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范承志 孙盾 童梅 等编 第10章 分布参数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2713204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4.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原理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范承志 孙盾 童梅 等编 第10章 分布参数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电路原理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范承志 孙盾 童梅 等编 第10章 分布参数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电路原理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范承志 孙盾 童梅 等编 第10章 分布参数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电路原理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范承志 孙盾 童梅 等编 第10章 分布参数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电路原理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范承志 孙盾 童梅 等编 第10章 分布参数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路原理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范承志 孙盾 童梅 等编 第10章 分布参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原理 第3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范承志 孙盾 童梅 等编 第10章 分布参数(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分布参数电路,主要内容: 1 分布参数电路概念及数学模型 2 正弦稳态解 3 行波分析 4 无反射线, 无畸变线,典型均匀传输线是由均匀介质中两根平行导体构成。 1)高压架空输送线; 2)同轴电缆线; 3)二芯电缆(高频)。,高频传输线模型包括: 1)线路电阻;2)线路电感;3)线间漏电导;4)线 间电容。,研究领域: 高频通信线路; 电力系统;冲击电压(电流)作用分析等。,10-1(分布参数)均匀传输线模型,传输线数学模型,由KVL和KCL:,整理得:,分布参数电路偏微方程模型:,10-3 传输线正弦稳态分析,1)正弦稳态电路复数方程 正弦稳态激励时,各点电压电流均以正弦规律变化,但

2、幅值与相位随X而变化。,相量形式,即有,实际电压(瞬时式):,得:,电流求解为:,传输线特征阻抗:,a)若已知始端电压电流, 求沿线各点的电压电流值。,得:,即有,b)若已知终端电压电流, 求沿线各点电压电流值。,初始条件:,代入初始条件:,例1:某一均匀传输线电路,,,,,,电源频率,,,1)若终端接电阻负载,,,求始端电压,,电流,,输入功率,及传输效率;,2)若始端电压为,,求终端开路时的开路电压,。,解: 电路参数计算,,,(已知终端求始端),由式:,始端输入功率:,终端输出功率:,传输效率:,(2)末端开路,已知,末端开路电压升高:,末端开路时始端电流:,末端开路电压高于电源电压,空

3、载电流几乎与负载时相同!,基本参数:,单位长度电感(H/m),单位长度电导(S/m),单位长度电容(F/m),2)分布参数的测量,单位长度电阻,c)特征阻抗:,10-4 传输线行波概述,正弦稳态传输线电压电流表达式:,由初始条件解得:,时域表达式:,电压相量:,(1) 正向行波(从发射源向负载推进),当,时刻,不同时间沿线电压波:,衰减系数单位也可以用分贝表示,两者换算关系为:,沿线各点电压振幅变化规律,(2) 反向行波(从负载向发射源推进),不同时间沿线电压波:,反向行波同相位点由负载向电源端推进(反射波),同理, 电流也可表示成正向和反向行波.,反射系数:,10-5 无反射波传输线电路,当

4、传输线终端接负载,(等于线路特征阻抗时),即有,若已知终端电压,电流,,则,例:有一同轴信号电缆线,,,求传输效率.,解:,10-6 无畸变传输线电路(无失真线),信号无畸变传输要求:(传输信号波形不变),和 与 无关.,10-7 无损耗传输线电路,特征阻抗为纯电阻。,沿线各点电压电流:,(1)终端接 (匹配线),沿线各点电压电流幅值无衰减,电压电流同相,无反射波。,(2)终端开路,始端入端阻抗:,设,具有驻波的电路没有传输功率。,当开路线长度不同时,入端阻抗,呈现不同特性:,入端阻抗为纯电抗,时,为容抗;,时,为感抗;,(3)终端短路,入端阻抗:,(驻波),具有驻波的电路没有传输功率。,当短

5、路线长度不同时,入端阻抗,呈现不同特性:,入端阻抗为纯电抗,时,为感抗;,时,为容抗;,(4)终端接任意负载,入端阻抗,例:,,无损线,,,,欲使电路中,与,同相,,问,最少应为多长?,此时,为多少?,解:由题意,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与,同相,即短路线应等效,电感 L,短路时,无损线输入端电压,例:图示电路,无损线长为,一端开路,,,,另一端短路,试证无论电压源,接在何处(除二端部外),电压源输出,功率始终为零。,解:设,离短路处X,则有:,电源端阻抗,即电源二端阻抗为无穷大。,电源中电流为零,输出功率,为零,证毕。,例:图示无损线, (1) 当 时, 中,无反射波; (2) 求此时 和 。,解:,(1)无反射波,(2),10-8 无损耗长线的应用实例,3)阻抗变换,用,线作匹配线(选择,参数),端:,a),b)对于负裁,可在某点并联一短路线使系统匹配。,选择合适的 ,使满足上述要求。,解:(1)用,线来实现,则,线的阻抗,(2)用同参数的线实现:,由,代入数据解得:,10-9 传输线的双口网络等效,“T”型等效电路,传输参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