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说课比赛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712931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市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说课比赛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湖北省黄冈市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说课比赛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湖北省黄冈市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说课比赛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湖北省黄冈市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说课比赛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湖北省黄冈市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说课比赛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说课比赛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冈市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说课比赛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说课内容,高考要求,一,命题趋向,二 二 r,学情分析,三,教学内容设计,四,教学反思,五,高考要求,一,1、清楚了解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类) 2.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及特点,熟悉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应用(类) 3.掌握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原理(类),1、本子专题知识的主要命题点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与营养级,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以及本专题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等内容。 2.本专题知识点的主要命题形式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常与曲线,图形结合起来考查,一般

2、情况选择题较简单,而非选择题较难。,3.从近几年的高考题看,考查的知识主侧重于有关生态系统的实例中能量流动的分析,如课本中提到的桑基鱼塘,稻田养鱼,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另外高考试题中出现了大量的图表,解答此类题目时,注意挖掘题目中隐含知识,找出知识间的潜在联系。,命题趋向,二,学 情 分 析,三,我校多数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较弱。通过二轮小专题综合复习,训练学生分析能力、综合应用的能力,进一步阐明考纲中各种能力的考查形式和应试方法,使考生在能力方面达到“巩固、完善、综合、提高”的目的。,学 法 指 导,四,如何分析问题,

3、个别,一般,局部,系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实例,教 学 过 程,五,1.课时设计:4课时,2.教学过程设计:,1.通过课前自测检查学生对本节内容掌握情况,2.教师引导学生构建并解读知识框架,3.重难点的讲解和突破,误区提醒,4.巩固练习,1.课前自测:,请据图回答: (1)该图所示成分构成一个 ,阳光是它的 (2)图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类群是 ,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 。 (3)蛇占有 条食物链,占有的营养级有 。 (4)螳螂和黄雀之间存在 关系 (5)若螳螂全部迁走,则黄雀的数量将会 。 (6)动植物尸体是由图中的 通过 和 这两种作用分解的。因此该生物在生态系统的 中起着重要作用。,五,教

4、 学 过 程,教 学 过 程,五,1.学生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的知识框架 2.学生构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碳循环)的知识框架 3.学生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知识框架 (以某一营养的能量来源和去路分析),教 学 过 程,五,重难点突破: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关系,教 学 过 程,五,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还包括部分微生物:如光合细菌和硝化细菌。 消费者除动物外,还包括营寄生生活的细菌、菟丝子、病毒等生物。 分解者除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外,还包括 少数的动物,如蜣螂、蚯蚓等。 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并非取决于生物的数量。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

5、能量。,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误区提醒:,物质循环,主要以碳循环为例,建立一个碳循环简图 。,教 学 过 程,五,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输入,传递,散失形式:热能,源头:太阳能,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主要并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各级消费者同化量摄入量粪便所含能量,即粪便所含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 一段时间内某营养级能量去向:除呼吸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分解三个最终流向外,还应包括未被利用的能量。,能量流动的,误区提醒:,联系实际、激发兴趣,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桑基鱼塘,应用: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6、“桑茂、蚕壮、鱼肥大; 塘肥、基好、蚕茧多”,小结:,本章训练题目(6+5),1. (2015高考新课标1卷)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选择题:,2.(2014高考新课标1卷)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睡到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

7、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3(2010全国,5)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 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C,考查点:物质循环和 能量流动原理的应用,4 (2015高考新课标1卷)某农场面积约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

8、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5.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利用而进行的 B图中甲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 C该图不够完善,缺少甲中因呼吸以热能散失的能量 D乙比甲的能量少的原因是甲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而未传递下去,6.2013年1月份北京等多个城市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可吸入颗粒物是加重雾霾天气

9、污染的罪魁祸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霾的形成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B.火电及北方冬季供暖烧煤所产生的废气是形成雾霾的一个重要因素 C.植树造林会加重雾霾的形成 D.城市由于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比农村形成雾霾的可能性大,7(2011年安徽卷)29. II.(8分)大熊猫和华南虎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体型相近,曾经同城分布,一度都有较大的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目前野生大熊猫仅有1600只左右,而华南虎在野外已基本绝迹。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比华南虎优异的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 (2)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

10、,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 。 (3)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 ,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答案(1)所处的营养级低,属于第二营养级。 (2)化学信息(3)环境容纳量,8(2010广东理综,26)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 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1)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 (2)表中_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原因是_。,光合,呼吸,A,碳的释放量等于碳的吸收量,(3)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_,导致大气中_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4)人们正在积极开发

11、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如“叶绿素太阳能电池”是模仿类囊体吸收光能的特性而制造的,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_阶段;又如经改造的蓝藻能在细胞内将光合作用产生的_直接发酵转化为燃料乙醇。,碳平衡,CO2浓度,光反应,有机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如:光合 作用、呼吸作用、温室效应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9.右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 (2)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中生态系统进行着 和能量流动,且能量传递具有单向性和 的特点。 (3)我市的一些瓜农,利用农作物秸秆

12、反应堆技术在大棚内种植甜瓜,使甜瓜提早上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种技术不但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而且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它主要是利用了 等分解者,将秸秆中的 分解成供甜瓜利用的简单物质,并释放出 。,10.(2010四川卷,30)某石质海滩的潮间带由大小不一的水坑和水坑间的凸出基质两类环境组成,主要生长着浒苔、角叉苔等海藻和滨螺、岸蟹等动物。岸蟹主要以滨螺等小动物为食,其主要天敌是海鸥。 (1)有人选择大小、深度等相似的两个自然水坑(AB),把B坑中的全部滨螺(233只)捉出,移入几乎无滨螺的A坑,研究滨螺对海藻及岸蟹种群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图A中浒苔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从种间关系角度

13、看,浒苔和角叉苔是_关系。 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与_海藻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研究发现,此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而另一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则相反。请据此解释B坑中的滨螺在移出前数量较多的原因_。,本研究涉及的生物构成的最长食物链为_。,11. (2015年高考新课标1卷)(10分)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

14、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_。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_,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_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_。,(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_。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_。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教 学 反 思,六,1.本节课应督促学生对于“生态系统的结构”,“生物多样性”等侧重于生物学事实或现象的描述的内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侧重于阐述生态学原理和规律,这些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师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