩张 B.中国人民反日斗争高涨C.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 D.英日同盟已经宣告失败19. 凡尔赛体系是指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建立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它的主要积极影响是 A.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和一些权利 B.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C.消除了战胜国之间的基本矛盾 D.一段时期内维持了欧洲的和平20.对于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条约的签订保证了欧洲的和平和安全B.条约的签订与美国的周旋密切相关C.条约的签订

10、有利于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两个条约都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重大调整21. 二战期间,美国依据租借法向反法西斯国家大量提供战争物资,其中援助的国家主要包括英国、苏联、自由法国、中国等。租借法的出台反映了 A.法西斯侵略严重威胁了人类安全 B.美国参战后急需扩大盟国力量C.美、英、苏三大国开始联合作战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22. 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战争史上的一次著名海战,其结果是 A.日本把朝鲜变成了实际的殖民地 B.英国继续对德国实施海上封锁C.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折 D.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2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相同点是A.都是在帝国

11、主义战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C.都在一定时期内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D.都随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瓦解24.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与地区冲突的发生,其根本因素归根结底是 A. 民族矛盾的尖锐 B.国家利益的争夺C.意识形态的对立 D.霸权主义的盛行25.1950年,在苏联代表没有出席的情况下,美国操纵安理会通过出兵朝鲜的决议。这说明 A. 联合国安理会宗旨改变 B.“大国一致”原则的失效C.联合国受到美国的控制 D.安理会有利于美国称霸26.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写道:“在今天,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麻烦在巴以,阿以的麻烦在耶路撒冷。如果真是这样

12、,那么耶路撒冷,我实在无法描述走近你时的心情。”材料反映的问题是 A.紧张与动荡是当今世界主题 B.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外来干预C.阿以的麻烦来自于恐怖主义 D.巴以冲突是中东动荡不安的关键27.海湾战争是美军自越南战争后主导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美国发动这次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为世界自由民主而战斗 B.为维护世界石油秩序而战斗C.为维护其在海湾地区的利益而战斗 D.为维护伊拉克的独立而战斗28. 海湾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的基本态度是和平解决海湾危机,这表明 A.中国要维护自己在海湾的利益 B.中国站在伊拉克一边C.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是负责任的国家 D.中国反对美伊直接会谈29.

13、联合国维和行动是指联合国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护和平的一种行动,其根本目的在于 A. 防止局部地区冲突的扩大 B.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C.维护冲突地区人民的人权 D.将冲突地区置于国际社会的共管之下3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在这期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非但没有被时代所淘汰,反而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国际关系准则。原因在于A.它是中国在外交实践中提出并成功运用的外交方针B.符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的发展规律C.反映了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各国的国家利益D.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40分。其中第31小题10分,第32题10分,第33小题10分,第34小题10分。注:31题考查必修一第一单元内容,32-34题考查选修三内容)31. (1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是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