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生命历程》说课比赛课件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712956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市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生命历程》说课比赛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湖北省黄冈市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生命历程》说课比赛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湖北省黄冈市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生命历程》说课比赛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湖北省黄冈市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生命历程》说课比赛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湖北省黄冈市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生命历程》说课比赛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生命历程》说课比赛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冈市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生命历程》说课比赛课件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胞的生命历程说课,说课流程,一、说高考动态,二、说教材,三、说学情及教法,四、说学法,五、说教学程序,六、说板书设计,七、说教学反思,一、说高考动态,二、说教材,1.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分布在人教版新课标必修1第六章和必修2第二章。学生已经通过第一轮复习,对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本节复习课的目的是针对学生的常错知识点各个击破,有的放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教材处理 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并不采用书本的知识体系,而是对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更多的以图表的形式直观的展示知识间的联系。,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各时期图像的识别技巧;DNA、染色

2、体及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规律;生殖细胞的形成;理解细胞分化与全能性的区别;衰老细胞的特征;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学习利用图形和图表归纳知识点。 (3)情感目标 培养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4.重点、难点 重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两个分裂过程中的数量变化; 难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中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规律;,三、说学情及教法,由于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对相应的规律、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课以讲授法为主,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其他教法,如问题启发、对比归纳法等,引导学生观

3、察、思考、分析并归纳总结,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满足感,增强自信。,四、说学法,好的方法能够事半功倍,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会他们活学活用,而不是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具体说来我准备引导他们用理解记忆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等方法来学习本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教师所提问题的积极思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学习方法,既培养了能力又发展了智力。,五、说教学程序,1.温故知新,导入复习 课前让学生做2013至2015年10道高考题导入本课,通过谈话说明细胞的生命历程在高考中的重要性,更重要是通过做高考题让学生自查自己的问

4、题。,附真题演练 .doc,4,考点整合三,5,考点整合四,考点整合二,考点整合一,2,3,复习过程,知识网络,1,增大,基因,无限,分裂,抑癌,染色体,两,选择性,考点整合一:有丝分裂与 减数分裂过程比较 1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1)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状、大小、结构一般都相同,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联会的两条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此概念包含了三个意义,即形状、大小、结构一般相同,要来自父母双方,而且能联会,否则就不是同源染色体。,特别提示: 性染色体形状、大小不相同,但也是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会发生联会。 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复制后联会形成的,每一

5、个四 分体含有两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而不是4条姐妹染色单体。,请看例题1,2.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 (1)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的辨别(以二倍体为例),(2)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分裂的辨别,看细胞质形成方式:细胞板隔裂植物细胞分裂;缢裂动物细胞分裂。,看细胞的外形特征:矩形有壁为植物细胞;圆形无壁一般为动物细胞。 (3)雄性、雌性减数分裂的辨别,看细胞质分裂是否均等:均等分裂雄性减数分裂及雌性极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均等分裂雌性减数分裂,例1 下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乙可能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B乙、丙两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甲、乙、丙三

6、个细胞均含有四条染色体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A,知识总结 细胞分裂时期的判断: (1)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细胞的中央前期(若有四分体和联会现象,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2)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中期(若成对并行排列,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若单行排布,则为有丝分裂的中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3)染色体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后期(若移向每一极的染色体中含有染色单体,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若不含染色单体,有同源染色体,则为有丝分裂的后期;若不含染色单体,也不含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例题2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了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

7、目(无突变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下图。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甲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核DNA数目为2N B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进行DNA复制 C乙组细胞中可能有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 D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不可能发生在丙组细胞中,3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特别提示:细胞周期是连 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的。具有细胞周期的有:发育的受精卵、形成层、分生区、生发层、动物干细胞。特别注意分化的细胞、精子、卵细胞没有细胞周期。,例题2 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了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突变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下图。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甲组细胞

8、为次级精母细胞,核DNA数目为2N B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进行DNA复制 C乙组细胞中可能有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 D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不可能发生在丙组细胞中,A,反馈练习1 下列为卵巢中的一些细胞图像,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细胞甲所处时期能够发生基因突变 B细胞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乙、丙两细胞各含两个染色体组 D甲、丁两细胞均不含染色单体,D,考点整合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 色单体的含量变化,减数 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含量变化的规律的比较 (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N,2N,2N 4N,2N,2N,2N,2N N,N,2N,2N N,

9、2N 4N,4N,4N,2N,4N,4N,4N 2N,2N,2N,2N N,0 4NV,4N,4N 0,0,4N,4N,4N 2N,2N,0,0,例题3下图所示是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B ) A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处于cd期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B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cd段某一时期 C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期 D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ef期的细胞都含两个染色体组,知识总结:DNA复制导致DNA数加倍,染色体数不变;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染色体组数、同源染色体对数加倍,但DN

10、A数没有变化。,反馈练习2 如图甲表示细 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乙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 B图甲中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图乙中细胞处于图甲中BC段 D图乙中细胞含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2个染色体组,A,考点整合三: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1(1)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比较,(2)生物产生配子种类、数目的计算现在只考虑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 设细胞含 n 对同源染色体,则: (3)受精作用 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

11、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同维持亲、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保持物种的稳定性。 提示: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就核 DNA (基因)来讲,精卵各提供 1 / 2 ,就质 DNA (基因)来讲,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一这也是细胞质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的细胞学基础。,2.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联系 (1)与两大遗传定律的关系 (2)与三大变异的关系,例题4: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 )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

12、致基因突变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B,反馈练习3 图1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2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B ) A B C D,考点整合四:细胞的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的理论与应用 1细胞的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比较,特别提示:细胞分化及细胞全能性的归纳 (1)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离不开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是机体功能协调的基础,离体后的细胞可以发生逆转,如部分植物生长点细胞。 (2)细胞全能性:细胞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全能性越难表达,但有例外,如配子的分化程度虽然较高,但全能性却较易表达。 2细胞衰老的特征

13、(1)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2)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3)细胞内的色素(主要是脂褐素)逐渐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4)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体收缩,染色加深。 (5)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癌变的机理,4细胞的凋亡、坏死和癌变的比较,例题5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 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随着发育逐渐凋亡 C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 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

14、的产物 知识总结(1)细胞凋亡与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及衰老一样,是细胞在成长过程中的正常活动,不能错误地理解为对机体不利;(2)在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及癌变过程中,只有细胞癌变时才发生遗传物质的变化,其余过程均未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反馈练习4 下列有关细胞生理状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的生物体中,所有的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B癌变的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增加 C细胞分化既能使细胞数量增加,也能使细胞种类增加 D细胞坏死后,代谢停止;细胞癌变,则其代谢增强,D,3.归纳小结 本节课复习了有丝、减数分裂过程和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相关知识,要着重掌握细胞识图的技巧和分裂

15、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规律,然后完成课后练习。,六、板书设计,一.知识梳理 三.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联系 二.比较两个分裂过程 四.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 1.同源染色体的识别 1.分化与全能性的比较 2.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2.细胞衰老的特征 3.细胞图像的识别 3.凋亡、坏死、癌变的比较 4.DNA、染色体等的数量变化,细胞的生命历程,本节课我以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例题图表为基础,以学法指导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来,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到学生对属于识记类的知识还不熟悉,因此以后要利用朝读督促学生加强这方面知识的背诵。 我的说课完毕,请同行和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七、说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