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突发事件应对课件第十一章求职择业安全预防与应对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714668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X 页数:14 大小:9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突发事件应对课件第十一章求职择业安全预防与应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突发事件应对课件第十一章求职择业安全预防与应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突发事件应对课件第十一章求职择业安全预防与应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突发事件应对课件第十一章求职择业安全预防与应对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突发事件应对课件第十一章求职择业安全预防与应对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突发事件应对课件第十一章求职择业安全预防与应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突发事件应对课件第十一章求职择业安全预防与应对(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突发事件应对,第十一章共分为二节,兵器工业出版社,第十一章 求职择业安全预防与应对,当前,就业形势严竣,广大毕业生为了能早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收集需求信息,发布个人简历,踊跃应聘,这是积极的就业态度。然而,由于各类型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招聘活动比较频繁,各种招聘信息鱼龙混杂,不法分子采取各种手段,欺诈毕业生及其家庭的钱财,甚至对毕业生本人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为维护合法权益,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一定要提高求职择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不让违法犯罪分子利用大学生的急切心理而有机可乘,避免人身和财产遭受伤害和损失。,第一节 典型招聘骗局,王某是某大学的一名应

2、届毕业生,为了尽早联系好工作,趁着寒假实习期在一家人才招聘网站上发布了个人求职简历,还留下了联系电话。不久,便接到一名自称“铁道部下属某后勤公司”的人力主管打来的电话,称王某的条件十分符合公司的招聘要求。随后又通过网上简单的答题,通知王某已通过考核被公司录用,而且还给出了优厚的待遇,工资每月3 000元,还提供住宿。 毕业后,王某从学校赶到杭州上班,一下火车便被两名中年女子接站,之后便到了一个居民小区。在一幢三室两厅的住房内,约十多名男女正聚集在一起上课。一名自称负责人的男子告诉她,这是进行岗前培训,并且暂时收管了王某的手机等物品。在接受“培训”的时候,王某就意识到了自己陷入了传销的陷阶里。随

3、后,王某以生病、查看手机信息等借口,向父母发出求救信息,最终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王某和被困的十几名大学生成功获救。,【案例导入】,第一节 典型招聘骗局,本案例中,王某轻信了网上招聘信息,没有对“铁道部下属某后勤公司”进行进一步的核实,被对方给出的优厚待遇所诱惑,轻易地陷入了“传销”漩涡。不过,王某还是能够认清传销的违法性,及时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父母的帮助从“传销”中解脱出来。,【案例点评】,第一节 典型招聘骗局,在“高薪诚聘”的口号下,一般有这两种不良职业: (1)色情服务业。一些广告打着招聘服务员等的名号,以高薪来吸引求职者,其实是从事不正当交易。大学生见到这类招聘,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盲目相

4、信。 (2)传销 。高薪诱惑求职者加入传销行列也是近年来常见的招聘骗局。近年来大学生因求职受骗而落入传销圈套的案件时有发生,一些学生甚至被骗至外地,花了不少冤枉钱才明白是被骗搞传销,有苦说不出。,【知识链接】,一、高薪诚聘,第一节 典型招聘骗局,非法职介主要指未经劳动部门、工商部门等批准而从事职介、中介的非法机构。 (1)用美丽誓言骗取求职者信任。 (2)打着咨询公司、顾问公司等旗号,以“直聘”来诱使求职者上套。 (3)与用人单位“勾结”,用虚假、过期信息蒙骗求职者。,【知识链接】,二、非法职介,第一节 典型招聘骗局,时下的招聘单位中,常有一些打着招聘的名头骗取钱财。一般来说这类单位总是常年在

5、网上、报纸上发布“豆腐块”招聘广告,求职者前去应聘,便以“上岗费”、“信息费”等各种名目收钱。 (1)先培训,后上岗。 (2)要上岗,先交风险抵押金。 (3)“按有关规定”收取信息费、资料费。,【知识链接】,三、招聘收费,第一节 典型招聘骗局,签约是一件慎重的事情,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必须清楚所有的口头承诺都是无效的,也不可能完全兑现,一定要按照要求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把双方口头商谈的内容全部写进协议。在签约之前多向学校老师或有经验的人取经,还要敢于向企业提问,认真了解企业的情况,充分论证后再签约。签约前还应反复检查,保证协议内容无歧义和遗漏。必要时大学毕业生还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

6、的合法权益。,【知识链接】,四、不合理条约,口头承诺不兑现,第一节 典型招聘骗局,(1)招聘岗位名不副实。 (2)先购买产品后上岗。 (3)试用期永远不合格。,【知识链接】,五、招聘信息“注水”,第二节 求职择业安全预防与应对策略,某学院毕业生于某,毕业前夕往广州某一建筑设计公司投递了电子简历,几天后收到了对方的答复,并通过电话进行了简单的“面试”。当于某问及该设计公司的概况时,公司负责人推说,让他上网查阅并告诉了一网址。该负责人为了体现面试的正规性,还假意说,公司将对“面试”进行电话录音。面试完毕后,该负责人要求于某于4月1日前到单位进行一个月的实习,并要求带上身份证复印件、协议书(要求校方

7、签字和盖章)、照片等准时到单位;并声称单位将安排专人到火车站接站。 于某拿协议书找本院负责老师签字时,被详细问及了有关情况,遂告诉了几名往年毕业在广州上班的学生的联系方式,并要求于某去之前一定要与其师兄、师姐们先联系,谨防上当,不要被传销等团伙利用。经当地的学生联系核实,该单位近期没有发布任何招聘广告,而是别人假借他们单位面试,纯属欺骗。,【案例导入】,第二节 求职择业安全预防与应对策略,这个案例的启示:越是在面对较难得到的面试机会时,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别让不法分子有空子可钻;要建立相关的社会支持系统,针对大学生就业择业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并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应通过不同形式对大学毕业生进

8、行安全教育,帮助其提高甄别骗局的能力。,【案例点评】,第二节 求职择业安全预防与应对策略,1防止以招聘之名盗取个人信息 2防止以招聘之名非法敛财 3防止以招聘之名诱人犯罪,【知识链接】,一、招聘陷阱的预防与应对,第二节 求职择业安全预防与应对策略,(1)当前往面试的第一天或职前训练的前几天,要留意该单位是否刻意隐瞒工作性质及业务性质。 (2)面试地点偏僻、隐密或是转换面试地点的状况,或是要求夜间面试者,皆应加倍小心。 (3)面试时,要注意一些环节。 (4)进行面试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用人单位要交保证金或其他培训费用时,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为了保住工作而盲目交费。 (5)面试最好有同学陪同前往,并

9、备有适当的防范器物。 (6)面试前后随时与学校辅导员、同学、家长保持联系,并告知面试场所地址及电话号码。 (7)要求提供亲友名单、身份证号码(或身份证复印件)均可能有诈财之患,要注意避免!,【知识链接】,二、面试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安全的警惕性,第二节 求职择业安全预防与应对策略,(1)通过上网或其他途径查看,该单位(特别是企业单位、公司)登载的营业项目、报上刊登的项目、面试现场所见三者是否相符。 (2)登陆有关部门的网站查看,或与亲友交谈,看看该公司是否被列入黑名单之中。 (3)问问自己,面试的职务内容是否与自己找工作时的初衷相符,并且所获得的待遇是否合乎期待值。 (4)当面试当天或初进该单位的数天内,求职者即需要付给该单位一笔钱者,就要特别注意。,【知识链接】,三、求职后,要谨慎行事,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