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高中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说课比赛课件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712975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市高中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说课比赛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湖北省黄冈市高中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说课比赛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湖北省黄冈市高中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说课比赛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湖北省黄冈市高中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说课比赛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湖北省黄冈市高中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说课比赛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高中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说课比赛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冈市高中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说课比赛课件2(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轮专题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说课稿,2013高考真题回顾,真题一(2013新课标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答案:A 解析:B、C、D均是孟德尔豌豆实验成功的前提条件。该题目其实是对孟德尔豌豆实验科学方法分析的考察。,真题二,(2013新课标31) 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种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

2、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 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 ;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 (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 (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该实验的思路 ; 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1)

3、AABBCCDDEEFFGGHH aaBBCCDDEEFFGGHH(写出其中一种即可) (2)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花色 如果子代全部为紫花,说明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 在5各杂交组合中如果4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花1个组合的子代为白花说明该白花植株属于这5个白花品系之一,2013高考真题回顾,2014高考真题回顾,2014高考真题回顾,2015.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

4、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32(9分)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_,A基因频率为_。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2015高考真题回顾

5、,一、高考要求和命题趋向,二、学情分析,问题1、遗传的有关概念、遗传图解的画法,问题2、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及伴性遗传的计算,问题3、遗传实验设计,三、复习重难点,1、复习重点: 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的现象解释及理解。 2、复习难点: 一对及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析,相关基因型的判断,概率计算; 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在育种中的设计与分析。,四、复习课时设计,专题复习:3课时(2课时遗传实验过程复习;1课时遗传基本解题规律复习) 习题练习及评讲:1课时,五、复习方法设计,教师大知识网络构建(提出本章重难点知识),学生分组合作,构建四个小知识网络,教师补充及总结,教师针对性的设计课堂训练题,假

6、设,验证,同源染色体分离,减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X显,伴Y遗传,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六、课堂实录,1、教师大知识模型构建,六、课堂实录,2、学生分组构建小知识模型,模型一:引导学生根据“假说演绎法”,独立建立孟德尔的实验探究过程的模型。,六、课堂实录,2、学生分组构建小知识模型,模型二:引导学生根据萨顿的推论,摩尔根的实验,建立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模型,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理解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六、课堂实录,2、学生分组构建小知识模型,模型三:引导学生利用二轮资料中的常染色体及伴性遗传规律分析,指导学生建立遗传方式的模型。,五、课堂实录,2、学生分组构建小知识模型,模型四

7、:引导学生利用二轮资料中的遗传实验分析,建立遗传实验探究的模型。,小组经验交流,学生优秀作品展,七、6+5真题演练,(1)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分析,1、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为暗红色基因 B正交、反交实验可以确定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 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 D反交实验中,F1雌雄性个体交配,子代雄蝇暗红眼和朱红眼的比例为3:1,(1)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

8、分析,复习目的 本题复习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知识。 知识依托 基因之间可相互作用产生不同效应。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只要含有显性基因,就表现出相同的显性性状。测交方法可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也可鉴定纯合子、杂合子。,2、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七、6+5真题演练,七、6+5真题演练,(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有关综合计算,技巧总结: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分离比9:3

9、:3:1的变式15:1,9:6:1,9:3:4,12:3:1等变式,熟练应用变式可快速解题。,3、南瓜的扁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 答案:C 解析:2对等位基因控制1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也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由两圆形的亲本杂交,后代都是扁盘形可知,双亲均为纯合子。而F1自交,F

10、2的表现性及比例接近961。对照9331可知,显性基因单独一种存在时,表现出相同的表现型。,4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 A1/8 B3/8 C1/16 D3/16,七、6+5真题演练,(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有关综合计算,复习目的 3、4题复习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的有关计算。 知识依托 分离定律的3:

11、1和1:1以及比率重分配问题自由组合定律的9:3:3:1的基本计算,以及变式考法。,(3)遗传系谱图分析及相关计算,七、6+5真题演练,5(2015浙江理综)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其中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1与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C3与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D若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七、6+5真题演练,6(2014新课标全国卷)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

12、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2和4必须是纯合子 B1、1和4必须是纯合子 C2、3、2和3必须是杂合子 D4、5、1和2必须是杂合子,复习目的 5、6题复习遗传系谱图分析及遗传病概率计算。 知识依托 遗传系谱图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两个内容,一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判断,二是计算生患病或健康子女的概率。可根据各遗传病遗传方式的特点进行判断。,七、6+5真题演练,(4)遗传类实验解题规律,6科学家对猕猴(2n42)的代谢进行研究,发现乙醇进入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缺乏酶1

13、,喝酒脸色基本不变但易醉,称为“白脸猕猴”;缺乏酶2,喝酒后乙醛积累刺激血管引起脸红,称为“红脸猕猴”;还有一种是号称“不醉猕猴”,原因是两种酶都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醇进入机体的代谢途径,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_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从以上资料可判断猕猴的酒量大小与性别关系不大,理由是与酒精代谢有关的基因位于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 (2)在此猕猴群中,A基因是由a基因突变而成的,其本质是a基因的DNA分子中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_、增添或缺失。 (3)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某“白脸猕猴”雄猴的基因型。,酶,常,替换,七、6+5真题演练,实验步骤: 让该“白脸猕猴”与多只纯合的“不醉猕猴”交配,并产生多只后代。 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若子代全为“红脸猕猴”,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aaBB; .若子代_,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_; .若子代_,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_。,“红脸猕猴”“不醉猕猴”11,aaBb,全为“不醉猕猴”,aabb,七、6+5真题演练,七、6+5真题演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